知恩图报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公元前607年,赵宣子曾住在翳桑。他在首阳山打猎时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上前去询问情况。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母亲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有一次,晋灵公想杀宣子,其身边的武士灵辄却拼死保护宣子。宣子问灵辄原因,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中国人对于恩就有着独到的理解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恩就有着独到的理解,从恩的字形即可看出。古恩字如一人双手作捧状,屈身恭敬态,表恩惠感谢义,又下部如心形状,表恩从心中流出,应真心施恩,诚心报恩。恩字本义为恩惠,《说文解字》中说“恩,惠也”,《礼记》中有“恩者,仁也”,由此引申出恩情、感恩等含义。
古恩字如一人双手作捧状,屈身恭敬态,表恩惠感谢义,又下部如心形状,表恩从心中流出,应真心施恩,诚心报 ...
中国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情,施恩报恩是中华民族历来倡导的美德。早在《诗经·大雅》中就出现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佳话,以中国节日来说,虽然没有专门的感恩节,但清明节、重阳节这样的节日明显充满了感恩的元素。社会生活中,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这样的俗语深入人心、广为流传。而与感恩相关的故事与传说更数不胜数:成语“结草衔环”说的是一位老人在战场通过结草绳杀敌以替女儿报恩和黄雀衔玉环回报救命之恩的两个故事;“一饭千金”,说的是韩信报答民间老妇在他走投无路时的一饭之恩;《白蛇传》说的是白蛇报恩许仙的故事,《柳毅传》说的是龙女报恩柳毅的故事,乃至《红楼梦》中的黛玉与宝玉,也是以今生眼泪报前世雨露浇灌之恩而引发的故事……
恩字本义为恩惠
正是因为格外重视,因此在中国文化中甚至对表示不同身份人之间的感恩与报恩之举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划分。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父母对子女之恩,叫做“慈”:孟郊《游子吟》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老子》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子女报父母之恩,叫做“孝”:《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郊在《游子吟》里说完父母的慈恩,就紧接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尊亲之恩就是孝。君臣之间,下对上、臣对君报达知遇之恩,叫做“忠”:“尽心于人曰忠”,“忠心护国成勋业”——尽心任其事、竭力服其职,为主分忧,赤诚奉公,就是忠。而朋友、兄弟之恩,叫做“义”。贺铸词说“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谢灵运赞美屈原、宋玉、贾谊、司马相如等人说“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袁枚以自家经历记录道“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已”……“义之实,从兄是也”,在家中对兄长的义气和敬爱,推广为社会上对朋友的义气和敬爱,就是义胆侠肝,所以陶渊明诗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惺惺相惜之恩,就是义。
中国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情
尽管古人对孝、忠、义等不同类型的感恩报恩之举划分明确,但却将一种感情直接称为恩情,那就是爱情。男女相爱,在古人看来,是彼此给予了对方恩情,要彼此报答对方的恩德,所以就有了“恩爱”一词:执手相对,叫“一日夫妻百日恩”;劳燕分飞,叫“昭阳殿里恩爱绝”;女子对丈夫的眷恋难舍,会怅惘说“红颜未老恩先断”;男子对妻子的念念不忘,会自责说“报答平生未展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中国古典式的爱情,更像一种彼此守护的恩情。
施恩报恩是中华民族历来倡导的美德
不过,在中国文化中,最高程度的感恩、报恩,不是仅仅针对个体的情与爱,而是面对民族和国家。儒家经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称国家为“祖国母亲”,当我们无时无刻不体会着“天之无恩而大恩生”,怎可对脚下的土地不知恩?怎可对自身的文化不感恩?怎可对祖国的培养不报恩?所以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于谦说“一片丹心图报国”,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往今来,一曲曲悲歌,一声声誓言,都在讲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信念——感恩祖国。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当然,仅仅嘴上的感恩是不够的,真正的感恩之情,应当被落实为报恩的具体行为:感恩父母之慈,还以孝;感恩君上之遇,还以忠;感恩友朋之亲,还以义;感念夫妻之情,还以恩;感念祖国之恩,还以爱。愿我们都能成为感恩的人,感恩家庭,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感恩从身边到远方的所有殷殷之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