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官方書院有哪些呢?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些延續到今天的書院,比如有東林書院、嶽麓書院 、白鹿洞書院、 嵩陽書院、 (集賢殿)集賢書院、豫章書院、石鼓書院、鵝湖書院、應天書院、粵秀書院等。 但是,這些書院並非全部都是官方設立的,其中集賢殿書院可以說是最早的書院,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改麗正修書院之名而來,這個書院是爲了方便官方修書的;另外能算得上官方書院的就是滿清時期的粵秀書院了,這個書院的建立,是爲了方便滿清統治者對漢人進行思想控制,扭曲諸子學說,實現治統壓制道統的工具。 而私人設立的書院占據絕大部分,據統計,明朝學術最興盛時期,書院數量達到兩千間以上。 那麼,問題又來了,書院制度始自哪個朝代?爲何官方設立的書院那麼少? 實際上,中國古代並不缺乏官方設立的教育機構,而且,最早的教育機構,就是政府設立的。 我們知道,中國是人類最早實施制度化教育的國家,自先秦便有學校庠序。有人說,夏朝時期學校稱爲校,殷商時期稱爲庠徐羊切,音祥,周朝稱爲序,而學是三代通用的名稱,如【孟子·滕文公上】:『設爲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但也有人說殷商時期稱爲序,周朝稱爲庠,至於校、學,則無大異,如【說文·广部】中也有:『庠,禮官養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到了孔夫子時代,教育才向平民百姓開放,這也是孔夫子歷代的『至聖先師』稱譽的由來。 既然(公立)教育機構一直存在,爲何後來又搞這麼一個『書院』出來呢? 有研究認爲書院主要是民間私人教育的機構,而書院制度始自唐朝。比如,唐貞觀九年設在遂寧縣的張九宗書院,就是最早的私人書院,爲了方便修學讀書而設。然而,由此又引出了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孔夫子開始,教育就向民間開放,爲何到了唐朝,才出現民間的教育機構?孔夫子雖然是遊學,但畢竟收了學生,講了學的。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其實就是民間學術的繁榮,而非政府官方控制的學術機構,發明了諸子學術。 難道,是因爲唐朝以前的民間教育機構,不叫『書院』?
我知道答案
回答若採納將獲得 10 銀幣 + 10 錢幣 已有5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