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040|回覆: 7

[未解決] 儒家思想對人的危害性有哪些?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8-8-15 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代以來,『儒家思想害了中國人』、『儒家思想讓中國人窩囊』等挑動國人神經的新辭異說甚囂塵上。究竟儒家思想是不是糟粕?儒家思想是不是禍害了中國上千年?

觀點總是對立的,也有人說,知儒家者,謂儒家憂民憂國,不知儒家者,謂儒家奉承統治者所為何求!

這樣的爭論,百餘年了,孜孜不斷!要是普通人嘮叨嘮叨也就罷了,普通人不讀書,有奇怪觀點很正常,但詭異的是,許多大『學者』也有這樣的觀點衝突,難道他們也不讀書嗎?

儒家思想對人的危害性有哪些

儒家思想對人的危害性有哪些

儒家思想對人的危害性有哪些

抑或,儒家思想對人的危害性是確實存在的?

在百度學術上,看到這麼一系列的『學術』文章:

1、試論儒家思想對人的能動性的若干消解  作者:曹海萍  摘要:儒家思想從某種角度講重視人的能動性,但由於儒家思想的內在邏輯,它把人的能動性限制在道德的領域內,消解了人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動性,消解了人改造社會、探索新的社會制度的能動性,也消解了人思想與行為的創新性。

2、試論儒學性善論及其與憲政精神的疏離  作者:鄧劍光 ,葉海波  摘要: 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了一套系統化的人性理論,其中,天人合一、人性本善、性三品等三論共同支撐 了儒家文化性善的人性理論大廈。儒家文化並未能孕育西方式的憲政。

3、智愚說對先秦儒家人道觀的消解及其文化影響  作者:張駿翬  摘要:先秦儒家由『天』出發,提出了 諸如『天民 』這樣的極富人文色彩和人道意義的範疇及命題,並因此建立起了其獨具特色的人道價值觀 ,但是,由於他們在智愚問題上的過分關注。

4、儒家文化對科技異化的消解  作者:王德菊  摘要:科學技術是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產物和武器,給我們帶來了光輝燦爛的物質文明。但是在驚嘆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同時,其負面效應也悄然而至,威脅着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潛移默化的消解了我們的生活意義,使我們失去了人作為自覺動物的超越性。侵蝕着我們原本豐富多彩的心靈。西方的工具理性、科技至上給我們帶來了科技的迅猛發展的同時,是解決不了科技給我們帶來的負面效應的。本文就先秦儒家文化對解決科技異化問題進行一個粗略的梳理。

......

題外話:這樣的學術性文章,要是全部列出來,得排到銀河系以外吧,中國『學者』太多了,就列這麼幾條有代表性的吧。

基本上,批判儒家的觀點,依據也就這麼幾條,一是無法發展出近代西方的自由民主,二是無法發展出近代西方的憲政,三是無法發展出近代西方的科學技術。好吧,西方爹爹的標準是宇宙第一真理!

但是冷靜下來想想,也確實有這麼一種感覺。

然而學問終究不能靠感覺,否則,儒家在耶穌出生前一百多年就被漢武帝獨尊了,到現在,也沒發現儒家是一直讓中國懦弱着的,這怎麼解釋呢?不說儒家思想建立了強大的漢朝,唐、宋、明的國際實力在興盛時期都是獨一無二的。除了滿清元蒙時期大力發展犬儒(曲解儒家經典),五胡亂華等時期,基本都是佛教興盛、儒家沒落的時代,華夏才沒落的。

西方也就近代發展了起來,不管憲政還是科技,雖然西方歷史理論認為,近代西方文藝復興,是古希臘文明的復興,但是古希臘文明,根本無法找到地下考古的文獻或文物證據,一切文獻,居然都存在基督教堂里,一切文物,就是那些『倒塌』重建的『古建築』!尷尬的是,就是這個宗教,虐待了歐洲一千多年!

『西方歷史是偽造的』這個觀點是具有邏輯依據及事實考據的。那麼,西方近代為何如此發達?不妨思考一下,為何西方文藝復興,在中學西漸之後,而且是持續了上千年的中學西漸之後?

如果說,中國學術啟發了西方文藝復興,那麼,這些西方歷史疑問就迎面而解了,但是,這依舊無法解決批判儒家的觀點的那三條依據。一些資深小編,經過挖掘,發現明朝科技並不落後於西方,甚至在大炮方面,技術領先;而近代滿清用銀兩其實大幅提升了科技的,也就是說,被挨打不是因為滿清科技落後,而是滿清不得主體民族漢族的支持;更有小編發現,明朝發展出來的內閣制,比西方的憲政要早,而且更適合中國的(禮教、倫理、王道)社會。

但是這些,都是獨立於儒家學說以外,求解儒家學說的性質,必然是事倍功半,且難以服人的。

那麼,儒家思想對人的危害性有沒有呢?有哪些呢?

筆者以為,在儒家正統思想被壓抑曲解了將近四百年的今天,探討儒家思想的危害,容易陷入『紙上談兵,沒有實證』的陷阱。但是,要說犬儒(偽儒)的危害,那是被滿清實踐了三百餘年的,如奴化人的思維性格,強調愚忠愚孝,甚至歪曲壓縮『大一統』理論的適用範疇為疆域版圖,他們的目的,卻僅僅是為了壓制漢人道統,為自己的胡夷殖民政權洗白。

到了滿清中晚期,犬儒思想空前興盛,不但通過國家暴力強制曲解儒家經典,如所謂君君臣臣,三寸金蓮,烹子餵母等荒謬的標準答案(科舉),更借用佛教的模式,將儒家聖賢偶像化,再將殖民頭子的奇葩標準答案,冠到聖賢偶像的頭上,令諸生不敢不服,不敢申辯。

然而,儒家思想其實是革命的,一切以王道為核心,以禮制為訴求,以公平正義為國體:秦暉:漢代儒家的崛起及儒家思想對中國的影響,對於反王道的越俎代庖的行為,儒家都是直接鼓勵人們以直抱怨,以暴制暴的:公山弗擾以費畔翻譯賞析,更多儒家思想內容請點擊:https://www.chinulture.com/fru/

題外話:其實中國四千多年來,道家是隱世的,法家是輔權的,墨家是浪跡天涯的,兵家是軍事的,哪家思想才是中國人孜孜不倦的推翻腐敗舊朝,建立新朝的思想源頭?只有儒家!

其實,對於本文開頭所列的幾篇學術性文章,筆者以為,也並非全為奇言怪論,像『儒家文化對科技異化的消解』就有一定的實證,比如近代以來,一些前沿科技,在沒有儒家人文約束的西方,就屢次發展成為反人類的武器,如核能被應用為核彈,轉基因技術被應用為種族基因戰爭,而歷史上,火藥的出現,在中國雖然也發展出先進的槍炮火器,但同時更多的應用,是豐富人們的生活色彩,而在西方,火藥基本上只有發展為武器的作用。核彈技術,在中國是被許諾為『不首先使用』的,在國際上絕無僅有,為何?

這篇學術文章,反倒印證,儒家思想的人文性質是人類可持續發展,不受科技反噬,不受資本反噬的基本保證。

儒家思想對人的危害性或許是存在的,但是至少目前無法實證,筆者以為,我們應當更關注犬儒思想對我們民族及社會的腐蝕,努力剔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負面因素,宏揚正面因素,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建立一個和平、強盛的國家而努力。

當然,也歡迎各位讀者積極挑問題,指出儒家思想中具有危害性的因素。

我知道答案 回答若採納將獲得10 銀幣已有7人回答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懋基 發表於 2022-8-15 12: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紀永臣 發表於 2022-8-15 12:42
儒家的主張可以說冠冕堂皇,屬於高大尚;但儒家的做法卻難上檯面,諸如孔子殺少正卯,獨尊儒術後儒家對其 ...

評判一家學說,應該從該學說的系統義理去審判。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紀永臣 發表於 2022-8-8 12:07 | 顯示全部樓層
儒家思想對人最大的危害是『私利優先』,所以才有了「」良禽擇木而棲』的託詞,一切罪惡由此而生!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懋基 發表於 2022-8-8 12:1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紀永臣 發表於 2022-8-8 12:07
儒家思想對人最大的危害是『私利優先』,所以才有了「」良禽擇木而棲』的託詞,一切罪惡由此而生! ...

私利優先?您對儒學是不是有誤解?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紀永臣 發表於 2022-8-15 12:42 | 顯示全部樓層
懋基 發表於 2022-8-8 12:11
私利優先?您對儒學是不是有誤解?

儒家的主張可以說冠冕堂皇,屬於高大尚;但儒家的做法卻難上檯面,諸如孔子殺少正卯,獨尊儒術後儒家對其他流派的打壓難以說其公心;儒家與其他流派相比,鮮有為了真理而獻身說法,所以才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之說,皆因私利優先也。
儒家思想當然是儒家主張和儒家做法之集大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紀永臣 發表於 2022-8-15 13:05 | 顯示全部樓層
懋基 發表於 2022-8-15 12:54
評判一家學說,應該從該學說的系統義理去審判。

閣下這個說法非常正確。
如果要評判儒家思想,當然要客觀全面。絕對不能奉行『惡因為惡而惡,善因為善而善』是做法,雖然儒家可以那樣,但身處科學時代的我們不能那樣。
我們談及的這個標題是『儒家思想對人的危害性有哪些?』,所以我們的回答當然是儒家思想的消極一面。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並不是說儒家思想沒有積極的方面。如果有『儒家思想對人的積極性有哪些?』,我們談論的就會使儒家思想好的一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紀永臣 發表於 2022-8-15 13:07 | 顯示全部樓層
懋基 發表於 2022-8-15 12:54
評判一家學說,應該從該學說的系統義理去審判。

儒學與中庸之道的演變與發展
https://www.chinulture.com/thread-344680-1-1.html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懋基 發表於 2022-8-15 13:1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紀永臣 發表於 2022-8-15 13:07
儒學與中庸之道的演變與發展
https://www.chinulture.com/thread-344680-1-1.html

謝謝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