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95|回覆: 3

[訓詁學] 讀·讀需知味.說文解字

[複製鏈接]
中央紀委國家監 發表於 2018-10-15 15: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韓愈【師說】中有句話,叫『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韓愈【師說】中有句話,叫『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讀,這個讀,讀作dòu,古人用來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

句讀,這個讀,讀作dòu,古人用來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

韓愈【師說】中有句話,叫『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讀,這個讀,讀作dòu,古人用來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古代誦讀文章,短停頓叫讀,稍長的停頓叫句,其實就是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文辭語意已盡處為句,書面上則用點(『、』) 、圈(『。』)來標誌。

讀,當然大部分時候是讀作dú

讀,當然大部分時候是讀作dú

讀,當然大部分時候是讀作dú,簡化前寫作讀,從言賣聲。有學者認為賣音yù,與買賣的賣字形相同,但應當不是同一個字。【說文解字】言『讀,誦書也』,但我們也知道哪怕經常說誦讀誦讀,也知道誦和讀兩個字都有誦讀的意義,但是具體來說還是有區別的,誦是大聲朗誦或者背誦,而讀是看着文章念或者不出聲地閱讀。

簡化前寫作讀,從言賣聲。

簡化前寫作讀,從言賣聲。

其實讀的本義,與我們今天所說的閱讀理解相似,就是分析理解書上文字的意義。【孟子·萬章下】中,孟子對萬章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就是孟子知人論世的主張,誦讀他們的詩,理解他們的書,更要了解寫詩著書的人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這句話里的讀書,不簡簡單單是閱讀書籍,更是要去理解。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史,千百年來承載着前人智慧的無非是實物與書籍。書籍貯存着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後人必須通過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季羨林曾說,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林語堂曾說讀書可以讓人『開茅塞,除陋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見識,養性靈』,可以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王蒙說讀書最大的快樂在於,從書中發現生活,發現自己過去所不理解的生活。金克木說想由讀書去讀各種世界……這些都是在說讀書的收穫。

有學者認為賣音yù,與買賣的賣字形相同,但應當不是同一個字

有學者認為賣音yù,與買賣的賣字形相同,但應當不是同一個字

所以讀書讀書,是要用心去研究去思考去領悟的。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攻讀聖賢留給後人的那些詩書,更是要讀懂書中或深或淺的道理,體會內涵的思想,感受書中人書外人的喜怒哀樂,領悟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和思考。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的確是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內涵,但如果真的是傻乎乎念上一百遍,書中的意味也不一定能知道。一目十行很容易,一本書一個下午就翻完了,但是要從或簡單或複雜的句式中,讀出道理讀出感悟,卻並不容易。所以有人說讀書和喝茶一樣,有的人為了解渴,有的人是品味,茶中三味要細細品,書中滋味也是要用心嘗。這層意思早在造字之初就內涵在『讀』之中。

【說文解字】言『讀,誦書也』

【說文解字】言『讀,誦書也』

讀書畢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付出一定的辛勞,沉下心來,俯下身去,需要有所選擇有所追求,每個人就能讀出各不相同的味道。宋代楊萬里曾說:『讀書必知味外之味。』簡單來說就是讀書必須知味,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這個味,是讀書的關鍵,或者寬泛點說,是讀的關鍵。但是味這個東西,不可捉摸,讀不讀得出味,和讀合不合適的書、用沒用正確的讀法也有關,勉強讀書,只能算是看過書了,談不上真正意義的『讀』過,畢竟讀是要去理解的。

讀是看着文章念或者不出聲地閱讀

讀是看着文章念或者不出聲地閱讀

如此看來,讀,到底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時候是主觀原因,各人有各人的收穫,有的時候則是客觀原因。如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言:『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是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年齡的大小,經歷的多少,當然也影響着我們在讀的過程中的收穫。

現在的我們或許無法體會古人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趣味,但在嘈雜之中抽取一本書,摸一摸翻一翻看一看讀一讀,也是一種智慧的生活。(申屠)

遊客  發表於 2018-10-16 08:53
其實讀的本義,與我們今天所說的閱讀理解相似,就是分析理解書上文字的意義。
遊客  發表於 2018-10-16 09:57

韓愈【師說】中有句話,叫『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說得真不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