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是沒事了,但是不表示陷害霍光這件事到此爲止,漢昭帝當然要找出幕後黑手。最直接的線索就是那個送信的使者了。 不過,當漢昭帝下令抓捕送信的那個燕王使者時,那個人早就逃的不知所蹤。 漢昭帝向全國發出通緝文書,並勒令有關人員,一定要找到那個使者。 那個所謂的使者當然是上官桀的親信。上官桀當然不會讓皇帝抓住這個人啊,不然就全露餡了。所以,上官桀在皇帝面前橫遮豎攔,一再向漢昭帝表示,這樣的小事,不值得這樣折騰,這件事就到此爲止吧。 這都快捅破天了還是小事?上官桀的做法毫無疑問讓皇帝將懷疑的眼光放到了自己身上。 上官桀的舉動,確實是愚蠢之極。身爲幕後主使人的他,在這種敏感的時刻,應該做的,是小心隱藏自己,儘量置身事外,以避嫌疑,或者大張旗鼓的支持皇帝抓捕嫌疑人的舉動(當然不可能有實質性的舉動),這樣,才能儘量不讓別人懷疑到自己。 也許是皇帝聰慧的表現,使得上官桀等人的頭腦失去了冷靜,急於彌補漏洞,也許是這些人的政治智慧本身就不怎麼樣,總之,其欲蓋彌彰的做法,使得結果和他們的期待恰恰相反。漢昭帝明確將懷疑目標,確定在上官桀等人身上。 接下來,上官桀等人還不知收斂,不斷的在皇帝面前毀謗霍光。皇帝當然一如既往的不予理睬,對霍光依舊信任有加。 上官桀等人拙劣的表現,除了更多的暴露自己在政治上的低能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讓漢昭帝,越來越懷疑,並日漸疏遠他們。 見這幫人還是不斷的在自己耳邊聒噪,漢昭帝實在忍不住了,大聲斥責:『大將軍是忠臣,所以先帝才讓他輔助我治理國家。如果再有敢詆毀大將軍的,一律嚴懲。』 這下,上官桀等人才明白霍光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越發嫉妒、痛恨的同時,只得暫時偃旗息鼓。 不過此時,他們與霍光之間的關係已經勢同水火,沒有了和好的可能。等霍光緩過手來,抓住他們的把柄,霍光也不會放過他們。所以,雖然局面暫時穩定下來,但是上官桀等人背後的聯繫更加緊密,緊鑼密鼓的商議著對付霍光的辦法。 燕王劉旦更是不甘寂寞的蠢蠢欲動。最後,他甚至給上官桀開出,只要能殺死霍光,廢黜漢昭帝,讓自己坐在皇位上,就封上官桀爲異姓王的條件。 其實,說起來,上次上官桀等人之所以需要假冒燕王的名義,只是因爲他們想趁熱打鐵,抓緊時間陷害霍光。如果時間充足,燕王是絲毫不會介意真的上那麼一道奏章的。 當然,即使燕王真的上了那份奏章,漢昭帝也不會採納就是了。 不過燕王不知道的是,上官桀父子還有一個計劃中的計劃,那就是等除掉霍光,廢掉昭帝后,再尋機殺掉燕王,然後自己坐在那個誘人的皇位上,將這大漢天下變成上官家的。 最終,他們定下的計劃是,由鄂邑長公主出面,擺下一桌『鴻門宴』,以霍光勞苦功高,慰勞霍光的名義,宴請霍光。只要霍光來赴宴,那麼就能輕鬆的在酒席宴上,讓提前埋伏好的甲士殺死霍光,然後馬上入宮廢黜漢昭帝,迎立燕王進京。 上官安感覺太子之位正向自己急切的招手,心情激動之下,難免和手下心腹暢想一下美好的未來。這時,有人提出,那皇后怎麼辦?那可是上官安的親生女兒啊。 沒想到上官安輕描淡寫的回答:『獵狗在追逐麋鹿的時候,哪有時間管小兔子啊(逐麋之狗,當顧菟邪)。』意思就是完全不必在意那位小上官皇后。 這句話可以理解成欲成大事者,應該不拘小節。這句話本身並沒什麼大錯,但是畢竟談論的對象是他的親生女兒啊,如此冷血無情,毫不在意,令人心寒。 可憐的小上官皇后,就這麼輕易的被自己的親生父親拋棄了。 要說上官桀等人的計謀,如果霍光沒有察覺的話,還真有成功的可能性。可惜,這麼一個有可能導致官場大地震,甚至皇位更迭的陰謀,卻被一個小小的稻田使者,還是代理(或者曾經擔任過)的人,燕倉,得到了消息。 這個稻田使者,應該是個管理稻田租稅的小官,屬於芝麻綠豆大小的官職。 這個燕倉的兒子是鄂邑長公主門下的舍人,就是門客之類,知道了這個陰謀,回家告訴了父親燕倉。燕倉感覺事態嚴重,急忙去向大司農楊敞告發。 由此可見,上官桀等人在商議這麼大的陰謀時,可能是沒有絲毫的保密概念。這幾乎就是在自己作死了,因此他們的失敗、死亡也就是可以預見之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