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功效
白芍,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tacti loraPall.的乾燥根。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或去皮後再煮,曬乾。 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 常用於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中藥白芍
白芍
白芍圖片 白芍簡介 藥材名:白芍 拼音:Bái Sháo 別名:芍藥、杭芍、毫芍、川芍。 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乾燥根。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頭尾及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或去皮後再煮,曬乾。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18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或淡紅棕色,光潔或有縱皺紋及細根痕,偶有殘存的棕褐色外皮。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氣微,味微苦、酸。 化學成分:根含芍藥甙、牡丹酚、芍藥花甙,苯甲酸約1.07%、揮髮油、脂肪油、樹脂、鞣質、糖、澱粉、粘液質、蛋白質、β-谷甾醇和三萜類。另四川產者含一種酸性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花含黃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沒食子鞣質(10%以上)、除蟲菊素0.13%、13-甲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葉含鞣質。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歸經:歸肝、脾經。 貯藏:置乾燥處。 禁忌:虛寒腹痛泄瀉者慎服。不宜與藜蘆同用。 白芍的功效,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於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白芍的作用 1、解痙鎮痛。對實驗家兔的離體腸管和大鼠在體胃子宮的平滑肌,有降低肌張力和抑制運動的作用。 2、鎮靜。芍藥甙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 3、抗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有較顯著的抑菌作用。 4、抗真菌。對腹股溝表皮癬菌等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實驗還初步證明,白芍能抑制胃液分泌,預防大鼠應激性潰瘍病的發生;臨床觀察白芍還有止汗、利尿等作用。 白芍的用法內服:6~15g。--【中國藥典】 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5-12g;或入丸、散。大劑量可用15-30g。--【中華本草】 白芍附方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婦人脅痛 香附子四兩(黃子醋二碗,鹽一兩,煮干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藥。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調,無時服。(【朱氏集驗醫方】芍藥湯) ②治下痢便膿血,裏急後重,下血調氣 芍藥一兩,當歸半兩,黃連半兩,檳榔、木香二錢;甘草二錢(炒),大黃三錢,黃芩半兩,官桂二錢半。上細切,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素問病機保命集】芍藥湯) ③治婦人懷妊腹中疞痛 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兩)。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匱要略】當歸芍藥散) ④治產後血氣攻心腹痛 芍藥二兩,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兩。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聖濟總錄】芍藥湯) ⑤治痛經 白芍二兩,乾薑八錢。共為細末,分成八包,月經來時,每日服一包,黃酒為引,連服三個星期。(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⑥治婦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 白芍藥三大兩,乾薑半大兩。細銼,熬令黃,搗下篩.空肚,和飲汁服二錢匕,日再。(【廣利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