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字的楷体写法
细字的起源和演变
细字的起源和演变
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将军;伤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这或许是对“细节决定成败”的最好注解。
细的起源小篆体
细是形声字,“糸”是形旁,是丝;声旁本为“囟”(xìn)字,后来演变成了“田”,失去了标音作用。《说文解字》中说:“细,微也。从糸也,囟声。”细字本义是微、小。生活中,有很多细微之美让人留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一个细字,叶、雨、泉,顿时变得温柔多情。
细字的起源
人的记忆是很挑剔的,它大浪淘沙般留下一些最具体而微的闪光点粘贴到人的脑海里,让我们每当回想起一个人、一段情、一些事,总会直接跳转到最经典的细节面前,而不是直接拉开完整故事的大幕。因此在生活里,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往往是细节的印记,能够打动人心的,也往往是细节的力量。我们会深陷在某一瞬低头的温柔里、会沉浸在某一个春水荡开冰河的微笑里……所谓美的诱惑,往往不是整体的完美无缺,而是细节的深入人心—— 就好像,白居易写杨贵妃是“回眸一笑百媚生”,不用全盘描绘她的五官相貌如何,直接一个回眸,就写出了她秒杀“六宫粉黛无颜色”的风华绝代。 就好像,“四大美人”定格给后世的美丽身姿都是一些代表性的片段,是长长岁月里某一刻的细致动作——西施浣纱、貂蝉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惊鸿照影之间,亮丽了千年时光。 就好像,当一个人要告诉另一个人《红楼梦》这书好在哪里,为什么会百读不厌,书里的人物如何使人感动……就要带着那另一个人去领略细节,回味对话,感受心灵的悸动。如同一座大观园,须要开门后一处处走来,一亭一院进去,一草一木赏过,才能知道这园子如何精美,如何曲径通幽。
细字的演变隶书体
古人是很重视细节的,当然,这份重视绝不仅仅因为细节是美的。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正是在提醒我们,要善于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关注大局的同时不忽视细节之要,追求远大志向的同时不忘记微末之功。《淮南子》强调,要“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后来演变为“一叶落知天下秋”,具体的事,琐碎的事,鸡毛蒜皮的事,每一个细节都与大局紧密关联,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细字的演变行书体
能力是从身边小事开始锻炼的,道路是从脚下步伐开始迈进的;同样,问题是从细枝末节开始扩散的,灾难是从细微之处开始溃败的。《礼记》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韩非子》也说:“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小事小节一旦被忽略,就会由小引大,由量变到质变,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细字的演变草书体
法国作家伏尔泰曾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如此细微的一粒沙子,影响的却是对高山的止步。人生道路很漫长,但成败得失往往维系在细微之处。对于每个人来说,既要有壮志凌云的远大理想,又要有在细微之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律之心——如果前者决定了我们能飞多远,那么后者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飞得起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