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論語】11.11 先進篇: 季路問事鬼神 原文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白話譯文 子路請教怎麼奉事鬼神。孔子說:『還不會奉事人,怎麼能奉事鬼神呢?』子路又問:『斗膽請教關於死的問題。』孔子說:『尚且不知道生,怎麼能知道死呢?』
注釋 問事鬼神:問祭祀奉事鬼神之道。事,奉事、侍奉。鬼神,指天神、地祇、人鬼。朱子:『問事鬼神,蓋求所以奉祭祀之意。』 未知生,焉知死:死生一體,不知生,即不知死。
先賢註疏 朱子曰:皆切問也。然非誠敬足以事人,則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則必不能反終而知所以死。蓋幽明始終,初無二理,但學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 陳祥道曰:善教者不陵節,善學者不躐等。子路問事鬼與知死,躐等也;孔子不告之,不陵節也。蓋盡事人之道,則知事鬼;盡知生之理,則可以知死。死生之說,鬼神之情狀,非夫原始要終、極物知變,孰與此哉? 程子曰:晝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則知死之道;盡事人之道,則盡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蕅益大師曰:季路看得死生是兩橛,所以認定人鬼亦是兩事。生死那有二致?程子之言頗得之。 鄭汝諧曰:鬼神之情狀,死生之說,於【易】嘗言之矣,乃不對子路之問何也?蓋夫子之設教也,即顯以見微,未嘗示人以其微也;即粗以求精,未嘗示人以其精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此告人以示鬼神也;『朝聞道,夕死可矣』,此告人以其死也。豈子路未之聞歟?抑聞之而未之思歟? 【溫故錄】曰: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古之所為事鬼神者,嘗無不至。則子路之問,不為不切。夫先王之事鬼神,莫非由事人而推之。故生則盡養,死則盡享。惟聖人為能饗帝,惟孝子為能享親。云『事鬼』也,莫非教天下之事人也。 【論語稽】曰:【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蓋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天地無氣,不能成物。秉此氣而生則為人,反此氣而歸太虛則為鬼神。知人之所以為人,則知鬼神之所以為鬼神矣。子路之問,求之虛;夫子教之,征諸實。 張栻曰:君子之於學,務於其近而已,而其遠者莫之能違也。 顧歡曰:夫從生可以善死,盡人可以應神。雖幽顯路殊,而誠恆一。苟未能此,問之無益。 康有為曰:【易】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又曰:『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原始反終,通乎晝夜,言輪迴也。死於此者,復生於彼,人死為鬼,復生為人,皆輪迴為之。若能知生所自來,即知死所歸去;若能盡人事,即能盡鬼事。孔子之道無不有,死生鬼神,【易】理至詳,而後人以佛言即避去,必大割孔地而後止,千古大愚無有如此,今附正之。 【論語集釋】曰:至康氏乃發其覆,此如大地中突聞獅子吼,心為爽然,洵孔氏之功臣也。 【四書反身錄】曰:所以生、所以死之實,則不因生死為存亡,不隨氣機為聚散也。學至於知生知死,學其至矣。誠知人之生也本直,生而不罔,斯死而無歉。生時正大光明於天下,死自正大光明於後世。生時慎了又慎,免得死時悔了又悔。 錢穆曰:蓋人所不知,尚可就其所知推以知之,故子貢聞一以知二,顏子聞一以知十。死生本屬一體,蚩蚩而生,則必昧昧而死;生而茫然,則必死而惘然。生能俯仰無愧,死則浩然天壤。今日浩然天壤之鬼神,皆即往日俯仰無愧之生人。 【附錄】 【四書辨疑】曰:夫二帝、三王、周公、仲尼之道,切於生民日用須臾不可離者,載之經典,詳且備矣,而皆不出於三綱五常人倫彝則之間而已,未聞教人幽明次序必須知死也。事人之道尚且未能,又焉能務事鬼神乎? 劉宗周曰:天地之性,人為貴,所以生也。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所以事人也。有生也者,則有未始有生也者,是生死之說也;有體於明者則有體於幽者,是鬼神之說也。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即人以達天也。知死者,知未始有生之理也。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盡性以至命也。幽明生死,初無二理,而學者易溺於玄遠之見,至有忽庸行而不修,舍日用飲食而外求道者,故夫子兩以儆子路,其所以教天下萬世微矣。
【本章參考書目】 【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集注】【論語全解】【論語集釋】【論語學案】【論語新解】【論語稽】【論語意原】【論語點睛】【論語注】【癸巳論語解】【溫故錄】【四書辨疑】【四書反身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