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易中天品三國文字版全集|電子書在線閱讀

 關閉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30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三十九)痛失臂膀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然而,這又是一段疑雲重重的歷史。馬謖是馬良之弟,是蜀國有名的人才,深得諸葛亮的賞識,但最終卻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馬謖該不該殺?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馬謖,他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難言之隱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演義全集文字版之——痛失臂膀。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北伐,攻打曹魏。深受諸葛亮器重的參軍馬謖,被派往駐守戰略要地街亭。而馬謖在街亭違背諸葛亮的部署,不聽從副將王平的勸告,主觀武斷,在遠離水源的山上安營紮寨。結果曹魏大軍蜂擁而至圍困孤山,蜀軍大敗,馬謖失魂落魄、灰頭土臉地逃回大營,致使街亭失守,這就是著名的馬謖『失街亭』的故事。事後諸葛亮上表劉禪,免去自己的丞相職務,降級三等,並且處斬了主要責任人馬謖,這就是有名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當中卻折射出眾多複雜的問題。馬謖該不該殺?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馬謖?僅僅是因為他丟失了街亭嗎?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痛失臂膀』。

  易中天: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個事,觀眾朋友是相當地熟悉。相當地熟悉為什麼還要講?因為這裡面的問題是相當地多。

  首先第一條,馬謖是不是被諸葛亮殺了,就弄不清楚。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馬謖竟然是下落不明。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在【三國志】當中,馬謖是沒有傳的,那麼馬謖的結局只能到別人的傳裡面去看。【諸葛亮傳】的說法是:『戮謖已謝眾。』也就是說馬謖被諸葛亮殺了。這個事有個旁證,在王平傳,【王平傳】說:『丞相亮既誅馬謖』,也說馬謖被諸葛亮殺了。【馬良傳】的說法是:『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就馬謖被諸葛亮關進了監獄,病死在監獄裡面;諸葛亮得到消息以後,哭了。第三種說法見於向朗傳,【向朗傳】的原文是:『謖逃亡,朗知情不舉。』按照這個說法馬謖是跑了。也就是說關於馬謖的結局有三種說法:被諸葛亮殺了,病死在獄中,跑了。三種說法都見於【三國志】,也就是說同一個人陳壽,同一本書【三國志】,三種說法。歷史的真相真是很難弄得明白。

  所以我一再強調,我給大家展示的是歷史形象,歷史形象不等於歷史真相。不過這三種說法我覺得也還可以調和統一起來,估計是怎麼回事呢?是馬謖丟了街亭以後,心裡一慌,就跑了。這個向朗呢,知情不舉,沒有舉報。但是後來馬謖,或者是被捉拿歸案,或者投案自首,這個沒有依據,反正又被諸葛亮抓起來,關進了大獄裡面,而且下達了死刑命令。沒有執行,死在獄中了。有這個可能。因此,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說法,還是可以成立。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我們就會有問題了,什麼問題呢:第一,馬謖該不該殺?第二,諸葛亮想不想殺?第三,諸葛亮為什麼要殺?第四,諸葛亮殺馬謖為什麼要流淚?

  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馬謖該不該殺?我的看法是,可殺可不殺。

  為什麼可殺呢?他畢竟丟了街亭,丟了街亭就導致了第一次北伐戰爭的半途而廢。而這次北伐戰爭本來是有可能要成功一把的,因為當時諸葛亮出兵的時候,曹魏方面沒有準備。根據裴注的記載,當時曹魏只知道蜀中有一個劉備,那是很厲害的,不知道還有誰也會打仗。所以毫無準備,等到諸葛亮一出兵,朝野震驚,而且三郡皆反,有三個郡都反了曹魏,而投降了諸葛亮。那麼這個時候,利用這樣一個大好形勢,向前進軍,有可能是取得一些勝利的成果。而馬謖壞了事,這是他該殺的一面。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勝敗乃兵家常事,人才乃制勝之本,如果說一個將軍打了敗仗就要殺他,那這個就沒有法做了,這個事情。你打一次敗仗殺一個,再打一次敗仗再殺一個,再打一次敗仗再殺一個,你有多少將軍殺?所以晉代的歷史學家習鑿齒就說,諸葛亮不能夠戰勝曹魏是理所當然的,為什麼呢?殺了人才嘛。你蜀國人才本來就少,本來就不如曹魏,你還要殺,你這不是叫做親者痛、仇者快嗎?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兩軍交戰,一方殺自己的大將,對方就高興了。而且處分失敗的將軍有各種辦法,比方說降級啊,重罰呀,多少軍棍啊,罰其軍前戴罪立功啊,都是辦法嘛,為什麼要殺呢?所以是可殺可不殺。

  *馬謖街亭失守,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半途而廢,同時蜀漢方面也失去了一員大將。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講,對於蜀漢絕對是一個重大損失。而根據史學家的分析,勝敗乃兵家常事,處置馬謖可以採取其他各種方法,不一定非要選擇殺頭的辦法。但是諸葛亮卻斷然處斬了馬謖,這是為什麼?諸葛亮到底想不想殺馬謖?

  我的結論是,不想殺。有證據嗎?有,流淚就是證據。如果說諸葛亮覺得這個人就是該殺的,非殺不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一聲令下,推出轅門斬首。但是他流淚,說明他不想殺。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想殺呢?三個原因。

  第一,馬謖是親信。馬謖是什麼人呢?馬謖是馬良的弟弟,馬良五兄弟,都是人才。而馬良很早就追隨了劉備,而且和諸葛亮的私交非常之好,是稱兄道弟的。後來馬良在戰爭中陣亡了,那麼這個弟弟呢,就算烈屬,諸葛亮對馬良這個弟弟馬謖也非常之好。馬謖在監獄裡面曾經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裡面有這樣的說法:『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就是丞相看待我馬謖,就像看待自己的親兒子;我馬謖看待丞相您呢,就像看待我的父親。有人說這個比方不恰當,為什麼呢?因為馬謖是馬良的弟弟,馬良是叫諸葛亮哥的,怎麼成了爸了呢?這個也是可以講得通的,因為中國古代有一個說法叫做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因此我們可以推測諸葛亮和馬謖的關係就是如父的長兄,這是有感情的。

  第二點,馬謖是人才。根據【三國志·馬良傳】的記載,馬謖這個人才氣過人,好論軍計,非常有才華。而且熟讀兵書,也喜歡討論戰爭這一類的問題。諸葛亮對他是『深加器異』,非常地器重。諸葛亮經常把馬謖叫過來談話,一談就是一整天,叫做自晝達夜。我們知道諸葛亮是一個日理萬機的人,因為大事小事都要他過問,而且他做事的風格就是事必躬親,每個事情他都要親自去打理的,沒有時間聊天,不是閒人。怎麼會和馬謖一談就談一天呢?說明馬謖這個談話當中確實有過人的見解。而且也有證據,諸葛亮南征南中的時候,馬謖去送行,送得很遠。分別的時候諸葛亮拉着馬謖的手說,兄弟啊,我們都策劃了好幾年了,也談了很多的想法,現在我馬上就要出征了,你一定有更重要的話說吧,更好的主意給我出吧?馬謖說了十六個字:『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就是你要讓南方臣服,更多的是要靠德,靠感化,而不是靠武力的威脅。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建議,這才有了後面的七擒孟獲。當然,馬謖沒有這個建議,我估計諸葛亮也會這樣做,但是至少說明馬謖還能和諸葛亮英雄所見略同,他不是一個完全沒有用的人。

  第三點,馬謖有威望。據史書記載,殺馬謖的時候,十萬之眾為之垂涕,十萬人哭了,不是諸葛亮一個人哭了。說明馬謖這個人在群眾中是有威望的。是親信,是人才,有威望,諸葛亮不想殺他。

  好了,既然諸葛亮不想殺馬謖,馬謖又是可殺可不殺的,那麼我們就要問:為什麼要殺呢?

  *根據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無論論才氣還是論威望,馬謖都出類拔萃,而且從私人關係上講,馬謖和諸葛亮私交非常好,是一個有勇有謀又深得諸葛亮信任的人才。但是諸葛亮在處置馬謖時,鐵面無私,不留任何情面。而易中天先生分析,從內心願望來講,諸葛亮是不想殺馬謖的,此時他是做了一個痛苦的抉擇。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這麼做?其中有什麼隱情呢?

  這個問題,蔣琬也問過諸葛亮。馬謖被殺以後,蔣琬到了漢中,蔣琬就對諸葛亮說,丞相啊,『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說現在天下還沒有安定,我們還要打很多很多的仗,丞相就把這樣一個難得人才殺了,難道不可惜嗎?那麼諸葛亮是怎麼回答的呢?諸葛亮流着眼淚,又一次哭了,留着眼淚說了十六個字:『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什麼意思呢?就是諸葛亮說,請想一想孫武當年為什麼能夠百戰百勝?就因為軍紀嚴明哪。現在天下大亂,四海分裂,戰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停止下來的;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如果把軍法給廢了,請問我們用什麼,我們憑藉什麼,我們靠什麼去戰勝敵人呢?那麼根據諸葛亮的這一個回答,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來,就是:諸葛亮殺馬謖,是為了依法治蜀。

  依法治國,或者依法治蜀,是諸葛亮治理蜀國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諸葛亮在蜀國實行的是法治。而且在這方面諸葛亮堪稱千古楷模,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點,嚴於律己。諸葛亮在殺馬謖的同時也上表朝廷,要求處分自己,提出的處分的辦法是自貶三等。這個報告打到劉禪那兒,那麼劉禪批准,將諸葛亮降為右將軍,但是行丞相事,所總統如故。雖然是右將軍,但是還是代理丞相,那麼原來該管的那些事、該有的權力照舊。根據這樣一個結果,有人就批評諸葛亮是作秀,那麼這個說法我覺得是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中國古代的政治它信奉的是儒家的學說,儒家的學說有個規矩叫什麼?叫有經有權。經就是不能變的,權就是可以變的。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政策要有原則性,也要有靈活性。那麼一場軍事行動失敗了,作為統帥肯定要承擔領導責任,但不等於把這個統帥殺掉或者廢掉,統率殺掉、廢掉這個仗還怎麼打?所以處分是要處分的,但是不能因為這個處分影響到大局。

  第二點,敢於認錯。諸葛亮為此上了一道疏文,叫做【街亭自貶疏】,這篇疏文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檢討書。諸葛亮這個【街亭自貶疏】是很實在的,實在在什麼地方呢?第一,他承擔了全部責任。就包括馬謖丟失的街亭,包括趙雲在箕谷的失誤,本來都不該他負責人的,諸葛亮全部承擔下來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諸葛亮實實在在地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呢?四個字:『授任無方』,就是我作為統帥我用人用錯了。第三點,他建立了問責制度。就是規定以後但凡出師不利,主帥一定要承擔領導責任。第四點,他採取了改正的措施。從此以後數次北伐,諸葛亮都親臨前線,坐鎮指揮。所以是實實在在地認錯。一個人啊,不可能不犯錯誤,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包括諸葛亮,難得的是能夠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只要能夠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就是了不起的人。在這一點上曹操、諸葛亮都做得非常好。 

  第三點,賞罰分明。馬謖丟失了街亭,負直接責任,而且損失慘重:殺。趙雲箕谷失利,但是事出有因,因為敵強我弱,而且趙雲的指揮應該還是得當的:降級。王平是馬謖的副手,在馬謖進行軍事部署的時候,王平一而再再而三地勸阻馬謖,而且在馬謖丟失街亭以後,王平採取了很多正確的措施,保全了軍隊:賞,王平晉級。王平是這次戰爭當中唯一沒有受處分、反而受獎勵的將領。那麼本人作為統帥,負領導責任:貶。殺謖,降雲,賞平,貶己,叫做賞罰分明。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街亭失利之後,諸葛亮的善後處理非常得當,做得好,做得對,應該大書特書。但是我們也就因此有了一個問題:既然做得對,為什麼要哭呢?

  *馬謖的街亭之失,使諸葛亮失去了一次統一中原的重要機會,也給蜀漢方面增加了許多不利的因素。而從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來看,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對各方的處理都非常得當,體現了諸葛亮的一貫風格和態度,不免讓人心生敬畏之情。其中,有一個細節讓人迷惑不解,在處決馬謖時,諸葛亮是失聲痛哭、淚流滿面。這是痛失愛將的惋惜,還是另有隱情呢?諸葛亮為什麼哭呢?

  陳邇冬先生對此有一個解釋,認為諸葛亮的哭有四個原因:惜馬謖,馬謖殺了可惜;悼將士,因為戰爭失敗了,有很多戰士犧牲了,要悼念他們;恨自己;思先帝。為什麼恨自己、思先帝呢?因為劉備生前曾特地交待過,劉備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劉備說先生啊,馬謖這個人是個誇誇其談的,這個人是不可以重用的,你一定要注意。沒注意,錯用了,恨自己沒有聽先帝的話,追思先帝的英名。四個原因。 

  那麼嚴冷先生也提出了一個原因,嚴冷先生的【三國史話》裡面提出來,說諸葛亮斬馬謖為什麼揮淚呢?要從【三國志·諸葛亮傳】的那五個字去找原因。哪五個字呢?『戮謖已謝眾』。也就是說諸葛亮為什麼要殺馬謖?是為了平息眾怒。按照嚴冷先生的觀點,諸葛亮殺馬謖不僅是嚴明軍紀,也是平息眾怒。為什麼要平息眾怒呢?因為諸葛亮重用馬謖是違眾的。當時討論誰做先鋒的問題的時候,大家都主張用誰呢?一個是魏延,一個是吳壹。但是諸葛亮不用,偏要用馬謖。當然諸葛亮是統帥,是丞相,他要用馬謖大家沒有話說;如果用了馬謖,馬謖打贏了以後大家也沒有話說;那麼現在你用了一個不該用的人,你打輸了,你打敗了,這個話怎麼說?何況大家想一想,魏延是什麼人?先帝寵信,劉備是非常喜歡魏延的。吳壹是什麼人?當今國舅。馬謖是什麼人?先帝說清楚了,『不可大用』。也就是說諸葛亮的重用馬謖是既違旨,違背了先帝的遺旨,又違眾。那大家就要問了,你為什麼啊?你為什麼要又違旨,又違眾呢?就他是你小兄弟是不是,任人唯親了吧?還有呢,你現在打敗了仗,要不要追究責任啊?要不要追究你這位統帥的領導責任呢?沒有辦法,只好把馬謖殺了,謝眾。因為是不得已而殺馬謖,所以悲憤之情油然而生,想起這個事情來就痛哭流涕。這是嚴冷先生的觀點。

  那麼嚴冷先生的這個觀點,我部分同意,部分不完全同意。同意什麼呢?同意嚴冷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個思路,就是諸葛亮的揮淚斬馬謖絕不單純是一個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包括我們以前講過的廢李嚴,也不是法律問題,是政治問題。什麼政治問題呢?就是諸葛亮接手蜀漢政權的時候,這個政權的內部是不穩定的。
 
  因為我們知道蜀漢政權它很特別,它是由三股力量組成的。第一股力量是劉備從荊州帶來的人,我們稱之為荊州集團,也稱之為第一勢利,那就包括諸葛亮、關羽、張飛這些人。這個勢力在蜀漢政權當中處於高層,掌握國家主要權力。第二股力量是劉璋留下的人,或者劉璋父子,劉焉、劉璋的人,他們入川的時候帶到益州的,包括李嚴這些人。這一股勢力我們稱之為東州集團,就是第二勢力,他們處在蜀漢政權的中層。第三股力量就是益州土生土長的那些官僚、官員,還有本土的豪族、大族、士族,益州人,或者用現在話說四川人。這是第三種力量,他們叫做以州集團,也叫第三勢力,他們處於政權的底層。那麼這樣的一個雞尾酒的結構,它是不安定的,下面兩層是不服氣的。尤其是劉備去世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況?兵敗猇亭,你打了一個打敗仗回來,然後病死在永安,然後一個丞相把這個權力結果來代行君權,這個整個是不安定的。所以我曾經講過16個字,就是:劉備建國基礎不牢,猇亭兵敗地動山搖。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一個丞相出來代行君權,是很麻煩的,是很困那的,是有很多人心裏面不服,盯着他的。嘴巴里不說,暗中看着你。尤其像李嚴這些人,李嚴作為託孤之副,本來就對這個為正的他是不服的,而且就在諸葛亮北伐的前一年,李嚴已經向諸葛亮叫板,說丞相啊,是不是也劃出五個郡來成立一個巴州,讓我當個巴州刺史啊?你不是益州牧嗎,你當得州牧,我當不得刺史?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已經叫板了,我估計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在考慮如何處理李嚴問題了,因為這個釘子遲早要拔掉。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諸葛亮採取的政策是什麼呢?就是四個字,依法治國,我實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誰觸犯了刑律就處分誰。尤其是像李嚴這樣的巨頭、大腕,腕兒級的人物,那你不能隨便把他廢掉啊,你也只能繩之以法。既然是依法治國,既然是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那麼你就必須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必須做到執法如山。不能因人廢法,不能徇情枉法。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難想象到,馬謖出這個事情給諸葛亮是出了多大個難題。我們也不難想象那些反對派,那些明的反對派和那些暗的反對派,那些不滿的、不服的、心裡嘀咕的,那些睜大了眼睛,雞蛋裡面都要挑骨頭,拿着放大鏡、顯微鏡在找諸葛亮毛病的那些人,他們會怎麼樣。想都想象得出來,看熱鬧嘛,看笑話嘛,看你怎麼弄嘛,你不是執法如山嗎?你不是依法治國嗎?你不是令行禁止嗎?你不是公開、公正、公平嗎?好嘛,你的人出事了嘛,看你怎麼着吧。你要是法外施恩、網開一面,對不起,下回我們也得這樣。 

  所以這個時候諸葛亮沒有辦法。對於馬謖的處理只能是四個字,從重從快。也就是說諸葛亮只能壯士斷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迫不得已拔出刀來,一刀砍向自己的胳膊,就是把馬謖殺了;一刀砍到自己的心裏面去了,非常地痛心。因為他這樣做完全不是他的本意啊,馬謖是親信,馬謖是人才,馬謖有威望,而且馬謖的這個罪也沒有到了非殺不可的程度,完全是可以不殺的,比方說讓他帶罪立功、軍前效力,等等處分辦法。但是為了大局,為了蜀漢的安定團結,為了進一步地擺平這三種關係,嚴格地實行和實施依法治國,不得不殺掉自己心愛的人。所以我講,讀書讀到這個地方,我覺得我都是恨不得與武侯同哭。

  諸葛亮把馬謖殺了,後來又把李嚴廢了,這個我們前面已經講過,這兩記重拳出擊,顯示了他依法治國的公開、公正、公平,從此蜀漢內部安靜了下來。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蜀漢政權內部矛盾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因此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病故在北伐軍中以後,同屬於荊州集團的兩個人就打起來了,而且打得你死我活、刀兵相見、兩敗俱傷,並直接釀成了所謂魏延謀反一案。魏延的謀反也是觀眾朋友們非常熟悉的,而我們要問的問題是,魏延他當真謀反嗎?魏延謀反一案,它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31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0)--禍起蕭牆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永安宮。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死後,蜀漢政權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首先是馬謖被斬,然後是李嚴被廢,接下來的魏延謀反更是震動了蜀漢當局。魏延是蜀漢中後期屈指可數的勇將,深得劉備器重,屢次委以重任。關於魏延謀反,人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描述,說他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此謀反也在預料之中。那麼魏延謀反是子虛烏有,還是確有其事?諸葛亮和魏延謀反有什麼關係嗎?魏延謀反為什麼會涉及到諸葛亮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禍起蕭牆』。

魏延謀反一案大家也是相當地熟悉,因為【三國演義】寫得非常精彩。說馬岱殺魏延的時候,楊儀出城說,你敢喊三聲『誰敢殺我』嗎?魏延說我怎麼不敢呢,誰敢殺我!馬岱後來說我敢殺你,啪。大家都很熟悉,但是這是一個冤案。這個冤案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諸葛亮。這話怎講?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是怎麼記載的。這個事兒歷史上有兩種記載,兩個版本。我們先講【三國志·魏延傳】的記載。【三國志·魏延傳】說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病故於北伐軍中,臨終前諸葛亮召開了一個秘密的榻前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楊儀,當時是丞相長史,就是丞相府秘書長、國務院秘書長,有姜維,有費禕,這樣一些人。諸葛亮說,我死了以後這個仗就不能打了,咱們撤回去,撤退的時候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下面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不要管他,軍隊自己開拔。做了這個安排以後諸葛亮就病故了。然後他們這幾個人一琢磨呢,就讓費禕去找魏延,傳達丞相的命令。果然,魏延一聽就跳起來了:什麼,讓我斷後,不對吧?『丞相雖亡,吾自見在』。丞相是去世了,我魏延還活着啊,我魏延還可以帶領部隊繼續北伐嘛,為什麼要撤退啊?為什麼因為一個人死了以後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誤了?『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耶?』魏延說,再說了,我魏延是什麼人?憑什麼我魏延給他楊儀斷後,楊儀算老幾?不干。然後跟費禕說,不管,我們這兒繼續部署北伐,繼續打曹賊。做了一番部署,寫好了以後,魏延跟費禕說,來來來,簽個字。費禕說:魏將軍,這個楊儀是個書呆子,他哪會打仗呢!這麼着吧,我回去給楊儀做做工作,讓楊儀聽將軍的,好不好?魏延說好好好,你走走走。這個費禕出了魏延的大營之門,跳上馬,掉頭就跑。魏延一想,不該放走這個費禕啊,來不及了。然後趕快派探子去打探一下他們怎麼動作,一打探,說楊儀就準備按照諸葛亮的部署,不管魏延,自己帶着部隊就往成都撤了。魏延怒火萬丈,好,你撤我也撤,我先撤,於是魏延搶在楊儀的前面往南撤。而且還幹了一件什麼事呢?走一路燒一路,把橋啊路啊都給毀了,一路就這麼跑跑跑,跑到了南谷口。這個楊儀一看,魏延先走了,而且把橋也燒了。楊儀帶着部隊也往回撤,然後趕快砍山上的樹,再搭橋。這個情況已經很糟糕了對不對,更糟糕的是魏延和楊儀都上書朝廷說對方謀反。魏延說楊儀反了,楊儀說魏延反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就是兩個人的告狀信前前後後前前後後都送到了劉禪的御前。這劉禪一看他不明白,劉禪怎麼明白得了,就把這個董允、蔣琬這些人找來,說各位愛卿看看,這個魏延告楊儀謀反,楊儀告魏延謀反,他倆到底誰反了?董允和蔣琬這些人說:陛下,臣等敢擔保,這個楊儀他是不會謀反的;這個魏延謀不謀反,不好說。那就是魏延反嘛,對不對。於是,劉禪命令蔣琬帶宿衛營,就是禁衛軍,北上去攔截魏延。楊儀也帶着部隊南下,去追擊魏延,就把魏延堵在了南谷口。這個時候,何平——何平就是王平,因為他媽媽家姓何,他原來跟着外婆長大的,他也姓何,所以也叫何平,【三國演義】說是何平,實際上就是王平。——王平衝上前去說,丞相剛剛去世,屍骨未寒,你們就這樣。魏延的部隊一聽,原來我們錯了,一鬨而散,魏延只好帶着幾個親信又往南逃,逃到漢中,被馬岱所殺。馬岱殺了魏延以後,把魏延的首級送到了楊儀的跟前,楊儀把魏延的腦袋扔到地上,用腳去踩,王八蛋,我看你還幹壞事,我看你還幹壞事!然後夷延三族,就是滅了魏延家族三族。這就是【三國志·魏延傳】記載的事情經過。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諸葛亮一死,就引發了魏延謀反一案。魏延謀反是『諸葛亮時代』的三大疑案之一,他的謀反引起了後代歷史學家們的很多猜測,甚至還有人認為諸葛亮對與魏延謀反難辭其咎,負有很大的責任。那麼面對【三國志·魏延傳】的記載,我們怎麼看待魏延謀反呢?魏延是否真的謀反了?對此,易中天先生他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魏延是否謀反?此案我的看法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不合邏輯。為什麼說事出有因呢?有三點理由。第一,軍人以服從為天職,既然諸葛丞相下令你魏延斷後,你就該服從,你為什麼不服從?可疑吧。第二,你不聽指揮,擅自行動,揮師南下,你要幹什麼?你是撤回成都呢,你還是想回去顛覆蜀漢呢?講不清楚。第三,如果你只是不服從楊儀,你不願意替他斷後,你搶先撤回成都,你為什麼把楊儀的後路斷掉?你為什麼要所過把所有的棧道、所有的橋梁都毀掉?讓人覺得就是你是要回成都造反,又不准楊儀他們帶兵來救駕嘛。而且楊儀是個書呆子,大家都認為這個不可能造反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能造反的肯定是軍人嘛。在弄不清情況之下,為了保衛皇上,為了保衛政權,只好先假定你魏延造反嘛,所以叫做事出有因。為什麼說它不合邏輯呢?我們知道以魏延當時的能力、實力,不足以自立山頭稱王稱帝,他要造反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投降曹魏。如果他要投降曹魏的話,他應該就近投降,因為他在前線啊,對不對。諸葛亮的命令說魏延斷後,魏延就可以說,好,我斷後,你們走吧,走吧走吧,我斷後,然後我投降,那不是方便嗎。你現在居然,他為什麼要往南走呢?而且他被王平截攔以後,他還可以隻身投奔曹魏啊,雖然他沒有人馬了他也是一員戰將,他為什麼繼續往南跑呢?這不合邏輯。所以陳壽就做了一個結論,陳壽說:『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就是我推測,陳壽也是推測,我推測魏延的本意他之所以不往北走去投降曹魏,要往南走,他是什麼意思呢?他只是想殺楊儀。他為什麼要殺楊義呢?陳壽推測是以魏延當時的地位、威望、功績等等,如果殺了楊儀以後,接諸葛亮班的就該是自己。如果自己能夠接了諸葛亮的班,他就可以繼續北伐了。所以陳壽說:『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就是魏延本意就是這個,他不是謀反。那麼根據這個判斷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來,魏延一案不是謀反案,是內訌,是窩裡鬥,是魏延和楊儀的內部矛盾。因此我們就又要提出一個問題來,這個魏延和楊儀他們又哪來的深仇大恨呢?

根據【三國志·魏延傳】的記載,魏延既沒有謀反的實力,也不合乎謀反的邏輯,實際上是魏延和楊儀兩個人的內訌。而事實上,魏延是蜀漢名將,智勇雙全;楊儀是蜀漢文臣,很有才華。兩個人一文一武,關聯不大,怎麼會鬧出這麼大的事來呢?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從何而來?

說起來大家可能要笑,沒什麼,什麼事都沒有。很簡單,就是魏延這個人在當時蜀漢方面是最牛的,大概也就是在諸葛亮面前他可能收斂一點,在其他人任何人面前都是趾高氣揚,因為他本事大、功勞大,把誰都不放在眼裡。那麼其他的人也因為這個原因對魏延也是客客氣氣,讓他三分,魏延要跋扈一下,人家就讓一讓。只有一個人不肯讓,就是楊儀。楊儀可能是一個書生,他還是有點書生意氣,我憑什麼就給你這個武夫讓三分呢?偏不讓。於是魏延就恨得不得了,居然就你這小子不把我放在眼裡。於是兩個人勢同水火,水火不容,水火不容到了什麼程度呢?兩個人不能坐在一起說話,坐在一起說話就要吵,每次隨便提到什麼問題兩個人就要爭,爭論到激烈的時候魏延就把刀拔出來,然後就在楊儀的臉上比劃;楊儀就痛哭流涕,【三國志】的說法叫做『泣涕橫集』,就是眼淚鼻涕橫着滿臉都是,哭得五花六道,淚人似的。這個時候只有誰能夠止住呢,費禕,費禕這個時候就趕快坐到他們兩個當中去,走開走開,不吵不吵……鬧成這樣。那麼魏延又為什麼這麼牛呢?因為他是劉備生前非常器重和賞識的人。當年劉備征漢中,拿下漢中以後在漢中稱王,稱完王以後劉備撤軍回成都,要留一個人守漢中。這個時候所有人都認為要留的是張飛,劉關張劉關張嘛,關羽這個時候已經分兵守荊州了,那麼現在又得了一塊地方要守,當然最可靠的是張飛去守嘛。結果劉備破格提拔使用魏延,結果一軍皆驚,所有人都吃驚了。劉備也知道大家是不回服魏延的,於是大會群臣,會上劉備就對魏延說了,寡人——這個時候劉備已經稱王了嘛,寡人把重任交給了魏將軍,魏將軍打算怎麼做呀?魏延站起來說,如果他曹操傾巢而出,魏延願意為大王擋住他,拒之;如果曹操派一個偏將軍率十萬人馬來進攻漢中,魏延願意為大王吃了他,吞之。好大的氣派,他當然牛嘛。問題是楊儀,楊儀也不是窩囊廢啊,楊儀也是很能幹的。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進行規劃,籌集軍糧,進行計算統計,安排部署,這樣一些事務性的工作都是楊儀在做。而且楊儀非常快,他就不假思索,斯須便了,一會兒功夫他的工作就辦完了。所以諸葛亮對於魏延和楊儀這兩個人都是很賞識的,他非常欣賞楊儀的才幹,也非常欣賞魏延的驍勇。偏偏魏延和楊儀他兩個又是死對頭,所以諸葛亮也頭疼,叫做『常恨二人之不平』,也沒有辦法,這兩個人誰都不能廢掉,只好是儘量地讓他們團結起來。但是他們不團結,最後鬧到你死我活的這種地步。

從前面的分析來看,魏延與楊儀的矛盾由來已久,魏延狂妄,楊儀自負,兩人是難容水火,以至於發展到內訌,最後以魏延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就這樣,一代名將魏延身死族滅,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悲劇。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魏延一案到底是誰的負責呢?

歷史學家的看法,多半傾向於是楊儀的責任,理由有四點。第一點叫做楊儀『以私憤殺大將,罪浮於延』,就是楊儀出於個人的恩怨,殺了這樣一員大將,他的罪比魏延的罪還大。第二點,魏延功不可沒,『夷其三族,亦太甚矣』。就是魏延畢竟是一個對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的這樣一個大將,有大功,無大錯,蒙大冤,遭大誣,諸滅三族這個事情太過分了。魏延當然有錯誤,你不服從命令搶先南下,你還把楊儀的後路斷掉了,這都是魏延的問題;但是量刑不當,處分重了,處分這麼重完全是楊儀的原因。第三點,殺人不過頭點地,你楊儀把魏延一家都殺了,你還用腳去踩他的腦袋,這個事情太過分了。第四點他們認為,你楊儀說魏延謀反,你自己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因為楊儀撤回成都以後是非常得意的,他認為第一個他把丞相留下來的軍隊安全地帶回來了,他還把一個反賊給殺了,那這應該怎麼樣一下吧!誰知道沒有怎麼樣,接替諸葛亮職務的是蔣琬。而蔣琬呢,他在官場的資格他是比楊儀低的,楊儀原來的官是比蔣琬大的,蔣琬提拔到他上面去了,而且能力、水平楊儀都覺得蔣琬不如自己。那麼蔣琬上去了,楊儀掛起來,弄了個閒職,相當於調研員之類的,反正是給了他一個職務,但是沒有任何權力,也沒有軍隊的。所以楊儀牢騷滿腹,整天氣哼哼的,見了所有人都是沒有好臉色,朝廷當中所有人也不敢跟楊儀說話。只有費禕跑去安慰他,這個楊儀就大發牢騷,然後就把這個事情的前前後後絮絮叨叨婆婆媽媽講了一大堆,講給費禕聽,最後他提出來說:早知道這樣的話,我還不如跟着魏延一塊兒,造反算了。那麼費禕就把這個話如實報告給朝廷,朝廷就把楊儀罷了官。那麼楊儀還不安分,他就在流放的地方他又繼續發牢騷,誹謗朝廷。結果朝廷下命令,把楊儀抓起來,楊儀自殺了。所以楊儀和魏延窩裡鬥的結果,是兩敗俱傷。所以很多人傾向於認為,此案由楊儀負責。而且楊儀說的那個話,也證明了魏延不想謀反。因為楊儀說早知如此我還不如跟着魏延,他沒說跟着魏延幹什麼,他說我還不如跟着魏延;那如果魏延是謀反的話,楊儀不是說我後悔不謀反嗎,也不會這樣說的,這證明魏延確實沒有謀反。但是楊儀也有委屈啊,我得給楊儀說兩句公道話。楊儀的委屈在哪呢?第一,楊儀和魏延之爭是個人恩怨,不是原則問題,不是路線問題。個人恩怨你就不大好說誰是誰非,對吧。第二點,楊儀之所以得罪魏延,無非是不肯讓魏延,無非是保持自己一點獨立性,這又有什麼錯呢?難道非得所有人都去拍魏延的馬屁就對了,都讓着魏延就對了?蜀漢就是有這個問題,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讓着關羽,好嘛,荊州丟了嘛,你現在又要提倡讓着魏延?不能這樣。第三點呢,實事求是,平心而論,楊儀和魏延鬧矛盾,受欺負的是楊儀。魏延動不動就把刀拔出來在人家臉上晃,楊儀好歹也是個大男人,哭得五花六道像個淚人一樣的,你說他心裡什麼滋味?他最後為什麼要那樣對待魏延,積怨太深了。最重要的是第四點,楊儀是執行命令,是諸葛亮要他這麼做的,是諸葛亮清清楚楚地交待他:『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是諸葛亮交待清楚的,而且預料到魏延是不服從命令的。那麼楊儀有什麼錯呢?楊儀執行諸葛亮的命令,魏延不執行,楊儀不該向朝廷匯報嗎?魏延告他謀反,他不該告魏延謀反嗎?魏延把他的後路都斷掉了,讓他回不了家,他不該去追魏延嗎?這你不能說楊儀不對啊。那照這麼說,不是楊儀不對,那就是魏延不對嘍,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反正一打起來總歸有一方,這方對了那方就是不對的,喜歡這種思維。我現在就是在糾正這種思維方式,魏延也對。魏延怎麼也對呢?魏延說得很清楚,丞相雖然去世了,魏延還在啊,難道魏延就不能帶兵繼續北伐嗎?為什麼要因為一個人的死耽誤天下人的事呢?這話說得對不對啊,不對嗎?

根據前面的分析,魏延謀反一案,楊儀是心胸狹窄,以個人恩怨報復魏延,後來落了一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易中天先生認為,楊儀是有責任的,但同時他也很委屈,他的做法有他不得已的理由。那麼既然楊儀的做法是對的,易中天先生為什麼還說魏延的做法也是對的呢?如果魏延是對的,那到底是誰的不對呢?

根據【三國志·魏延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諸葛亮還下了一道命令。這道命令是給魏延的,給魏延的一道密令,讓魏延代理自己的職務,『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就是說魏延你代理我的職務,你扶喪回成都。這就麻煩了,誰都聽得出來,這樣一看責任就追到了諸葛亮的身上。你下兩道命令哪,一道命令讓楊儀代理你的職務,不要管魏延;一道命令你下給魏延,要魏延代你的職務,不要管楊儀,你什麼意思啊?不就是你存心要讓他們兩個打起來嗎?所以就有歷史學家說,魏延的冤案是諸葛亮一手策劃;不但一手策劃魏延的冤案,還一手策劃楊儀的悲劇,對不對?因為你死的時候又秘密上書給朝廷說蔣琬接替自己的職務,把楊儀給晾了。所以有歷史學家問,以你諸葛亮的崇高威望,你生前為什麼不公開秘密?你為什麼不把這些都公布出來?你一公布出來以後不就天下太平了嗎?為什麼?那麼我的看法是,【魏略】的說法不可靠,我們先給諸葛亮把這個污給他洗掉,加在諸葛亮身上這個污先給他洗掉。為什麼【魏略】不可靠呢?裴松之已經講了,他說:『松之以為,此蓋敵國傳聞之言。』是敵人那邊的傳說,這是靠不住的。而且你說要魏延密持喪去是不可能的,因為魏延不在諸葛亮旁邊,諸葛亮的遺體是在楊儀那兒的,魏延怎麼可以奉諸葛亮的靈柩往南走呢?不可能的。而且這段記錄說,魏延到了南谷口以後,楊儀告魏延說魏延準備向北投降曹操,那不可能,他投降曹操往北走,他怎麼往南走呢?所以【魏略】這個記載不可靠。也因此說,不能說諸葛亮一手策劃了這樣一個冤案,這是不能成立的。但是,【三國志·魏延傳】的記載可不可靠呢?【魏延傳】可是明明白白記載了這樣一條諸葛亮的遺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那這個命令也有問題啊,是告訴楊儀這些人不要管魏延,把魏延扔那兒啊,扔在戰場上,讓他自己打曹魏去,咱回家。這個命令,為什麼會發這樣一個命令呢?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說諸葛亮料定魏延必反,此人背後不是有反骨嗎,他會看相看出來了。

誰說的?【三國演義】。靠得住嗎?靠不住,小說家言別當了真。第二種說法呢,那就是張作耀先生的說法,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說,就是要策劃魏延的謀反案,要逼反魏延,除掉魏延。第三種說法,是呂思勉先生、陳邇冬先生的說法,是什麼呢?是【三國志·魏延傳】的這個記載根本就不是真相。這兩位先生認為當時的真相是什麼呢?是諸葛亮得了急病,什麼病我們當然不知道,但是根據諸葛亮當時的一些情況來看,他還屬準備帶兵北伐的,沒想到自己要生病的。突然病了,什麼都沒交待,來不及。結果,楊儀、費禕、姜維啊這幾個人一嘀咕說,這魏延肯定不聽我們的,我們就怎麼怎麼着吧。因此是楊儀、姜維、費禕等人假傳丞相遺命,是假的。那麼這個有沒有可能呢?還是有可能的,因為說實在的,這個三國史啊,真是非常難研究。我們前面講過了,光是馬謖一個下場,同一個人陳壽,同一本書【三國志】,三種說法,你說哪個是真的?這種時候,權力交替的時候,新接權的人他完全可以做手腳。而且三國你知道,蜀國是沒有史官的,就沒有國家檔案館的。那你不能像研究現代史一樣,國家檔案館,七十年後解密,你把當時的秘密文件拿來看一下,真相大白了,不可能的。所以他們假傳丞相遺命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們現在就面臨着這樣一個非常困難的選擇:贊成【三國演義】的說法說諸葛亮下這道命令是料定魏延要謀反,你這是冤枉了魏延;贊成【三國志·魏延傳】的說法承認諸葛亮下了這道命令,我們又得批判諸葛亮;如果贊成呂思勉先生、陳邇冬先生的說法說【魏延傳】的說法不是歷史真相,我們要否定陳壽。請大家想想該怎麼辦呢?難道就沒有可以講得通的、誰也不冤枉的第四種說法嗎?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1)--以攻為守

[畫外音]北伐是蜀國的重要事件之一,魏延則是蜀國後期勇冠三軍的猛降之一,而且魏延是堅決主張北伐的,堅決主張消滅曹魏的,然而諸葛亮在臨終前,設有把北伐的接力棒交給魏延,是諸葛亮不信任他,還是其中另有隱清呢?請繼續關注【易中夭品三國】之『以攻為守」

在上一集中講到,魏延謀反一案有三種說法。一種是【三國演義】的說法,諸葛亮料定魏延會謀反;一種是張作耀先生的說法,諸葛亮就是吏逼反魏延;第三種說法就是楊儀等人假傳巫相遺命。然而這些說法,要麼是小說家之言,不足為信,要麼是設有足夠的證據,因此,魏延一案顯得更加撲朔迷離,魏延謀反一案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還得把視線再次回到諸葛亮的遺命上。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下達一個讓魏延斷後的遺命呢?在諸葛亮遺命的背後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隱清呢?廈門大學易中夭教授作客【百家講壇】為您講述品三國之『以攻為守』。

易中天:魏延這個案子裡面有一個疑點,就是諸葛亮病逝前召開的榻前會議,為什麼要作出那樣一個決定,什麼決定呢?『令延斷後,姜維次之,着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就是魏延如果不聽命令的話,不肯段後的話,部隊自己出發,不要管魏延了。諸葛亮為什麼要作這樣的一個決定?歷史上有三種解釋:第一種說諸葛亮料定魏延會反,這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歷史看,千萬別把【三國演義】當歷史。第二個說法是呂思勉先生、陳邇東先生的說法,說諸葛亮就設有下這個命令,這是楊儀等人假傳巫相遺命,反正死無對證嘛,口諭嘛,又設有錄音嘛,又設有錄像嘛,又設有字條嘛,說不清楚,但是這個說法雖然有道理,但是設有證據啊,你還是推理啊,還是猜測啊。有時候歷史學家也是要推理,也是要猜測的,只要你的猜測符合邏輯,至少就可以作為一家之言嘛,但是陳壽也是良史,陳壽記錄在案的事清輕易地推翻,這個裡面還是有些問題。那麼我們剩下的問題就只有第三種選擇了,就是諸葛亮確實下達了這樣一個命令,為什麼呢?張作耀先生【劉備傳】的解釋是,諸葛亮和魏延在軍事路線上有分歧,那麼這個說法有證據嗚?有。證據在哪裡呢?

【三國志·魏延傳】。【三國志·魏延傳】的說法是,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征,都提出一個建議,要求分兵,要求自己帶一萬人走另一條路,然後和諸葛亮在渲關會師,『如韓信故事』,就像韓信當年一樣,韓信幫劉邦打夭下,就是韓信帶一撥部隊,劉邦帶一撥部隊,但是諸葛亮不同意,『制而不許』,每次提出來,每次諸葛亮都不同意,最後是魏延認為諸葛亮這個人膽小泊事,『謂亮為法』,月旦法,『嘆限己才,用之不盡』,魏延懷才不遇,你看我這渾身的本事,一肚子的主意,碰上這麼一個膽小泊事的,不能一展才華,一顯身手,質質不平,這是【三國志.魏延傳】的記載。而且這個事清,它還有一個實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子午谷奇謀』。『子午谷奇謀』這個事是發生在第一次北伐戰爭,我們知道諸葛亮率軍從漢中出發,北伐曹魏,必須翻過秦嶺,翻過秦嶺有三條路,東邊的一條叫子午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長安。中間的一條叫駐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在武功。第三條路在斜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在陳倉。那麼魏延提出的說法是什麼呢?說巫相給魏延一萬人馬,當中玉千精兵,還有玉千千什麼呢?運糧食。我魏延帶着這支人馬,走子午谷北上,十夭功夫就可以到長安。長安是誰在守着呢?是曹操的女婿叫夏侯秘。夏侯秘是個公子哥兒啊,縱垮子弟,吃喝玩樂可以,打仗不行,如果夏侯秘發現末將的軍隊從夭而降,肯定嚇得屁滾尿流,棄城而逃,末將就可以拿下長安,巫相自己帶着大軍從斜谷北上,這樣我們兩軍會合,咸陽以西,都搞掂了。諸葛亮不聽,設有採納魏延的這個計策,這個救叫做『子午谷奇謀』。『子午谷奇謀』是三國史上的一個公案,歷史學家一直在爭論,說諸葛亮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對呢還是不對呢?兩派意見,一派說是這個不對的,這放棄了一個大好的時機,這麼好的一個計謀,奇襲嘛,完全可以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你把長安、咸陽以西都搞掂了,這個事兒不就弄成了嗚?這是一派意見。另一派意見認為諸葛亮是對的,因為魏延的這個計策,風險太大了。

[畫外音]魏延所建議的『子午谷奇謀』是一項極有桃戰意義的北伐戰略,跟當年韓信的『暗渡陳倉』設有區別,全都危險萬分,但是打仗貴在出奇,出奇才能制勝。令人不解的是,諸葛亮口口聲聲要北伐,然而魏延提出的這個『子午谷奇謀』,他最終卻設有採納。因此歷史學家們便爭論不休。有人認為諸葛亮過于謹廈坐失良機,也有人認為魏延的計謀風險太大無法實施,那麼易中夭先生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他有着什麼不同於前人的看法呢?

但是我覺得他們算的都是軍事賬,軍事我不匿,我也很難說他們這個軍事賬誰算對了誰算惜了,而我覺得呢,諸葛亮他首先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政治家在進行軍事部署的時候,首先算的是政治賬,因為我們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的日的無一不是政治的日的,所以諸葛亮肯定要先算政治賬。因此我們就要先問一個問題了,諸葛亮算的是一筆什麼樣的政治賬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弄清楚諸葛亮北伐的日的,他為什麼要北伐?他北伐的日的、動機、日標是什麼?這個問題【出師表】有回答。因為諸葛亮出師之前給劉禪上了一道【出師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出師表》裡面的諸葛亮就鎖定了北伐的日標,是十六個字,『北定中原,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日標是什麼,就是把北方把它搞掂了,把曹魏這些奸凶除掉,把大漢王朝隊復起來,讓我們的皇上重新回到洛陽去當皇帝,這是北伐的日標。那麼我們又要問這個日標實現了嗚?設有。那我們又要問這個日標為什麼設有實現呢?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曹魏非速亡之國,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接管了蜀漢的政權,這個時候,曹魏那邊是一片欣喜,因為他們始終是把劉備當作頭號敵人的,是諸葛亮還可以打打主意。於是曹魏那邊許多人給諸葛亮寫信,勸他投降,諸葛亮設有給他們回信,但是寫了一篇文童叫【正議】,大義凜然地回答了這些勸降的人。在這篇文童裡面,諸葛亮提出了一個觀點,據正道而臨有罪,什麼意思呢?就是我蜀漢手上掌握着正義,而你們曹魏是有罪的。據正道而臨有罪是戰無不勝的,是一定能夠成功的,那麼我們要問一問,曹魏有罪嗚?設有。東漢末年,夭下大亂,諸侯割據,民不聊生,這個時候統一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夭下統一,人民才能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社會才能安定,生產力才能得到發展。在這樣的清況下,誰能夠平定夭下,誰能夠使夭下重歸統一,誰就是對的。那麼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鼎立,這三家你從正面上說,它們都是想隊復夭下統一的,從這個角度講,可以說魏蜀吳都是正道;從反面說,它們都想獨霏夭下,都不讓人家來統一,從這個角度講,它們都有問題。所以魏蜀吳三家不存在誰正道、誰有罪的問題。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我們要問,蜀漢就是正道嗚?你說你面對曹魏『據正道而臨有罪』,你面對劉表、劉璋的時候,請問劉表、劉璋有罪嗚?劉表、劉璋設罪,你為啥把人家的地盤奪了?你奪了劉表、劉璋的地盤,你奪了荊州、益州是靠的正道嗚?所以這個說法作為政治口號是可以喊一喊的,用來鼓舞蜀漢軍民的士氣也是可以的,別當真,當真就是書呆子。何況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曹魏方面他自己認為有罪嗚?他有負罪感嗚?設有啊。曹操它們是很困難,曹魏在建國的道路上也確實是坎坷不平的,困難重重,那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他們有罪嗚?不是的。是因為當時士族不支持。士族為什麼不支持曹操呢?一是瞧不起他這個閹宦遺丑,曹操出身不好,宦官後代,清高的士族瞧不起他。第二,士族不喜歡曹操的唯才是舉,什麼唯才是舉啊,唯才是舉就是不讓我們當官啊,那這個問題曹王解決了。曹王一接過魏王的爵位,馬上就實行了九品中正制,保證這些士族世世代代都可以做官,通過這個辦法和士族討價還價,達成政治交易,致使士族階層都支持曹魏了。所以胡三喜注【資治通鑑】的時候就說了一個觀點,說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諸葛亮膽小泊事,那是不對的,諸葛亮不膽小泊事,是他非常清楚魏主之明略,司馬氯輩不可欲也,諸葛亮心裡非常清楚,曹魏是國君不是昏君,將帥都是人才,設那麼容易就被你消滅的。這是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國。第二點益州非進取之地。益州這個地方的特點是什麼呢?易守難攻。周邊是崇山峻岭,中間是成都,四季常青,沃野千里,物產豐富,所以你到了這個地方,你避難可以,守城可以,出擊不可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夭,你軍隊都出不去,所以劉備當年在并州的時候,他是不可不取益州,他就變成了三明治,北邊有曹魏,東邊有孫吳,夾着他,發展空間很小,只能往西走,只能去取益州。這是設有選擇的,不能說他選惜了,但是他進了益州又丟了并州以後,他就等於既進了保險箱又進了死胡同。這個時候關起門來過日子奔小康,那是可以的,衝出門去圖夭下那是不可以的,所以田餘慶先生說了十六個字,叫做劉備出峽,全軍覆設,諸葛北伐,積年無成。就是蜀國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敗,劉備出去全軍覆設,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麼成果也設有,這個事清不是誰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的,非人力所為,用現在的話說,非人力抗拒之原因,所以蜀漢政權命中注定偏霏。偏霏這兩個字是田餘慶先生提出來的,我認為精準,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稱霏,是偏霏,偏一隅而霏。在這個問題上溫庭翁的詩是說的很好的,『中原得鹿不由人』,是客觀條件上的原因。第三個原因,諸葛非將略之才。關於諸葛亮的才能其實原本是有定論的,設有什麼必要來爭議,陳壽說的很清楚,也是十六個字,『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千,優於將略』,這是陳壽對諸葛亮能力的非常準確的評價。這個評價的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於他的軍事才能,在他的軍事才能當中治軍的能力高於用兵的能力,非常準確,有什麼好爭議的呢?之所以有人爭議,是有這麼一個證據,是據【諸葛亮傳】說諸葛亮病逝退兵以後,司馬氯打過來以後巡視了諸葛亮留下的軍營,說了這麼一句話,夭下奇才也。很多人就根據這句話就認為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家,他不知道,司馬氯冶冶是肯定了諸葛亮的治軍。諸葛亮治國是有的,治軍也是有的,會治軍不等於是會用兵,用兵的問題司馬氯另有評價,這個評價在哪裡呢?在【晉書·宣帝傳】。原文是這樣的,『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什麼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機遇,他的謀略很多,但是設有決斷,他喜歡帶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權變,權變就是隨機應變,這個權不是權力的權,是權變的權,就是他不能隨機應變,他只能規規矩矩地打正規戰,而一旦戰爭形勢發生了變化,他就不知道怎麼辦了。用今夭的話說就是他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畫外音]北伐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最重要的事清,然而他的北伐正如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所說的是『積年無成』,易中夭先生認為,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不可能成功的,原因是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非將略之才。那麼這三個原因,諸葛亮自己清楚嗚?如果清楚,那麼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呢?

接下來的問題是這三個原因,諸葛亮自己清楚嗚?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人啊,怎麼會不清楚呢?也許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他還有點樂觀,但是也很謹廈,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好,那麼我們只好又問下一個問題,既然清楚,那為什麼還要不斷地北伐呢?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安內必先攘外。有證據嗚?在哪裡?有,在【出師表】。我們去讀一讀諸葛亮的【出師表】,開篇就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姐,今夭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才是它的真正原因。那麼為什麼諸葛亮認為蜀漢政權正處在危急存亡之秋呢?是曹魏的威脅嗚?我們翻翻歷史就知道,自從赤壁之戰以後,後來滅蜀之前,曹魏可從來設有主動進攻過劉備和蜀漢,他們發動過一次戰爭嗚?那個時候曹魏老打孫權的,相反,劉備征漢中,關羽圍襄奕,諸葛出祁山,都是你劉備集團、蜀漢政權屢屢桃釁,怎麼能說威脅來自北方呢?再看看東邊有威脅嗚?夷陵之戰以後,吳蜀兩國就隊復了盟好當然這裡面有諸葛亮的外交的功績。諸葛亮執政以後,立即執行聯合孫吳的這個國策,還做得很好。威脅既不來自北方,也不來自東方,那麼讓諸葛亮感到不安的威脅在哪裡呢?只有一個地方,內部。而內部隴患重重的原因,我在前面己經多次講過了,就因為他那個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所以,諸葛亮之隴,隴在簫牆之爭。在這樣的清況下,他就只有採取這樣的政策,對內依法治國,對外發動戰爭。戰爭對於轉移注意力,加強凝聚力,鎮壓反對派都是很有利的,這叫做安內必先攘外。第二點小國更要圖強。在魏蜀吳三國當中,蜀是最弱小的,弱小的國家要生存,只有奮發圖強,你不能坐在家裡等着人家來打你,所以【後出師表】說是不是諸葛亮寫的就有爭論,我們只能說是『疑似』。都說【後出師表》裡面,『諸葛亮』說『不伐賊,王業亦亡,唯坐待亡,孰與伐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不去攻打曹魏,大漢王朝也是要亡的,與其坐在這兒等死,莫不如去拼他一下。如果說這個話因為【後出師表】的作者存疑,你不能認定是諸葛亮的意思的話,那麼【華陽國志】的八個字,我覺得是可以採信的,就是『以弱為強,猶可自保』,而且王夫之,大家知道,明末清初的大學問家,在他的【讀通鑑論》裡千脆把諸葛亮北伐的原因鎖定為四個字,就是『以攻為守』。而且這個以攻為守包括兩個內容,用王夫之的話來說就是鞏固以存和待時以進,就是說以攻為守的結果是什麼呢?一方面首先我可以守住自己,另一方面,萬一在進攻的過程中有個機會呢,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為了抓住機遇,必須使蜀漢政權時刻保持戰爭狀態,這是第二點小國更要圖強。第三個原因,理想必須堅持。我一再說過,諸葛亮是個有理想、有飽負的人,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只要有一丁點機會,都會抓住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共同特點。問題是諸葛亮的理想設變而形勢變了,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設計將來『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條件是什麼呢?劉備集團能夠跨有荊益,荊州和益州都在手上,然後兩路出兵,一路從荊州出發,一路從益州出發,而且還要有個時機,叫夭下有變,這是很科學的規劃,但是形勢是怎樣的呢?首先是曹魏非速亡之國,設有夭下有變的條件,另外荊州丟了,理想設變形勢變了,形勢變了策略要變,也就是說他必須繼續高舉『漢賊不兩立』的旗幟,堅持這個政治立場,堅持北伐,堅持討賊,但是另一方面在具體行動的時候,小心翼翼,做到萬無一失。你要知道諸葛亮統帥的十萬大軍是蜀國的命脈所在,是蜀國的命根子啊,我不能孤注一擲地把十萬大軍投入在戰場上,豪賠一把,這種豪賠是土匪千的事清,孑匕明先生不會千,所以諸葛亮是不能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的,這個風險太大了。對此,王夫之也有一個結論,王夫之說:『公蓋有不得己焉者,特未可一一與魏延輩語也。』就是諸葛亮在做北伐的決策的時候,有很多不得己的地方,有很多難言之隱,這樣一些複雜的清況,這樣一些複雜的形勢是不可以和魏延這些人說清楚的,我不能公開告訴魏延,說不清魏延也聽不匿,何況這個時候諸葛亮也需要有魏延這樣堅定的抗曹分子,因為我現在高舉的是漢賊不兩立、北定中原、還於舊都的這樣一個旗幟,我也有人打先鋒啊,有這麼個嚼頭青夭夭說要滅曹魏不是很好嘛,我千嘛跟他說穿啊。

[畫外音]通過以上易中夭先生的分析,不難看出,諸葛亮的政治賬是把蜀國內部的矛盾轉移到戰爭上,然後靠北伐來振奮蜀國的士氣,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一直對他的政治理想耿耿於懷,不肯罷休,而作為蜀國後期唯一的猛降魏延很可能就是他死後的北伐繼承人,那麼諸葛亮為什麼在臨死之前設有把北伐的接力棒交給魏延呢?

刃萬麼就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了,諸葛亮臨終之前,為什麼要跟楊儀他們說這個魏延恐泊是不會聽命令的,他要是不聽命令你們走你們的,別管他,為什麼?現在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就因為魏延是個堅定不移的抗曹分子,不但不是反賊,而且是堅決的抗曹分子,諸葛亮料定他不會放棄北伐,他一定還要堅持打下去,而且諸葛亮很了解魏延這個人,這個人自命不凡,自視很高,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他老覺得不得志仗設打過癮,但是諸葛亮威望太高,他設辦法。現在諸葛亮去世了,什麼楊儀啊,什麼姜維啊,什麼費杯啊,你還鎮得住魏延,魏延聽你的,他才不會聽呢,只好讓他去,設有辦法,留不住,擋不住嘛,所以諸葛亮的遺命說的很清楚,『着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就是你們走你們的,不管他,設有說如果魏延不聽命令,你就殺了他。因為諸葛亮心裡很清楚,魏延絕不是反賊,只是設辦法而己,因為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事清是趕陝把大軍撤回成都,把蜀漢政權保衛起來,只有保住了蜀漢,將來的什麼興傅漢室、還於舊都或許還有一絲希望,你如果連蜀漢都保不住了,你一點希望都設有了。為了顧全大局,這個時候也只好說隨魏延去吧,這就是諸葛亮一片良苦用心。我認為,他臨終時候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漢,但是諸葛亮去世三十年後,蜀漢還是亡了,而且在魏蜀吳三國當中,蜀國是最早滅亡的。那麼蜀漢為什麼又會最早滅亡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35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2)--無力回天

劉備死後,諸葛亮對內依法治蜀,做事公平,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然而,在他死後二十九年,一位有職無權的大臣譙周,竟然憑藉着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把蜀國給說降了。那麼諸葛亮創下蜀國大業,為什麼經不住譙周的三言兩語呢?這裡面究竟有着怎樣的玄機?敬請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演義全集文字版之——無力回天。

公元263年,在曹魏軍出兵兩個月之後,原本經營不錯的蜀漢政權被劉禪拱手送給了魏國,成為魏、蜀、吳三國當中最先滅亡的。這讓許多歷史學家感到困惑。劉禪君臣的不戰而降,是蜀漢史上最後一個不解之謎。回溯蜀漢政權危機存亡之秋,大敵當前,沒有人能夠提出退敵良策,朝臣們是投降聲一片。然而蜀漢一把手劉禪第一個反應是不想投降的,想逃到南方去避避風頭。就在劉禪猶猶豫豫的過程中,有職無權的光祿大夫譙周在朝廷上侃侃而談,竟然把劉禪說得心服口服,最後不戰而降了。

那麼譙周為什麼要極力主張投降曹魏呢?譙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劉禪又為什麼要聽他的呢?在蜀漢迅速滅亡的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深層政治背景?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無力回天』。

易中天:

事實上,曹魏政權一直是把滅孫吳放在第一位的,後來才調整政策來先滅蜀漢。而且,從出兵到蜀漢滅亡,一共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迅速滅亡。這是為什麼呢?歷史上的解釋,一般是四個原因:劉禪昏庸,黃皓弄權,陳袛亂政,礁周誤國。劉禪就是後主了,不說他了,大家都知道;黃皓是他身邊的一個宦官;陳抵是讓黃皓得逞的一個人。那麼這些事情今天沒有時間講,請大家去看我的【品三國】(下部書),我今天就講第四個原因:譙周誤國。

我們先把事情的情況交待一下。當時,司馬昭命鄧艾和鍾會各率一支軍隊南下滅蜀。八月份從洛陽出發,十月份鄧艾的軍隊就已經打到了成都的跟前,打到哪兒呢?打到現在四川的廣漢,是到成都門口了。消息傳來,蜀漢朝廷一片混亂。因為此前,劉禪身邊的宦官壞了事。一年前,姜維就已經發現曹魏有滅蜀漢的可能,姜維是給劉禪上了疏的,希望劉禪命令張翼和廖化趕緊在路上設防。這封信送來以後落到黃皓手上,黃皓是個信兔神的,黃皓就去問巫婆,也可能是巫公啊,反正是問這些巫師,說你看這個事情可能不可能哪?這個巫師或者巫公或者巫婆說,哎呀,不可能,不會打來的。黃皓就跟劉禪說不會打來的,這個事我們就扣下吧,就扣下了。但是沒想到人家真打過來了,而且呼兩個月就過來了,一片恐慌,老百姓都跑到山裡面去了,躲起來了。

劉禪召開御前會議,說大家看看怎麼辦呢?兩派意見,兩派意見都主張跑,但是一派說跑吳國去,一派說跑南中去。吵個沒完,劉禪也沒主張。這個時候有一位光祿大夫,這個光祿大夫是個榮譽職務,沒有權力的,相當於什麼國務院參事室的參事之類這樣的,叫做譙周。譙周就出來說話了,譙周說跑到吳國是不可以的,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就是自從咱們有了皇帝,有沒有跑到別人國家去當皇帝的?沒有吧,一個皇帝跑到了別人的國家只能稱臣。那麼既然反正是要稱臣,反正是要做小,那為什麼不挑個大國家呢?也就說你既然稱臣,與其向孫吳稱臣,不如向曹魏稱臣,你反正是稱臣嘛。而且根據政治鬥爭的規律,從來都是大國兼併小國,所以吳國終究要被魏國吞併,等到那一天,我們難道再跟看吳國去投降第二回?如果說投降是一種恥辱的話,譙周說:『再辱之恥,何與一辱?』就是投降反正是恥辱嘛,那你是恥辱兩回合算呢,是恥辱一回合算呢?那還不如恥辱一回投降曹魏嘛,你何必那麼麻煩投降兩回呢,所以不能奔吳。那麼為什麼不能去南中呢?譙周說,南中嘛還是可以去的,因為南中還是蜀國的地盤,就是孟獲他們那些人的地盤。說那個地方去去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早做準備啊,你這個時候去你來不及了呀,為什麼來不及呢?『群小之心,無一可保』,說陛下啊,你以為你現在手下的那些小兵、小卒、小1各、小官、小吏們他們都擁護咱們嗎?他們不擁護,他們一聽說陛下要往南跑,恐怕陛下還沒有抬足,他們先鬧起來了。哪裡去得了南方?去不了的!結論很簡單一一投降曹魏。

譙周這個投降理論一發表,朝廷上面一片安靜,誰都不說話。只有個別人出來怯生生地間了一句,說譙大夫啊,不行吧,鄧艾都到廣漢了啊,他會接受我們的投降嗎?『恐不受降,如之何?』人家不讓我們投降怎麼辦?譙周說不會,怎麼會不接受我們投降呢,東吳還沒有滅亡嘛,曹魏要室我們做個榜樣嘛,所以他肯定接受我們的投降,不但接受我們的投降,還有客客氣氣地對待我們,還要給我們陛下封一塊土地、封個爵位。如果他們居然不這樣做,諸位放心,我瞧周親自到洛陽據理力爭,憑什麼虧待我們這些投降派?譙周把這個話講完了以後大家都不說話了。

劉禪還猶豫,劉禪總覺得這個投降也不是個事兒啊,我還是跑南邊去吧。譙周又跟他說,不行啊,南邊是些什麼人?是蠻夷嘛,是少數民族,本來就不服我們,那是垂相發兵壓下來的,原來他們跟我們就沒有什麼關係;垂相一去了以後他們跟我們有關係了,每年都要進貢啊、交稅啊,它本來就不高興。你現在跑到那去以後,我們這麼多人要生活,不是又要加重收稅了嗎,你不多收稅怎麼過日子?你再一加重收稅,他們不反了嗎?去不得的。

劉禪就投降了。所以,可以說,蜀漢之亡就是譙周說亡的。劉禪投降就是譙周說降的。陳壽就說:『劉氏無虞,一邦蒙賴,周之謀也。』這話是正面在說,說劉禪一家平安無事,蜀漢百姓免遭戰禍,這都是譙周的深謀遠慮啊!謀劃得好啊!和平哪!那麼這個事情就很麻煩了,後世很多歷史學家都是痛罵譙周的,賣國賦,這個蜀漢就是被你賣了。想我們昭烈皇帝,想我們諸葛垂相,千辛萬苦,打下了這麼個江山,你不爛三寸之舌卻把它說沒了。有很多人提起譙周是氣都不打一處來,小人,賊人。這當然有道理,是吧!這種義憤是可以理解的。

*在國家命懸一線的時候,作為有職無權的大臣譙周沒有退敵良策也就不說了,他竟然在朝廷上大談起投降曹魏的好處,散布投降理論,引導蜀漢朝臣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可以說蜀漢的投降,譙周是很有責任的,因此歷史上罵譙周是『誤國』和『卑鄙小人』的不絕於耳。那麼譙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是小人嗎?

譙周是個什麼人呢?通儒。什麼叫『通儒』啊?就是學問非常大的,把書都讀通了的一個大儒,他學問非常之好。當然馬上就會有人來反駁,說學問好不等於人品好,對不對?現在學問很大、人品很差的人咱也見多了。問題是我們從【三國志·譙周傳》裡面我們看不到譙周有什麼不良記錄,相反我們還看到他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比方說安貧樂道。譙周家裡是非常貧窮的,而譙周本人不置產業,埋頭讀書,廢寢忘食,讀古人的書讀到會心的地方自己就笑起來了,飯都顧不得吃。安貧樂道嘛,不是要肯定的嗎?第二個,譙周對諸葛亮非常敬重。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傳到成都,譙周第一個衝出去就往漢中跑,奔喪。結果譙周衝到漢中以後,劉禪下一道命令,誰都不准奔喪,所以其他人都沒有去,就是譙周去弔唁了。英雄惜英雄嘛,既然諸葛亮是君子,不會有一個小人崇拜他,對不對。第三點,敢於直諫。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就開始管不住自己了,要修宮殿啊,要增加樂隊啊,還要增加那些歌舞伎,歌伎、舞伎啊,還出去遊山玩水啊,沒人管了嘛。是譙周上疏直諫,說陛下不能這樣啊。這難道是小人嗎?所以,譙周不是小人,至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是小人。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譙周並不是一個小人,而是一個大儒。那麼譙周作為一個以修身、齊家、治國你、平天下為己任的儒家學者,為什麼在大敵當前不想想退敵之策,而是帶頭散布投降理論呢?譙周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因為我們一般的思維就是一個賣國賊肯定是小人,君子怎麼會賣國呢。一個不是小人的人,而出賣蜀漢,什麼道理?請大家想一想是什麼道理?我看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這個國,該亡。或者說,在譙周看來這個國該亡,早就該亡了。為什麼呢?因為在三國時代,除了國家還有天下,是兩個概念。那個時候的國家概念和我們現在國家概念不是一個概念,天下是高於國家的,而天下是必須統一的。如果一個國家被認為阻礙了天下的統一,它就該亡,就該讓那個應該統一天下的國來統一。這就是譙周的思想。

那麼這樣說有證據嗎?有,而且我可以告訴大家譙周這個思想的來源在哪裡。它從哪裡來的呢?從杜瓊那裡來的。杜瓊是什麼人呢?杜瓊也是益州的大學問家。有一次譙周去問杜瓊,說現在大家都說『代漢者,當途高』,什麼意思?我先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當途高,『當途高』就是正當大路上,很高大,正當大路很高大的是一定要取代大漢的。這是當時一句政治民謠,傳了很久很久了,袁術還利用過,但沒有利用成。譙周就去問,這個當途高是誰啊?杜瓊就說這是魏嘛。譙周還是不明白,說怎麼是魏呢?杜瓊說你看,書沒讀好,魏就是闕,闕是什麼呢?闕就是皇宮門口的兩個高大建築物,古代的皇宮門口正當着大路,有兩個高大的建築物,它的名字叫做闕,又叫做魏闕,又叫做象魏。你想想看,這個東西不正是正當大路又很高大嗎?就是魏啊!譙周看着杜瓊。杜瓊說你還不明白?譙周說學生真的還是不明白。杜瓊說那我再告訴你,你說咱們漢代以前,自古以來這個官府官員有叫做曹的嗎?譙周說那沒有。那麼我們漢代以來我們的官府和官員都叫什麼了呢?說那都叫曹了。--這個地方我也稍微解釋一下,漢代的政治制度,皇帝住的地方叫做宮,宰相住的地方叫做府,就是『皇宮相府』。宮下面有很多辦事機構,叫什麼?叫尚,比方說尚書就是宮廷的尚之一。宰相相府下面有很多辦事機構,就像我們的部門,什麼部、委、辦啊這些東西,叫什麼呢?叫曹。這個曹的長官叫什麼呢?叫曹椽;下面的一般的官員叫什麼呢?叫屬曹;這些辦事機構部委辦下面那些勤務兵叫什麼呢?叫侍曹。--杜瓊說你看,還不清楚嗎?譙周恍然大悟,哦,當途高就是魏,官府官員就是曹,加起來就是曹魏啊,明白了,統一天下的是曹魏。

從此以後譙周也散布這些言論,還而且向前發揮了一步,他到處跟人講:請大家想一想看,咱們先帝的名字是什麼?備。『備』是什麼意思呢?具備,具備是什麼意思呢?夠了。咱們當今聖上的名字是什麼呢?禪。『禪』是什麼意思呢?禪讓,禪讓是什麼意思?讓出去。想想咱們蜀漢皇上都叫什麼,一個叫做足夠了,一個叫做讓出去。後來這個譙周還在宮廷裡面還寫了一條反動標語,我們就不說它了,差不多的意思。這就是譙周主張投降的原因。也就是說,譙周主張劉禪投降不是道德品質問題,是政治立場問題,就是他的政治立場是站在曹魏那一邊的。實際上中國歷史上很多問題都是政治問題,不是道德問題。把政治問題解釋為道德問題是一種很膚淺的歷史觀。毫無疑間,譙周、杜瓊這些說法叫做牽強附會、強詞奪理、裝神弄鬼,就像那算命先生測字似的。但是你要知道在中國古代這個時候,他沒有我們現代人這麼多科學的歷史觀和發展觀,他信這些東西啊。

*顯然,譙周后來要出賣蜀國是早有預謀的,他主張投降已經不是一個道德品質問題,而是一個政治立場問題。但是譙周的投降依據都是一些道聽途說和牽強附會的解釋,那麼譙周這些人為什麼要詛咒蜀國滅亡呢?這些裝神弄鬼的理論有什麼依據嗎?

這個蜀漢又怎麼得罪了這些人呢?他們為什麼要編出這麼些段子來詛咒蜀漢政權呢?四個原因。

第一,分利不均。我多次講過,這個蜀漢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而且是像雞尾酒一樣的分三個層改的,最上層的是荊州集團,中層的是東州集團,下層的是益州集團。而譙周、杜瓊等等這些人,就是散布這些言論的人都是什麼人呢?都是益州人,都是益州的土著,是在這個政權當中處於邊緣化的、次要化的人。他們對這個政權當然是不滿的,他就要散布這些流言蜚語,他就要製造這些輿論嘛。而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說諸葛亮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諸葛亮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諸葛亮也在益州人當中尋找那些可用的人。當然諸葛亮有他的選擇標淮,就是第一要忠於漢室,第二要克己奉公,第三要確有才能,他也不願意說為了這個討好、忽悠這些益州人士就不管什麼亂七八糟的他都弄來。但是還是確實提拔了一些,比方說楊洪,犍為人,被諸葛亮任命為蜀郡太守,楊洪手下有一個何袛,也被諸葛亮任命為廣漢太守。諸葛亮是儘量地在做這些協調的工作,希望三股力量能夠團結起來。但是,第一,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劉備留下的既定的組織路線,那就是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這個次序是不能動的;第二,他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益州士族、益州土著的思想顧慮。因為益州土著把賬算得很清楚,蛋糕就這麼大,分的人多了吃到嘴的就少了,這個賬太好算了。原來益州這塊蛋糕是我們益州人在吃,劉焉來了,帶來東州集團,一刀把一塊大頭切走了,我們不滿,希望再有人來幫忙。哎,劉備來了,劉備來了沒給我們幫忙,他又切了一大塊,這個蛋糕越切越少了。劉璋的時候我們益州人是二等臣民,劉備來了我們變三等臣民了,你說他滿不滿意吧?他肯定不滿意嘛。所以這個時候他巴不得曹魏來解放他們。有人說你這個說法不通啊,曹魏來了他不是變成了四等了嗎?這個賬怎麼算的?搞錯了,劉焉、劉備他們進了川以後他不出去了,他就地分蛋糕;曹魏它要得的是天下啊,它不會參與你分蛋糕。事實上蜀漢滅亡以後,司馬昭馬上下命令,把蜀漢政權當中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的官員全部調往中央,到中央政府去做官,把這個蛋糕讓給了益州土著,實行蜀人治蜀。這就是他們盼望的。所以他盼望曹魏,他盼望你蜀漢滅亡。第一點。

第二點,治蜀過嚴。我們知道諸葛亮是依法治國、執法如山,而且令行禁止、執法嚴明,很嚴的。所以【蜀記》裡面有這樣的話,說:『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嘆。』就是諸葛亮管這個國家管得太緊了,大家都很抱怨。那麼這條史料也有人不承認,因為和陳壽的說法相反,陳壽的說法是什麼呢?陳壽說諸葛亮『刑政雖峻,而無怨者』,說諸蕙亮雖然管國家管得很緊,但大家都不抱怨。所以大家就說你到底當時蜀漢的人民是抱怨啊還是不抱怨啊?我說是又抱怨又不抱怨,兩條史料都成立。為什麼呢?陳壽他後面還有一句話很多人看不見,陳壽是怎麼說的呢?『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什麼意思呢?就說諸葛亮執法雖然非常地嚴峻,還是承認嚴峻吧,但是大家為什麼都不抱怨呢?公平。就是他嚴起來是對所有的人都嚴,對自己也嚴,對自己的人也嚴,大家沒有怨言,公平嘛。但是大家還說,你能不能管松一點兒啊?還是要抱怨的。所以是不抱怨不公平,但抱怨太嚴峻。

第三個原因,戰事太多。所以譙周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仇國論】,【仇國論】提出一個什麼觀點呢?說我們朝廷一定要審時度勢,我們要掂量掂量我們能幹什麼,我們能不能一統天下。譙周說,現在的天下不是秦末的那個情況,而是六國的那個情況,是戰國時期,所以我們只可以學着做做周文王,咱做不了漢高祖。他的意思其實就是你要想靠你的武裝力量,靠你發動的戰爭去一統天下你是不可能的。這譙周說你如果一意孤行、窮兵黷武,其結果必定是土崩瓦解,神仙都救你不得。譙周這篇文章是公開向諸葛亮留下的由姜維在執行着的這條路線叫板,公開發表反動言論。但是沒有受任何處分,後來還升官了,說明什麼?說明這種看法有市場,甚至可能當局當中某些人也覺得心裡頭是有數的。

第四點,人民甚苦。【三國志·譙周傳】在【仇國論】之前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軍旅數出,百姓凋瘁』,就是由於蜀國不停地出兵,所以人民的生活很苦。我們知道打仗是要用錢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沒有足夠的糧餉這個仗是打不成的。那麼請問這筆戰爭費用從哪裡出?從天上掉下來嗎?從地里冒出來嗎?聯合國資助嗎?沒有地方來,你只能盤剝百姓,你只能加重稅收,你只能稅外收費,沒有別的辦法。劉禪投降的時候是交了戶口的,就是古代投降一個國家必須把戶口統計表都交出去,就表示我土地人民都交給你了,投降了嘛。那統計數字是什麼樣的呢?當時蜀漢人民共有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人、十萬零兩千軍隊、四萬官吏,這個數字意昧着什麼呢?意昧看蜀漢的人民,九個人要養活一個士兵,說的這九個人是男女老少都在內的啊,包括小孩子,七戶要供養一個官吏。負擔太重了,根本就不堪重負。當然,這裡要說明的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由於他的以身作則,由於他本人品德高尚,蜀漢政權的官員基本廉潔,沒有貪污腐敗或者少有貪污腐敗。但是老百姓的想法,恐怕和他們想得不一樣,老百姓關心的不是你諸葛亮一餐是八菜一湯呢還是四菜一湯,這個他不管,他關心的是他能不能吃四菜一湯,或者說他至少要能夠吃飽肚子;如果你讓他吃不飽肚子,哪怕你自己艱苦樸素,他也還是有意見的。

這一點鄰國的人已經看出來了。吳國有一個人叫做薛珝曾經出使蜀過,回來以後向孫休報告。孫休說你看看蜀國怎麼樣啊?薛珝說,我看蜀國恐怕差不多了,為什麼呢?『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我到他們朝廷裡面,聽不到什幺正義的聲音;我從他們的田野裡面走過,所有的老百姓都是面黃肌瘦、營養不良,這個國家肯定要亡。另外東吳還有一個叫張悌的,在鄧艾和鍾會出兵的時候,他也斷言蜀漢要亡。這叫做什麼?這叫做旁觀者清。東吳作為他們的鄰國,把蜀漢看得是清清楚楚,他們斷言蜀國必亡,蜀漢也果然亡了。那麼他們自己那個東吳又怎麼樣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37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3)--風雲際會

孫堅、孫策父子開創了江東基業,然而兩人都英年早逝,接班的孫權只有十八歲。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孫權不但站穩了腳跟,還將父兄未竟的『霸業』發展為『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那麼孫權究竟是如何渡過難關的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為您精彩品三國之——風雲際會。

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講到,公元263年,劉禪君臣不戰而降,蜀漢滅亡。從這一集開始,我們將把目光轉向東吳。和劉備開創的蜀漢政權一樣,孫堅、孫策父子建立的也是一個外來政權,在江東立足未穩,然而兩人卻都英年早逝。孫權接班的時候只有十八歲,他接過的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地方割據政權,他能不能鎮住那些舊臣老將,他能不能發展父兄的基業,這在當時都是一個個問號。

但孫權不但很快站穩了腳跟,還將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未竟的『霸業』發展為『帝業』,與曹魏、蜀漢鼎足而立,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東吳政權。那麼孫權究竟是如何渡過難關的?他的成功之路又是怎樣的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風雲際會』。

易中天:從這一集開始我們講孫吳,孫吳之主是孫權。孫權不容易。很多人說孫權這個人挺有福氣的,小小年紀接過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業,不像曹操和劉備得白手起家,自己打江山。其實不然,孫權接班的時候是很困難的,怎麼個困難呢?八個字:年幼、勢孤、內憂、外困。

先說年幼。孫權接班的時候只有十八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的這個說法還要算未成年人。當然他這個未成年人也非同一般,因為孫權十五歲的時候就當了陽羨縣的縣長。漢代的規矩,是大縣的長官叫縣令,小縣的長官叫縣長。陽羨縣看來是一個小縣,孫權十五歲就當了它的縣長。當然這裡面有一個背景,就是他有一個大後台,孫策。那再怎麼有後台,你十五歲當縣長,也還是很了不起了,現在三十五歲還不一定當得上是不是。但是總歸是年幼。

第二,勢孤。勢力孤單,這話怎麼講呢?【三國志·孫策傳】的傳末有孫盛的一句話,叫做『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說孫策創下的這個基業不是一個積德的基業,因此他這個政權是不穩固的。為什麼?因為孫氏政權和劉備在益州建立的蜀漢政權一樣,也是一個外來政權。有些人說這個恐怕不對吧,劉備他是涿州人,就是我們現在河北的涿州人,然後南下到了劉表這裡,然後又從荊州帶着兵到益州,建立蜀漢政權它當然是一個外來政權;孫堅、孫策、孫權可是吳人啊,他是吳郡富春人,吳人在吳建立的政權怎麼是外來政權呢?三個原因。

第一,孫氏家族在江東不是世家大族,是寒族。【三國志】就說孫堅是『孤微發跡』,就是家境是很貧寒的。但有一個說法說什麼孫家世代仕吳,這個說法是不打靠得住的,因為後人給這個開國君主作傳的時候他總歸要,是吧,粉飾一下,說得好聽一點。實際上江東士族是看不起他們孫家的。第二點呢,孫堅發跡也不在江東。孫堅是袁術的部下,孫堅是在江西。這個地方還是要交待一下,再交待一遍,三國時代的江東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江南,三國時代的江西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江北,包括江蘇北部還有安徽一些地方,那個叫江西,不是我們現在的江西省那個江西。他不是在江東發跡的,他招募的將士稱之為淮泗精兵,就是淮河和泗水那一帶招募的一些精兵,這是孫堅的班底。然後孫策繼承了孫堅,把這支隊伍拿到手上,從袁術手上討過來,殺回江東,才建立孫氏政權。而袁術是什麼人呢?袁術是個稱皇帝的,因此在江東的士族、士大夫眼裡這是亂臣賊子;孫堅是亂臣賊子的部下。那麼孫策就是叫做亂臣餘孽。

這樣三個原因,當孫策帶着孫堅的舊部回到江東的時候,江東的父老鄉親、江東的世家大族一致認為,孫策這不是回家,這是入侵。不把他看作自己人啊,沒有什麼江東父老夾道歡迎這種事,反而是一種抵抗的態度。抵抗的結果是什麼樣呢?抵抗的結果是孫策大開殺戒,盡誅英豪。其實我們回顧一下當年我講『江東基業』的時候我就講到孫策嗜殺,因為當時還講不到這一步,只是說他愛殺人,實際上他有他不得已的原因,就是江東士族不歡迎他們。所以他是靠武力、靠暴力、靠殺戮,建立起來的一個不怎麼得人心的政權,這叫做『業非積德之基』。

對於這一點,孫策自己本人其實是心裡有數的。我們看他臨終的時候做的兩件事情。第一個是在他的弟弟當中條一個接班人,大家都認為是要挑一個像他的,結果他挑了一個不像他的孫權。而且跟孫權說得很清楚,說這個南征北戰、馳騁疆場弟弟,你不如哥哥我;如果說是要得人心、保江東,這個哥哥不如你。就是孫策也知道不能這樣殺下去了。第二就是孫策託孤於張昭,而且跟張昭說了這樣的話:『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就是我這個弟弟老二他如果抵擋不住的話,就請先生取而代之。後面還有一句話非常重要,怎麼說的呢?這樣的話,即便不能成功,『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緩步西歸也沒有什麼關係。很重要的這樣四個字:緩步西歸。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孫權在江東立足不了,請張昭先生帶領我這個部隊回江西去,咱不在江東待了。『緩步西歸』那個『歸』字是非常重要的,回江西去啊,也就是自己也不認為是江東的,江西才是根據地。所以是勢孤。

內憂。【三國志·吳主傳】講到了孫權接班時的那個形勢,是什麼呢?是邊遠地區的人民沒有臣服,就指的是山越,就是指當時江東還有一些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是不服的。江東世族呢?它這個原話叫『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實際上意思就是說,江東這些世家大族也是不合作的、不支持的。而一些北方來的流亡的那些士人是持觀望態度的。事實上甚至孫權接班以後有個廬江太守叫做李術的他還果然就造反了,他馬上宣布不服從孫權的領導,而且專門招降納叛,誰不服從孫權的領導跑他那兒去他都收留。所以這是內憂。

還有外困。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北方袁紹和曹操正在打官渡之戰,這一戰不管誰贏誰輸,對孫權都不是什麼好事,不管誰贏了,下面就要來收拾他孫權了。何況孫權的隔壁還有一個劉表,劉表的大將江夏太守黃祖就緊挨着孫權的地盤,孫堅就是劉表的大將黃祖殺死的。所以孫權接班的時候,他的情況是什麼呢?遠有強敵,近有世仇,內存憂患,身無寸功。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什麼功勞都沒有立,憑什麼做主子?有那麼多老將呢。所以孫策去世以後,孫權哭個沒完,他沒有辦法不哭。因為他實際上接手的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有點像諸葛亮接管蜀漢政權。我講過諸葛亮接管蜀漢政權的時候,蜀漢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劉備建國基礎不牢,夷陵戰敗地動山搖,是不穩定的。這個話同樣適用於孫權,我們也可以說這樣十六個字:孫氏入吳,基礎不牢;老大一死,地動山搖。根本就鎮不住。

*易中天先生的分析讓我們明白,十八歲的孫權接過了兄長孫策留下的割據政權,其實也就是坐到了一個火藥桶上。稍有不慎,這個火藥桶就有可能爆發,孫策之死帶來的『地動山搖』就有可能變成『地烈山崩』。那麼孫權究竟是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渡過這個危機的?誰會在關鍵時刻助他一臂之力呢?

那麼孫權又是如何渡過難關的呢?這就得益於兩個人,張昭和周瑜。就在孫權哭個沒完、一籌莫展的時候,張昭和周瑜像兩根擎天大柱,幫孫權把這片天頂起來了。張昭走到孫權的跟前,對孫權說:孝廉啊,——孫權當時是舉了孝廉的,——現在是哭的時候嗎?想想看我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周圍到處都是豺狼,小將軍要是哭個沒完,那是開門揖盜了。再說了,一個接班人,重要的是繼承父兄的事業,把它們發展壯大,而不是婆婆媽媽沒完沒了得哭,像個匹夫匹婦似的,打起精神來!然後讓孫權換上衣服,親自扶孫權上馬,擺開儀仗隊,讓孫權出去巡視三軍,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這個集團有新主子了。然後張昭『率群僚立而輔之』,率領所有的手下立孫權為主。這是張昭。那麼周瑜呢?周瑜從外地趕回吳縣,從此留在孫權旁邊幫助他。而且因為當時孫權的職務他不過是一個將軍,不是君主,所以當時手下的人還有那些賓客們對於孫權的禮節是比較簡慢的,也就是下級對上級的那樣一種禮節而已。而周瑜帶頭行臣子禮,就帶頭把孫權看作君主,自己做臣子,這樣來支持孫權。

而這個意義非常地重大。這個意義為什麼重大呢?我們來看一下孫權的政治地圖。東吳政權和蜀漢政權一樣,也是由三種力量組成的。蜀漢政權講過了,三股政治力量,第一個是劉備代表的或者說劉備、諸葛亮代表的荊州集團,第二個是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第三個是以譙周等人為代表的益州集團。它這三股力量是像雞尾酒一樣的三個層面,荊州集團是最高層,東州集團是中層,益州集團是底層,這是蜀漢政權的情況。那麼東吳政權呢?東吳政權也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

這三股政治力量,第一種是孫堅、孫策留下的這些人,是孫堅和孫策當年在江西發展,然後帶到江東來的,我們稱為淮泗軍事集團,簡稱『淮泗將領』。那麼這一部分人又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孫堅舊部,有程普、黃蓋、韓當;還有一部分是孫策的人,孫策舊部,有蔣欽、周泰、陳武。他們都不是江東人,他們的代表人物是誰呢?周瑜。這是第一股政治力量。

第二股呢,【三國志】的說法叫做『賓旅寄寓之士』,什麼人呢?就是東漢末年社會動亂的時候,從北方避難或者避亂到江東的。因為當時這個戰場主要在北方嘛,北方是戰亂的這樣一個區域,所以北方的士人就往南方跑,有的到了江東,有的到了荊州,這些人我們稱為『流亡北士』。有哪些人呢?張昭、諸葛瑾、步騭、張紘、嚴畯、是儀。大家看一看這些人也都不是江東人,但是他們是士人。這個士人倒是不成集團,就是在孫權接班的時候它不成集團,它是流散在各地的,但是是一個政治勢力。

第三股政治勢力呢?江東世家大族,簡稱『江東士族』。這些士族在江東地區有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按照次序是虞、魏、顧、陸,叫做江東四大家族。

那也就是說孫權的政治地圖是這樣的,三股政治力量:淮泗軍事集團,或者是淮泗將領,我們算它紅色;『賓旅寄寓之士』,或者說是流亡北士,我們算它黃色;江東世家大族,或者說江東士族,我們算它藍色。紅色代表着什麼呢?槍桿子。黃色的流亡北士代表什麼呢?筆桿子。藍色的江東士族代表什麼呢?錢袋子。一個政權要鞏固,這三個『子』你必須要抓在手上,槍桿子、筆桿子、錢袋子,缺一個都不行。而孫權本人又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孩子,這個時候周瑜站出來支持他,作為淮泗軍事集團的領袖站出來支持他,槍桿子就到了孫權的手上,這事情就搞掂了一半。然後張昭呢,他是流亡北士的一個代表,他站出來支持孫權,就意味着流亡北士有可能支持孫權。但是我們要講清楚,這個時候還主要是張昭和張紘,其他人沒來,但是張昭他這樣做他起到了一個表率作用,起到了一個模範作用,起到了一個帶頭作用,所以後來像諸葛瑾啊、步騭啊、是儀啊,嚴畯這些人,陸陸續續也到了孫權的將軍幕府,那麼筆桿子就抓到手上了。那麼剩下的就是藍顏色的錢袋子,錢袋子能不能抓到手呢?

而且我們還要知道,孫氏政權畢竟是在江東建立的,江東建立的政權如果得不到本地人的支持,你是不能持久的。蜀漢政權滅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得不到本地士族的支持,就是益州士族總是持一種懷疑、抵抗、不合作態度。孫權要在江東站住腳,繼續爭取江東士族的合作,也就是說用北京大學教授田餘慶先生的話來說,孫權必須實現孫氏政權的江東化。我們回過頭來看孫權建國,大家就會知道,最後他一文一武,他的丞相和統帥都是什麼人呢?丞相是顧雍,統率是陸遜,全部換成了江東士族,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孫氏政權最後『泛藍』了。所以『泛藍』就是江東化。

*孫氏政權的『江東化』說明孫權最終是在江東站穩了腳跟,這為他將來建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東吳政權奠定了基礎。而周瑜和張昭在孫權最初接班時候的鼎力支持,對孫權掌控局勢可以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周瑜還給孫權介紹了一個重要人物,這個人物對孫權來說也是至關重要。這個人是誰?他來到孫權身邊究竟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那麼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背景以後,我們就知道又一個人的意義了,這個人就是魯肅。魯肅是周瑜推薦的,周瑜去跟魯肅說,當今之世,我們要選擇一個好的老闆,應該選孫權,如何如何,魯肅就跟着周瑜到了孫權這裡。這件事情意義非常重大,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析魯肅的意義。

第一是身份。魯肅是江西人,這一點他和淮泗軍事集團有共同語言,都不是江東人。第二,魯肅也是『賓旅寄寓之士』,就是他也是一個流亡的、依託於權貴的這樣一個士人,他依託的是周瑜。所以,在這一點上,他和張昭這些人有共同語言。第三點呢,魯肅是不喜歡袁術的。袁術原來要任命魯肅做東城縣的縣長,魯肅拒絕了,這才跑去依附周瑜。所以他在政治立場上,他是和袁術劃清界限的,這一點他和江東士族又有共同語言。就是魯肅是一個和三股政治力量都說得上話、都有共同語言的人,這是他的身份。

第二是他投奔孫權的時機。我們知道孫權接班的時候是非常地困難,而魯肅此刻早就到了江東。我們要知道魯肅到江東來跟誰來的?跟周瑜來的,但是他到了江東以後他不依附孫策,這一點很重要。就按說你是周瑜的人,你就應該跟着周瑜去幫孫策嘛,他不去。有一條史料說魯肅和孫策見了面,但是這條史料靠不住,已經被歷史學家考證過了,應該是沒有見面。孫策去世以後,魯肅不打算投奔孫權,他打算投奔誰呢?他打算投奔一個叫鄭寶的人,這個鄭寶是什麼人呢?不知道,沒傳的,可見他不怎麼樣,不是什麼人物。那魯肅寧肯去投奔鄭寶也不投奔孫權,說明當時流亡北士或者『賓旅寄寓之士』這些人不看好孫權,他們是猶豫觀望態度,不急於表態,當然也沒有反對,不像江東士族那樣反孫權,是個中間力量。但是這個時候魯肅一下子站到孫權這兒來了,這是一個信號啊。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魯肅就叫做來得巧。而且來了以後跟孫權大談什麼呢?『建號帝王以圖天下』,跟孫權談起做皇帝的事情來了,這個支持力度是相當可觀的。這是時機。

第三個是途徑。一般地說,『賓旅寄寓之士』進入孫權政權也是靠『賓旅寄寓之士』來介紹推薦,比方說嚴畯就是張昭介紹的。而魯肅這個第二政治勢力的黃色人物,是那個紅色人物推薦的,這也特別。而且魯肅進入孫權幕府以後擔任的職務是什麼呢?武職。開始還是做賓客了,就當了一段時間的賓客,後來出任武職。我們知道孫氏政權一般就是說,武以周瑜為首,以淮泗將領為主;文以張昭為首,以流亡北士為主,基本上是這樣一個系統。魯肅是一個中間人物。這就打破了孫氏政權的格局,表現出一種前兩股政治勢力合流的趨勢,所以這個意義是很大的。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們知道,魯肅投奔孫權,並最終擔任武職,不僅表現出淮泗將領和流亡北士這兩股政治勢力的合流;而且更進一步來看,既然流亡北士可以進入以淮泗將領為主的軍事系統,那麼,江東士族將來豈不是也可以嗎?這就使孫氏政權的三股政治勢力——淮泗將領、流亡北士、江東士族有了合流的趨勢。所以易中天先生認為,魯肅投奔孫權並最終出任武職,這件事情意義非常重大。那麼魯肅之後,接替魯肅軍職的是呂蒙,呂蒙是誰?他出任這個職務又有着什麼意義呢?

我們知道了魯肅的意義以後,我們就知道了呂蒙的意義。我們知道孫氏政權的軍事將領當中,最重要的是上游統帥,所謂上游統帥就是把守長江上游的。那麼孫氏政權的上游統帥是哪些人呢?第一個是周瑜,第一任,周瑜去世以後是魯肅,魯肅去世以後是呂蒙,呂蒙去世以後是陸遜,被稱為東吳四英將,四大英將,也是四任統帥。那麼這個第三任呂蒙又怎麼有意義呢?我們也來看他的身份。第一,呂蒙不是江東人,他是汝南富邳人,不是江東的。這一點和江東士族不一樣。第二呢,這個人沒什麼文化,叫『少不修書』,從小不學習的,所以他也不是什麼士人,他不是流亡北士。這一點和張昭他們不一樣。第三點呢,他雖然很早就參加了孫策的部隊,但是職位很低,開始大概就是一個勤務兵,這叫做『引置左右』,跟在旁邊的,也就是一勤務員;後來當了一個別部司馬,就是當了一個雜牌軍的小頭目。這個和淮泗將領他們也不一樣。所以如果說魯肅是和三股政治力量都說得上話,那麼呂蒙就是和三股政治力量都沾不上邊。

因此,我們如果說三股政治力量是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話,那麼魯肅和呂蒙就是灰色的,或者說他具有灰的色調。因為一個是都有關係,一個是沾不上邊。孫權需要這樣的一個灰色。為什麼呢?他在前期,他需要由灰色把他政治地圖上的紅、黃、藍三種顏色調和起來。因為灰色是可以跟任何色彩搭配的,你們會穿衣服的都知道,灰色好搭配。後期呢,他需要一個顏色實現他政治地圖的『泛藍』,那麼魯肅和呂蒙剛好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所以我們看一看孫氏政權長江上游四大統帥的這樣一個任職的秩序,就可以證明田餘慶先生的觀點是正確的,就是孫氏建國的道路就是江東化的道路。由一個外來的、依靠軍事力量建立起的政權,逐步地過渡到依靠本地世家大族力量建立的政權,這就是孫權建國的道路。

當然,這只是我們事後的分析,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段歷史我們覺得是這樣的;而在當時呢?在當時也許只不過是一次風雲際會,也不過是一次雙向選擇。我們來看一看周瑜勸說魯肅的時候是怎麼講的:周瑜說,現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這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也就是說,這樣一個亂世是我們男子漢大丈夫建功立業、干一番事業的最好時候,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周瑜引用了馬援答漢光武帝的一段話,叫做:『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就是在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不但君在挑選人才、挑選臣,我們作為人才、作為臣,我們也可以給自己選一個老闆,那麼多老闆嘛。而在周瑜看來,孫權是值得選擇的,周瑜認為他和魯肅跟着孫權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那麼孫權為什麼又值得選擇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37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4)--坐斷東南

【畫外音】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講到,尚未成年的孫權接手了父兄留下的江東基業,但夾在曹魏、蜀漢之間的江東,當時實力並不強大,而且曹魏對江東虎視眈眈,蜀漢對江東不懷好意,孫權也缺乏安全感,所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孫權上表稱臣,半年以後劉備稱帝,孫權不為所動。但在曹丕稱帝八年以後,孫權坐穩了江山,發展了實力,最終在江東登基稱帝,他是怎樣做到這一步的?他究竟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作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坐斷東南】

上一集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孫權這個人為什麼值得像周瑜啊,魯肅啊這樣的人來選擇呢?我們的答案是:孫權確實具有領袖的素質,孫權也確實是值得投靠的一個人,他也是三國時期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後來辛棄疾在他的詞裡面是這樣描述孫權的,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很少有人想到,孫權其實很不容易,我們知道在魏蜀吳三國當中,孫權是最後稱帝的,而且拖了八九年,而且兩次放棄了稱帝的機會,那麼是孫權不想嗎?不是不想,是他不能嗎?恐怕也不是不能。

建安二十五年十月,曹丕稱帝,改元黃初,第二年四月,也就是半年以後,劉備稱帝,改元章武,那這個時候,孫權也可以跟着來啊,反正大漢沒了,那曹丕也當皇帝了嘛,劉備也當皇帝了嘛,那阿Q都知道,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曹丕當得,我當不得,劉備當得,我當不得,他也可以當啊。再說了這個時候,大漢已經亡了啊,你不當皇帝你當什麼?你按照中國古人的觀點,你不是君就是臣嘛,沒有第三種道路,那你不稱帝,就只有稱臣。那麼此刻有兩個皇帝了,你向誰稱臣呢?孫權的選擇是向曹丕稱臣,也就是劉備稱帝的四個月以後,孫權向曹丕稱臣,再過三個月,孫權接受曹丕的封號,封為吳王,這是第一次,放棄了稱帝的機會。

第二次呢,是在黃武二年,也就是曹丕魏文帝黃初四年的四月,東吳的這些群臣向孫權勸進,說大王啊,咱可以當皇帝了吧,孫權說不當,我還是不稱帝。這個事兒呢,本來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慣例,就是這些人他要稱公、要稱王、要稱帝,是要讓一讓的,比方說曹操當魏公的時候,其實是很想當的,大家說你也應該當,他說我不敢當,只有周公才能當,我怎麼能跟周公比呢?不好意思啊,他要讓三回。劉備稱帝的時候也是,哎呀,這個我不能當,他也要讓一讓,諸葛亮還要勸進一下。可是孫權這回是真不當啊,他為什麼不當呢?他要有一個說法是不是,他的說法是,哎呀,你們看看,大漢王朝現在成了這副樣子,衰落到這個樣子了,我作為漢臣,不能為王朝盡心盡力,已經非常慚愧了,哎呀,我哪有心思當什麼皇帝呢?相信嗎,大家,鬼都不信。所以他的群臣就認為他是作秀了,就繼續勸進,孫權也知道那個話沒人相信,就說點實在的,他就說我跟你們說句實話吧,他說上一回我本來是可以稱帝的,我為什麼要向曹丕稱臣呢?大家想想當時是什麼樣的情況,是劉備在四月份稱帝以後,六月份,他就帶着軍隊打過來了,這個時候寡人(他不是還沒稱帝嗎,當然稱寡人),那個時候寡人也聽說北方願意支持我們一把,寡人也知道,那魏文帝曹丕他沒安好心,他說是支持我,其實是要挾我們,意思說我們要不聽他的,他一塊打,那劉玄德他從西邊發兵,那魏文帝他從北邊發兵,那寡人不就受不了了嗎,那寡人就只好忍氣吞聲,向他魏文帝稱了個臣,但是大家看看我現在,不是跟他都翻臉了嗎。這個話一半是實話,但是他只能解釋上一次不稱帝,他不能解釋下一次為什麼不稱帝,所以我們來看一下時間表,我這裡列了個一時間表,大家一看這個時間表,就知道孫權是怎麼回事。黃初元年十月,曹丕稱帝,黃初二年四月,劉備稱帝,同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曹魏稱臣。這很清楚,他就是怕劉備打他,他要求援。那麼到了第二年,就是黃初三年的六月,陸遜在夷陵大敗劉備,大敗劉備這不就翻過來了嗎?翻過來以後,孫權就對曹丕的態度就不那麼恭敬了,一不恭敬,曹丕一發脾氣,九月份,就派三路大軍伐吳。於是,十一月份,孫權改元黃武,臨江據守,就是跟曹丕翻臉了,然後到黃初四年四月,劉備病逝,同時,群臣向孫權勸進,說你這時候可以當皇帝了。曹魏那邊我們臉都翻了,劉備那邊反正他打敗了又死了,那你就可以當皇帝了,你為什麼不當呢?道理很簡單,以前是只跟劉備翻臉,沒跟曹魏翻臉,尚且不敢稱帝,現在兩家都翻臉了,他還敢嗎?他更不敢了,他更不安全了。實際上孫權這一生,前半生是一直沒有安全感,這是他這個政權最大的一個問題,沒有安全感。孫權在接受曹丕吳王封號之前,給群臣下了一道命令,這道命令值得注意,在這道命令裡面,孫權說了八個字,存不忘亡,安必慮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居安思危的意思,他一再提醒他的將領們,據說你們現在出門身上都不帶刀劍,不帶隨從,這是不可以的。

【畫外音】夾在曹魏和蜀漢之間,孫權總覺得自己很危險,因為魏蜀吳三足鼎立,誰都是想一統天下的,說白了誰都是想吃掉對方的,孫權想發展江東基業,壯大自己,那肯定會得罪曹魏和蜀漢,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得罪也只能得罪了,但孫權又怕魏蜀兩國聯合起來打自己,那麼江東是招架不住的,所以他又不敢太得罪魏蜀兩國,在這種矛盾的心態中,孫權採取的辦法是什麼呢?

他夾在曹魏和蜀漢之間,他總覺得自己危險,但是這兩家,他又不能不翻臉,那他怎麼辦呢?他的辦法是又翻臉,又不把臉翻到底,他又兩邊再勾兌一下,你去看一看,孫權跟曹丕翻臉了以後,他改元改的那個年號叫什麼----黃武,黃武是什麼呢?就是曹丕的黃初加劉備的章武,在曹魏和蜀漢的年號裡面各取一個字,合起來叫黃武,好玩嗎這個,由此我們就知道孫權的道路是什麼樣子。翦伯贊先生對曹操有一句評價,堪稱妙語,翦先生怎麼說呢?翦先生說,曹操是一個把皇袍當襯衣穿的人,他明明已經實際上是皇帝了,他就是不把皇袍穿在外面,他外面要穿一件丞相的衣服,把皇袍當襯衣穿。那麼根據翦先生這個說法呢,我也可以來說劉備和孫權,劉備是什麼人呢?劉備是把襯衣當皇袍穿的人,他本來沒有皇袍,他只有一件襯衣,他看見曹丕把外面的袍子一脫,把皇袍露出來了,然後他說你看這個就是我的皇袍,直接就稱帝了。那麼孫權是什麼人呢?孫權也是把襯衣當皇袍穿的人,他也沒有皇袍,他也只有一件襯衣,但是他同樣把這個襯衣做成了皇袍,但是反過來穿,他把里子當面子穿,孫權是這樣的人。所以陳壽說他有勾踐之奇,就是這個人很像勾踐,這個也是對的。那我們下面就來看看孫權怎麼個把皇袍反過來穿,他怎麼個像勾踐。

孫權像勾踐,我認為可以總結為四句話,第一,沉得住氣。晉代人有一個叫傅玄的,曾經對孫策和孫權兄弟兩個有一個評價,他說孫策這個人的特點是什麼呢?明果獨斷,勇蓋天下。敢作敢為,什麼都不怕。孫權的特點是什麼呢?乘間伺隙,兵不妄動,就是孫權從來不輕易用兵,他總是找空子,或者曹操那兒出了空子,或者劉備這兒有空子鑽,他就動他一下,故戰少敗而江東安。基本上孫權是不打什麼敗仗的,這打不贏的話,他要打個平手,那麼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的關鍵是孫劉聯盟,如果孫劉不聯盟,赤壁就是另一個結果,孫劉聯盟是誰促成的呢?一般的讀【三國演義】的人說是諸葛亮促成的,一般讀【三國志】的人會說的魯肅促成的,其實現在可以這麼說了,真正決策人是孫權。因為大家想一想,劉備兵敗當陽,逃到夏口,已經是驚弓之鳥,手上關羽一萬人,劉琦一萬人,加起來兩萬人,根本抵擋不住曹操的進攻,這個時候劉備只有一條出路,就是和孫權聯盟。但是這個聯盟能不能成,不由他劉備說了算,劉備要能說了算,一下就聯了,得人家說了算,人家是強者,你是強弱聯盟,那麼孫權這邊誰說了算,魯肅說了不算,周瑜說了也不算,孫權說了才算。而且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孫權早就想這麼幹了,就是在魯肅、周瑜、諸葛亮勸他之前,孫權其實已經有了主張。大家回想一下,周瑜晚上去見孫權,孫權是怎麼說的?孫權摸着周瑜的背說,公瑾啊,這個事情我們這邊已經討論過好多回了,子布(就是張昭),子布他們的那些意見讓我很失望,只有公瑾和這個子敬(也就是魯肅),你們兩位說的意見和孤想的一模一樣,公瑾要五萬精兵,一時半會兒做不到,告訴你,孤已經給你準備好了三萬精兵,而且戰船、武器、裝備、軍糧全部都準備好了,馬上就可以出發。什麼意思呢,早就準備好了,他早就想幹這一仗了,可是他就是不說,他裝成沒有主意,好象所有的建議都是別人提出來的,都是別人要他這樣做的,他好象沒有主張,其實不是,孫權那時侯二十六歲啊,到處徵求意見。先開會張昭說投降,孫權不吭氣,魯肅說不能投降,嗯,對,魯肅說了他還不算,要聽諸葛亮說,諸葛亮說了還不算,還聽周瑜說,好象都是聽別人說,其實他很清楚,這樣一個重大的決策,一定要讓人家先說,因為這不是一個人搞得掂的事。他們不是提了這個建議嗎?孤不是同意嗎?你們干。你們的建議嘛,不是你們主張聯盟,你們主張打曹操嗎?你們去聯盟,你們去打啊。如果孫權一開始就把這個態度表示出來,大家心裡頭嘀咕怎麼辦,大家口頭同意,心裏面不同意,他能好好幹活嗎?所以說這真是叫做會當領導啊。而且孫權他不怕意見多,意見多有什麼關係啊,有反對意見有什麼關係啊,有主張投降的人有什麼關係啊,怕什麼啊,在這樣一個大是大非之前,大家都來發表意見,每個人都表一個態,每個人的政治立場不就顯示出來了嗎?我從此對你們這些人,我心裡不就有數了嗎?我也不怕時間長啊,孫權他沉得住氣。

【畫外音】正因為沉得住氣,所以曹丕稱帝,孫權上表稱臣,劉備稱帝,孫權不為所動,因為孫權知道,以當時孫氏集團的實力和他個人的能力,還做不了皇帝夢,他需要韜光養晦,發展實力,等待時機,但當時魏蜀吳三足鼎立,曹魏對江東是虎視眈眈,蜀漢對江東也是不懷好意,光靠沉得住氣,孫權還做不到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那麼除了沉得住氣,孫權還做到了什麼呢?

第二呢,變得了臉。這個孫權前半生你去看去,不知道變了多少回臉,他和劉備原來是盟軍、盟友,親密無間,還把妹妹嫁給他,嫁了沒多久,他就去打人家去了,他和曹操本來是翻了臉的,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拔出刀來,我與老賊勢不兩立,後來又重新通婚姻了。他是聯劉又襲劉,降曹又背曹,曹操來勢洶洶,進攻的時候,他抵抗;赤壁之戰以後,曹操攻勢銳減,他投降;關羽在襄樊威震華夏,聲名大震的時候,他去偷襲;等到劉備兵敗夷陵的時候,他派一個使節求和去了。他真像古龍小說裡面的那些人,總是在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候,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出了意想不到的一招,弄得曹劉兩方暈頭轉向,不知道他要幹什麼,這是什麼呢?這也是懂政治。敵我友,敵我友,誰是敵,曹魏是敵,誰是友,劉備是友,問題在於曹魏這個敵是常常得罪不起的,而劉備這個友他常常又是靠不住的,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只好洗牌嘛。反正看着你們兩家,誰要是這家大起來以後,我就聯合那一家,看着曹操這邊大起來了,劉備撐不住了,趕快聯合劉備,後來劉備拿下了荊州,又拿下了益州,拿下了漢中,看着劉備大起來了,他聯合曹操,他反正不讓你另外兩家,這個度不讓你過度,他就像一個砝碼,或者像一個秤上的秤砣,他根據情況,他移過來移過去。

而且呢,他還彎得下腰。因為你要變臉,你不可能變得都是凶臉,還要變笑臉有時候,這個時候你就要彎得下腰,比方說像曹魏俯首稱臣,這就是彎腰嘛。這個事情很多人都是不以為然的,包括他自己的人,也包括後代的一些評論,都認為孫權,在這個時候向曹丕稱臣是失節,應該堅持說我就是大漢的臣子,絕對不向你這個篡漢的曹賊稱臣,很多人都是這樣批評孫權的,其實這是書呆子的話。比方說有人就說,『取義不辱』這是匹夫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比方說伯夷叔齊,多有骨氣啊,比方說魯仲連義不帝秦啊,多有骨氣啊,你堂堂一國之君,怎麼能這樣沒有骨氣呢?這個話是不懂政治,作為個人,完全可以學習伯夷、叔齊、魯仲連,你個人行為沒關係,你儘管學習他們,你儘管有骨氣,你儘管去餓死,我們崇敬你。但是作為一個領導人,他不能這樣想問題,他要想天下大事,想長遠利益,這一點連諸葛亮都是這樣的。孫權稱帝,孫權這邊派人到蜀漢去,說二帝並尊,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承認你蜀漢皇帝劉禪是皇帝,你們也承認我們孫權是皇帝,一個天下兩個皇帝,當然我們都不承認曹魏啊,就不承認他,一個天下兩個皇帝,行不行?蜀漢的群臣說那怎麼行啊,天無而日,人無二君,這天底下就是一個皇帝,就是我們劉禪,別人都不能是皇帝。諸葛亮說還是承認吧,諸葛亮說我們不能跟東吳翻臉,我們需要它,而且諸葛亮說了非常精彩的八個字,諸葛亮這八個字是『應權通變,弘思遠益。』『應權』是什麼呢?審時度勢,『通變』是什麼呢?因時制宜,『弘思』是什麼呢?深謀遠慮,『遠益』是什麼呢?考慮國家人民的長遠利益,不要為一時一地一刻的面子,去吹自己什麼『取義不辱』,諸葛亮說不要為匹夫之憤,所以有諸葛亮這句話墊底,我看那些憤怒的匹夫是可以休息了。

【畫外音】通過易中天先生的描述,我們勾勒出了孫權的幾個特徵:『沉得住氣』、『變得了臉』、『彎得下腰』。有了這幾個特徵,我們就能夠理解,孫權為什麼能夠忽悠得了曹丕,過去他能夠稱呼曹丕為『漢賊』,現在就能彎腰叫『皇上』,我們也能理解孫權,為什麼能夠在聯合劉備的時候又去襲擊劉備。這樣一看,孫權似乎又是一個小人了,那麼孫權有原則、有底線嗎?

但是呢,政治雖然需要妥協,但還是要有底線。孫權其實是守住了底線的,比方說曹魏多次要他送兒子去做人質,那他不送,而且呢他還公開表明,我的臣服你是假的,這點非常有意思。他去稱臣的時候派了一個使節叫趙咨,趙咨去了以後呢,曹丕就問他了,說你們吳王是個什麼樣的人啊?趙咨說,聰明仁智雄略之主。曹丕說,有這麼好嗎?你給我說說,此話怎講?趙咨說,納魯肅於凡品,魯肅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他把魯肅發現了,這叫做『聰』;他發現了呂蒙,從這個行伍當中把呂蒙提拔起來,這叫做『明』;他逮住了于禁,不殺于禁送回來,這叫做『仁』;取荊州兵不血刃,這叫做『智』,聰、明、仁、智,一個字一個字做解釋。最後雄略兩個字的解釋最妙,趙咨說,據三州虎勢天下是其雄也,屈身陛下,是其略也。話說的很清楚,我們吳王骨子裡面是虎勢天下的,現在迫不得已,忽悠忽悠你老人家,屈身一下吧。這叫做什麼?這叫做抬得起頭,就是他彎得下腰,他也抬得起頭,甚至他在彎腰的時候,他的頭是抬着的,就是他表示卑屈的時候,他不是這樣鞠躬,他是,呵呵,把頭抬着的。所以我說他是卑躬不屈膝,屈膝不投降,棄名不棄實,賣藝不賣身。還是這個趙咨,魏文帝曹丕又跟他聊天,魏文帝我們知道,是個有學問的人,他是詩人,他又是理論家,寫了【典論】這樣的學術著作,那是劃時代的,所以他就趁着喝醉酒,就問趙咨,你們吳王也讀點書,做點學問嗎?趙咨說,我們吳王很喜歡讀書,博覽群書,不過我們吳王考慮的是天下大事,率領的是百萬雄師,所以他讀書呢,抓要領,不會一個字一個字摳着去挑什麼小毛病的,做什麼尋章摘句的那些書呆子的活兒,我們吳王不做。那曹丕說,那你看朕可以伐吳嗎?討伐你們吳國嗎?趙咨說,陛下想討伐當然有陛下的力量,不過我們吳國要防禦,也有防禦的能力。那曹丕說,那你們害怕我們大魏嗎?趙咨說這什麼話,長江漢水京城湯池,百萬雄師同心同德,我們為什麼要怕你們。曹丕想,這問不住啊,最後問他一個問題說,趙咨啊,像你這樣的人才在你們那兒到底有多少?跟朕說說。趙咨說,哎呀,比臣聰明百倍的也就是八九十吧,像臣這樣的嘛,車載斗量,數都數不清楚。當然了,如果就是這樣鬥鬥嘴皮子,也就是爭了個面子,但是由於孫權沉得住氣、變得了臉、彎得下腰、抬得起頭,終於成功。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武昌就是現在湖北省的鄂州市,不是武漢市的那個武昌,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你看他這個年號,那個時候是曹劉兩家都要忽悠,也都要變臉的時候,一家取一個字叫做黃武,現在叫黃龍了,意思很清楚,朕鯉魚已經跳了龍門了,真龍天子了,叫黃龍了。那麼大家就會問他為什麼這個時候又敢稱帝了呢?很簡單,這個時候曹丕已經死了,是曹叡了,孫權是不大看得起曹叡的,孫權有一個評價,就是曹操是沒有人比得上的,曹丕比曹操已經差得很遠了,曹叡比曹丕又差得更遠,這個曹叡我們就可以不怕他了,蜀漢這邊掌權的是諸葛亮了,諸葛亮是始終主張吳蜀聯盟的,非常可靠,不會和我們翻臉。而且呢,內部江東化過程已經基本完成,這個時候,陸遜已經是上游統帥,顧雍已經是當朝丞相,什麼事都做完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把皇袍翻過來了,不但皇袍可以正穿,而且天下也可以瓜分了。諸葛亮派蜀使到吳國以後,孫權就跟他們商量,說咱現在就把曹魏的地方分了吧,預分,說我們兩家預分天下,怎麼分呢?豫州、青州、徐州、幽州歸我們東吳,兗州、冀州、并州、涼州歸你們蜀漢,當中還有個司州,那怎麼辦呢?咱一家一半,然後把曹魏的地盤也分了,這就是孫權的坐斷東南。

就是孫權他很清楚他自己是一個什麼人,他知道自己首先得是個守成之君,然後才是一個開創之君,他知道自己在那樣的一個條件下,只能先識時務,然後才能成俊傑,他也知道自己必須先裝孫子,然後才能當霸王。所以孫權是具有領袖素質的,孫權也是具有個人魅力的,但是作為一個集團的領袖,僅僅有個人魅力是不夠的,袁紹其實也是有個人魅力的,要不然袁紹怎麼吸引了那麼多人才,但是袁紹失敗歸根結底一個原因,原因之一是他不會用人,一個田豐,一個沮授,那麼好的人才,關的關,殺的殺,貶的貶,那麼孫權能夠成功,除了他有領袖素質,除了他有個人魅力以外,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會用人,那麼孫權又怎樣會用人,孫權用人的特點不同於曹操、劉備、諸葛亮的又在哪裡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5)--情天恨海

【畫外音】公元200年,歷史把一個只有十八歲的年輕人推到了群雄逐鹿的風口浪尖,他一手接下父兄開創的基業,並把它發揚光大,這個人就是孫權。從接手江東基業開始,孫權表現出的個人素質和政治策略,讓其他軍閥都不敢輕舉妄動。易中天先生認為,孫權的成功要素之一,是他胸懷大志、不露鋒芒,在關鍵時刻能夠審時度勢、能屈能伸。但僅有這些,還不能讓孫權獨據江東,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易中天先生認為,孫權還有不同於曹操和劉備的其他魅力,這就是他的用人,那麼孫權是怎麼用人的?他的用人和曹操、劉備、諸葛亮又有什麼不同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情天恨海】。

大家知道,三國是一個風雲際會、人才輩出的時代,三國的主要領導人也都會用人,孫權也不例外,而且在我看來呢,孫權之會用人,可能僅次於曹操。那麼孫權怎麼個會用人呢?他是連別國的人才都了如指掌,連別國的人才,他都想為自己所用。比方說,我們曾經跟大家說過,孫權就料定諸葛亮去世以後,楊儀和魏延兩個會打起來,那麼孫權這個話是對誰說的呢?對費禕說的。我們知道諸葛亮執政以後,就恢復了吳蜀兩國的盟好,雙方也要互派使節。那麼第一次費禕出使吳國的時候,就有一場很好玩的事。當時孫權照例大擺宴席,招待來使,接風嘛,這也是中國人的習慣,人來了要接風,人走了要餞行,是吧。宴席擺好了,孫權就跟大家說,待會兒費禕進來的時候,不要理他,吃你們的東西,大家說好,那麼費禕進來以後呢,所有人都在吃東西,誰都不給他打招呼,只有孫權站起來,跟費禕打招呼,『先生辛苦了,先生好』 ,費禕一看,馬上賦詩一首,『鳳凰來翔,麒麟吐哺,驢騾無知,伏食如故。』就是說鳳凰來了以後,麒麟馬上就不吃東西了,出來迎接,驢子啊、馬啊、騾子啊,它不懂事,照樣在那兒吃草,這樣子弄得孫權反而沒面子了是吧。這時候諸葛恪就站起來,也賦詩一首,這個意思大概就是說,我們栽了一棵梧桐樹,是迎接鳳凰的,不知道哪兒飛來一隻麻雀,它自稱是什麼來翔,拿一個彈弓一射,把它射走算了,這算是扯平。這個也是當時吳蜀兩國外交史上經常發生的事,就是吳蜀兩國恢復盟好了以後,它要經常互派使節,但是你仗不打了,武鬥不搞了,文斗還是要搞一搞的。比方說有一次,蜀國有一個使節到吳國來,也是態度非常的,哪個什麼吧,吳國有一個叫薛綜的人,就去敬酒,敬到蜀國的來使跟前就說,知道你們蜀國的這個『蜀』字怎麼講嗎?告訴你吧,有犬為獨,加一個反犬旁,就是讀繁體的『獨』字;無犬為『蜀』,沒有狗就叫蜀;橫目苟身,目光的『目』橫過來了,下面是個一苟(字)的身體;蟲入其中,就是蟲蟲進去了,這就是你們蜀啊。他們經常要鬧一點這種小花絮,這個只能做逸聞趣事來聽,不是談判的正式內容。我相信兩家談判的時候,還有很多精彩的對話,所以孫權對費禕非常欣賞,費禕走的時候,孫權跟他說,說先生德高望重,德才兼備,是個難得的人才,一定能夠股肱蜀朝,你一定能夠成為蜀國的頂梁柱,這一次先生回去,怕是很難再見面了。因為他知道,費禕是個很重要的人,戀戀不捨,取出自己隨身佩戴的一把寶刀,送給費禕,這個事情是很重的情分,你知道,軍人之間互贈武器,是很重很重的情分。我們有時候看一場戰爭,兩軍交戰打得非常英勇,打了一個平手,要停戰了,要和談了,雙方的將領很可能是一身的塵土,一身的硝煙,一身的血污,甚至一身的傷痕,走上前去,對對方的將領說,兄弟,是條漢子,然後把劍和刀解下來,下回我們戰場上再見,非常重的一種情分。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寶刀贈烈士,貨賣與識家,何況是一國的元首,贈與外國的使臣,何況所贈之物是自己隨身佩戴的寶刀,這裡面包含着敬重、欣賞、信任,很多很多的信息,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一條,看出什麼呢,孫權用人的特徵,或者說孫權用人的特點是什麼呢?以情感人。

【畫外音】三國時代真是風雲際會、人才輩出,孫權的以情感人和曹操的惟才是舉,都有求賢若渴的味道,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三國時代也是一個人才爭奪的時代,魏蜀吳三國的戰爭,也是一個人才爭奪戰。而縱觀魏蜀吳三國,哪一個不禮賢下士、廣攬人才,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在對待賢才方面大不相同,那麼他們各自都是怎樣用人的呢?

我剛才說了,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三國的主要領導人也都是會用人的,我說的主要領導人是四位,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為什麼要算上諸葛亮呢?因為諸葛亮雖然不是國君,但他是蜀漢政權後期實際上的領導核心。那麼這四個人的用人,如果我們來比較一下,有什麼特點呢?我有12個字的總結,操以智、權以情、備以義、亮以法,就是曹操用人主要靠智慧,孫權用人靠情感,劉備用人靠義氣,諸葛亮用人靠法治。諸葛亮的特點是依法治國,就是如果我們要做排行榜,法治諸葛亮第一,根據史書的記載,諸葛亮的時代,他的政府裡面是吏不容奸,人懷自厲,僉忘其身。什麼意思呢?就是政府裡面沒有貪官污吏,每個人都非常勤奮的工作,每個人都很忘我的工作,為什麼?就因為諸葛亮依法治蜀,而且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從這個意義上講,諸葛亮的政府最象政府。相比較而言,曹操、劉備、孫權的那個政府呢,在他們的前期,就不怎麼象政府,這也是情有可原,因為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都有一個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在他們的前期是將軍幕府,後期才變成帝王朝廷。那麼將軍幕府呢,它在法制上面,不可能像後來的正規政府,那麼的完善、完備,他帶有早期創業的那個特點,再加上他們個人的特徵呢,因此我的看法是曹操的將軍幕府有點象沙龍,操以智,曹操是靠智慧來用人的,他周圍也都是一些非常聰明的人,曹操那個地方的聰明人簡直是多得不得了,大家聚在一起,坐而論道,談天論地,像個沙龍。劉備他講義氣,動不動就是食則同器,寢則同床,講哥們兒義氣,所以劉備的幕府有點像幫會,像江湖上的幫派,而且我看有點像丐幫。那麼孫權的幕府像什麼呢?像家庭,你看孫權的那個幕府裡面,張昭---叔叔、仲父,而且孫策的時候,張昭就是仲父嘛。周瑜呢?周瑜像哥哥,像長兄,周瑜和孫策是同歲的,比孫策小一個月,而且跟孫策是一塊長大的,北京人說發小,而且接班以後,孫權的母親吳夫人,還特別交代了孫權兄視之,周瑜是哥哥。那麼周瑜和魯肅呢,又是兄弟,魯肅和呂蒙呢,也是兄弟,魯肅和呂蒙是登堂拜母的,拜了對方母親的,等於就是兄弟了,而且魯肅來到孫權的這個地方的時候,到孫權的幕府去以後,孫權是給魯肅的母親送衣服、送被子、送蚊帳、送家裡的用品,就像一個侄子對嬸娘一樣,就這麼個感覺,所以呂蒙和魯肅是兄弟,魯肅和周瑜是兄弟,周瑜和孫權是兄弟,這是什麼?兄弟連。

【畫外音】曹操、劉備、孫權的用人各不相同,易中天先生認為,在三國中,孫權的善於用人僅次於曹操,因此他能夠聚攏人才,就連諸葛亮在講到,為什麼不和東吳翻臉時,理由之一就是,孫權周圍的人才濟濟一堂,上下同心同德。不但如此,孫權手下的人才還綿延不盡,比如武將,周瑜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還有陸遜,而且他們的能力水平不相上下。那麼為什麼東吳集團能夠有這樣的凝聚力?孫權到底怎麼個會用人呢?

事實上,孫權和他的臣下也是親如兄弟、親如骨肉,有證據嗎?有,三個證據。第一,周瑜。我們知道,赤壁之戰總指揮是周瑜,打得曹操落花流水,曹操回去以後就發現,周瑜是個難得的人才,就琢磨着把周瑜給挖過來,為自己用。那麼就要派說客了,派了誰呢?蔣干。時間在什麼時候呢?建安十四年,也就是赤壁之戰的後一年。這個時候蔣干到了周營,所以蔣干不可能盜書的,他赤壁之戰以後才去嘛。那麼曹操為什麼選中蔣干的呢?因為蔣干是九江郡人,周瑜是廬江郡人,廬江和九江同屬揚州,不是咱們現在江蘇省的揚州市啊,是大揚州的概念。所以蔣干和周瑜算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再加上蔣幹這個人,第一是帥哥,長的非常漂亮,周瑜也是帥哥,帥哥去說服帥哥比較對口。第二個,蔣干口才極好,辯才無礙,獨步江淮之間,那個地方,沒有人能說得過他的,相當於咱們央視的名嘴了。派蔣干去,蔣干到了周瑜這個地方,周瑜站在營門口哈哈大笑,哎呀,子儀兄啊,遠涉江湖而來,怕是給曹孟德當說客吧,見面就給戳穿了。蔣干一楞,這個這個,公瑾兄,這是什麼話嗎,這不就是老鄉來看老鄉嗎,你怎麼要詐我呢?周瑜說不是做說客嗎,好吧,晾他三天。周瑜說我公務繁忙,你在這兒先住三天,三天以後,周瑜回來見蔣干,大開營門,大開庫房,檢閱部隊,都看完了,大擺宴席,然後對蔣干說了這樣的話,周瑜說一個男子漢大丈夫,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得意的最讓他高興的事兒,是什麼呢?是遇到一位好的君主,好到什麼程度呢?周瑜說『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他說一個男人,如果找到了這樣一個君主,外表上看是君臣,實際上是兄弟,是骨肉嘛,告訴你說吧,你就算是蘇秦、張儀、酈食其活過來了,來做說客,我周瑜都會摸着他的背,把他頂回去。蔣干很識趣,蔣幹什麼都不說,笑了,『喝酒,喝。』喝完酒回去向曹操匯報說,這人搞不掂,這是一個例子。

第二個是周泰。周泰是我們上次講過的,就是淮泗將領當中的一員,但是周泰出身寒門,地位比較低,建安十八年的時候,孫權任命周泰做濡須口的前線總指揮,或者是衛戍司令,坐鎮濡須口,讓朱然和徐盛兩個人當他的副手。這朱然和徐盛是不服氣的,孫權也知道他們兩個會不服氣,於是孫權就借巡視的名義,親自到了濡須口,然後大擺宴席,款待他的將領。孫權自己起身拿起酒樽來,依次斟酒,斟酒到周泰跟前,孫權說,周將軍,請把衣服脫了。周泰不知道怎麼回事,遵命把衣服脫下來,結果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因為周泰身上傷痕累累,體無完膚。孫權說,周將軍,這塊傷疤是怎麼回事啊?周泰說這是末將在什麼什麼戰鬥中負傷的。哦,那這一塊傷疤呢?這是末將在什麼什麼戰鬥中負傷的。那這一塊呢?這是末將的另一次什麼什麼戰鬥。而這一塊,這是末將的另一次什麼什麼戰鬥。次次戰鬥留下的傷疤,有多少塊傷疤,就參加了多少次戰鬥。這個時候孫權哭了,他拉着周泰的手臂,叫着周泰的字說,幼平啊幼平,你為孤兄弟出生入死,是把命都搭上了啊,我孫權怎麼能夠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啊。我怎麼能夠不把你當做我的親兄弟骨肉呢?我怎麼能夠不委任你兵馬輜重啊?不要因為你是出身寒門,你就自慚形穢,告訴你,孤與你同榮辱、共休戚,我孫權是你大後台。所有人都感動,所有人都服了,這是第二個例子。

第三個例子,諸葛瑾。夷陵之戰的時候,有人告諸葛瑾的刁狀,因為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哥,有人就說了,這個諸葛瑾裡通外國啊,和諸葛亮有來往。這個風聲造得很大,弄得最後前線總指揮陸遜都坐不住了,陸遜就給孫權寫信說,主公啊這個事情,你一定要出來澄清一下,我是相信諸葛瑾的,但是這個議論太多了以後,這是個問題啊。孫權寫一封信給陸遜,說你放心,我和子瑜(就是諸葛瑾),我和子瑜恩如骨肉,而且我和子瑜來往多年,我完全了解這個人,這個人的特點是非道不行,非義不言,不是這個符合道義的事情,他是不會說也不會做的。我告訴你,當年孔明先生出使吳國的時候,孤是想把孔明先生給挖過來的(又是個挖牆腳的),孤就去對子瑜說,這個弟弟跟着哥哥是天經地義的啊,既然哥哥在江東,弟弟也應該到江東來,只要孔明先生願意,我寫封信給劉玄德,解釋解釋。你說子瑜怎麼說,子瑜說,舍弟已經跟了劉玄德,那是不會改變的,就象我諸葛瑾不會投奔劉玄德一樣,你看看,他是這樣的人,是完全可以放心的,所以孫權是以情感人。當然我不排除這裡面孫權有做秀的成分,比方說他跟周泰,那就是一場表演,這個也可以這麼說,是做給大家看的,但是也不排除他裡面有真實的內容,他是把真實的情感表演出來,作為一種政治手段,那這應該說是很高明的。實際上有很多人,就是為孫權的真情所感動,來投奔孫權的,比方說潘濬,潘濬原來是劉備手下的人,但是好象不太被劉備所重用,做的是個小官,和關羽一起守荊州。那麼關羽丟了荊州以後,荊州的劉備的那些官吏都投降了孫權,唯獨潘濬不投降,潘濬說我生病了,他不去見孫權,在家裡躺着,孫權聽了匯報就說,潘濬生病了,那我們拿一個病床去吧。就派人抬了一張床,到潘濬家裡,請潘先生上床,抬到孫權那兒去。潘濬還是不見,潘濬把頭埋在床上,開始哭,哭得淚流滿面,不能遏制,這時孫權就走到他跟前,輕言細語地跟他談話,跟他講為什麼應該投誠的這個道理,孫權一邊說,潘濬一邊哭,孫權就說來人吶,拿毛巾來,給潘將軍擦擦眼淚,這下子,潘濬實在扛不住了,下床來,拜了孫權,歸順了孫權。所以孫權他的用人,他確實是以情感人,但是我們要跟大家說清楚,這是孫權的早期、前期。

【畫外音】易中天先生剛才講到,在用人方面孫權是拿出自己十分的熱情和真心,聚攏每一位人才,可以說孫權是不拘一格,唯才是舉,甚至對一些出身卑微的人,孫權不看門第,不論身份,他都夠能量才使用,各盡其能。但是遺憾的是孫權的這些優點,都表現在他的早年和前期,步入晚年的孫權,就是另一個樣子了,那麼晚年的孫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孫權到晚年、到後期不要說跟他的群臣不再有什麼骨肉之恩,就是他自己的親生骨肉,都已經沒有情感可言。我們來看看孫權的幾個兒子吧,孫權一共七個兒子,第一個兒子叫做孫登,他是孫權的第一任太子,三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個算是善終,但是他這個太子是當得很不愉快的,現在沒有時間去講他。第二個兒子呢,叫孫慮,二十歲的時候也去世了,這個也算是善終了。第三個兒子叫孫和,第四個兒子叫孫霸,孫和是孫權的第二任太子,孫登去世了以後,二兒子孫慮不是也去世了嗎,那就三兒子孫和來當太子,這個孫和當了太子以後呢,和這個四兒子孫霸兩個人鬧。為什麼呢?因為孫權既喜歡孫和,他也喜歡孫霸,他冊封孫和為太子,同時又冊封孫霸為魯王,而兩個人的禮儀待遇沒有任何區別,這下子就鬧起來了,鬧起來的結果是孫和被廢,孫霸被殺、被賜死。為什麼要廢孫和呢?道理很簡單,朕還在,你不能鬧。為什麼要殺孫霸呢?道理也很簡單,朕不給,你不能搶。第五個兒子叫孫奮,孫奮後來也被殺了,不過不是孫權殺的,是他是侄子孫皓殺的,這個以後再說。那麼第六個兒子叫孫休,第七個兒子叫孫亮,孫亮是孫和以後的第三任太子,也是孫權以後的第二任皇帝,但是他比較倒霉,他十歲登極,十六歲就被人廢了,被下面的權臣給廢了,廢了以後還被他的哥哥,就是老六孫休給殺了。因為孫休接着他當了皇帝,當了第三任皇帝,那就要把前任皇帝要殺掉,孫休還不錯,孫休也算是壽終正寢自己死的。但是孫休死了以後,他的皇后和他的兩個兒子,又被孫皓殺了,孫皓是誰呢?孫皓就是那個孫和的兒子。我估計大家這會兒已經聽迷糊了,所以我總結了這個四句話:父親殺兒子,哥哥殺弟弟,侄兒殺叔叔,宗室殺皇族。反正就是大家記住一條,姓孫的殺姓孫的,他們自個兒家的人互相殺。這叫骨肉之恩嗎?這叫骨肉相殘,這是家庭。

那麼朝廷呢?如果說家庭是骨肉相殘,朝廷就是特務統治。孫權晚年設了一個官,叫做校事官,這個校事官有好多名稱,幹什麼呢?就是刺探臣民們都幹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誰跟誰來往,然後匯報到孫權那兒,說白了就是特務嘛。這個特務非常的囂張,孫權又聽他們的,不相信他的文武大臣,甚至搞逼供信。比方說,這個校事官其中最猖狂的一個人叫呂壹,這個呂壹就跟孫權說,有一個叫刁嘉的人誹謗朝廷,孫權馬上就相信了,就抓起來關進去,然後拷問,然後還要問跟這個刁嘉有來往的這些人,你們都聽見他誹謗朝廷了嗎?所有的人都因為害怕這個特務,都說他聽見了聽見了,他確實是誹謗朝廷,一個個查查查,最後查到是儀這個人,這個人的名字有點怪,他姓是不是的『是』,禮儀的『儀』,查到是儀,是儀說我沒聽到,孫權說怎麼可能呢,所有的交往的人都聽說他誹謗朝廷,怎麼你沒聽到呢?!再問,再問是儀說我還是沒聽到,再問,再問我還是沒聽到。最後逼問,是儀說:哎呀,刀都架在我脖子上了,我幹嗎要護着那個人啊,拿自己腦袋開玩笑,我沒聽到就是沒聽到嘛,實事求是嘛!這才知道是冤案。那如果不是是儀頂住了,那不一個冤案就造起來了嗎?

實際上孫權這個人,到了晚年叫做神經過敏、疑神疑鬼、喜怒無常,所以嚴冷先生的【三國史話】隨筆就說,孫權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嚴先生這個話當然是個玩笑話。所以陳壽說孫權這個人有勾踐之奇,這是一語雙關啊,就是他前期創業的時候,那個忍辱負重,那個先裝孫子後當霸王,先識時務後成俊傑,跟勾踐一樣,到了晚年殺功臣,懷疑自己的人也跟勾踐一樣。而且陳壽還對孫權有這樣一個評價: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什麼意思?就是孫權這個人本來就是個疑心很重的人,本來就是個敢殺人的人,到了晚年他就更嚴重了,越到晚年越他疑心,有人就會問前面那麼多情,那麼以情感人,怎麼到了晚年成這個樣子呢?這也不奇怪,多情必多疑啊,你說重情的人,他是不是疑心就比較重,他老懷疑他自己愛的人會不會背叛自己,所以情天往往同時也是恨海,所以孫權的變化很正常,雖然變得很厲害,而且正是由於孫權晚年的這種變化,他冷落張昭,他逼死陸遜,那麼冷落張昭和逼死陸遜又是怎麼回事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39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6)--冷暖人生

公元200年,孫策猝死,十八歲的孫權接管了父兄的基業。但此時孫權面臨的情況是,外有強敵曹操的威脅,內有江東士族不肯臣服的憂患。孫權接手的政權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前景並不樂觀。然而就在孫權驚魂未定、一籌莫展時,孫策的舊臣張昭猶如擎天大柱,為他撐起即將塌陷的天空。張昭鼎立支持孫權,心甘情願地擁戴和輔佐孫權,幫助他建立威望、穩定民心士氣,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傾倒。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大功臣,在孫權稱王后,卻倍受孫權的冷落,這是為什麼?孫權與張昭有什麼矛盾嗎?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講到孫權是很會用人的,由於孫權會用人,所以孫權的陣營可謂是人才濟濟.可惜的是他們命運不佳.怎麼不佳呢?有些額外內壽命不長,周瑜36歲,魯肅46歲,呂蒙42歲,活的長的是張昭81歲.陸遜61歲.但是張昭和陸遜的命運也不怎麼好.張昭受到冷落,陸遜被逼死.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說張昭,張昭是什麼人?我也不用多說了,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他是孫權的大功臣,孫權接班的時候,如果不是張昭,率群僚立而輔之,孫權的位置就坐不穩.如果不是張昭幫孫權打理一切,孫權的事情就搞不掂.你想孫權接班的時候,張昭幹了寫什麼事?上奏朝廷,下令郡縣.安排官員們各就各位.這些事情都是張昭幫他打理的.打理這些事情張昭已經很像一個宰相了,所以當孫權決定立宰相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認為是張昭啊.當然是張昭當丞相啊,孫權設丞相是什麼時候呢?應該是在他當吳王之後,當皇帝之前,就開始設丞相了.事情就在黃武年間.這個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就是張昭嗎.結果孫權沒有任命張昭,孫權任命了一個叫孫邵的人.孫權解釋說,如今是個多事之秋,丞相這個工作,那任務是很重的,張公年紀大了嘛,怎麼忍心讓他擔任這麼重的職務呢?這不是優待他啊,那麼孫邵當了幾年丞相以後就去世了.又要選丞相,大家又說張昭,孫權又不同意,任命顧雍為丞相.從此張昭就永遠的失去了當丞相的可能.那麼在孫權稱帝以後,張昭就寫了個報告,說老臣身體不好,我所有的職務和權利都交出去.退休了,申請退休.孫權說,退就退,不要休啊.或者是休就休,不要退吧.又給了張昭一些榮耀的職務.但是基本上不來上朝了.張昭沒有辦法,他本來是經天緯地的要大幹一番事業的.沒辦法只好回家著書立說.那麼孫權為什麼一而在再而三地不讓張昭當丞相呢?四種說法:第一種,孫權薄情.就是孫權這個人一方面重情,另一方面他薄情.忘恩負義,比方說他對孫策,就忘恩負義,他這個權利誰個他的?孫策交給他的,但是他當皇帝以後.他追封了孫堅為皇帝。孫策封了個王,長沙桓王。孫策的那些孩子都封侯,他自己的兒子剛生下來哇哇叫他就封王了。孫策的兒子他只封侯。所以有人說他忘恩負義。

             另外我們再看周瑜、魯肅、呂蒙他們的後代怎麼樣?優待一下就沒有了,往往後面都沒有下文了。三個家族也沒有成為江東的大族啊。所以有人說他不用張昭是薄情。但是這個說法有點問題,就是一般說薄情是人一走茶就涼,張昭人還沒走呢。茶怎麼就涼了?所以這個不大說的過去。

             第二種說法叫做記恨。孫權記恨張昭。為什麼記恨張昭呢?因為赤壁之戰的時候張昭是主張投降的啊。而且我們也講過這個故事啊。孫權稱帝的時候講這都是周公瑾的年功勞啊。張昭也站起來準備發表一番歌功頌德的言論。孫權把他止住了,說張公你就算了啊,朕當年要是聽了你的話,現在已經討飯去了。記恨他,而且邏輯上也講的通嘛。對不對?朕如果投降了曹操,有皇帝當嗎?沒有皇帝當。朕當不上皇帝,你能當上丞相嗎?也當不上對不對。既然你原本就是當不上丞相的,這回也不要當嘛。但是這種事情你一次就夠了啊。你要羞辱他一下,或者報復一下,一次就夠了。有人說其實這個不是記恨,是個立場問題。說孫權懷疑張昭立場不堅定。其實這個也不必。因為赤壁之戰以後,曹操曾經給孫權寫了一封信講條件,說如果你把張昭和劉備殺了如何如何。如果你捨不得殺張昭,光殺劉備也行.那曹操把張昭列入了他的黑名單就等於證明張昭對你孫權來說是立場堅定的嘛.凡是敵人擁護的咱們就要反對嗎.所以這個恐怕也不通.

              第三種說法呢,說孫權不是記恨,是忌憚.是怕張昭.陳壽就有這個說法,陳壽說張昭不能當丞相是『以嚴見憚,以高見外』。就是張昭這個人太嚴厲了,所以孫權害怕他。張昭這個人太高尚了,所以孫權疏遠他。這個也有證據。我們知道孫權接班以後,是以師傅之禮來對待張昭的。也就是把張昭當老師的。既當叔也當老師。張昭呢,也當仁不讓。你既然把我當老師,我就要有個老師的樣子,我就管你。孫權呢?其實是一個很英武的人,他喜歡打獵。經常是親自騎着一匹馬,就出去打獵。射老虎。還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發生老虎的前爪抓住了孫權的馬鞍,很危險。這個時候張昭就去擋橫。張昭說一個做君王的駕馭的應該是英雄,而不是駿馬。對付的應該是敵人,而不是野獸。這不是一個仁君該做的事情。孫權說,不好意思嘛。年輕嘛,不懂事嘛。我下回不了,好吧。孫權是不騎馬打老虎了,改坐車。孫權發明了一個車子。射虎車。自己坐在車子裡面,拿箭還是射。就這樣還是有老虎或者別的猛獸撲到車子上來。孫權親自去殺這些猛獸。很高興,很開心。張昭一看,怎麼又去。這老頭子又去嘮叨他。你這樣不對啊,做仁君不能這樣子,也就是這些道理。這時候孫權就只笑不答了。笑一笑,不回答。照做。在這裡我們也看出來,孫權和張昭他們有家庭感。是不是有家庭感。在這個故事裡面張昭像個婆婆媽媽的大叔。孫權像個調皮搗蛋的侄子。就這麼個感覺,這個嘮嘮叨叨沒完沒了,你出門多加件衣服啊,天冷,被子有沒有蓋好啊,這個老蹬被子。就這種感覺,這也沒有什麼,我們經常也看到大管家,管着那個小少爺,有這種事。但是你知道這個人他是要變的,第一這個侄子他要長大的,而且他越做越大,他做到皇帝的。等他越做 做大,做到吳王,做到皇帝的時候你還是個嘮嘮叨叨的大叔。這個時候就不靈了吧。問題是張昭他不變啊。應該是孫權稱吳王之後,有一次在武昌釣魚台,我在說一便,武昌就是現在的湖北省鄂州。鄂州是臨長江的,江上有一個釣魚台,不是咱那個釣魚台國賓館啊。孫權在那個釣魚台搞了一個宴會廳,有一天晚上大宴群臣,所有人都喝的七歪八倒.孫權大醉,看大家都歪倒在這個地方,說來人啊.往他們臉上灑水,灑冷水.把他們弄起來.來來來,繼續喝.今天非得有個人從台上掉下去才行.那才算喝好了.張昭聽了這個話以後,臉一拉,一句話不說,出門到他那"寶馬"車上坐着生悶氣.孫權想,張昭呢?說張昭回他那"寶馬"車上去了.正在生氣呢.孫權說,哎呀,張公啊,今天晚上不是很快樂嗎?幹嘛呢,生什麼氣啊.張昭坐着,快樂,很快樂.告訴你說---當年殷紂王把酒槽堆成山,把美酒做成池子,整天整天,整夜整夜地喝酒,他也說很快樂.他沒說不快樂.孫權沒有辦法(很無奈的樣子),好,散會散會.這個實際上讓孫權掃興的,所以孫權第二次解釋他為什麼不任命張昭做丞相的時候,孫權就說的很清楚,大家知道丞相這個職務的重要性,而且丞相這個職務是要跟所有人聯繫的.『此公性剛』,這位老人家的性子太剛烈了,當了丞相人家肯定要提建議,提意見,要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對不對。這意見如果他多半是不會接受的,因為他剛啊,他剛愎啊,他不接受大家的意見,最後還不是弄得怨聲載道,還不是弄得麻煩很多,這個不是害了張公嗎?從這個角度來說,張昭這個人不合適當丞相。但是我們要問,孫權選的那個孫邵他就合適嗎?

    根據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在張昭能不能當丞相這個問題上,孫權給出的解釋是張昭儘管水平很高,能力很強,功勞很大,但此人言行舉止過於威嚴,性格過於剛烈,容易惹麻煩,遭抱怨。因此張昭的丞相之路就此打住。孫權任命了一個叫孫邵的擔任東吳的第一位丞相。那麼孫邵是何許人也?他難道比張昭更適合這個丞相之位嗎?

          好象也不合適,孫邵這個人我們知道是在【三國志》裡面連傳都沒有的。第一任丞相,連個傳都留不下來,可見他沒幹什麼事。我估計他就是沒幹什麼事。那孫權為什麼選他呢?因此有第四種觀點:就是孫權選擇的第一任丞相原本就是個擺設。原本就不打算用一個什麼相才來擔任。關於這個問題,田餘慶先生是談過的。田餘慶先生在談到張昭為什麼沒有當丞相的時候他說,一方面張昭這個人一直是不直接主事的,就是從來沒有直接管過事的。另一方面孫權這個人一直是大權在握的。就是說根據田先生的研究,張昭這個人的重要性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前期他是很重要,慢慢的慢慢的他就不直接管事了。但是我們就會問了,既然張昭原本就不那麼重要,孫權又不希望他的丞相重要,那麼用張昭這個原本並不重要的去當那個原本就並不希望重要的丞相,那不是很合適嗎?這又怎麼解釋呢?解釋很簡單。就是張昭不很重要了,是因為他不直接主事,他沒管事。他一管事,他就重要了。他一當丞相他就要管事嘛,他一管事他就重要了嘛。他一重要就變成什麼結果呢?就變成張昭也變重要了,丞相這個職務也變重要了。而孫權是既不希望張昭太重要,也不希望丞相太重要。所以他絕對不能用張昭來做丞相。講清楚了吧。

         那我們下面又要問了,孫權的這個考慮他主要的是不希望張昭重要呢,還是不希望丞相重要呢。到底不希望哪個重要。我們先說張昭,孫權肯定是不希望張昭太重要的。為什麼呢?張昭非同一般,前期那些老臣,周瑜、魯肅、呂蒙這些人,在孫權設丞相職務之前已經去世了。那麼老一代的,老一輩的就是張昭。而張昭又是什麼麼呢『託孤之臣』。而且孫策是說了這樣話的『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三國志張昭傳】裴注引【吳歷】)當然這個話是孫策的非常之託,張昭也不會動不動就會把這個話拿出來的,總歸不爽的,或者不自在吧。萬一拿出來呢?萬一他作為丞相提出的建議和吳王的決策發生了衝突的時候,就是相權和皇權衝突的時候,他把這張牌打出來怎麼辦?那時侯聽誰的?而且事實上張昭也以託孤之事自重。張昭退居二線以後基本上就不上班了。後來遇到一點事情,孫權就去找他,到他家裡去看他。張昭本來是跪坐在席位上,一看孫權來了,張昭馬上避席。避席我們講過了,【漢代風流人物】避席表示尊敬,孫權馬上跪坐,就是伸直腰子坐下來。坐定以後,張昭就說了,說想當年桓王和太后,就是孫策和吳夫人,『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這句話很重,就是當年孫策和吳夫人可不是把老臣我交給你,可是把你交給老臣我的。講清楚了這個帳,誰歸誰管。可惜老臣這個人不知趣嘛,不會說話嘛。不會討人喜歡嘛,所以受冷落嘛。老臣以為這一輩子就死在荒郊野外了嘛。沒想到陛下還來看老臣,看歸看,老臣這個人這個性子是不會改的。老臣之所以這樣做,就因為太后和桓王託付了老臣,所以老臣想什麼就說什麼,要老臣琢磨着別人的心思,說人家喜歡聽的話,老臣做不到。孫權沒辦法,是是是,你該怎麼說就怎麼說吧。也是不爽的。還可以舉一個例子,嘉和元年的時候,這個時候孫權已經當皇帝了,遼東太守,魏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他裝模作樣的向吳國稱臣,那麼孫權就封他為燕王。然後派了一萬人,兩個重要的大臣去封王。大家都說這個公孫淵這個人是靠不住的,這個人反覆無常,是個小人。他肯定是忽悠我們的,我們就把他的使節打發回去,給些錢,給個證書什麼的就算了。孫權高興的不得了,說不行不行,隆重的封他燕王。所有的人都去勸,沒有用。張昭也去勸,還是沒有用。然後張昭說一句,孫權就駁一句。兩個人就說着說着話趕話,越趕這個矛盾就越尖銳。最後孫權忍無可忍,把刀拔出來了,張公啊,我們吳國的士人進宮拜朕,出宮拜君。進了我皇宮是拜朕,出了皇宮人家跪拜的都是你。朕對你也是夠給面子的了,可是張公你從來不給朕面子。每次都是當着這麼多的人面跟朕頂撞,朕可是要犯錯誤了哦,朕可是忍不住了啊。朕要犯錯誤了,就是我要殺你了。張昭也不說話,盯着孫權看。熟視。看就看,然後說,哎,陛下,其實老臣也知道,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為什麼還要說呢。太后的遺言言猶在耳啊。太后囑咐臣的那些話是什麼時候說的,是太后臨終之前把臣叫到她的床跟前說的啊。然後淚流滿面,涕累縱橫。孫權把刀一扔,也哭了。君臣二人抱頭痛哭。但是孫權哭歸哭,做歸做。哭完了散會以後,他還是把人派到遼東去了,張昭一氣之下,再不上朝了。而且事實證明孫權錯了,孫權派過去的使節到了遼東,就被這個公孫淵給殺了。張昭再不上朝,孫權說好啊,你不上朝,來人啊,用土把張昭的門給我壘起來。把他家門封起來,張昭說你會封門我不會封嗎?我在家裡面壘土封,他在裡面也砌個牆,把門封起來。孫權也拿他沒辦法,孫權只好借一次外出的機會去看他,在外面喊,裡面沒有搭理。孫權一怒之下說放火,就放火,放火以後張昭在裡面說,把門給我關的更緊一些,把所有門都關起來讓他燒。孫權沒辦法,說滅火滅火,滅火滅完了以後,孫權只好站在他家門口站着,罰站嘛。這個時候張昭的兒子也知道這個事不能再這樣鬧下去。人家畢竟是皇上,於是把張昭從床上弄起來,拿個擔架抬着,抬出去。然後跟孫權一起進宮。孫權還做檢討,深刻檢討。你想張昭這個時候已經是半退休狀態,退居二線啊,還這麼硬,這麼厲害,他當了丞相還得了。

          所以孫權不希望張昭太重,孫權也不希望他的丞相太重。看看他的幾任丞相,第一任孫邵我已經說了,連個傳都沒有,估計是個阿彌陀佛的。第二任顧雍呢,也很會做人。顧雍做丞相他有幾個原則,第一,他從不主動說話,孫權問他他才說。第二,他從不背後說話,當面對孫權說。第三,他從不相張昭那樣慷慨陳詞,說個沒完。他往往就是一兩句話。比方說張昭有次開會的時候,張昭又起來慷慨陳詞了,說現在這個刑法也太繁了,賦稅也太重了,民不聊生了,我們要改啊,什麼什麼如何,發了一通。孫權不說話。等張昭都說完了以後,孫權轉過頭來說丞相的意見呢?顧雍只有一句話,臣聽說的和張公說的一樣。沒了。所以顧雍是把丞相當顧問來做的。這就摸准了孫權設相的形式。孫權要的就是一個顧問型的丞相,而不是一個總理型的丞相。他的要求是什麼呢?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有事做顧問,沒事做象徵。所以顧雍做對了,一做19年,76歲去世。壽終正寢,善終。

      根據前面易中天先生的講述,孫權任用孫邵和顧雍,不用張昭,是因為孫權對丞相之位有自己的設想,他要的是一個顧問型的丞相,而不是一個總理型的。因此張昭的受冷落,我們就好理解了。而在孫權的第二任丞相顧雍去世之後,孫權啟用了大名鼎鼎的陸遜擔任丞相,陸遜是東吳後期升起的一顆新星。其才能與周瑜不相上下,但奇怪的是陸遜僅僅擔任丞相一年,就被逼而死。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孫權的丞相之位就只能是一個無用的擺設嗎?

         陸遜擔任吳國的第三任丞相是大有文章。陸家和孫家是有仇的,有國恨家仇。呂蒙擔任上游統帥的時候,不是先生病後去世嗎,孫權兩次問他繼任人,呂蒙說陸遜。

     陸家和孫家的 矛盾,應該從袁術說起,當時陸遜的從祖父陸康是東漢末年的廬江太守,袁術在壽春時,因為沒有軍糧,便向陸康求援。陸康認為袁術是『叛逆』,不予理睬。袁術大怒,派孫策去打陸康。這場戰爭足足打了兩年,最後城被攻破。七十歲的陸康也在一個月以後發病而死。當時追隨陸康的陸氏宗族一百多人也受盡了苦難。差不多死了一半,所以,陸家和孫家是有國恨家仇的。孫權對陸遜也就不能不有所保留。但一方面,出於政治需要,孫權對陸家不能不籠絡借重。另一方面,要是真重用陸遜,孫權也會猶豫。所以呂蒙兩 次向孫權推薦陸遜,孫權才任命陸遜為丞相。

         而孫權呢,也對於陸遜是寄予厚望的。陸遜接任以後,孫權和陸遜有過一次談話,這個談話記載在哪裡呢?記載在【三國志】的【呂蒙傳】,不在【陸遜傳】。在這個談話中呢,孫權一一評點,周瑜、魯肅、呂蒙三人的功過得失。這絕對不是閒聊天,這是有用意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就是孫權對周瑜的評價,非常之高。說到了什麼呢,說到周瑜是『邈焉難繼,君今繼之。』(來自【三國志。呂蒙傳】)。說周瑜這個人實在是太了不起了,了不起到是不可能有人繼承他的。不過將軍你今天繼承他了,這是什麼。這是把陸遜看做第二個周瑜啊。這是寄予厚望的,那麼陸遜也不負厚望,確實,為孫權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在顧雍去世以後,陸遜就接替顧雍成為吳國第三任丞相。陸遜這個江東名士,真正做到了出將入相。將相都當了,這也是陸遜一生的頂峰。但是陸遜擔任丞相不久,大概一年,就被孫權逼死。前面我們講過,孫權的第二任太子孫和和他的第四個兒子孫霸爭奪太子的地位,這個叫做『南魯黨爭』,南宮指的就是太子,魯就是魯王,就是孫霸。這個時候朝廷當中的人,一分為二。叫做舉國中分,就是整個國家分兩派。兩大派,一派擁護太子,一派擁護魯王。陸遜是擁護太子的。陸遜一而在再而三的給孫權寫信保太子,而且要求和孫權見面談一次。孫權不聽,不談。還不斷地派人到陸遜那裡去責備陸遜。與此同時,陸遜的幾個外甥,因為擁護太子被撤職流放,就是陸遜周圍的人,流放的流放,被殺的被殺。陸遜不斷接到孫權的責備,於是陸遜非常的憂鬱,非常的氣憤,最後活活氣死。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陸遜之死就死於南魯黨爭,就是太子黨跟魯王黨的鬥爭。但是奇怪的是,陸遜死了以後,太子黨的二號人物諸葛恪接替了陸遜。升官了。魯王黨的一號人物,二號人物,三號人物也都升官了。那就說明陸遜之死決不簡單是一個南魯黨爭的問題,他背後一定還有一個更深刻的原因,那麼這個原因是什麼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40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7)--逆流而上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除了三國各主之外,將相大臣們一般都是幾個人物合為一卷,只有諸葛亮和陸遜每人獨占一卷,可見陸遜在三國史上占有何等重要之地位。陸遜作為孫吳政權『江東化』的代表人物,是江東眾多優秀人物中出將入相的唯一一人。然而,就在他人生旅程達到頂點的時候,卻被孫權逼死。歷史上關於陸遜之死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因為捲入了太子與魯王之爭而死,而易中天先生認為,陸遜之死有着更深層的原因,而且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那麼這個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陸遜之死的背後與曹操、劉備、孫權的建國之路究竟有着怎樣的關係呢?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品三國之【逆流而上】。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講了陸遜之死,陸遜之死是個謎,孫權為什麼要逼死他呢?一般認為因為捲入到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爭奪儲位的這樣一個黨爭.而陸遜是擁護太子的,不斷的上書給孫權講保太子的道理.惹翻了孫權,但是這個說法可以討論,為什麼可以討論呢?就是因為陸遜死了以後,捲入太子魯王黨爭的其他人,很多人升了官.這張表裡面列出來的就是太子黨和魯王黨的人,我們看到有的人受了處分,有的人罷了官.有的人被處死或逼死,有的人升了官,有的人沒事兒.但是我們如果把這些人的履歷看一下,我們馬上就會看出問題來.被逼死的陸遜,吳郡吳縣人,被流放罷官的顧譚,吳郡吳縣人.被處死的吳粲(WU CAN),吳郡烏程人.也就是有事的都是江東人.沒事的是誰呢?諸葛恪升官,他是什麼人?他是流亡北士諸葛謹的兒子.升官的還有步騭(BU ZHI),臨淮淮陰人,流亡北士.呂岱(LV DAI),廣陵海陵人,流亡北士.沒事的是儀,北海營陵人,流亡北士.沒事的滕胤(TENG YIN),北海劇縣人,流亡北士的後代.而且後來和諸葛恪一起還做了孫權的顧命大臣.

               那就很清楚,孫權在這兒是以什麼劃線,不是以擁護太子還是擁護魯王來劃線,他要整的全部是江東人.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朱據,朱據也是吳郡吳縣人,而且朱據和陸遜都是吳郡四大家族之一.吳郡四大家族,顧、陸、張、朱。朱據這回兒也沒事兒,朱據當然後來也挨整了,但是那是後來的事。因此我們又得出一個結論來。這次孫權就是要整陸遜。而陸遜挨整是在什麼時候呢?是在他當了丞相一年以後,而陸遜我們知道一直是東吳的上游統帥。在長江上游的統帥,駐守武昌,就是現在湖北省的鄂州。前線總指揮,孫權的前線總指揮是四任,第一任周瑜,第二任魯肅,第三任呂蒙,第四任陸遜。所謂東吳四大英將。陸遜這個地位是很高的,很重要的,然後又當了丞相。不折不扣的叫做出將入相,一人而身兼文武二職。軍權和政權都掌握過了,何等重要的人物。為什麼整他?那麼也只能猜測,那麼我猜,陸遜挨整是這樣幾個原因,第一他是士族。第二他是江東士族,第三他是江東士族當中最大的士族,四大家族之一的陸家族。那麼第四他還是江東士族當中在孫權政權官做得最大的,權利最大的。孫權不能夠把這麼大的權利交給了江東士族。功高蓋主是肯定的,影響太大也是肯定的,因為當時太子也好,其他的人也好,都和陸遜的關係非常好。甚至還有學者,比方說馬植傑先生猜測說孫權怕接班人駕馭不了陸遜,太厲害了。他兒子將來繼承了帝位管不了這重臣怎麼辦?等等原因。但是我覺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孫權和這些江東士族之間的這種關係,這種糾葛,因為我們看江東士族,我講了,有江東四大家族:虞(YU)、魏、顧、陸。虞,代表人物虞翻。這個是差點被孫權殺掉的。魏,魏騰,差點被孫策殺掉,我們講【江東基業】這一集的時候講過孫策要殺魏騰,後來孫策的母親吳夫人就站在水井跟前說,你要殺魏騰我就跳下去算了。因為你要殺了魏騰以後大家肯定要反對你。為什麼?就因為魏騰他就是四大家族之一。這個江東家族的勢力太大了。孫策沒敢殺。那麼顧呢,顧雍,顧雍是善終的。但是顧雍的孫子,我剛才講顧譚捲入陸遜一案,被罷官被流放。而且顧譚的弟弟也受到牽連。他的姐妹也受到牽連。這裡面確實是有孫權和江東士族的矛盾。


  易中天先生認為,陸遜並不只是因為捲入到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爭奪儲位而被逼死,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江東士族中的代表人物。孫權雖然利用江東士族在江東坐穩了江山,但是對江東集團一直是不信任的,所以總想有機會收拾江東人,孫權終於借這次奪儲之爭收拾了一批以陸遜為首的江東人,而在此之前孫權就曾收拾過江東士族,那麼孫權骨子裡為什麼要與江東人過不去呢?

              剛才我說到了虞翻,虞翻是差一點被孫權殺掉的。怎麼回事呢?就是有一次孫權請大家喝酒,孫權這個人很喜歡喝酒,我們前面也講過,一喝就醉。一醉方休。到了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孫權就起來給大家斟酒,一個一個倒過來。到了虞翻,快到虞翻跟前的時候,虞翻就裝做喝醉了。往地上一倒,等到孫權一看他醉了,算了,別倒了。就到別人哪兒去斟酒,孫權一走過去,他一爬起來坐起來。坐好了。孫權勃然大怒,你太不給我面子了,你這是存心的嘛。拔出劍來就要殺虞翻。是被大司農劉基上前一把抱住,說主公啊主公,虞翻殺不得。虞翻是天下名士啊,請你想想殺一個名士,是什麼樣惡劣的影響。最後孫權說了一句話,非常重要的一句話。說『曹孟德尚殺孔文舉,孤於虞翻何有哉。』(【三國志虞陸張駱吾朱傳】)曹孟德都可以殺孔融,我為什麼不能殺虞翻?虞翻有什麼殺不得?劉基就抱住孫權說,是是是是啊,曹孟德是殺了孔融,但是大家不都早罵他嗎?那不是一片罵聲嘛,殿下要學就學堯舜吧。不要學曹操,曹操怎麼可以學習呢?孫權這酒才醒過來,對,曹操學不得。好了,不殺虞翻了。下道命令說,以後大家記住了,我喝醉酒說殺誰,不算數啊,不要執行。但是虞翻最後還是被打發到交州去了,交州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在加上越南的一部分。為什麼呢?虞翻口出狂言。有一次孫權和張昭兩個人在一起討論神仙問題。這本來也是個偽命題,說着正帶勁的時候,虞翻插嘴把手指着張昭,對孫權說,那都是死人,他們都變成死人了還談什麼神仙?天底下哪裡有什麼神仙。孫權勃然大怒。就把他打發到交州去了。

          我們看孫權啊,是把虞翻當作吳國的孔融來看待。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還有一個人也說了類似的話。這個人是誰呢?諸葛亮。諸葛亮在蜀國也像曹操和孫權一樣對付過幾個士族和名士。比方說廖立被諸葛亮廢了,來敏被諸葛亮廢了,就是廢為平民。而且諸葛亮在廢來敏的時候說了一句什麼話呢?說『來敏亂群,過於孔文舉。』(【宋書?王微傳】)孔文舉就是孔融。就是來敏這個破壞搗亂,散布流言飛語,製造反動言論,破壞安定團結,比孔融還嚴重。這意思很清楚,孔融破壞大局被曹操殺了,你來敏的罪過比孔融還嚴重。我不殺你是寬大為懷。那麼也就是說,虞翻是吳國的孔融,來敏是蜀國的孔融。不管是蜀國的孔融還是吳國的孔融,還是魏國的孔融,都不會被這三個國家的統治者所容。也就是說魏、蜀、吳這三國的主要領導人都和這些名士,都和這些士族是有矛盾的。而且正是這些矛盾,才使得我們的三國的歷史呈現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孫權與江東士族的矛盾是有着深層的社會背景的。可以說前有車,後有轍,曹操、諸葛亮與士族和名士也都是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易中天先生認為,正是這種矛盾才造成了三國現在的樣子。那麼為什麼三國時期的這些實力派要與這些名士們過不去呢?當時的士族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為了講清楚這個道理,我們必須給大家講講什麼是士族。士族就是世代為官之家族。就是一個家庭裡面世世代代都有人作官。這個就叫做士族。那麼大家可能要問,一個家族怎麼世世代代就做官呢。難道做官就是他們家的事兒。是的,在東漢末年,做官確確實實就是某些家族的專門的事兒。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做官不容易,他有三個條件。第一他必須是士人,第二必須通曉經學,第三必須舉為孝廉。孝廉就是孝子廉士。就是道德品質優秀,就是德的要求。通曉經學,不是經典啊,經學,就是熟悉儒家的學說,這是才的要求。必須是士人,是身份的要求。士人又是什麼呢?士人就是士,士在春秋戰國時代是最低一級的貴族。春秋戰國時代貴族的四個等級,天子,諸侯,大夫,士。那麼到了秦漢呢,士是平民的最高一個等級。平民也有四個等級,士,農,工,商。士就是士民,農就是農民,工就是工民,商就是商民。商民經商,工民做工,農民務農,士民讀書。士就是以讀書為職業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腦力勞動者,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勞心者,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所以士農工商士的地位是最高的。一個人必須又是士,就是說你不做工,不務農,不經商,你必須這樣。你還要書讀的好,你還要道德表現好,你才有做官的資格。這樣的人就太少了,而且一個家族一旦出了這麼一個人,通過讀書而做了官,那這個人肯定要培養自己的兒子也讀書,也讓他做官,對不對。這樣一來二去,讀書做官就會成為這個家族的職業。這樣的家族就叫做士族。

          這個階層的特殊性在什麼地方呢?三個方面。第一,壟斷仕途。因為他們詩書傳家,他壟斷知識。通過壟斷知識去壟斷仕途。那個時候辦私學。那個時候也不是誰都可以讀書的,誰都讀得起書的,誰都讀得懂書的,誰都讀得好書的。只有這樣詩書傳家的人他才讀得了。於是他就代代做官。這就壟斷了做官的名額吧。第二,這個做官的人他有推薦權。那他推薦誰呢?第一個推薦自己的子弟吧。還推薦誰呢?推薦那些出身比較差的,但是書讀得好的人。這些出身差的地位低的,家庭條件不好的讀書人,他做官也不容易啊。就由這個大的士族來推薦他。這麼一推薦,這些人就和這些大的士族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非血緣的家庭關係。在政治上是君臣關係,在情感上是父子關係。那麼這些人又做了官以後他又有推薦權。他推薦誰呢?他至少要拿一部分名名額來報恩吧。那麼這個大的士族他像滾雪球一樣滾起來的,越滾越大。另外還有一條什麼呢?互相推薦。然後我家是大士族,你家也是大士族,我可以推薦官吏,你也可以推薦官吏。那咱倆換換。我推薦你的人,你推薦我的人。第二個特點,控制輿論。為什麼能夠控制輿論呢,因為士族他本來就是會讀書才做官的。他本來就有文化,有學問。有文化,有學問他就有話語權。在當時的情況下,普通老百姓哪有話語權啊,他也不能上網去發帖子。有話語權的就是這些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他就控制了。而且他本來就有知識,有文化,他就成了文化界,學術界,理論界和思想界的領袖人物。他一成了領袖人物,他周圍就會團結一大批太學生和名士。太學生是什麼呢?太學生就是國家幹部學院的學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第三梯隊,後備幹部。名士是什麼呢?名士就是那些社會上有名的,有話語權的,有很多粉絲的,擁?(DENG)的,這樣一些人,有名的士人。第三個特點,成為豪強。因為他有權啊,有勢啊。他的家族就在地方上發達起來了。就成了一方豪強了。這樣的豪強就叫做世家大族,也叫做衣冠望族,也叫做名門望族,還叫做勢族。還叫做世族。這些都是指這種家族。而那些沒有權勢的,沒有名望的,沒有地位的家族就叫做庶族,也叫做寒族,也叫做寒門。士族壟斷仕途,控制輿論,成為豪強。他就成為社會上一股非常強大的政治力量。到了東漢末年他就成了支撐帝國大廈的三根支柱之一。哪三根支柱呢?外戚,宦官,士族。


  士族壟斷了仕途,這就占領了上層建築。控制了輿論,就掌握了意識形態。士族有權有勢最終成為豪強,又把握了帝國的經濟基礎。到了東漢末年,帝國的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全部都掌握在士族手上了,這些士族就應該順理成章地成為這個帝國的統治階級。可是這些士族不得不面臨着新興勢力的挑戰,那麼這些新興勢力又依靠什麼崛起的呢?

          事實上,三國以後的魏晉南北朝,就是士族地主階級的時代。但是為什麼士族地主階級並沒有在東漢以後馬上成為帝國的統治階級呢?因為門閥遇到了軍閥。門閥就是士族,士族也叫做門閥士族階級。保護士族階級的制度,既叫做士族制度又叫門閥制度。這就是魏晉南北朝的制度。

       那什麼叫門閥呢?門閥就是門第、門望、閥閱。門第就是家族社會地位的貴賤高低,因為那個時候人都是分三六九等的。一等人,二等人???他有高低,這個高低叫做門第。第就是次序。門望是什麼呢,名譽聲望。閥閱是什麼呢,是功績經歷。就是一個家庭他有過什麼功勞,他有過什麼經歷。這個東西是在當時的仕宦人家的家門口要貼出去的。貼到門口,表彰自己功勞的叫做閥,表揚自己的經歷的叫做閱。我們知道閱和歷是能聯繫起來的,閱歷嘛。一個閥一個閱,左邊是閥,右邊是閱,合起來叫做閥閱。這個閥閱在和門第、門望合起來就叫門閥。所以後來就用門閥這個詞來指士族。所以門閥就是有着特殊的社會地位,社會聲望的,世代為官的這樣的大家族。       那麼軍閥呢?軍閥就是擁有獨立武裝力量的地方豪強。那麼這麼一說大家就清楚了。門閥、軍閥都是閥,但此閥非彼閥。門閥為閥,靠的是聲望地位,或者說得再通俗一點靠的是印把子,有官印嘛手上。軍閥為閥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武裝力量,說的再通俗一點就是有槍桿子。那麼如果天下太平,中央政府對於地方有控制能力,令行禁止,大家都服從。這個時候什麼管用呢?印把子管用。我發一個紅頭文件,『啪』一個公章下去就搞掂了。如果天下大亂,中央政府控制不了地方,甚至皇帝由天子變成了浪子到處流浪,這個時候慣用的是什麼呢?槍桿子。這個時候只能用拳頭說話了。所以門閥不敵軍閥,鬥不過軍閥。東漢末年恰恰是這樣一個狀態,天下大亂,諸侯割據,烽煙四起,戰事頻仍,誰也不理誰,誰也不聽誰的,各自為政。門閥不管用,得靠軍閥。

       那麼第一個殺上歷史舞台的軍閥是誰呢?董卓。董卓本來就是個地方豪強。又擁有自己獨立的武裝力量,那當然是軍閥。那我剛才說過帝國是三大力量在支撐着,是外戚、宦官、士族。董卓進京之前,以袁紹為代表的士族,聯合以何進為代表的外戚和以張讓為代表的宦官進行鬥爭,結果兩敗俱傷。何進被宦官殺了,宦官被袁紹殺了。這兩個柱子就沒了,倒了。剩下一個士族。董卓進京以後呢還是想跟士族合作的。他甚至把一些士族綁架來朝廷做官。但問題是,董卓這個人他不會合作,他不懂怎麼跟士族合作,士族也不願意跟他合作。最後董卓和士族鬧翻,董卓成了孤家寡人,燒了洛陽,劫持皇帝,跑到西安。這些士族們紛紛在各地擁兵自重變成軍閥了。

          董卓登上了歷史舞台,首先給士族當頭一棒,士族階級才知道他們的好日子快要結束了,他們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於是選出士族的代言人袁紹,準備重新奪回士族的統治地位,那麼袁紹能夠擔當起這個重任嗎?他們士族階級將會遇到怎樣的挑戰呢?他們想重新獲得統治地位的願望最終能實現嗎?   

        這個時候,歷史就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或者說到了一個三岔路口。中國向何處去?大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最有想法的兩個人,就是袁紹和曹操。袁紹的想法很簡單,走東漢的老路,恢復東漢的秩序。而且甚至不在有外戚和宦官這兩股政治力量,最好就是我們士族這一家來統治這個國家。奉行一條儒家士族路線。所以當時很多人支持袁紹啊。你想當時各路諸侯成立關東聯軍的時候,為什麼要選袁紹做盟主。袁紹當時的官職並不大,官職最大的是袁術,左將軍。袁紹是渤海太守。第二位是韓腹,冀州牧。袁紹等於是現在一個地級市的市長。那上面還有省長呢。為什麼選他做盟主,就是士族地主階級看好袁紹。袁紹家四世三公,袁紹自己其實也還是很有才能的。所以當歷史進入軍閥時代的時候,門閥便寄希望於袁紹。這才有袁紹和曹操的官渡之戰。我們現在回過頭去看官渡之戰,曹操勝得是非常險。都看好袁紹。劉備叛逃,董承政變,這個劉表是心裏面是偏袁紹嘛,孫策在後面做小動作,偷襲許都嘛,還有周圍的郡縣都背叛曹操投靠了袁紹,孔融更加是在許都大放厥詞,散布袁紹不可戰勝之神話嘛,被荀?駁斥。後來曹操戰勝袁紹以後,從袁紹大本營里搜到很多自己這邊人給袁紹那邊寫的那些書信。他不敢追究,一把火燒掉。他其實是不敢追究的。但是結果怎麼樣呢?結果是官渡之戰曹操勝利了,袁紹失敗了。這樣士族地主階級的最後一線希望破滅了。而曹操走的是什麼路線呢?他要建設的是什麼政權呢?陳寅恪先生的說法是,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而曹操的路線在北方中國得到了推行,一個法家寒族的政權開始建立起來,但是曹操最後沒有實現自己的這個理想。為什麼呢?南方對抗北方,他過不了長江。當時長江沿線三個州,揚州、荊州、益州。州牧都姓劉,揚州牧劉瑤,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劉焉死了以後是劉璋。都是宗室,劉表本人還是名士。由於長江的阻隔,由於南方對北方的對抗,孫權和劉備起來了。孫權和劉備起來以後就有了第三次重要的戰爭,夷陵之戰。夷陵之戰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孫權吃不掉劉備,劉備也吃不掉孫權。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實際上是諸葛亮和孫權達成協議,二帝並尊,瓜分天下。三國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

      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就很清楚,整個三國的歷史就是士族地主階級試圖成為統治階級而被另外一些力量所阻擋的歷史。曹操、劉備、孫權都是阻擋潮流的力量。所以我稱之為逆流而上。是反潮流的,但是魏 蜀 吳三國最後都歸於晉,而晉就是地地道道的士族地主階級政權。三家歸晉就是天下歸士族。但是魏 蜀 吳三家他們的建國道路是不同的,他們的歸晉原因也是不同的。那麼他們的建國之路和他們的歸晉原因又何在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42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8)--殊途同歸

畫外音:漢末大亂之際,在英雄備出的歷史舞台上,曹操、劉備、孫權最終一軍突起,分別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權,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然而在風起雲誦之後,魏蜀吳三國又巧然的同歸於晉朝,那麼如何揭開這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迷霧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之【殊途同歸】。

上一集講到陸遜之死深層的原因是孫權與士族的矛盾衝突所致,這種情況在曹操、劉備、諸葛亮那裡同樣存在,因為魏、蜀、吳三國都是由非士族出身的人建立的,曹操、劉備、孫權也無意於建立一個士族地主階級的政權,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建國之路都是逆流而上。那麼同樣面對士族階級的抵抗,曹操、劉備、孫權在建國的道路上有什麼不同嗚?魏、蜀、吳三家最終又為什麼會同歸於晉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坐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品三國之【殊途同歸】。

曹魏的道路呢?我稱之為非和平演變,也可以叫非宮廷政變。為什麼呢?因為曹魏的天下實際上是他用武力打下來的,是武裝奪取政權,但是最後交接的那個儀式是禪讓,禪讓給人感覺好象是和平演變或者是宮廷政變,或者叫做和平過渡,無以名之,所以我稱之『非和平演變』,或者非和平過渡,或者非宮廷政變。那麼這個過程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我們不是把政權叫做上層建築嗚?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棟房子,那麼建立一個新政權呢?我們就可以把它理解為蓋房子。那麼曹操呢?曹操我們就可以把他理解為一個開發商兼建築師,他要蓋一棟新房子,因為他要建立一個新的政權,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那麼他能不能蓋呢?能,他迎奉了天子就等於徵得了土地,他戰勝了袁紹就等於取得了資質,他現在是一個有土地的開發商和一個有資質的建築師,那他就可以蓋房子了。但是曹操馬上就發現他有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他批得這塊土地上有一棟房子,東漢嘛,這個房子不能拆了,他拆了這個房子他就要失去這塊土地,所以他不但不能拆房子,他還要裝出一副很維護這棟舊房子的樣子,象一個精心呵護這個家的老管家,而不能充當一個強行拆遷的開發商,他不能強行拆遷,那他怎麼辦呢?他想出個辦法搞裝修,你不讓我拆房子呢?我裝修總可以吧,破了吧,陝倒了嘛,那麼這個房子是一個什麼房子呢?是個框架結構的房子,你裝修你可以敲牆,只要不是承重牆,你也可以把廚房挪動一下,你也可以把廁所挪動一下,你都可以做,曹操的打算就是這拐俘一下,那挪一下,等他裝修搞完了以後,大家發現這個房子變了,這個房子改新潮了,他是這麼個打算。那麼這個辦法好不好呢?是挺好的,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房子不能拆,你絕不能拆房子,那麼東漢這個上層建築,這個房子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構呢?三根支柱一個屋頂,三根支柱就是『外戚、宦官、士族』,一個屋頂就是那個『天子』,就是那個皇帝。

曹操把皇帝弄到自己手上他的屋頂就有了,那麼這三根柱子兩根早就倒掉了,剩下一根,獨木難支,這個時候他就麻煩了,他麻煩在什麼地方呢?他搞裝修不是真搞裝修,他是要偷梁換柱,偷梁換柱你動不動柱子?你動不動?不能不動吧,刃萬麼你動了這個柱子以後,這個屋子不就要塌下來了嘛,這是他的難題。同時士族作為柱子也有問題了,就是我們本來是柱子,現在屋頂到曹操那兒去了,我們去不去?我們不跟着到曹操那兒去,我們成了光杆司令,野地上柞着一根柱子,我們跟到曹操那兒去最後,我們變成漢獻帝的柱子還是變成曹孟德的柱子呢?他們也要想清楚這個問題。所以這個時候曹操和士族都有難題,最後他們的辦法是什麼?曹操的辦法是『拉擾士族,利用士族,依靠士族,不相信士族』。因為他用搞裝修的辦法來搞這個事情,他設有士族他裝修都搞不成啊,所以他必須把這些人都弄來,這些人也都來了,比方說楊彪啊,孔融啊,荀或啊,崔聯啊,這都是士族,都是名士啊,都來了。這些人來了,這些人的想法是什麼呢?

畫外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曹操運籌帷幢結束了漢末群雄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北方,其中曹操所走的關趣一步就是迎奉大漢天子到了許都,這就為曹魏的基業找到了個房頂,可是這個房頂原來的三根支柱倒了兩根,外戚和宦官在董卓進京之前就己經自相殘殺、兩敗俱傷了,那麼剩下的士族這根柱曹操究竟該如何對待呢?士族們與曹操能夠很好地配合嗚?

實際上我們看,當時來到許都的這些士族或者說名士,他其實是形形色色的,不可以一刀切的,有各種各樣的情況。三種,一個是只認大屋頂,不認裝修工,刃萬我就是沖皇上來的,也不准你瞻搞裝修,看到你動牆動什麼,他就出來抗議,以孔融為代表,被曹操殺了,你不讓我搞裝修我也殺你。第二種,贊成曹操搞裝修,也幫着曹操搞裝修,但是希望曹操把房子裝修好了以後還給屋主,還給業主,就是漢王朝,你不能得了,你如果要裝修完了自己得了,他要反對,荀或是代表,荀或一直幫着曹操,但是曹操要稱魏公的時候荀或不贊成,因為他骨子裡擁漢,荀或這個人叫做表面上擁曹,骨子裡擁漢,地地道道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是荀或。那麼第三種是什麼呢?也認你這個裝修工,也讓你搞裝修,也幫你搞裝修,等你把房子裝修完了以後說,其實房子應該這樣裝修,按我們的方案裝,最後發現這個房子還真按他們的方案裝出來了,以誰為代表呢?

陳群,陳群是表面上看是擁曹派,荀或反對曹操魏公,曹操當個魏公荀或都不同意,陳群怎麼樣呢?陳群說你應該當皇帝,曹操當了魏王以後,勁進的人就是陳群,但是曹操一死,設多久陳群就拿出一個方案來『九品官人法』,又叫九品中正制。這個方案是什麼呢?保護士族壟斷仕途的特殊權力。我們現在設有辦法仔細講這個九品官人法,它實質就是保護士族地主階級壟斷做官權力的特權,把這個方案交給曹王,曹王拿來一看馬上明白了,原來你們這些喊着擁護漢王朝、要復興漢室,不讓我們曹家篡位,說白了你是要這個。什麼擁漢,就是要你們士族的特權,好嘛,我跟你做交易,我同意,實行九品官人之法或者叫做九品中正制。於是這些人馬上說我們大家都盼望己久啊,不好意思,殿下趕陝稱帝吧,曹王說不好意思我怎麼能稱帝,咬呀你要不稱帝,武王在這個墳墓裡頭睡不安穩嘛,曹王當皇帝了。所以士族是不一樣的,孔融、荀或、陳群代表三種不同的立場和態度,如果我們要評價一下,我覺得是孔融高做,荀或高尚,陳群高明。他還是實現了自己的日的,實現了本階級的日的。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曹王的想法不等於曹操的想法,曹操並設有說一定要當皇帝,這曹操當不當皇帝的問題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關趣就是曹操說的那一句『如果天命在君,吾為周文王矣』這個話到底怎麼理解?呂思勉先生說那就是不想當皇帝,很多歷史學家說那其實就是暗未他兒子當皇帝,其實我的看法曹操那個時候就是聽天由命,因為曹操這個人的特點是有理想無藍圖,他根本不知道他自己的路怎麼走,他的路是摸石頭過河,一步一步摸出來的,走到哪兒算哪兒,你去看他的【述志令】他講得很清楚,你就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走到最後陝死的時候聽天由命吧,該怎麼着怎麼着吧,我不管,是這個意思。但是曹不和士族地主階級達到這樣一筆政治交易以後,就使曹魏政權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陛質變了,由法家寒族之政權演變為儒家士族之政權,雖然表面上他獲得了皇帝的稱號,實際上背離了曹操當年的初衷,是曹王的勝利,曹操的失敗,曹王的喜劇,曹操的悲劇。所以曹王之魏朝己非曹操之魏國,當皇袍加在了曹王身上的時候,曹操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畫成一張大白臉了,所以曹王稱帝之日即是曹魏滅亡之時,以後的司馬代魏那不過是履行一個手續,為己經變成士族地主階級的政權再來一次加冕儀式,這是曹魏。

畫外音:自從漢天子被曹操迎奉到許都之後,漢朝廷被曹操一步步掏空,公無21日年,曹操被冊封為魏公,他的魏王政府成為事實上新朝廷,但是曹操在當不當皇帝這個問題上面對象孔融、荀或等士族或明或暗的反對,必里還是很矛盾的,事實上曹操最終並設有稱帝,而稱霏江東的孫權卻於公無229年稱帝了,難道孫權不知道士族的厲害嗚?孫權的建國道路又是怎樣的呢?

如果說曹操是借東漢的房子搞裝修,那麼孫權呢?孫權是在帝國大廈裡面有一個套房,江東嘛,名義上還是東漢帝國的,孫權設有產權證。劉備呢?對不起,套房也設有,借別人的房子住,那麼他們怎麼成功了呢?前有車後有轍,看曹操啊。曹操給他們提供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曹操提供的正面經驗是士族階級並不可泊,可以戰勝的,曹操提供的反面經驗是士族階級力量很大,不能硬來。所以曹操說是逆流而上,孫權是順勢而為,而劉備是繞道而行,怎麼講?孫權順勢而為,什麼叫順勢而為?就是江東化,既然這個天下總歸是士族的,我這個地方就先給它算了,所以孫權的道路我稱之為『本土化生存』,就是孫權的哥哥孫策打回江東的時候,他依靠的力量主要是淮子四將領和流亡北士,就是都不是江東人,他是靠那些非江東人,也非江東士族的一些人建立起來的政權,他早期依靠的主要是周瑜、張昭,周瑜是淮煙將領的代表。

張昭是流亡北士的代表,那麼這些人在江東設有根基,設有勢力,可以放心地使用,那所以孫權的前期你看他的君臣關係是比較和睦和諧的,因為這些人可以放心啊,但問題在於這些人是外來的他設有根基,孫吳要在江東紮根你必須依靠本土士族,也就是你必須江東化,所以孫權到中後期就逐步把權力交到江東士族的手上,比如說顧雍為巫相,陸遜為統帥,那四大家族的顧、陸兩家分了文武大權,而且江東士族的子弟進入孫權的幕府和政府的數以千以,這樣一個狀態,我們可以總結為四個字『吳人治吳』,吳人治吳就是江東化就是本土化,這樣一來江東士族和孫吳政權就成為了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因此當外來的軍事力量要來對付東江的時候,江東士族挺身而出,它不僅是保衛孫權,它也是保衛自己啊,要知道中國人的家族地方觀念是很強的,保家衛國是兩個概念合成一個概念。但是任何方案都是雙刃劍,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孫權的江東化、本土化,本土化生存保證了他這個政權的存在,同時也造成了另一個問題,就是孫權本人的內心分裂,因為這種江東化他本人不代表江東士族,他對江東士族是無可奈何的依靠,他並不相信啊。所以他在晚年疑神疑鬼,剛腹自用,行事乖張,內心分裂嘛,結果弄到什麼呢?結果他用刑嚴峻,吳國上下言路不通,大家都不能說話,都不提意見,都不講真話,這樣的國家豈有不亡之理啊,何況江東士族也不是中原士族的對手啊,當天下大部分歸了晉以後,它怎麼對抗得了,所以吳國也要滅亡。

畫外音: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為了建國,孫權只得吸取曹操與士族階級矛盾的教訓,他順勢而為採取了吳人治吳的辦法,把孫吳的命運與江東士族的命運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孫權這樣才在漢末群雄中獲得了一席之地,如果說孫權靠父兄打下的基業在漢帝國大廈還算有一套房子住,那麼劉備是連房子也設有的,都是借別人的住,那麼劉備建國道路又是怎樣的呢?

那麼蜀國呢?前面講曹魏是非和平演變或者說曹魏是非和平過渡,孫吳是本土化生存,那麼蜀漢我就稱之為『計劃外早列』。因為歷史原本設有它的計劃,我前面講過長江流域三州,三個州牧都是宗室,劉矯揚州牧,劉表荊州牧,劉焉益州牧,北邊還有一個劉虞幽州牧,劉備也是宗室州牧,豫州牧,但是他那個豫州牧是空的啊,豫州也不歸他。所以魯肅為孫權做規劃的時候說三分天下設有劉備,是孫權、劉表、曹操三分天下,劉備是冒出來的,那麼劉備這個人呢他也有優勢,什麼優勢呢?名為宗室實為寒門,曹操閹豎之後,宦官的家庭,曹操叫出身污濁,孫權呢叫做出身孤微,劉備這個出身我想了半天自己發明了一個詞,因為劉備既不是富貴也不是貧殘,他是貴,宗室嘛,但是貧,我就發明了一個詞,叫做貧貴,又貧窮又高貴。

所以他這個很有意思,兩邊都喜歡他,至少兩邊都能接受他,他跟兩邊都能打交道,但是實際上你看他的隊伍設有人出身名門望族,劉、關、張都不出身名門望族,尤其是關羽,關羽是最瞧不起士族,張飛相反,關羽、張飛在這個問題上是相反的,張飛對士大夫非常客氣,對士兵不好,關羽對他的士兵非常之好,就是瞧不起那些士大夫,什麼文化人,他根本不放在眼裡,所以我覺得曹操那麼喜歡關羽可能有一個設有說出來的原因,就是發現關羽比他還蔑視士族,太過癮了。那麼他是這樣的一個出身,碰上了一個歷史的機緣。

應該說是,因為當時曹操如果不打荊州,我們現在也很難講以後怎麼發展,剛好曹操一打荊州,剛好劉表又死了,孫權又跟他聯盟了,我們赤壁之戰把曹操又打敗了,他趁機奪了荊州的南方四郡,然後漫漫發展,又碰巧劉璋是個不中用的,又把益州給了他,他發展起來,所以他計劃外早列,設有這個事兒,而且你們看他這個整個建國過程,基本上是跟着曹操走,所以劉備最聰明的就是在這兒,他盯着曹操,你曹操不在前面闖路嗚,曹操是第一個出來和士族地主階級對抗的人,所以被罵死掉,他盯着曹操看,他有一段話,他跟龐統說的,他說我每與操與,我都是跟曹操反着來的,曹操這樣我就那樣,曹操那樣我就這樣,我反正跟他反着來,我就成功了,聰明吧。所以造成不要跟風,跟風是最蠢的,但是他有一條是跟着的建國之路,曹操稱魏王,我當漢中王,曹王說我是魏帝,那我當漢帝,所以田餘慶先生說蜀漢的建國之路是抄襲歷史,票(竊臨國,設什麼創意的,這不是杏定劉備的意思,劉備本人還是個英雄,而且我覺得劉備的出身給他一個很好的條件就是他比其他人匿得民間疾苦,他這個從小織蓆子、賣草鞋的那個生涯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更匿人心,更匿人陛,養尊處優的人是不好的,袁紹為什麼失敗?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公子哥兒,縱垮子弟,養尊處優,不匿民間疾苦,因此也不匿人陛和人心,曹操比他匿,劉備更匿。但是劉備稱帝兩年以後就去世了,真正治理蜀國的不是他劉備,是諸葛亮,所以我們在講三國主要領導人的時候,我提出的是四個人,就是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諸葛亮雖然不是國王,不是皇帝,但是實際上的領導核心,那麼諸葛亮治蜀怎麼樣呢?非常精彩,蜀國是治理得最好的,而且諸葛亮領導的期間蜀國的情況相當之好,而蜀國之所以要滅亡也冶冶就在這裡。

畫外音:劉備深知自己是設有資格建國的,他雖然有宗室的身份以及將軍的頭銜,但都是空頭支票,並不管用的,所以劉備在建國之路上就盯着曹操走,借鑑曹操發展的經驗教訓,比如他也儘量避免與士族產生正面衝突,再加上劉備很匿得民間疾苦,終於在公無221年稱帝建立蜀漢政權,那麼在劉備之後的諸葛亮又是如何治理蜀國的呢?為什麼易中天先生說蜀國最先滅亡冶冶是因為治理得最好呢?

因為諸葛亮是一個有政治理想的人,曹操是有理想無藍圖,諸葛亮是有理想有藍圖,他做事都是有規劃的,你看他的【隆中對】,為劉備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規劃,然後他治理蜀國的時候井然有序、井井有條、有條不紊,而且上上下下都設有什麼意見,就說明他做事情之細緻之周密,但是問題他有理想,有理想就有點麻煩,為什麼呢?我們看看他理想有什麼:第一,依法治國,這一點我多次己經講過了,諸葛亮的依法治國是他政治生涯當中是光輝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因為他確確實實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在我們今天看來不是非常好嘛,我們今天就是要依法治國啊,但是你要知道,那是一個什麼時代,依法意味着什麼?

不依人,因為法治和人治是相對的,而士族地主階級要的是什麼,依人,不但依人,還依人的家族,不但依人的家族還要依家庭的門第、門望、閥閱,只要我出身好,哪泊我是個豬呢,我蠢得象頭豬我也得做大官,對不對,你們那些寒民、庶族出身的再聰明,再有能力你也不能去做,這是士族要士的事情啊,那麼諸葛亮公開、公正、公平就和這個是矛盾的,實際上諸葛亮的政治理想就是要建設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和公平、清明的社會,這在今天看來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你要高效你就不能看出身,你要公平你就不能偏袒士族,你要廉潔你就不能容忍貪腐,你要清明你就不能允許霏道,所以諸葛亮做的這些在我們今天看值得肯定的事情都是當時士族不滿意的,都是士族地主階級不滿意的,他就把士族得罪了,這是第一點。

第二,諸葛亮治蜀獨立自主,所謂獨立自主包括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對曹魏獨立自主,第二個就是堅持荊州集團第一的這樣一個原則,你看他指定的接班人,蔣碗、費杯、姜維都不是益州人,也就是說他堅決不象孫權搞吳人治吳那樣搞蜀人治蜀,我們可以看出吳、蜀兩國的區別就在於,吳國是吳人治吳,蜀國是絕不是蜀人治蜀,不但不蜀人治蜀,諸葛亮對於本土的土著那些豪強、士族還在政治上排擠,經濟上盤剝,法律上制栽,不能讓他們造了反,不但不讓他們造反還讓他們出錢,出錢千什麼呢?北伐啊,你想軍費從哪裡來,一大筆,而且諸葛亮他執法是公平的,他公平你就可以想象最後出錢多的是誰?肯定是誰的錢多,誰出得多,公平攤派嘛,所以這些土豪們限死他了,限死他了以後不合作,何況還有第三個問題就是興復漢室,這個興復漢室一直是諸葛亮的旗號、口號,但是這是一個過時的口號,你說諸葛亮執政的時候,天底下還有誰想興復漢室,誰都不想,士族地主階級也不想,是平民老百姓也不想,那個漢室還要它千嘛,而且曹魏那邊,曹王己經接受陳群的建議在搞九品官人法,士族覺得這會兒比東漢還好,東漢那個蛋糕三家分着吃,外戚、宦官、我們,現在曹魏這個蛋糕是我們士族一家吃,我千嘛要興復漢室,有病啊。那蜀漢的這些土著的士族一想,你看諸葛亮依法治國把我們弄得這麼苦,你看曹王那個地方,是吧,我們這些人多開心,趕陝來解放我們吧,我們歡迎曹魏來解放我們所以蜀漢在諸葛亮的領導下治理得最好,最先滅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魏、蜀、吳三國都是非士族政權,從這個角度講它們都是逆流而上,但是結果是曹魏放棄、孫吳妥協、蜀漢堅持,正因為他堅持,所以它最先滅亡,正因為曹魏放棄所以他也要滅亡,正因為孫吳是妥協當然也要滅亡,所以三國都滅亡了。公無2韶年魏滅蜀,公無2筋年晉滅魏,公無2日O年晉滅吳,三家都歸於西晉,天下重歸一統,中國歷史在全國範圍內進入了士族地主階級時代。

畫外音:易中天先生用一年半的時間以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為主線為我們細緻點評了三國這段歷史中的各色人物的陛格與命運,易中天先生認為西晉的建立標誌着士族地主階級重新掌握了統治地方,三國只是一段歷史的插曲,那麼易中天先生為什麼認為三國只是一段歷史插曲呢?他有什麼根據呢?我們又該用怎樣的方法和價值標準來看待這段歷史和這段歷史中的人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