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易中天品三國文字版全集|電子書在線閱讀

 關閉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49)--天下大勢

畫外音:三國的歷史已告一段落,我們的疑團卻依然存在,三國究竟是一段什麼樣的歷史?從本期開始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站在科學歷史觀的角度,運用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的方法,為我們理性地反思這段歷史,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之【天下大勢】。

百家講壇從2006年2月開始推出易天中【品三國】節目,到上一集共播出了四部分,分別是魏武揮鞭、孫劉聯盟、三國鼎立和重歸一統。易中天先生在這四部分共四十八集中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講述了魏、蜀、吳三大集團的形成和發展,以及最後同歸於晉的原因。從今天開始易中天先生將用四集的篇幅站在科學歷史觀的角度,運用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的方法,達到理性地反思的目的,那麼從歷史發展的脈絡看,我們應該如何評價三國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三國究竟算是一段什麼樣的歷史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之【天下大勢】。

三國這段歷史呢,是很奇怪的,或者說是很怪異的。從斷代史的角度講,從紀年的角度講,沒有什麼三國,如果不是陳壽寫了一本【三國志】,那麼它獨立成為一段歷史是不是可能還是一個問題。因為漢或者說東漢最後的一個年頭,就是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就是魏的第一年,就是魏的黃初元年,也就是說,從紀年的角度講,漢魏是緊接着的,漢以後就是魏,哪來的三國呢?但是我們又不能否定三國確實存在。所以三國這個歷史叫做似漢非漢,似魏非魏,第三者插足,是個插曲。實際上不但三國是一個插曲,整個魏晉南北朝在某種意義上講它也是一個插曲,是個大插曲。我們看看魏晉南北朝這個時代,一共是三百六十九年,不短,年頭不短,但是很特別,魏晉南北朝的前面是兩個統一的王朝就是秦和漢,前面一短,後面一個長,秦只有十幾年,漢有四百多年,魏晉南北朝的後面也是兩個統一的王朝,一個隋,一個唐,也是前面一個短,後面一個長,隋的時間短,唐的時間長,而這兩個統一王朝當中就是魏晉南北朝,三百六十九年,是個什麼狀態呢?是一個半分裂半統一狀態,秦漢都是統一的,隋唐也都是統一的,魏晉南北朝是半統一半分裂。魏只有半壁江山,還要被說成是三國鼎立,那麼晉,西晉是統一的,但是年頭非常短就進入了東晉,東晉只有半壁江山了,然後接下來南北朝,整個我們現在的中國大地是分裂狀態的,所以魏晉南北朝是半統一半分裂,而且是分裂的時間長於統一的時間,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那麼這一個時代是怎麼樣產生的,為什麼魏晉南北朝的前後就剛好是兩個統一王朝而且都是前一個短後一個長,那你不能說是巧合啊,這只能用歷史的邏輯來解釋。因此,我們要講天下大勢,這個勢就是形勢、趨勢、走勢,那麼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個什麼樣的走勢呢?我認為在中國的文明史當中有三個劃時代的事件,第一個叫做西周封建,第二個叫做秦滅六國,第三個叫做辛亥革命。西周封建之前是氏族、部落、部落聯盟、部落國家、部落國家聯盟,那麼到了周,就進入了國家聯盟時代,然後到了秦就進入了統一國家時代,秦以後我們現在的中華大地上原則上只一個國家的,而國家也就完全成熟了,所以西周封建這個劃時代的事件就把前面這個時代和後面這個時代把它區分開來,而後面的時代呢,又由秦滅六國和辛亥革命這兩個劃時代的事件再把它分為三截,西周封建到秦滅六國或者說西周封建到春秋戰國這個時期我稱之為邦國時代,秦滅六國到辛亥革命這一個階段我稱之為帝國時代,辛亥革命以後到現在我稱之為共和國時代,現在我們要比較的就是邦國和帝國,因為我們只有弄清楚邦國和帝國這兩個制度有什麼不同,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在畫這段歷史。

畫外音:易中天先生認為魏晉南北朝是歷史的大插曲,而三國更是似漢非漢,似魏非魏,是大插曲中的小插曲,那麼我們只有回答魏晉南北朝這個大插曲是怎麼來的,這個特殊的時代是怎樣產生的,然後才能客觀評價三國這段歷史,這就是跳出三國看三國,而要弄清楚這兩個插曲,我們就必須弄明白邦國與帝國的區別。那麼邦國與帝國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從國家制度的角度講,邦國實行的是封建制,帝國實行的是郡縣制,封建制是什麼意思,建就是封土也就是劃定國界,它的具體做法呢是在國與國之間,那個國境線上犁一條深溝,把這個溝裏面的土翻在兩邊,然後在兩邊土上面種樹,這個動作就叫做『封』,什麼叫做『建』呢?『建』就是把這個國境劃定好以後指定一個國君,建立一個國家,所以封建的意思是什麼呢?封土建國。那麼我們就要問了這個封土建國是怎麼回事呢?這就牽涉到西周初年,我們中國人的國家觀念,我們中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呢?我們認為我們頭頂上這個叫做天,天是圓的。我們腳下的這個叫地,地是方的,叫天圓地方。因為當時我們沒有地球的這個概念,我們認為地是平的,這個方方正正的地呢,五個方位,東西南北中,最當中的這個地方就是天下之中叫做中國,最當中的國,這個最當中的國住的什麼民族呢?華夏民族。那麼華夏民族為什麼住在正當中呢?因為天最愛它,因此我們的古人就想像天它就是所有生命的創造者,所有的生命都是天孕育的,天要把它下面的這塊地方交給一個人去管理,天下面的這塊地方叫什麼呢?天下,天的下面,當時我們的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不知道地球的另一面還有別的民族,我們認為就這塊地方了,所以天下這個概念在我們古人的心目中就是全世界,叫做普天之下,那麼天要把這個天下交給誰去管理呢?交給自己的嫡長子,因為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按照這個制度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就叫嫡長子也叫元子,就是最重要的兒子,最大的一個兒子,天的這個元子,天的這個嫡長子就叫做天子,然後天就把天下給了天子,但是天子不能一個人來管啊,天子要把天下分出去,分給他的叔叔,他的弟弟,這個分出去的地方就叫做國,這個國的元首就叫國君也叫諸侯,那麼諸侯就從天子那裏領到了自己一塊地方就封建了,把這個諸侯的國,國境給劃分出來,又指定了一個國君這就封建了,但是國呢或者說諸侯呢,他也不能夠獨得這個國,他必須把自己分到的這個領地再分出去,分給誰呢,分給他的叔叔,他的兄弟,這些人就叫做大夫,分給大夫的這塊地方叫什麼呢?叫家。天子、諸侯、大夫都是世襲的,他們的爵位都由他們的嫡長子去繼承,天子是天的嫡長子,那麼下一任天子是天子的嫡長子,下一任的諸侯是諸侯的嫡長子,下一任的大夫是大夫的嫡長子,那麼不是嫡長子的呢?那些庶子們怎麼辦呢?天子的庶子就做諸侯,諸侯的庶子就做大夫,大夫的庶子就做士,士就沒有地盤了,但是有地位,他是貴族,因此當時就有四個等級,天子、諸侯、大夫、士,這都是貴族。那麼到了士以下那就不是貴族了,叫庶民。天子分給諸侯的這塊地方,這個領地或者領土,這個叫做國。在這個時候國和家是兩個概念,家是大夫的,國是諸侯的,天下是天子的,處於當中這個環節的國,它是有着獨立主權的,雖然是天子分封的,但是它有獨立的主權,它有獨立的財權,它自己收賦稅,它有自己獨立的軍權,它自己組織軍隊,它有自己獨立的政權,它自己管理這個國家,這個天子不管的,它還有外交權,國與國之間可以進行外交活動,可以聯盟,可以媾和,可以交戰,可以通商,所以在西周這個時候諸侯國是獨立主權國家,這些獨立主權國家組成了一個聯盟共同地尊奉全世界的世界王就是天子,周天子,周天子實際上應該解釋為世界王。所以封建制的特點是什麼呢?一個天下,許多國家,獨立主權,共奉天子。那麼郡縣制的特點是什麼呢?郡縣制是邦國制時代的國和家合併了,變成了國家,國家又和天下合併了,因為秦滅六國以後,天下只剩下一個國家了就是秦國,所以秦始皇才說,我不能再稱王了,因為只有一個國家了嘛,我要當什麼?我當皇帝,我是第一個皇帝,所以叫始皇帝,開始的皇帝,以後叫二世,三世,四世,五世,百世,千世,萬萬世,他當時是這麼打算,所以這個時候是一個天下,一個國家,那麼原來的國和家變成了什麼呢?就是諸侯的國,大夫的家,它變成什麼呢?變成郡和縣,這個時候整個政治體制是中央政府、郡、縣,就叫做一個天下,一個國家,中央集權,分級管理,這就是帝國制度,因為它是以皇帝為唯一的國家元首的一個制度,所以我們稱它為帝國制度。第二點區別政治形態,邦國制的政治形態是什麼呢?貴族政治,帝國制的政治形態是什麼呢?官僚政治。為什麼呢?因為在邦國時代,天子、諸侯、大夫、士都是貴族,治理國家的就是這四個等級的貴族,他們是世襲的,所以是貴族政治,貴族政治的特點是什麼呢?是自己管自己的事,天子為什麼要管理天下呢?天下是他的。諸侯為什麼要管理國呢?國是他的。大夫為什麼要管理家呢?家是他的。士管什麼呢?士管自己,因為士沒有領地,沒有不動產,那他管好的是自己,所以士的工作是什麼呢?修身,管自己嘛,他修了身以後幹什麼呢?他去幫助大夫治理他的家叫做齊家,幫助國君治理他的國叫治國,幫助天子去治理他的天下叫平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齊治平,它就是從這兒來的,所以這是貴族政治。而且貴族政治因為是自己打理自己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不領薪水,也不是職業,現在這個家啊、國啊、天下啊,這個概念變了,郡縣的長官不再是世襲的了,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員,官員是一種職業,是領薪水的,那麼這樣一種政治呢就是官僚政治,由此才形成了什麼官場,官場潛規則、官場作風、官僚主義,它都是因為這個制度變化產生出來的,他們是皇權的職業代理人,官僚是皇權的職業代理人,因為這個時候天下一統了,整個天下只有一個國家了,天子就是皇帝,或者皇帝就是天子,皇帝不能親自來管這麼多地方,這麼多事情,他要找代理人,這個代理人就是官僚,叫做官員代理,就是帝國制度的特點是中央集權、官員代理,他是代行皇權的,這是不一樣的,這就是貴族政治和官僚政治。貴族世襲,官僚任命,這是第二點區別。

畫外音:前面易中天先生為我們講了邦國制和帝國制的兩點區別,邦國的國家制度是封建制,帝國的國家制度是郡縣制,邦國的政治形態是貴族政治,帝國的政治形態是官僚政治。那麼除了這些區別以外,邦國制和帝國制還有什麼區別呢?

第三點區別呢是統治階級的不同。邦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什麼呢?領主階級。帝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什麼呢?地主階級。那麼領主和地主有什麼不同?領主的特點是有產權、有治權。國是天子封給儲侯的,家是諸侯封給大夫的,大夫擁有一個家,就是『采邑』了,這個家就是他的,這個地就是他的,這個地上的人民就是他的子民,他可以統治,他可以治理,他擁有獨立主權,所以叫做有產權也有治權,或者說有主權也有政權。地主呢?地主是有產權無治權,到了帝國時代地主這塊地是他的,他還可以買賣,當然這個事情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一直沒有說清楚的,中國歷史有一個問題,很嚴重問題就是產權不清,這個土地作為主要的生產資料到底是誰的,一方面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它是皇帝的,另外一方面呢,每個地主都有自己一塊地還可以買賣,公開買賣、合法買賣,應該叫做產權不清,但是我們姑且算地主是有產權的,因為他可以買賣,但是無治權,他不能說我這塊地上的人是我的子民,那不可以的,所以他是有財權無政權,有產權無治權,這是地主和領主的區別。好了,我們知道了邦國時代和統治階級是領主階級,帝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地主階級,那麼在帝國時代,從秦滅六國到辛亥革命,那麼這樣一個漫長的兩千多年的時代又被劃分為三個時代,哪三個時代呢?秦漢是一個時代,魏晉包括南北朝了,魏晉是一個時代,隋唐也包括隋唐以後是一個時代。這三個時代的統治階級也是不一樣的,是什麼呢?秦漢時代的統治階級是貴族地主階級,魏晉南北朝的統治階級是士族地主階級,隋唐和隋唐以後的統治階級是庶族地主階級。為什麼秦漢地主階級是貴族地主呢?因為他是從封建領主,是從貴族政治轉化過來的,邦國時代的統治階級是貴族領主,因此帝國時代的第一個階段的統治階級就是貴族地主,他是這樣過渡過來的,還帶有貴族性,比方說他是一個半領主,半地主的這樣一個概念,比方說秦漢那些侯,他也是有領地的,我們去讀【三國志】一說就是封多少縣,封多少個縣給你,你建立一個塊地方,你是一個侯,封到縣侯,諸葛亮、張飛這些人都是縣侯,把一個縣封給你,但是你有財權無政權,封一個縣給你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縣的賦稅歸你了,這個縣有五千戶,叫做封五千戶,就是五千戶的這個賦稅歸你了,封萬戶就是一萬戶的賦稅歸你了,叫萬戶侯,但是沒有政權,你沒有獨立的國家主權的,所以叫做半領主半地主。那麼隋唐以後的庶族地主是什麼樣的呢?就是完全沒有貴族性了是平民當中的地主,是普通的地主,他只有一塊地,甚至沒有地,他只有產權,沒有任何政權、治權、主權這些都沒有。那麼隋唐以後為什麼它的統治階級會是庶族地主階級呢?因為庶族地主階級最符合帝國制度的要求,帝國制度的要求是什麼呢?中央集權、分級管理、官員任命、代理皇權,就是這個帝國制度要求只有一個職位是世襲的就是皇帝,這是和邦國的一個重要區別,邦國是天子、諸侯、大夫、士都是世襲的。帝國時代就是只有皇帝可以世襲,當然包括皇帝封的一些王侯他是有的也是可以世襲的,但是意義不大了,因為他沒有政權,其他的官員們哪怕你位至卿相,宰相、大將軍,小到一個七品芝麻官都不能世襲,必須嚴格地任命制,那麼這個最嚴格的任命制是在隋唐以後建立起來的,所以隋唐是庶族地主階級的時代。

畫外音:現在我們知道秦漢是貴族地主階級時代,隋唐是庶族地主階級時代,秦漢和隋唐之間的魏晉南北朝是士族地主階級的時代。那麼這三大統治階級的不同統治方式又集中地表現在哪裏呢?

表面在帝國的人事制度上,因為一個國家要管理它需要有個管理者,需要官員來管理。那麼我前面講了邦國時代它是世襲的,當然到春秋戰國的後期,尤其到戰國後期已經開始出現非世襲的官員,意味着已經開始要過渡了,過渡時期嘛,在嚴格的邦國時代,它的卿、大夫都是世襲的。秦漢呢,秦漢開始實行任命制,那麼秦漢的這個人事制度是什麼呢?叫做察舉制。察舉,舉是什麼意思呢?舉就是提拔,提拔官員,通過什麼樣的辦法來提拔官員呢或者選拔官員呢?組織考察,所以叫察舉,從漢武帝開始由地方官負責在自己的那個管理範圍內發現人才向中央報告,我發現一個,我發現一個,進行一些考察,考察有些條件,比方說孝廉、秀才,孝廉就是孝子,是個廉士,品德高尚,是個秀才,學問好,文筆好,有能力,德才兼備,報告給中央,然後中央來任命他做一個官員,叫做察舉。那麼這個察舉制呢它到了東漢末年,它就出了問題了,出了什麼問題呢?一些人為了走仕途,開始做政治秀,做道德秀,你不是要孝廉嗎,你不是要我道德品質好嗎,這個道德品質好它怎麼講呢?這個話,它得有些表現,那麼他們就開始表現,比方說有一個人,他的父親去世了,按照中國傳統的喪禮制度他應該守孝三年,一般地說就是披麻戴孝三年就可以了,但是他為了表示他非常地孝,他不住家裏了,住到他父親的墓道裏面,因為中國古人這個墓,如果家庭比較富裕的話,他墓是做得是很大的,除了墓以外,前面還有一個墓道,帝邊還有一個廬,可以搭一個草棚,在那兒守墓,他住那兒,不回家住,孝,後來被人揭發出來,三年工夫就在那墓道裏生倆兒子,那本來這個事也不能做的,不能吃細糧,不能穿綢緞,當然也不能夠有生兒子的那個事,揭發出來了,假的。還有一個人,兄弟三個都想當官,老大就把大家叫過來說,我們分家吧,我們弄個假分家,我得一大堆,你們兩個得一點點,然後開新聞發佈會說我們分家了,老大得了一大堆,大部分,兩個弟弟得了一點點,大家就問了,說你們兩個弟弟為什麼分家的時候分得這麼不勻呢,弟弟說:哎呀,兄長嘛,長兄如父嘛,孝悌嘛,我們讓,於是這兩個弟弟得了美名,讓,謙讓,禮讓,好,品德高尚,推薦他們兩個做官,等他們兩個做官以後,哥仨又開新聞發佈會重新分家,每人三分之一,大家說你這是什麼名堂?哥哥說我就是想讓弟弟當官,所以我先犧牲我自己的名譽,背一個黑鍋,現在我弟弟已經當了官,我們重新分,於是大家又說這個哥哥不錯,這哥哥也是好哥哥,道德高尚,為了弟弟的前途寧肯背黑鍋了,哥哥也當官,做秀嘛,非常虛偽,所以當時民謠的說法就是舉孝廉,父別居,推薦這個人做孝子,他跟爸爸不住在一塊兒,不贍養父母,舉秀才,不識書,說他這個人有學問,他字都認識,假,這才有後來曹操惟才是舉,如何發現人才是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真正得到解決是在隋唐,是從隋以後,通過什麼制度來解決呢?科舉。『舉』我剛才已經解釋過了就是選擇官吏,『科』是什麼呢?設科考試,通過考試的辦法來發現人才。

畫外音:現在我們知道了秦漢貴族地主階級時代採取的人事制度是察舉,而隋唐庶族地主階級時代採取的人事制度是科舉,在秦漢和隋唐之間就是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採取的人事制度是什麼呢?

那麼在這個秦漢的察舉和隋唐的科舉之間的魏晉是個什麼制度呢?薦舉。什麼叫做薦舉呢?就是由朝廷專門設置的九品中正官來負責推薦官員,這個九品中正官干一個什麼事呢?把所有的人才分為三六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中下又分上中下,叫做三六九等,叫做九品,說這個人才是上上等的,馬上朝廷給個大官做,這個人才是下下等的,給個小吏做,這個叫薦舉。這個薦舉制度又叫九品官人法,又叫做九品中正制,誰發明的呢?就是曹操旁邊的那個謀士叫做陳群的人發明的,然後把這個推薦給曹丕,曹丕接受了開始實行,那麼曹丕為什麼要實行呢?我前面講過了就是為了和士族地主階級做個政治交易,你擁戴我取代東漢,我保證你們士族地主階級做官的特權。所以魏晉南北朝這個士族地主階級做統治階級的時代我們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就是由貴族轉化為庶族的時候要經過士族這個中間環節,因為士族他是一半象貴族,一半象庶族,為什麼說他象庶族呢?因為他歸根結底是平民,他不是貴族,這個象庶族。為什麼說象貴族呢?因為他實際上世襲和壟斷了仕途,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啊,魏晉南北朝這個歷史階段的出現是必然的,何況到了東漢末年,士族地主階級已經壟斷了仕途,這就是佔領了上層建築,已經控制了輿論,這就是掌握了意識形態,已經成為了豪強,這就是把握了經濟基礎,這個階級遲早要登上歷史舞台,但是三國插進來了,三國是什麼?我們前面講過了,魏、蜀、吳三家建立的都是非士族政權,這我們前面已經交待過了,所以三國是插曲中的插曲,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段歷史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50)--歷史插曲

畫外音:公元263年魏滅蜀,公元265年晉滅魏,公元280年晉滅吳,三家都歸於西晉,天下重歸一統,中國歷史在全國範圍內進入了士族地主階級的時代,最終三國做為一個歷史的插曲結束了,那麼我們該用怎樣的標準來評價這段歷史以及其中的歷史人物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之【歷史插曲】。

上一集講到魏、蜀、吳三國在短暫的三足鼎立之後又重新歸於晉朝,三國的歷史大幕最終以士族階級重新獲得統治地位而徐徐拉上,然而我們不會忘記在漢末的歷史舞台上有多少英雄人物潮起潮落,意氣風發,想當年曹操以閹豎之後首倡義軍,毅然舉起了匡復漢室的大旗,劉備為了興復漢室是四處奔波,孫權具有父兄留下的基業對未來也是躊躇滿志,曹操、劉備、孫權最終都站在了自己的人生制高上,建立了自己的霸業,令後業人欽佩不已。然而在三國中有個令人回味的問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最終沒有稱帝,卻留下了篡漢的歷史罵名,而一直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的劉備最終自己稱了皇帝,卻還留下了仁義的歷史美名,那麼我們該用怎樣的方法來看待這段歷史中的人物呢?誰是三國時期真的英雄,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客講壇,為您精彩講述品三國之【歷史插曲】。

在上一集我們講了以士族地主階級為統治階級的魏晉南北朝是歷史的必然,而三國是我們歷史從貴族地主階級向士族地主階級轉化的這個過程當中的一個插曲。那我們怎樣看待這段歷史呢?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進行道德的批判,一種是進行科學的分析。進行道德批判是我們中國很多人所持的歷史觀,他們總是把歷史上的事件和歷史上的人物分成君子和小人,忠臣和姦臣,好人和壞人,紅臉和白臉,這樣看當然比較省事兒,我們小時候看戲也是這樣,一個人物出現了,馬上問爸爸和媽媽,這是好人壞人啊,他省心,但是有時候想想也不省心。比方說我們的三國,你如果要進行一個道德的批判,要按照君子小人等等來劃定這個界限的話,請問魯肅算什麼?魯肅是忠臣還是奸臣?是君子還是小人?大家說魯肅當然是忠臣,沒人把魯肅看成奸臣的,那我告訴你,魯肅是第一個說大漢不可復興的,他最早背叛東漢王朝,奸臣還是忠臣?他比曹操還早,曹操篡漢不是奸臣嘛,魯肅反漢怎麼不是奸臣。好,再請問,荀彧是君子還是小人?大家說荀彧當然是君子嘛,那荀彧的道德高尚是公認的嘛,那他為什麼跟上一個賊呢?按照你這個系統曹操不是賊嘛,荀彧一個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卻跟上了一個又奸詐又殘酷,陰謀詭計一肚子篡奪大漢王朝那麼一個漢賊,那不叫認賊作父啊,你怎麼解釋?再問一個問題,三大戰役怎麼解釋,我們知道三國這個插曲有三個樂章,就是三大戰役:官渡戰役——軍閥戰勝門閥,赤壁之戰——南方對抗北方,夷陵之戰——三家平分天下。那麼這三大戰役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誰發動誰失敗,官渡之戰袁紹發動的,袁紹失敗了,赤壁之戰曹操發動的,曹操失敗了,夷陵之戰劉備發動的,劉備敗了。如果你要進行道德批判,請問你怎麼做?你如果說曹操是賊,那曹操戰勝袁紹,豈不是晉戰勝了善,如果說劉備是仁慈的君主,是好皇帝,他怎麼夷陵之戰打敗了,而且戰勝劉備的人,陸遜你不能說是個小人啊,君子把君子打敗了,你怎麼解釋啊?所以這條路其實是不通的,因此我們只能選擇另一個做法,就是科學地分析。我們必須有一種科學的歷史觀,這個科學的歷史觀在哪裏,在馬克思那裏,馬克思那篇著名的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就是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仿效他的伯父又發動了一次政變,由於他伯父政變的日子是霧月十八日,所以馬克思譏諷地把路易?波拿巴的政變稱為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這個事情發生以後,整個歐洲轟動,說路易?波拿巴這麼一個人怎麼也成人物了,很多人表現出道義的憤怒,用恩格斯的話說,恩格斯在馬克思這本著作的序言裏面講了當然歐洲很多人表現出道義的憤怒,進行道德的譴責,但是沒有人理解這個事件,只有馬克思理解,而且馬克思對事件後來過程所做的預言都兌現了,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按照恩格斯的說法就是馬克思的着眼點不一樣,馬克思告訴我們是法國階級鬥爭造成了一種條件和局勢才使得路易?波拿巴這樣一個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成了時代英雄,也就是說當一個歷史事件發生以後,當一個歷史人物出現以後,做條件、局勢的分析,比進行道德的批判、道義的譴責深刻得多,高明得多,重要得多。

畫外音:易中天先生認為看待一個歷史人物不能簡單地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也就是不能簡單地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因為好人也有不好的一面,壞人也有做好事的時候,所以評價歷史人物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所處的歷史條件和局勢。那麼漢末究竟是一個什麼局勢呢?在易中天先生眼中誰才是三國時期真的英雄呢?

東漢末年的條件和局勢是什麼呢?八個字:舊政已亡,新政末立。這個政指政權,也指政治,一方面東漢王朝作為一個政權它實在是不要說行將就木,嚴格地說應該是已經就木了,它是一個空架子了,當然那些人勸曹操當皇帝的時候就說得很清楚,普天之下沒有一寸土地是東漢的,沒有一個子民是東漢的,它憑什麼還存在,是個空架子,只有一個名,一點實都沒有了,這個政權已經亡了,但是新政權沒有建立起來。另外,東漢的那個舊秩序,政治秩序沒有了,三根支柱支撐帝國大廈,這個已經不存在了。東漢哪三根支柱:外戚、宦官、士族。外戚和宦官在自己內部鬥爭中,在董卓入京之前這兩根柱子就已經垮台了,然後士族這根柱子獨木難支,那麼在這樣一個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呢?也是八個字:重建秩序,重歸一統,因為這個時候只有重歸一統天下才能太平,老百姓才能過上安生日子,你想這些軍閥們今天你打過來,明天我打過去,最後吃苦的是誰啊?老百姓啊,不管哪一個軍閥過來都要搶糧、搶錢、抓壯丁,而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國家,我們民族是一個農業民族,農業生產是要緊的是什麼呢?安定,因為農業生產要依天時,春天來了要趕快春耕,夏天來了要趕快夏耘,秋天來了趕快秋收,我這個正種莊嫁,你那兒打仗。所以人們盼望統一是盼望安定、安寧、安靜、安居,安居才能樂業,樂業才能發展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民族才能昌盛,國家才能富強,人民才能幸福,所以統一是大勢所趨,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就好做評價了,怎麼評價呢?誰能做到誰是英雄,就是誰能為國家的重歸統一做出貢獻,把這個統一的事業往前推進,誰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誰是英雄呢?第一個就是曹操,如果沒有曹操平定北方為將來的三家歸晉打下這樣一個基礎的話,很難說將來歷史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們的人民還要受多少苦難;其次孫權、劉備,孫權把江東平定了,劉備把荊州的一部分益州平定了,也就是說三國鼎立,三家之主都為將來的重歸一統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因此曹操、孫權、劉備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因為這個統一或者一統並不是誰的專利,曹操、劉備、孫權都有都有權利,都有資格,你不能說只有曹操才有資格統一     ,也不能說只有劉備才有資格統一,就因為他姓了個劉,這是沒道理的,而孫權也是想統一的,這個忽視孫權也是沒道理的,孫權稱帝以後也還是不滿意的,當時要孫權去進行一些祭祀儀式孫權都不肯,他說天下沒有統一我怎麼能做,但是這樣麻煩也就來了,因為都有權利,都有資格,都覺得應該由自己來實現天下的統一,這就造成了一個什麼結果呢?就是滄海橫流、英雄輩出、龍爭虎鬥,三國鼎立。所謂歷史插曲就是這樣插進來的,我們一旦知道了怎樣來看待這段歷史我們就很好、很容易來評價這段歷史當中的歷史人物,就可以解開許多謎團了,比方說荀彧之謎。

畫外音:荀彧之死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謎案,荀彧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他為曹操霸業的最終確立嘔心瀝血,但是最後與曹操發生分歧,憂憤而死,易中天先生認為荀彧之死是個歷史悲劇,同時他認為曹操其實也是個悲劇人物,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荀彧是三國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說他重要還不僅僅因為他為曹操平定中國北方做了多少多少貢獻,而在於他的身份,他是什麼身份呢?他出身士族,他是屬於士族地主階級的,他的祖父做過朗陵令,朗陵縣令,他的父親做過濟南相,就是濟南國的國相,他的叔叔位至三公,就是他的叔叔荀爽當過司空,所以荀彧這個家族是一個士族,荀彧本人是個名士。當時有一個著名的人物批評家叫做何顒的,何顒什麼人?何顒南陽人,是當時名士集團的領袖,他和橋玄兩個最早看好曹操的,何顒說荀彧是王佐才也,所以荀彧是士族兼名士。那麼我們前面講過,曹操建立的政權是非士族政權,曹操是對抗士族不喜歡名士的,比方說他殺孔融啊,殺邊讓啊,那麼這樣兩個人怎麼會合作呢?而且荀彧的重要還不光在於他的身份,還在於時機,就是荀彧去投奔曹操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是袁紹已經當了冀州牧,曹操是袁紹任命的一個東郡太守,打個比方說荀彧這個人從袁省長的手下跑到曹市長那兒去了,這個很奇怪,那麼荀彧為什麼要走呢?為什麼要到曹操那兒去呢?【三國志】的說法是荀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就是荀彧看透了袁紹是成不了大事的。那麼我們要問荀彧的大事是什麼呢?和諸葛亮一樣興復漢室,他就是要把東漢王朝重新恢復起來,那麼荀彧要恢復東漢王朝為什麼要去投奔曹操呢?因為荀彧認為要打鬼必須藉助鍾馗,現在鬼太多了,只有鍾馗能打鬼,曹操就是鍾馗,他想的是曹操把這個鬼打了以後,打完了以後這個東漢王朝恢復起來,交給漢皇帝,或者是漢獻帝,或者是漢獻帝的繼承人,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鐘馗在打鬼的過程中自己變鬼了,他要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他沒有想到曹操變成挾天子以令諸侯了,他沒有想到曹操最後要做魏公了,而荀彧認為曹操一旦做了魏公就意味着曹操要篡漢了。所以他只好痛苦的離開了曹操,至於是鬱悶死的還是自殺死的,還是被曹操逼死的我認為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們兩個在政治上已經分道揚鏢了,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結果呢?就因為荀彧和曹操都是有理想的人,他們的理想發生了衝突。荀彧的理想是恢復東漢的秩序,而曹操的是要重建新的秩序,一個不同於東漢秩序的秩序,要建立秩序、要統一中國這是一樣的,問題是統一了以後走什麼路?荀彧是想走東漢老路的,而曹操是想走一條新路的,而曹操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就是他屬於這樣的一種人物,所以這是一個悲劇性的衝突。所謂悲劇性的衝突一定是善的衝突,就是雙方都有道理,放在一起是矛盾的,所以這是一場悲劇的衝突,最後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荀彧的胳膊擰不過曹操的大腿,曹操的胳膊擰不過士族地主階級的大腿。等他死了以後他兒子馬上就和士族地主階級妥協了,歷史又回到了士族階級所希望的那個軌道上,從這個角度講曹操也是悲劇人物。

畫外音:曹操與荀彧之間有着難以調和的理想衝突,因為曹操想成就自己的霸業,而荀彧則一直以恢復漢室為己任。既然如此,兩個最終分道揚鏢則不可避免,東吳的孫權和魯肅是目標一致的,魯肅東吳版的隆中對也為孫權的霸業奠定了理論基礎,但是孫權對魯肅的評價卻不是最高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應該如何歷史地看待孫權與魯肅呢?

魯肅可以說是三國時代最先認清形勢的一個人,當曹操和袁紹剛剛在官渡作完戰,很多人還看不清這個形勢的時候,魯肅來到孫權身邊對孫權說了什麼話?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你要知道七年以後,劉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話還在說興復漢室呢,你說魯肅多有遠見啊,漢室是扶不起來的了,曹操一時半會兒也除不掉,所以怎麼樣呢?所以將軍你就可以干點事了,漢室不可復興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孫權霸業可成,反正現在亂鬨鬨的,你不如現在可以趁早搞一塊地方搞政權出來,曹操既然是不可以卒除的,一下子除不掉的,三分就是必須的,所以魯肅就向孫權提出三分天下的設想,孫權、劉表、曹操三分天下。那麼既然要這個三分天下,荊州和揚州或者說江東就要聯合起來對抗北方,劃江而治,所以南方對抗北方就是必然的,既然南方對抗北方是必然的,那麼聯劉抗曹就是必定的,這就是魯肅的意義啊。我現在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最後赤壁之戰之前孫權決定和劉備聯合就因為七年前魯肅已經把事情說清楚了,孫權必裏有這個底,知道這是必由之路,所以孫劉聯盟赤壁之戰魯肅是第一功臣。魯肅的運氣呢?也在於他遇到了孫權,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前面講了曹操、荀彧是有理想的,但是理想不同發生衝突,孫權和魯肅兩個人都沒有理想,有什麼呢?有目標。他們只有目標,目標是什麼呢?就是魯肅提出的『建號帝國,以圖天下』。要圖天下就得稱帝王,要稱帝王呢,你就先得固江東,你要江東這塊地方都保不住,你還稱什麼帝王,圖什麼天下,你先把江東保住,要保江東怎麼樣呢?就要聯劉備,就要本土化,這是很清楚的一筆帳啊。所以孫權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毅然和劉備聯合,所以孫權後來毅然把政權和軍權都交給江東士族,我得把江東的士族和我綁在一起我江東才能固,我固了江東我才能稱帝王,我稱了帝王我才能圖天下,他帳算得很清楚。所以孫權有三個不在乎:第一不在乎漢室是存是亡。這大漢存不存在無所謂,我覺得它要存在的時候,我說我也是要為了興復漢室,他哪一點做了興復漢室的事啊。第二個不在乎,不在乎曹操是忠是奸。曹操是個忠臣還是奸臣他無所謂,需要你是忠臣的時候你就是漢相,需要認為你是奸臣的時候你就是漢賊,你去看孫權對曹操的稱呼一會兒是曹公如何如何,一會兒是老賊如何如何,他變好幾回了,根本不在乎。第三個不在乎呢,不在乎政權屬性,就是他不在乎他的政權是屬於士族地主階級,還是屬於庶族地主階級,他不在乎,他只在乎一條,姓不姓孫,姓孫就行,所以他在江東成了氣候。因為畢竟曹操是漢相,劉備是皇族,孫權是什麼呢?他為什麼能成氣候呢?與這個有關係。所以魯肅和孫權之間有種默契,君臣之間有一種默契,但是魯肅也有點可憐,就是他死了以後得了個三七開的評價,孫權評價周瑜、魯肅、呂蒙,對陸遜講的,對周瑜的評價是最高的,對魯肅是三七開的,為什麼那麼說?魯肅不該要我借荊州,那魯肅為什麼要借荊州呢?魯肅他是現實主義者,他就考慮到這個時候你不聯合劉備你對抗不了曹操當然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討論的,該借不該借我現在也不想說這個問題,我只是說這兩個人是現實主義者。

畫外音:以上易中天先生用科學的歷史觀為我們分析了曹操與荀彧都是理想主義者,孫權與魯肅都是現實主義者,這兩對君臣之間又各有各的矛盾,而三國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劉備與諸葛亮,一般認為他們兩個人是如魚得水,君臣之間最信任,要不然怎麼會有永安託孤的歷史佳話呢,那麼事實是這樣的嗎?我們該如何歷史地評價劉備與諸葛亮呢?
劉備和諸葛亮是什麼關係呢?兩個字:微妙。如魚得水有沒有,有一點,不多,什麼時候?隆中之對之後是如魚得水的,赤壁之戰以後發生了變化,為什麼呢?因為諸葛亮是有理想的人,劉備有什麼呢?有抱負。曹操叫做有理想但是無藍圖,曹操有一個朦朧的想法,他不知道該怎麼做他摸着石頭過河,所以他挨罵最多。諸葛亮是有理想有藍圖,他有一個【隆中對】,然後井井有條地在實施,做得非常漂亮。孫權他沒有,他有一個目標,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劉備有什麼?有抱負,欲信大義於天下,實際上劉備在見到諸葛亮之前他也不知道他該幹什麼,他只知道我劉某人男子漢大丈夫我得干出一番事業來,我不能白活在世界上啊。他以他在劉表的那個地方跟劉表流着眼淚說:你看我的大腿都長出贅肉來了,這一把年紀了怎麼辦。因為四十多歲在古人已經是老人了,在古時候,他有一個抱負,他沒有目標,沒有藍圖,誰給了目標、藍圖,諸葛亮。諸葛亮【隆中對】讓劉備豁然開朗,原來我劉某人還可以這樣啊,那好,那我就干,兄弟你呢,幫我籌集糧草吧。赤壁之戰以後諸葛亮才正式擔任的職務叫軍師中郎將,任務是什麼?調集賦稅以充軍實,就是總後勤部部長兼總裝備部部長再兼財政部長再兼軍需部長,真正的去奪取天下劉備帶的是別人,入蜀帶的是龐統,入漢中帶的是漢正,為什麼不帶諸葛亮?各種解釋,一般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啊,這個糧草問題是很重要的。你比方說當時劉邦打天下的時候,蕭何就是做這個事情,最後劉邦評定功臣誰評第一,蕭何第一,對不對?劉邦對那些出生入死的將軍說好比是打獵,一個獵狗去追兔子,最後功勞是誰的獵人的,你們這些打仗的就是功狗,蕭何是功人。那麼從這個角度上講諸葛亮當然也是功人他不是功狗,但是我總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這個人太正派了,諸葛亮做人很正派,龐統和法正兩個人不好說了,你看劉備入川的時候去奪劉璋的地盤,這說起來是不夠道義的,你們都是宗室,姓劉的,人家請你來幫忙,你把人家地方佔了,這講得過去嗎?龐統怎麼做解釋,說他這個房子他反正也守不住,我們不去拿了曹操就拿了,那與其給我們還是給曹操呢?這是第一筆帳。第二個,我們得了益州以後封他個大官不就行了嗎?這什麼話嘛,這等於人家一棟別墅請你去做客,然後你變成別墅主人了說分套大房子給他,這種話諸葛亮肯定說不出來的啊。但是這個時候需要這樣的人,那個法正就更糟糕了,他是那個別墅的管家,別墅的主人說請劉備來住住,法正說你把那個主要做了,把這個別墅得了,你說這都是什麼人?但是這個時候劉備就需要這樣的人,不是這樣的人他下不了手,他奪不了地方。所以我們看劉備入蜀帶的是龐統,劉備征漢中帶的是法正,關羽攻襄樊諸葛亮一句話沒說,連他贊成反對我們都不知道,最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是贊成還是反對,我們只知道他事後說了一句如果法正在就好了,法正一定能攔住主公不讓他發動這場戰爭,請大家想一想,在這一段時間內諸葛亮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實際上諸葛亮一生當中還有很多不解不謎,有哪些不解之謎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44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51)--百年孤獨

畫外音: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形象,然而這又一個最另人着磨的人物。他是忠誠的典型、智慧的化身、人臣的楷模,在他身後也留了一個個未解之謎,如果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諸葛亮會出山嗎?劉備稱帝以後他為什麼還承認孫權稱帝,劉備死後他是否大權獨攬,架空劉禪,種種猜測沒衷一是,我們該如何看待諸葛亮,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之【百年孤獨】。

三國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煥發人性光輝的時代。諸葛亮就是一個典範,他二十六歲出山,輔佐劉備,在隆中決策時已經預見到劉備後來可以三分三下有其一,三足鼎立之時他對內依法治蜀,對外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直到病逝於五丈原軍中,這就是諸葛亮傳奇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同樣也引起了後人很多的爭論。三顧茅廬被認為是擺足架子不肯出山,代行君權被認為是效法曹操架空皇帝,那麼諸葛亮留下了一個個未解之謎,易中天先生如何評價?諸葛亮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品三國之【百年孤獨】。

上一集我們講到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我們從這種關係中讀出了兩個字『孤獨』。可能有觀眾朋友會懷疑諸葛亮孤獨嗎?孤獨。凡是偉大的人物都孤獨,曹操孤獨、諸葛亮孤獨,曹操孤獨到連兒子都不理解他,是的,諸葛亮在後世倍受推崇,但是我們要知道一個歷史人物在後代越是受到推崇,那麼他就越孤獨。比方說孔子,孔子被推崇到大成至聖先師的這樣一個地位,而北京大學李零教授對孔子的判斷是什麼呢?三個字『喪家狗』。這是見於【史記?孔子世家】的,而且是孔子本人認可的。所以諸葛亮也一樣,他的一生當中有許多的謎團,這些謎團被他的光輝掩蓋了,在這一集我就給大家講關於諸葛亮講的四個謎團。第一個出山之謎。諸葛亮怎麼出山的?公認的說法三顧茅廬,是不是事實?是。但是與此同時還有一個說法登門自薦,我在【三顧茅廬】這一集已經講過了,而且我得出一個結論,登門自薦和三顧茅廬是並存的,一個在前,一個在後。立馬遭到很多人的痛罵,說你怎麼敢貶低諸葛亮,我的觀點很鮮明,如果是事實我們必須憑着良知和良心把這個事實說出來,顧不上你抬高還是貶低。第二也不是貶低,為什麼呢?我們現在看三顧的說法,三顧的說法有沒有依據?有,在那裏?【出師表】,所以肯定是事實,但絕不是諸葛亮端着架子不肯出山,非得劉備三請四請才出來,也絕不是他原本不打算出山,要三顧以後才出山,他原本就是要出山的,證據在哪裏?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每自比管仲樂毅』。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絕不會老死隆中,就是我在節目裏問的,他在隆中待着幹什麼?他是肯定要出來的,那麼為什麼【出表師】會有另一種似乎是另一種的說法呢?似乎,我們看看【出表師】怎麼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很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那麼這裏面有一個問題呢?一個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似乎原本就是打算如此的,是劉備把他請出來的,這就和每自比管仲樂毅是矛盾的,那麼他自己矛盾嗎?不是,你要理解古人,這是謙辭。下面兩個字詞也是謙辭:卑鄙和感激。卑鄙呢,不是我們現在道德意義上的卑鄙,卑是地位低下,鄙是居住偏遠,翻譯成現代漢語鄙就是小地方人,翻譯成現代漢語卑是普通老百姓,這是謙辭。『由是感激』是什麼呢?感是感奮,激是激勵,不是現在的感謝的意思,我本來是一個小地方人,也沒有什麼地位,先帝不因此看不起我,來跟我討論天下大事,所以我受到感奮和激勵,我才出出山的,這是謙辭啊。是對先帝的追念啊,是歸功於先帝啊,實際上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國士,無雙國士。國士的特點是什麼?以天下為己任。我們有一首歌叫【畢業歌】,大家都很熟悉嘛,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他都有這個志向要做國家的棟樑,要擔負起天下的興亡,難道諸葛亮連這點志向都沒有?否定他這個志向才是貶低諸葛亮呢!而且如果諸葛亮真是打算死守隆中不出來的,不肯出山的人,劉備不會看得起他,我在【春梅煮酒】一集講過一個事實,就是有一個叫做詐汜的人去找陳登,陳登見了他以後自己睡大床,讓他睡小床,這個耿耿於懷跟劉備說,劉備說你是什麼人?你是個士人,你是個國士,國士就是要以天下為己任的,現在天下大亂就等着你們出來,報效國家,拯救人民,你們都不肯出山,耐天下蒼生何,你在幹什麼?你在求田問舍,不要說陳登瞧不起你,就是我劉備也瞧不起你,陳登還客氣讓你睡小床,你到我家裏,我讓你睡地下。所以一個在這樣國難當頭不肯挺身而出的人,劉備是看不起的,而諸葛亮不是這樣的人,我們去讀【三國志】,劉備敗走當陽和魯肅一起來到夏口,這個時候曹操的軍隊追過來了,怎麼辦?諸葛亮說的什麼話?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挺身而出嘛,所以他就是一個挺身而出的人,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因此當曹操準備要打荊州的時候,諸葛亮發現荊州危險,他是會出去找劉備的,他會主動去找劉備的,只不過由於我們不知道的原因,這一次沒有達成什麼協議,也可能是諸葛亮去見了劉備以後,劉備還要考慮一下或者還要考察一下,諸葛亮又回到隆中去了,然後劉備再到隆中去見諸葛亮,所謂三顧也不一定就是只有三次,也可能是多次,也更不意味着去了三次只見了一次,可能次次都見到了,談了很多的話,越談越攏,最後決定出山輔佐劉備。所以這樣一個解釋不但不是貶低諸葛亮,相反是高度的肯定,因為我們從這個案例裏面我們看到了什麼呢?看到了諸葛亮的一種精神,這個精神就是心繫天下的國士精神,這才是我們應該肯定的精神。那一種做清高狀,揚言要做隱士,不肯為國家效力的,那種所謂表現是酸腐文人的表現,不可取,這是第一個謎,出山之謎。

畫外音:有着國士之風的諸葛亮心繫天下、憂國憂民,他的出山沒有世俗人眼裏的故做清高,而且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出山之後的諸葛亮忠心耿耿,恪盡職守,幫助劉備完成了自己的霸業,然而在劉備稱帝的八年以後孫權在武昌稱帝,並派使臣到蜀表示二帝並尊,讓人吃驚的是諸葛亮不但沒有阻止孫權,還派人前去祝賀,他承認孫權稱帝,同意二帝並尊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有着正統思想的諸葛亮為什麼接受這個現實呢?這也就成了諸葛亮留給後人的第二個謎團。

第二個,並尊之謎。所謂並尊是什麼呢?就是承認孫權稱帝。我們知道孫權稱帝是比較晚的,但是後來還是稱帝了。三國時代稱帝的這個程序是這樣,首先是曹丕稱帝,曹操死了以後他接替了魏王,然後接受了陳群的九品官人之法和建議和士族地主階級達成政治交易,然後上演一場所謂禪讓的人這樣一場政治笑劇,當了皇帝,那麼當了皇帝以後,漢就沒有了,變成魏了,這時候第二年劉備宣佈稱帝,仍然叫漢,因為漢皇帝沒有了,漢代也不能沒有皇帝嘛,那麼我劉備來當,那孫權遲遲沒有稱帝,但是最後還是稱帝了,孫權稱帝以後就派使者到蜀國去通知蜀國,說我也當皇帝了,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有兩個皇帝啊,這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啊,因為自從有了帝國制度以後,普天之下只有一個國家,一個皇帝,一個政府,怎麼搞出兩個來呢?何況北邊還有一個,當然了,這個孫權提出來的是你們蜀漢也承認我東吳,我們東吳也承認你蜀漢,我們都不承認曹魏,那也不行啊,天無二日,人無二君啊,(但是)諸葛亮同意,而這個同意在以前是不可設想的。當然,在三國關係中諸葛亮是極力主張聯吳抗曹的,這是自始至終的從來沒有變過,所以夷陵之戰以後,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恢復了和東吳的盟好,派鄧芝使吳,孫權同意了,從此吳蜀兩家就再沒有發生過戰爭。但是鄧芝多次使吳,第二次出使吳國的時候,那時候孫權還沒稱帝,孫權就提出了二帝並尊的設想,孫權說如果將來天下平定了,我們把曹魏滅了,貴我兩國共治天下如何啊?鄧芝說什麼呢?說大王啊,這恐怕不行,我們兩國聯合起來滅了曹魏以後,我希望你們能夠識時務,意思就是希望你投降,如果你們貴方不識時務的話呢,不好辦,天無二日,人無二君,那我們兩國都只好各自回去,各自的君主修德政,各自的文臣武將練功夫,我們大家都把鼓槌拿起來敲,戰場上見。這是鄧芝使吳的時候說的話,但是當孫權當真稱帝的時候,諸葛亮決定承認二帝並尊,這件事情意義非常大的,它對於一個正統思想很重的人來說,邁出這一步非常不容易,為什麼會這樣做?表現出什麼來?我認為表現出的是諸葛亮的務實精神,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我們現在回過頭去讀他的【隆中對】你看可有一句空話,非常實在,劉備還說什麼: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諸葛亮沒有跟你討論什麼主上蒙塵,奸臣竊命這些問題,他講的是你趕快占塊地方,董卓一來天下大亂,所有人都在搶地盤,你非得有根據地不可,非常實在,是個實實在在的人。所以這個並尊二帝,我認為又體現諸葛亮的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就是審時度勢的務實精神。但是這裏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北伐,這個問題我在前面節目裏面已經講過了,就是為什麼要不停的北伐,也不是他不審時度勢,實在是除了這樣做以外,沒有別的選擇,這就不展開說了,第二個謎。

畫外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恐怕很難找到第二位象諸葛亮這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丞相了。他的政治韜略讓他走出茅廬,輔佐劉備,他又顧全大局承認孫權稱帝,恪守與東吳修好。劉備去世以後,他又輔佐幼主劉禪以『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為己任,實行聯吳抗魏戰略,並親自率師數出祁山攻打曹魏。在對內治理上他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然後就在諸葛亮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的背後,又留下了一個大權獨攬,架空劉禪的說法,因此這一對君臣關係就變得十分微妙。那麼諸葛亮是否真的架空了皇帝?他又是否真的大權獨攬呢?這也就成了諸葛亮身後的第三個謎團。

第三個,專政之謎。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了,諸葛亮這一生第一件輝煌的事情就是出山以後,促成了孫劉聯盟,但是赤壁之戰以後一直到夷陵之戰,我們基本上聽不到他的聲音,真正的大展宏圖是在劉備去世以後,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全面接管了蜀漢政權。按照【三國志】的說法『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就是軍、政的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諸葛亮拍板,都是諸葛亮一個說了算,這叫做大權獨攬,而且架空皇帝。這在中國古代也是很忌諱的一件事情,因此歷史學家對此要作出自己的解釋,就覺得非常為難,解釋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劉禪弱智,但是看過【非常君臣】一集的觀眾朋友們應該認同我的一個觀點,劉禪並不弱智。另一種觀點是諸葛亮貪權,但是事實證明他也並不貪權,他沒有象曹操一樣把自己的相位又傳給自己的兒子,怎麼解釋呢?只能解釋為他太負責任,他是不放心,他不放心把這麼大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這是一個能力強的人常常會有的心理,一個能力太強了以後,他就不放心別人,所以他到了事必躬親的程度,他在北伐軍中和司馬懿對壘的時候,司馬懿問蜀國的人說你們丞相最近怎麼樣啊?蜀的人說我們丞相每天吃東西吃得很少,但是工作做得很多,但凡是打二十軍棍以上的都要親自主持。司馬懿說他快死了,這個事情也是有爭議的,首先是有人不同意,說這不可能,一個做丞相的,做總司令的人下面打二十棍子他去數,那不等於一個做總經理的發工資的時候到財務科去數鈔票嗎?那可能嗎?還有一種說法,說那如果是可能的話,說明他管理能力不行,完全不符合管理學的這個法則嘛,你管成這個樣子,難怪你後繼無人嗎,什麼事都你一個人做了,別人得不到鍛煉,得不到成長嘛,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我認為這個事是可能的,但不是每個二十軍棍都去數,每打二十軍棍都去數,那是數不過來的,是什麼呢?偶然去一下,為什麼要偶然去一下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他的法制,因為法制的建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執法,你立了法你不能執法或者執法不公平,或者執法不嚴明,你的法制都會流產,你知道他那二十軍棍怎麼打,全在打人的那個人,他要恨這個人,兩棍子就能打死,他想包庇這個人打二百棍他都不疼,這種事情當然我們現在沒有證據,但是以今度古想當然耳,想當然那個時候可能也有一點,偶然去看一下,就象微服私訪一樣,而且自己作為丞相為下面作出一個表率來,一個領導如果是這樣子來抓工作的話,下面一般工作就會比較好。所以我覺得呢,這個事情表現出他鞠躬盡瘁的負責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後己這八個字見於【後出師表】,【後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寫的學術界有爭議,我也不參加這個討論,但是我的觀點是即便【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八個字仍然足以代表他的精神,他確實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人,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人,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實實在在地講是累死的。所以我希望我們不要在他身上再增加負擔,讓老人家再累死第二回。

畫外音: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治理得最好的國家,這當然歸功於諸葛亮,在內政上諸葛亮厲行法治,使得吏治清明、官吏廉潔。在經濟上諸葛亮關心農業生產,重視手工業,促進了堅持四項基本鹽、鐵、錦業的發展,蜀國的秩序在諸葛亮的手上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條。然而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又是最短命的,僅僅四十多年,蜀漢政權就拱手讓給了司馬氏,這多少對不起九泉之下的諸葛亮,但問題是為什麼諸葛亮一手治理起來的蜀漢會如此短命呢?在蜀國井然有序的環境背後到底還存在什麼問題呢?

第四個謎就是治蜀之謎。諸葛亮的治蜀我在前面的節目裏面已經講過很多了,總起來說就是四個字依法治國,因此在他的治理下,蜀國的情況是最好的。陳壽的【三國志】是這樣描述的,說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這是一個描述,而且陳壽作為良史,我覺得這個描述是靠得住的,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後代很多人紀念他的原因,因為我們都希望有這樣一個很好的社會環境和治安環境,誰都不願意社會是亂的。所謂『吏不容奸』主是官吏當中沒有貪官污吏,『人懷自厲』就是每個人都奮發向上,『道不拾遺』這個不要解釋了,治安好,『強不侵弱』這個也不要解釋,沒有人仗着自己的勢力大欺負弱小的,估計在他的治理下沒有黑社會,『風化肅然』非常乾淨,那麼這個是應該肯定的,而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由於諸葛亮本人以身作則,在依法治國的過程當中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們肯定的,這就是我要說的第四種精神:公正廉明的法治精神。但是這裏面有一個問題,就是諸葛亮領導下的蜀國是治理得最好的,卻又是三國當中最先滅亡的,這個原因我在前面的節目裏面已經講過了不再重複,這裏要補充的是什麼呢?說是我還想推敲一下這樣一個社會秩序和社會環境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它的背後有沒有問題?我的結論是有問題。是什麼樣的條件下出現的這樣的局面呢?不是和平環境,而是戰爭環境,諸葛亮的政府實際上是一個軍政府,他對蜀國的管理除依法治國以外,還長期使蜀國處於戰爭狀態,這個可以聯繫到他的連年北伐,那個從來就沒有成功過的北伐,也不可能成功的那個北伐。他的北伐一方面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興復漢室,另外一方面是為了鎮壓國內的反對派,那就是益州本土集團,所以他的國家長期處於戰爭狀態,治安很好,賦稅很重,因為你戰爭要花錢啊,錢從哪裏來,天上掉不下來,地上挖不出來,只能從人民那裏去拿,最後蜀國的經濟靠什麼?靠蜀錦的出口來維持,所以這樣一個軍政府領導下的處於戰爭狀態而做到的風化肅然,而做到的『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大家可以討論,至少我個人表示不嚮往,我還是喜歡和平環境,但是不意味着我不尊重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我的看法是我們對於這些歷史人物一方面要有歷史之同情,想到他當時做這些事情有他不得不這樣做的一些原因,去充分地理解他,另外一方面還是要站在現代的立場,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來判斷,而不要一味地盲目崇拜或者盲目批判。實際上諸葛亮這種依法治國和我們今天提倡的依法治國是不能打等號的,所以因此我對於他的精神,我們只能抽象的繼承,就是繼承他的什麼呢?公開、公正、公平,廉潔、以身作則,因為他帶頭清廉啊。但是結果是他帶頭過苦日子,全國人民也過苦日子,我自己想想,還是全國人民都過好日子好,寧肯你也過好日子,他這樣的一個依法治國和現在的依法治國是不能打待號的,為什麼呢?中國古代法家的那個『法』是王法,是自上而下的,是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法,儘管它公平、它公開、它公正,它也是統治,而我們現代國家的法是約法,是人民的約法,是保護人民的,是保障人民幸福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所以這兩個法是不同的,雖然這個執法精神是相同的,但是具體的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諸葛亮的依法治國走的是一條中國古代的法家路線,這個路線可以追溯到商鞅,而諸葛亮是欣賞商鞅的,在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是什麼樣的呢?就是全國人民一起很紀律嚴明地過苦日子,沒有個人的自由,所以這一種法治要一分為二的看待,而且由於諸葛亮厲行法治,厲行法家路線,因此他在政治上象極了另一個人,誰?曹操,此言一出,馬上就會有人跳起來,諸葛亮象曹操,你敢這麼說嗎?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45 | 顯示全部樓層
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52)--千古風流

畫外音:做為民間形象,曹操與諸葛亮,一個是奸詐陰險的小人,一個是純粹正直的君子,做為歷史形象,曹操與諸葛亮卻不乏相似之處。比方說都生活簡樸、執法嚴明,但在人們的心目中,曹操始終被看做是白臉的奸雄,諸葛亮始終是正義和智慧的化身,那麼為什麼曹操與諸葛亮的民間形象和歷史形象有這麼大的區別?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演義全集文字版之【千古風流】。

     曹操和諸葛亮是三國時代兩個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後世人們談論最多的兩個人物。在很多人看來,曹操和諸葛亮不但代表着兩個不同的政治集團,而且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在戲劇舞台上和文學作品中,他們是針尖對麥芒,漢賊不兩立的。然而易中天先生在上一集卻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他認為諸葛亮很象曹操,那麼易中天先生為什麼這麼說呢?曹操和諸葛亮到底有哪些相似之處?為什麼民間形象和歷史形象的曹操與諸葛亮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大結局之【千古風流】。

上一集我們講到諸葛亮,而且講到諸葛亮和曹操的相似之處。這話很容易,引起不同的意見,因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這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可謂漢賊不兩立,怎麼會是相似呢?如果我們讀的是【三國志】,而不是【三國演義】,如果我們講的是這兩個人歷史形象,而不是他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如果我們撇開政治集團立場,撇開道德品質評價,單從政治路線看,這兩個人確實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田餘慶先生在講到曹操的法家路線,講到曹操的法治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三國中只有諸葛亮相可比擬,就是至少在法家路線依法治國這兩條上,他兩個人是一致的,而且我甚至認為諸葛亮在蜀漢執行的就是一條沒有曹操的曹操路線,或者說反對曹魏的曹操路線。我們知道曹操要建立的就是一個法家寒族政權,是一個依法治國,而不是由士族地主階級來壟斷的這樣一個政權,這一點諸葛亮和他是完全一樣的,而且是在北方曹丕已經改變了他父親的政治路線的時候,諸葛亮在南方,在益州還在堅持這樣一條路線,這也是他最先滅亡的原因之一,我們在前面的節目裏已然講過,我們甚至會發現他們倆人的官銜都非常相似,曹操是丞相,封武平侯,命冀州牧;諸葛亮是丞相,封武襄侯,命益州牧。不同的在於什麼?不同的在於曹操後來又當了魏公,後來又當了魏王,而諸葛亮沒有封公,沒有封王。但是並非沒有這個動議,李嚴就曾經寫信給諸葛亮要他加九錫,晉封王爵,讓他稱王,當然李嚴寫這封信可能是不懷好意,也把他放到爐子上去烤一烤,問題是諸葛亮怎麼回答的呢?諸葛亮先說我遭到先帝的殊遇,位極人臣,賜錢百億,我已經非常感激了,而現在先帝的恩德還沒有報效,我們的事業也還沒有成功,根本不是談加九錫,晉王爵這個問題的時候,接下來他說(畫面字: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若滅魏斬睿』就是如果我們滅了曹魏,殺了曹睿,因為那個時候曹魏的皇帝已經是曹睿了,『帝還故居』我們皇上能夠回到洛陽,『與諸子並升』我和諸位一起升官,『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那個時候你不要說給我加九錫,加十錫都行,我都能接受,那這個話常常認為不可靠,在歷史上已經有人認為不可靠了,這個話在什麼地方出來的呢?【諸葛亮集】,是他自己的文集裏面的,但是歷史上還是有人不相信,說諸葛亮這個人是很謙虛的,他怎麼會說這種話呢?我的看法是他怎麼就不能說這個話呢,三國時期的人是有血性的,就包括劉備,包括魯肅,這些在某些作品中被描寫的沒有血性的人,其實都是很有血性的,諸葛亮就不能有血性嗎?何況這個話他是反將李嚴一軍嘛,但是很多人覺得這有損丞相形象啊,這個話不能講啊,我的看法怎麼就有損了,我覺得很光輝啊,我看了這句話我覺得太過癮了,本來就是嘛,如果真的是統一了天下,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只不過前面有一些人是接受了這些封號以後他就篡位了,我可以不篡嘛,所以老實說這兩個人真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畫外音:從以上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不難看出曹操與諸葛亮確實不乏相似之處,他們的政治路線是一樣的,他們打算建立的政權性質也是一樣的,就連他們的生活儉樸、執法嚴明都很相似。那麼為什麼在後來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中曹操與諸葛亮卻成了兩個極端,他們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為什麼差別這麼大,請聽易中天先生為我們陳述的四個原因。

第一是自身區別。畢竟這是兩個不同的人,他們自身是有區別的,就政治上而言,一個重要的區別是曹操稱了公,稱了王,諸葛亮沒有,曹操的稱公、稱王就為後來曹丕的篡漢或者代漢打下了基礎,因此不管曹丕的稱帝是不是曹操的願望,曹操都有洗刷不乾淨的這樣的一個罪名,曹操到底想不想當皇帝,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四個字:聽天由命。就是他既沒有說一定要曹丕當皇帝,也沒有說曹丕一定不能當皇帝,他說的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如果天命真的在我們曹家,兒子你就當皇帝,如果天命不在我們曹家,你就不要當。但是他牢牢把握一條最高權力得攥在咱曹家手裏,我們必須大權獨攬,權力一點不放,名分可以馬虎一點,但是儘管如此,曹丕還是當了皇帝,曹丕當了皇帝這個篡漢的罪名只好曹操來背,他洗刷不乾淨,而諸葛亮絕無此嫌疑。那麼後代的這些人還是正統思想很重的,他在這上面一定是大做文章,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曹操奸詐,諸葛亮坦誠。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你看諸葛亮搞過陰謀詭計嗎?沒有吧,他都堂堂正正地在做事,而正因為他堂堂正正做事,他累啊,所以他特別累。曹操還有很多時間去玩兒,我們看不出諸葛亮有時間去玩兒,太正派了。那麼這也讓後世的人要把這兩個人分開了。但是我這裏要交待一下曹操的奸詐後來也是被誇張了的,奸詐是有的,殘酷也是有的,沒有後人說得那麼重,這個有很多歷史學家已經做了清理了,有興趣你們去讀歷史學家的書。第三點區別呢,就是曹操和諸葛亮都是真實的人。但如果要做一個區分的話,曹操更多的是真,諸葛亮更多的是實。曹操他敢說真話,而諸葛亮做事是很謹慎的,諸葛一生為謹慎,唯一一次被認為不謹慎就是十命可受,所以被人懷疑。而曹操不管,『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種話犯大忌諱的,得罪很多人的,別人一般人不敢說的,他就敢說,我們去讀曹操的【述志令】你會發現這個人是一個很真實的人,很敢講真話的人,我這個人是不是啊,出身不好,名聲也不好,所以一開始野心也不大,就想做一個好的什麼郡守啊、縣令之類的,讓大家覺得我這個人不是有能力的,但是慢慢的我野心大起來,我現在想做齊桓公、晉文公,他就這麼實實在在地說,他真。諸葛亮實,腳踏實地地做事,實實在在地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是更喜歡實的,中國文化當中有一種精神就是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所以我們會更喜歡諸葛亮這樣腳踏實地的人,而不喜歡曹操那樣說一些犯忌諱話的人,自身區別的第四點呢,是曹操複雜,諸葛亮純粹。諸葛亮是一個很純粹的人,他就是一心一意地擔負起天下的興亡,一心一意地輔佐劉備,一心一意地治理好蜀國,全身心都撲在工作上,這樣的一種人品是我們民族喜歡的,我們講要做一個好人的時候,有一條就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按照這樣一個標準諸葛亮當然是一個值得崇敬的人。我們不太喜歡象曹操這樣複雜的人,曹操的性格我講過,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複雜的一個人,田餘慶先生總結了四句話,說曹操是什麼人呢?叱咤風雲的英雄,反抗傳統的叛逆,文採風流的才士,權詐忌刻的奸臣。權詐忌刻這就是奸,叱咤風雲這就是雄,加起來就是奸雄,反抗傳統,文採風流,再加上我前面說的喜歡說真話,率性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和自己的喜怒哀樂這叫可愛,合起來就是可愛的奸雄。這話很多人聽不懂啊,奸雄怎麼能可愛?聽不懂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們實際上我們歷史上有很多看起來矛盾的這些詞,比方說儒將,儒雅就不會打仗,打仗就是大老粗,怎麼會儒雅的?怎麼可能有儒將呢?還比如說義盜,做賊那不是義,怎麼會是有義盜呢?大家想想有沒有義盜,有沒有儒將,如果有義盜,有儒將,怎麼就不可能有可愛的奸雄?所以曹操是一個可愛的奸雄。諸葛亮則是一個備受推崇,其實卻不被真正理解的孤獨的人,這是他們自身的區別,也是他們的文學形象和歷史形象完全不同的第一個原因。

畫外音:曹操和諸葛亮雖然有着自身的區別,但在易中天先生看來他們都展示了真實的自我,都有真性情的流露,因此都應該肯定。比如說曹操的真和諸葛亮的實就完全可以並存,但是在民間形象中這兩個人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呢?

第二個原因就是文藝渲染。由於這兩個人的歷史形象本身就存在着差別,到了後代的文學藝術作品當中,這種差別被放大了。比方說曹操講:寧我負人,毋人負人。八個字,還不是正史記載,到了【三國演義】裏就變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人。放大了,本來人家話是有對象的,寧肯我對不起他,不可他對不起我,是一對一的,加上一個天下人,變得普天下人了,放大多少倍?所以他的奸詐和殘酷在文學藝術作品當中是被放大了的。另一方面,諸葛亮的智慧在文學藝術作品中也被放大了,什麼草船借箭啊,借東風啊,空城計啊,編出多少故事來,因為這一段實際上在史書的記載上是空白啊,那麼這樣一種做法,作為文學藝術作品來說,它是符合文藝創作規律的,話要講清楚,文學藝術作品要做什麼呢?塑造典型。典型有兩種,一種叫科學典型,一種叫藝術典型,科學典型選擇的那個東西叫什麼呢?叫標本,標本一定是這個物種當中最普通的那一種,一定沒有任何特殊性,他才標準,標準的本嘛,標本嘛,比方說你做個臭蟲標本,你一定要找個最一般的臭蟲那才叫標本,叫科學典型。藝術典型剛好相反,藝術典型一定要把一個人當中某一個性格他把它突出出來,比方說要描寫一個人非常吝嗇,就吝嗇到什麼呢?吝嗇到偷自己家裏的東西,他才成為藝術典型,文學藝術作品他塑造典型那麼這兩個人他一定要把他典型化,一定要把他們身上某些特點加以渲染、突出,他才有藝術價值。所以說從文學藝術創作的規律來講,文學家、藝術家這樣做是對的,但是我們的觀眾一定要清楚地知道這是文學形象,不是歷史形象,這是兩個概念,這兩個形象可以並存,但我們要把他分清楚,否則就是一筆糊塗帳,然後你再來討論問題就沒辦法討論。這種文學藝術的渲染除了典型化的這種需要以外,還有沒有什麼別的需要呢?有,政治需要。這是這兩個人文學形象和藝術形象差別那麼大的第三個原因,政治需要。什麼政治需要?統治階級需要一位忠臣,人民群眾需要一位清官,文人、士大夫需要一位代表,三種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諸葛亮。因為我前面講過了諸葛亮在蜀漢確實是八個字:位極人臣,大權獨攬。依照他的能力、地位、聲望完全可以做第二個曹操,他完全也可以封個公,稱個王,最後把那個雖然不弱智,但是肯定鬥不過他的劉禪趕下去,完全可以這樣做,但是他沒有這樣做,這叫做千載難逢的一個忠臣的楷模啊,上哪兒找這麼忠誠的人去?而且是一個亂世啊,你想,亂世英雄起四方,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誰都可以撈一把的,太難得了,太值得肯定了,太值得大書特書了。所以統治階級看中了這一點,需要一位忠臣,人民群眾需要一位清官,我們中國人啊或者說我們傳統社會的中國人有三個夢:第一個夢叫作明君夢,就是希望有個好皇帝,真命天子出來了,天下太平,如果皇帝指望不上了,他就希望有一位清官,就是第二個夢叫做清官夢,皇帝糊塗一點,我頭頂上的父母官是個清官,我日子也還好過,如果清官也指望不上了,他還有第三個夢俠客夢,這個時候我就希望有一個俠客出來,半夜三更取那貪官首級,為我們報仇雪恨,為我們平反冤案,如果俠客也指望不上了呢?就只好指望武俠小說了,這就是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武俠小說的原因。好了,三個夢:明君夢、清官夢、俠客夢,這清官夢大家又選中了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確實廉潔奉公啊,而且執法公平啊,正因為他廉潔奉公、執法公平,所以他去世了以後,蜀國的老百姓都主動來祭祀他,至今崇拜他啊,寄託了我們人民群眾這樣一個社會理想啊,這是人民群眾需要一位清官。第三個文人、士大夫需要一個代表。『士』這個階層非常特別,它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是最低一等的貴族,秦漢以後是最高一等的平民,他們的特點是什麼呢?是基本上沒有不動產,有的是一身本事,有武藝的叫武士,有文才的叫文士,武士可以給別人做保鏢或者刺客,文士可以去給別人做謀臣或者秘書,所以士這個階層的特點他是一個要參與政治的,只有極個別,極個別真正不願意參與的那叫隱士,其他的文士也好,武士也好他都要參與現實的社會政治。但是士這個階層他還有一個特點是什麼呢?他是獨立的,他沒有不動產,他是可以流動的,是所謂人才流動啊,他是可以流動的,因此他是什麼?他是毛,毛要附在一張皮上才有作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他一定要附在一張皮上,但是他又不肯附在一張皮上,因上附在一張皮上我就沒有自尊了,沒有尊嚴了,因此最好是什麼呢?最好是皮來找毛,跟毛說你來附在我身上,我說我不去,你來吧,我不去,你來吧,好吧我勉強去,三顧,為什麼後世那些人要把三顧誇成那個樣子?就是表達了他這樣一種政治需求,希望最好天底下的君主都象劉備一樣請我三回,對不起,歷史上就這一回,而且後世的皇帝不但不來請你,還告訴你,你想來依附嗎?先考試,科場考試你知道是個什麼樣子?進門的時候是要脫光了衣服搜身的,怕你帶個什麼作弊的東西啊,全部光着身子進去,三國時代還有一位士人是三請才出來,他太羨慕了,三股力量集中在一起就塑造出諸葛亮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了。因此他由人變成了神,那麼有人問曹操呢?曹操為什麼由人變成了鬼呢?道理也很簡單,典型需要,正面典型還需要一反面典型,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才能夠教育後代嘛,諸葛亮既然做了正面典型,那曹操當然去做反面典型了,活該你,誰要你闖在前面呢?誰要你自己有那麼多毛病呢?誰讓你被人抓住那麼多把柄呢?政治需要。哪個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宰相學曹操,有那個皇帝喜歡?對不對?哪個做下級的也不喜歡自己的上司一不高興殺人?誰喜歡?至於文人、士大夫當然不會表揚曹操了,因為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的,你要知道宦官和士族是矛盾大大的,東漢末年叫做清流和濁流,根本是不能合流的,蔑視他還來不及呢,政治需要,第三個原因。

畫外音:根本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由於文學渲染和政治需要,所以在民間形象和文學形象中曹操與諸葛亮擔當了兩個被放大的角色,一個代表着惡,另一個代表着善,曹操不可避免地從英雄變成了奸雄,諸葛亮也從此走上神壇,那麼為什麼後世的人們願意接受這樣一個並不完全真實的改編呢?是什麼原因促成了二人的最終形象呢?

第四個原因,社會心理。中國人的社會心理是什麼呢?聖人情結。因為中國是一個宗教意識就是我們民族是一個宗教意識淡薄的民族,在我們傳統社會的社會生活中,其實是沒有宗教的,我們沒有本土宗教,宗教都是外來的,道教是宗教外來以後才出現的,不是自己產生出來的,我們不崇拜神,我們崇拜人,這是中西文化的差異,西方人崇拜神,而且基督教的神是無形的,基督教教義的上帝沒有形狀,不是人格神,他是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存在,因此超越了所有的人,因此才可能實現在上帝面前的人人平等,才有了對上帝的懺悔,他實際上是一種內心獨白。而中國呢?它沒這個概念,中國傳統沒這個概念,它崇拜的是人,從伏羲開始,然後是周公,孔子,都是真人,真人崇拜,那麼這個真人一旦他變成了崇拜對象就必須把他完美化,就把他神話,就要弄得他完美無缺,比方說孔子,後世被尊為大成至聖先師,甚至後來有一種說法說一個人,你只要在孔子身上學到三條你就是君子了,孔子太高大、太完美,高山仰止,你只能仰着頭看,你學都學不來的,你學三條就不錯了,有一個紈絝子弟、花花公子就說了,我就學了孔子三條,人說不可能,就你這麼個人還能學到孔子三條,我當然學到三條: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唯酒無量。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真人崇拜是多麼的可笑,是人他就會有弱點,是人他就會有缺點,是人他就會犯錯誤,世界上哪有無弱點、無缺點、不犯錯誤的人呢?那神都難免嘛,【聖經】裏面那個上帝他也不知道伊甸田裏有條蛇嘛,你說那蛇哪來的,是他創造的還是不是他創造的?是他創造的他不全善,外面進來的他不全能,外面進來一條蛇他不知道他不全知,神都難免犯錯誤何況人呢?那麼由於我們有這樣一個崇拜,我們就要把這個對象說得完美無缺,而在我看來一個人一旦變成完美無缺了,我就不相信,絕不可信,也絕不可愛,可愛的人一定是有缺點錯誤的,哪怕睡覺打呼嚕,你總得有點缺點。

畫外音:易中天先生認為自身區別、文藝渲染、政治需要和社會心理是曹操和諸葛亮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形成的四大原因。其中聖人崇拜和情結至關重要,由於有這樣一個情結,我們就要把崇拜的對象說得完美無缺。同樣,由於有這樣一個情結,我們在把一個人變成神的同時,也一定會把另一個人變成鬼,那麼這個情結的背後又是什麼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0-7 08:46 | 顯示全部樓層
實際上,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在我們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當中的曹操和諸葛亮一個神一個鬼,恰恰就是我們人性的兩面,人是複雜的,人是矛盾的,任何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善與惡的鬥爭,當我們這個人性折射到文學藝術作品當中,折射到我們的民間傳說當中就形成了這樣兩個形象,因此我們說他們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這枚硬幣就是人性。他們也是長江的後浪和前浪,曹操是前浪,諸葛亮是後浪,都在致力推行一條屬於庶族地主階級的法家路線。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諸葛亮變成後浪以後,曹操就不可避免地死在沙灘上了,而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這段歷史,我們應該看得更高、看得更遠、看得更深,這就是我寄希望於諸位的五十二集大型系列節目【易中天品三國】全部講完,謝謝大家的收看,再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