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為』思想是老子思想的重要代表,古來評價不一,有謂之睿智,有謂之無奈,『無為』確為何解,準確的內涵是什麼,今懷忐忑竊淺談小論。% u+ F- S- {) A) C" }6 H3 m
9 h1 U4 X9 _+ `, a& g9 |3 t 『無為』一詞在【老子】中共出現了七次,每次的內涵不完全相同,但異曲同工,大道相通。『無』字在【老子】中有兩解,一作否定副詞,即不的含意;一作依照自然規律,不外施妄為。【老子】第一章中『無,名天地之始』,可見老子把『無』作為天地的原始和道的本象,下文有『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無』字在【老子】中有道的原始內涵,所以『無為』的全解應該是依道而為,循自然規律而為,不妄為。9 p3 j m7 s6 x% I6 y" O" ]% b
- b$ [. l, M$ |" o* ^6 U' d' a
【老子】中第一次出現『無為』是在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無為』第一次出現,開宗明義,無為即是依道而為,絕不是不為,既有『處、行』二字,何以說是不為呢?老子的『無為』主張本質上是有為,是依道而有為。所以說『無為』不是消極的,無奈的,而是從更高思想智慧出發的依道而為。老子的思想本質不是出世,而是入世,否則何以西出關外留下五千真言而言道德之意呢?+ d8 v4 R: C9 b
8 G* h- G7 F- L
【老子】中第二次出現『無為』是在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此句中有兩個『無』字,第一個無字即道和自然規律,第二個無字是否定副詞,即不的意思。此句意為按照道和自然規律而為,則沒有不能治理的(天下大治)。無為的思想體系,是要與自然規律相結合而自我約束,相生相長,循自然規律就是無為。
* }- P7 P5 G* m
' s+ M% D. f$ u; _2 V7 R5 Q5 I 【老子】中第三次出現『無為』是在第三十八章『上德無為無以為』,意為品德高尚的人無所作為,無心去作為,『以』是用的意思,無以為即無所為,沒有企圖。老子第一次提出了『無為無以為』的觀點,闡明了無為是依道而為,沒有人為的企圖,說明了道的客觀性。帝王君臨天下,常施德於民,實際上是使民歌功頌德受其愛戴而已,是利用之求,交易之道,非真德也。只有『無為無以為』才是上德,才是天道,正所謂『天道無為無以為』。『無為無以為』是老子無為思想體系的又一重要體現。5 i3 K; m5 o! P9 m+ M1 }8 I
& h# n3 s2 Z. R$ u; e
【老子】中第四次出現『無為』是在第四十三章『君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水和空氣都是至柔之物,然偏能穿石運物,化鐵蝕金,這就是『無為之有益』,老子用無為之有益,闡述了柔能克剛,守柔才是常勝之道的道理。
* y' A9 @, w: g( m; g; t0 K% M
& g2 n3 o; u% ^4 b) l7 ^ 【老子】中第五次出現『無為』是在第四十八章『無為而無不為』, 是老子無為思想體系的又一重要體現。漢·劉安:『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上行無為,則民亦自正,亦各安其業,故無不為也,「無為」者,言其因,「無不為」者,言其果。』老子又一次揭示了『無為』與『無不為』的因果關係,指出了『無不為』的效果正是由於『無為』產生的。. G0 b5 y2 M3 J2 C- w& p" K
& e+ y7 w4 w* f8 V; ~8 o 【老子】中第六次出現『無為』是在第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此『無為、好靜、無事、無欲』皆『無為』之本。+ T: r* _2 C8 b0 L
# F( W! z0 w' _ X
【老子】中第七次出現『無為』是在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古人註:以無為為居,以不言為教,以恬淡為味,治之極也。故聖人不妄為,常為於無為;不生事,而常事於無事;不耽味,而常味於無味也。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即此『為無為』之義。: b. I( o( X1 i( s5 K0 u
6 B! \: M7 [4 K3 j* |# s8 o 『無為』雖然在【老子】中出現了七次,但『無為』的思想卻縱貫始末,形成了系統豐富的思想體系。幾千年來,無為思想影響豐富着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劉邦平天下而立漢室,治天下就用『無為』思想,輕法刑,薄徭役,讓人民休養生息,從而才醫治了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亂給人民和社會造成的創傷,大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文帝、景帝繼續採用高祖之略,歷史上出現了有名的『文景之治』,中國出現了第一個封建社會的繁榮盛世。
& Y4 ~' @- _1 K5 k) u& p, H4 Z8 z, ~5 a! p
由老子『無為』思想產生的崇簡尚朴的哲學和美學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審美觀,中國書畫等藝術無不從之。中國書畫講求筆簡意賅,重寫意不寫實,常常計白以黑,無畫處皆成妙境,只有懂得了老子的『無為』思想才能欣賞到中國書畫的妙處。
# o8 E* j) l3 X; h& m$ y( s0 h; o/ d) @; g9 j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國家正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客觀上也是『無為無不為』的思想體現,我們按照市場和經濟規律辦事,政府逐漸從經濟工作中退了出來,宏觀加強對市場的管理,維護市場秩序,正是政府的『無為』才能『無不為』,二十年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果。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們也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積極轉變政府職能,變『權力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變『有 為』政府為『無為』政府,我們的國家正在走着一條『為無為,則無不治』的科學管理之路。 h+ T# U9 B7 W$ E
% s6 N: p/ r4 Y
小到一個國家,大到全人類和整個自然界,『無為』思想都有正確的實際意義,人類步入現代社會以來,工業文明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界的平衡,人類擁有的核武器足以毀滅地球多少次,人類的『有為』違背了『無為』的自然規律,必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懲罰,面對人類和自然界的矛盾關係,我們不止一次地想到了幾千年前的老子那雙睿智的眼睛和充滿智慧的思想。
% t3 r. ]! ]/ F8 _ c7 F/ D3 e9 ^6 a8 M. [4 S4 o7 E
『無為』和『有為』是相對的,關鍵要正確認知客觀世界,正確把握客觀事物的規律。三國鼎立,蜀國初定,諸葛亮在【答法正書】中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論斷駁斥了蜀中政客法正的主張。法正主張蜀初定,應效仿劉邦輕法刑、施德政的主張。諸葛亮駁斥法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末漢初,由於秦的暴行,刑法殘酷,民皆惡之,加之戰亂,民不聊生,所以高祖劉邦輕法刑、施德政,天下大治。今蜀劉璋暗弱,法令不行,蜀地吏民,專權放縱,所以必須嚴法刑,賞罰分明,以法立信誠,國家才能大治。法正只知其一,諸葛亮不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正確把握了『無為』和『有為』的度,根據客觀規律制定了正確的治國方針,建立了名垂青史的功業。
7 `& x3 h/ y' r8 N+ n* Q/ \$ Q% ^9 o0 V" e, Y7 Y" f
學習研究老子道家文化,要正確把握老子『無為』思想的正確內涵,把握『無為無以為』和『無為無不為』的辯證關係,學習吸取老子思想中的精髓,古為今用,學為今用。$ v% F1 T. N. u V) M# T
原創作者:倰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