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挫是一種心理承受力。人在艱苦環境中,戰勝的不僅是環境,也戰勝了自己,提高了自己。沒有嘗過飢與渴滋味的孩子,永遠也感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沒有克服過困難和失敗的孩子,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悅;沒有經歷過苦累和辛勞,也就感受不到完成勞動後的幸福和心情舒暢。
& }, y+ W4 U# _/ Y1 F 如果你的孩子從來不分擔家務,就不會懂得父母的苦心,也不知道怎樣對家長表示關心,久而久之,可能會變得粗暴、懶惰、自私、冷漠,好像是家庭中的局外人。從小培養幼兒耐冷耐熱、忍飢忍渴、承擔勞務、不怕挫折和敢於面對困難的耐挫力,對提高幼兒的心理素質是不可缺少的一課。! E1 h* e# `( W/ W3 e# a
近年來,在培養跨世紀人才的討論聲中,耐挫教育越來越引起全世界家長的關注。在一些發達國家,由於物質生活條件日益優越,就更加重視對下一代人的耐挫教育,如在日本,有近800所幼兒園,為增強幼兒體質和耐寒抗病能力,培養吃苦耐勞精神,要求孩子在冬天仍赤裸上身跑步;有的家庭定期讓子女吃『飢餓午餐』,品嘗父母過去的艱苦生活;有的社團利用假期組織少年兒童背着行李到草原或荒島生活,鍛煉自我保護及求生存的基本能力。在韓國,有些家長冬季讓子女在冰窟窿裏呆一會,克服寒冷,考驗勇敢品質。
% q6 k8 F* K9 D$ ^ 我國許多教育工作者也開始關心心理耐挫能力的培養,認為挫折並不總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認識和態度。對於兒童來說,同樣的挫折既可以使人消極頹廢,甚至產生心理障礙,也可以使人意志堅強,奮發向上。家長應當鼓勵幼兒敢於面對困難,有意識地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磨鍊幼兒。在家中可以公開談論一些父母憂愁的事,如家庭增加的經濟:負擔開支、事業發展上的煩惱、母親下崗的問題等,讓孩子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懂得大家都要不怕困難、不怕吃苦,認識到困難好比是一個個堡壘,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攻克他們,並得到勝利的歡樂;有的家長甚至有意設置有一定難度的活動,讓子女實踐。如讓子女擔任周末『值班家長』,上街賣報,暑假回鄉勞動等。+ x2 L, l) }/ j% m- ^2 [7 O/ G7 X
然而,對於3~6歲的幼兒來說,耐挫教育要充分注意安全性原則和適度性原則,便於操作,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的整體性發展。如參觀,遠足,登山比賽,農村留宿,雪地行走,郊遊挖野菜.品嘗甜酸苦辣餐,全家參加做食物、刷鞋子活動,開展剝蠶豆、剝鵪鶉蛋,飲料罐搭高、滾遠,猜謎搶答和賽棋、跳繩、拍球、投環、頂書行走等各種競賽,激勵幼兒多動手動腦,教育幼兒勝不驕、輸不餒,只要再接再厲,堅持練習,一定可以贏得更大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