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本草綱目 [電子書]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栝樓

【釋名】果裸、瓜蔞、天瓜、黃瓜、地樓、澤姑,根名白藥、天花粉、瑞雪。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1、痰咳不止。用栝樓仁一兩、文蛤七分,共研為末,以濃薑汁調成丸子,如彈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熟栝樓十個、明礬二兩,共搗成餅,陰乾,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薑湯送下。
2、乾咳。用熟栝樓搗爛,加蜜等分,再加白礬一錢,共熬成膏,隨時口含回汁。
3、痰喘氣急。用栝樓二個、明礬如棗大一塊,同燒存性,研細,以熟蘿蔔蘸食。藥盡病除。
4、肺痿咳血。用栝樓五十個(連瓤瓦焙)、烏梅肉五十個(焙過)、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個,共研為末;另將豬肺一片切薄,摻末一小撮入內,炙熟,冷嚼回下。一天二次。
5、婦女夜熱(痰嗽,月經不調,形瘦)。用栝樓仁一兩,青黛、香附(童便浸,曬)各一兩五錢,共研為末,加蜜調勻,口中噙化。
6、黃疸。用青栝樓焙過,研為末。每取一錢,加水半碗,煎至七成,臨睡時服,五更有黃物瀉下,即為見效。此方名為『逐黃散』。
7、小便不通,腹脹。用栝樓焙過,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送下。服至病癒為止。
8、久痢。用在熟栝樓一個,煆存性,出火毒後三工業區末。一次服完,溫酒送下。
9、吐血。泥封栝樓,煆存性,研為末。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10、屙血。用栝樓一個,燒灰,加赤小豆半兩,共為末。每服一錢,空心服,酒送下。
11、咽喉腫痛,不能發聲。用栝樓皮、白僵蠶(炒)、甘草(炒)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三錢半,薑湯送下。一天服二次。或以棉裹半錢含咽亦可。此方名『發聲散』。
12、諸癰發背。用栝樓搗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13、風瘡疥癬。用生栝樓一、二個,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熱飲。
14消渴。取大栝樓根(天花粉),去皮,切細,水泡五天,每天換水。五天後取出搗碎,過濾,澄粉,曬乾。每服一匙,水化下。一天服三次。亦可將藥加入粥中及乳酪中吃下。又方:用栝樓根切薄,炙過,取五兩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隨意飲服。
15、小兒熱病。用栝樓根末半錢,乳汁調服半錢。
16、天泡濕瘡。用天花粉、滑石,等分為末,水調搽塗。
17、折傷腫痛。用栝樓根搗爛塗患處,厚布包住,熱除,痛即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瓜

【釋名】土瓜、鈎、老鴉瓜、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師姑草、公公須
【氣味】(根)苦、寒、無毒。
(子)酸、苦、平、無毒。
【主治】1、小兒發黃。用王瓜根生搗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見效。
2、黃疸變黑。用王瓜根搗汁,清晨溫服一小升,午刻黃水從小便排出。如未排出,可再次服藥。
3、小便不通。用王瓜根搗汁,稍加水,以竹筒海外僑胞藥入尿道。
4、大便不通。用上方吹入肛門內。
乳汁不下。用王瓜根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5、乳汁不下。用王瓜根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6、月經不利(小腹脹痛、帶下或一月兩次月經)。用王瓜根、芍藥、桂枝蟲各三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土瓜根散』。
7、反胃吐食。用王瓜燒存性,取一錢加棗肉、平胃散二錢,酒送下。
8、筋骨痛。用王瓜子炒開口,研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大腸下血。用王瓜一兩(燒存性)、地黃二兩、黃連半兩,黃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米湯沖服三十丸。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葛根

【類別】 根類
【英文名】 Lobed Kudzuvine Root
【別名】 葛條、粉葛、甘葛、葛藤、雞齊、鹿藿、黃斤
【來源】 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的根。
【採制】 秋、冬季採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乾燥。
【性味】 呈縱切的長方形厚片或小方塊,長5~35cm,厚0.5~lcm。外皮淡棕色,有縱皺紋,粗糙。切面黃白色。質韌,纖維性強。無臭,昧微甜。性涼,味甘、辛。 無毒。
【植物形態】 藤本,長約達10m,全株被黃褐色長硬毛。三出複葉互生,托葉盾狀着生,卵狀橢圓形;中央小葉菱狀卵形或寬卵形,側生小葉斜橢圓形,兩面被糙毛,背面較密;托葉盾形,小托葉針狀。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小苞片卵形或披針形;花萼鍾狀,萼齒5,上面2齒合生,下面l齒較長,內外面均被黃色柔毛;花冠蝶形,藍紫色,長約1.5cm。莢果線形,長5~10cm,扁平,密生黃褐色長硬毛。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叢、路旁、疏林中較陰濕處。
主產湖南、浙江、河南、廣東。
【功能主治】 解表退熱,生津,透疹,昇陽止瀉。用於外感發熱頭痛、高血壓頸項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
1、傷寒(初覺頭痛,內熱脈洪)。用葛根四兩,加水兩升、豉一繁榮昌盛,同煮成半升服。加生薑汁更好。
2、煩躁熱渴。用葛粉四兩,拌入泡過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湯同服。
3、心熱吐血。用生葛根搗汁半升,一次服完。
4、熱毒下血。用生葛根二斤,搗汁一升,加藕一升服下。
5、酒醉不醒。飲生葛根汁二升便愈。
6、癤子初起。用葛蔓燒灰,水調敷塗。
【主要成分】 含多種黃酮類成分,主要活性成分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
【附註】 同屬植物甘葛藤P. thomsonii Benth.的根同作葛根入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天門冬

【拉丁文】 Radix asparagi
【英文名】 Cochinchinese Asparagus Root
拼音:Tian dong
【別名】 大當門根、門冬、顛勒、顛棘、天棘、萬歲藤
【歸類】植物 天門冬
【藥典收入】 是
【藥效分類】 補陰藥(補益藥類)
【性】 寒
【味】 甘 苦
【毒性】 無毒
【歸經】 肺 腎
【藥用部位】 塊根
【功效】 滋陰潤燥、清肺生津。
【主治】 肺燥乾咳,頓咳痰粘,咽干口渴,腸燥便秘。
【藥量】 6-15g。
【配伍宜忌】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炮製方法】 將原藥除去雜質及泛油色黑者,洗淨曬至八成干,去外皮,洗淨切片。
【品質標誌】 本品以肥滿,緻密,色黃白,半透時者為佳。
【商品規格】 商品按產地有川天冬,溫天冬,湖天冬之分。各地所產天冬,按根條粗細分為三等。一等:塊根長紡錘形,中部直徑1.2cm以上;硬皮去淨,表面黃白色,半透明,斷面中央有白色中柱。二等:中部直徑0.8cm以上;間有未剝淨硬皮,但不得超過5%。三等:中部直徑0.5cm以上;表面及斷面紅棕色或紅褐色,稍有未去淨硬皮,但不得超過15%。
【有效成分】 L-天門冬酰胺 5-甲氧基甲基糠醛 β-谷甾醇 菝葜皂甙元
【附方】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門冬搗汁一斗、酒一斗、飴一升、紫苑四合,濃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2、肺勞風熱。用天門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3、風顛發作(耳如蟬鳴,兩脅牽痛)。用天門冬(去心、皮),曬乾,搗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4、小腸偏墜。用天門冬三錢、烏藥五錢,水煎服。
5、癰疽。用天門冬三、五兩,洗淨,搗細,以好酒濾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服藥,必愈。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百部

【釋名】婆婦草、野天門冬
【集解】百部科 (Stemonaceae)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l.)Miq.或對葉百部Stmona tuberosa lour.的乾燥塊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無白心,取出,曬乾。
【產地】直立百部和蔓生百部主產安徽、江蘇、浙江、湖北、山東等省。對葉百部主產湖北、廣東、福建、四川、貴州等省。
【植物形態】直立百部 呈紡錘形,上端較細長,皺縮彎曲,長5~12cm,直徑0.5~1cm。表面黃白或淡棕黃色,有不規則深縱溝,間或有橫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角質樣,淡黃棕或黃白色,皮部較寬,中柱扁縮。氣微,味甘、苦。蔓生百部兩端較狹細,表面多不規則縱皺紋及橫皺紋。對葉百部 呈長紡錘形或長條形,長8~24cm,直徑0.8~2cm。表面淺黃棕至灰棕色,具淺縱皺紋或不規則縱槽。質堅實,斷面黃白至暗棕色,中柱較大,髓部類白色。
【氣味】(根)甘、微溫、無毒。
【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於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於頭虱,體虱,蟯蟲病,陰癢症。3~9g。
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溫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薑,各搗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搗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湯煎成膏,噙咽。
2、遍身黃腫。用新鮮百部根,洗淨,搗爛,敷臍上,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蓋在藥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後,口內有酒氣,水從小便出,腫亦漸消。
3、熏衣虱。和百部、秦艽,共研為末,燒煙熏衣,虱自落。用上兩藥煮湯洗亦可。
【主要成分】直立百部塊根含直立百部堿(Sessilistmonine)、霍多林堿(Hordonine)、對葉百部堿(Tuberostemonine)、原百部堿(Protostemonine)等。蔓生百部塊根含百部堿(Stemonine)、次百部堿(Stemonidine)、異次百部堿(Isostemonidine)、蔓生百部堿(Stemonidine)、異蔓生百部堿(Iso stemonamine)及原百部堿。對葉百部塊根含對葉百部堿、異對葉百部堿、次對葉百部堿(Hypotuberostemonine)、氧化對葉百部堿(Oxotuberostemonine)、斯替明堿(Stemine)等。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何首烏

【釋名】交藤、夜合、地精、陳知白、馬肝廠、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瘡帚、紅內消
【集解】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乾燥塊根。秋冬二季葉枯萎時採挖,削去兩端,洗淨,個大的切成塊,乾燥。
【產地】主產於河南、湖北、廣西、廣東、貴州、四川、江蘇等省區。
【植物形態】本品呈團塊狀或不規則紡錘形,長6~15cm,直徑4~12cm。表面紅棕色或紅褐色,皺縮不平,有淺溝並有橫長皮孔及細根痕。體重,質堅實,不宜折斷,斷面淺黃棕色或淺紅棕色,顯粉性,皮部有 4~11個類圓形異型維管束環列,形成雲錦狀花紋,中央木部較大,有的呈木心。氣微,味微苦而甘澀。
【氣味】(根)苦、澀、微溫、無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癰,潤腸通便。用於瘰癘瘡癰,岡疹瘙癢,腸燥便秘;高血脂症。
【附方】1、骨軟風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癢,行步困難)。用何首烏(以有花紋者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曬乾,搗爛,加棗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2、皮裏作痛(不知痛在何處)。用何首烏末,薑汁調成膏塗搽,搽後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3、自汗不止。用何首烏末,調唾液,封臍上。
4、腸風下血。用何道烏二兩,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米湯送下。
5、破傷血出。用何道烏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6、瘰鬁結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烏根洗淨,每日生嚼,並取葉搗爛塗患處。
7、癰疽毒瘡。用何首烏不限量,在文武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開幾次後,存酒,隨時飲用;取藥渣焙乾,研為末,以酒煮麵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病癒後,藥可常服。
8、大風癘疾。用何首烏(以大而有花紋者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覆蒸、曬數次,加胡麻四兩,再蒸再曬,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疥癬。用何首烏、區葉等分,水煎濃湯洗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烏莖、葉煎湯洗浴,也有效。
【主要成分】含蒽醌衍生物,主要為大黃酚、大黃素,其次為大黃酸、大黃素甲醚、大黃酚蒽酮(Chrysophanol anthrone)等,此外 ,尚含卵磷脂及一種茋類化合物2,3,5,4'-四羥基茋-2-O-β-D-葡萄糖甙(2,3,5,4'-Tetrahgdroxystilbeno-2-O-β-D-glucoside)。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萆解

【釋名】赤節、百枝、竹木、白菝葜。
【氣味】(根)苦、平、無毒。
【主治】1、腰腳痹軟。用萆解二十四分、杜仲八分,一起搗爛、篩過。每天清晨用溫酒沖服一匙。忌食牛肉。
2、小便頻數。用川萆解一斤,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鹽酒送下。
3、白濁(漩面如油,澄下如膏)。用萆解、石菖蒲、益智仁、烏藥等分,每服四錢,加水一碗、鹽一小撮,煎至七成,飯前溫服。一天服一次,鹽酒送下。
4、腸風痔漏。用萆解、貫眾(去土),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服,溫酒送下。此方名『如聖散』。
5、頭痛發汗。用萆解、旋復花、虎頭骨(酥、炙)等分為末。將發病時,以溫酒送服二錢,暖臥取汗即愈。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菝葜

【釋名】菝、金剛根、鐵菱角、王瓜草
【氣味】(根)甘、酸、平、溫、無毒。
【主治】1、小便滑數。用菝葜根研為末,每服三錢,睡時溫酒送下。
2、赤白痢。用菝葜根、臘茶,等分為末,加白梅肉搗勻,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五至七丸,小兒三丸。白痢,甘草湯送下;赤痢,烏梅湯送下。
3、沙石淋。用菝葜根二兩,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服後用地椒煎湯浴腰腹,須臾即通。
4、消渴。用菝葜半,搗為小塊,加水三碗、烏梅一個,煮成一碗,溫服。
5、風濕腿弱。用菝葜洗淨、銼細,取一斛,加水三斛,煮成九斗,泡曲子,去渣,取一斛如常法釀酒,每日適量飲用。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土茯苓

【拉丁文】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英文名】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釋名】土萆解、刺豬苓、山豬糞、草禹餘糧、仙遺糧、冷飯糰、硬飯、山地栗
【歸類】植物 土茯苓
【藥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清熱類) 祛風濕藥(祛風類)
【性】 平
【味】 甘 淡
【毒性】 無毒
【歸經】 肝 胃
【藥用部位】 根狀莖
【功效】 清熱解毒、除濕、利關節。
【主治】 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鬁,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附方】1、梅毒。用土茯苓四兩、皂角子七個,煎水代茶飲。
2、骨攣癰漏(筋骨疼痛,潰爛成癰,積年累月,終身成為廢疾)。用土茯苓一兩,有熱加黃苓、黃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加四物湯,煎水代茶飲。又方:用土茯苓四兩、四物湯一兩、皂角子七個、川椒四十九粒、燈心七根,煎水代茶飲。
3、瘰鬁潰爛。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吃下。多吃為好。
【藥量】 15-60g。
【配伍宜忌】 忌茶、鐵器。肝腎陰虧者慎用。
【炮製方法】 將原藥除去雜質,洗淨,浸泡,潤透,切薄片,乾燥。
【品質標誌】 本品以外皮淡棕色、形大質重、斷麵粉白色、筋少、粉性足者為佳。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6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白蘞

【釋名】白草、白根、兔核、貓兒卵
【拉丁文】 Radix ampelopsis
【英文名】 Japanese Ampelopsis Root
【歸類】植物 白蘞、貓兒卵、山地瓜。
【藥典收入】是
【藥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清熱類)
【性】 微寒
【味】 苦 辛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 脾
【藥用部位】 塊根
【功效】 清熱解毒、消痛散結、生肌。
【主治】 癰疽發背,疔瘡,瘰鬁,水火燙傷。
1、疔瘡初起。用水調白蘞末塗搽。
2、一切癰腫。用白蘞、赤小豆、網草,共研為末,加雞蛋白調勻塗搽。又方:用白蘞二分、藜蘆一分,共研為末,酒調塗搽。一天三次。
3、臉上粉刺。用白蘞二分、藜蘆一分,共研末,酒調塗搽。一天三次。
4、凍耳成瘡。用白蘞、黃櫱,等分為末,加生油調勻搽耳。
5、湯火傷。用白蘞研末敷塗。
6、風痹筋急。用白蘞二分、熟附子一分,共研為末。每服一小撮,酒送下。一天服二次。以身中暖和為度。忌食豬肉、冷水。
【藥量】 4.5-9g;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配伍宜忌】 反烏頭、草烏。脾胃虛寒、無實火者忌用。
【炮製方法】 將原藥除去雜質,洗淨,潤軟,切厚片,乾燥。
【品質標誌】 本品以斷面色粉白、肥大、粉性足者為佳。
【商品規格】 統貨。分為江蘇、浙江統裝等規格。
【有效成分】 福建茶素 3,5,7,3',4',5'-六羥基雙氧黃酮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