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本草綱目 [電子書]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蟻垤土

【釋名】垤
【集解】音迭,土堆之意。蟻垤土,又名『蟻封』。
【主治】治孤刺瘡。取土七粒和醋塗搽。
  死胎在腹,或胞衣不下。取蟻垤土三升,裝布袋中,拓在產女胸下,死胎或胞衣自出。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白蟻泥

【釋名】無
【主治】用鬆土上的白蟻泥,同黃丹一起炒,炒黑後,研細,和香油塗搽惡瘡腫毒,有效。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7 | 顯示全部樓層
蚯蚓泥

【釋名】亦名蚓螻、六一泥、蚯蚓糞、地龍糞
【氣味】甘、酸、寒、無毒。
【主治】1、熱瘧(惡寒輕,發燒重)。用蚯蚓泥和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硃砂為衣(丸子做成,在硃砂中滾一下)。每服三丸。忌食生冷。在蚯蚓泥裏,加菖蒲末和獨蒜做成丸子,亦有效。
  2、傷寒譫語。用蚯蚓泥,涼水調服。
  3、小便不能。用蚯蚓泥、朴硝等分,水調成膏,敷在臍下,即通。
  4、小兒吐乳。用蚯蚓泥一兩,研成末,空腹服,米湯送下。每服半錢。兩三次後有效。
  5、小兒陰囊腫大。用蚯蚓泥,調薄荷汁,敷患處。
  6、婦女吹乳。用韭菜地裏挖來的蚯蚓泥,研細,篩過,用醋調,厚鋪乳上。幹了就換,三次即愈。用涼水調亦可。
  7、腮腫。用柏葉汁調蚯蚓泥敷患處。
  8、一切丹毒。用水調蚯蚓泥敷治。
  9、腳心腫痛(站久了,走路多了,易得此病)。用水調蚯蚓泥厚敷,一夕即愈。
  10、漏耳諸瘡。用蚯蚓泥,燒過,調豬油敷患處。
  11、耳內諸瘡。用蚯蚓研末吹耳內,敷耳瘡。
  12、牙齦露出(一種疳疾)。用蚯蚓泥,如水捏成團,燒紅,研末,調臘豬油,塗牙齦上。一天塗三次。
  13、咽喉骨鯁。取韭菜地裏的蚯蚓泥,每次用少許搽喉外,骨自消去。
  14、蜈蚣咬傷。用蚯蚓泥敷傷口。
  15、嚴重刀傷。沖服蚯蚓泥,每次一小杯。一天三次。
  16、吐血不止。取石榴根下的蚯蚓泥,研末,新汲水送下。每服三錢。
  17、解射網毒(射網是用草烏頭製成的毒藥,可以治瘡根結核、瘰鬁等症)。用蚯蚓泥末,井水調服,喝二小酒杯即可。
  18、反胃。用蚯蚓泥一兩、木香三錢、大黃七錢,共研為末,每服五錢,清水送下。忌食煎炒酒醋椒姜等熱物。
  19、小兒頭熱、鼻塞不能。用濕蚯蚓泥研磨作餅,貼囟門上。一天要換幾次。
  20、臁瘡。用韭菜地裏的蚯蚓泥,研細,加輕粉、清油,調成膏狀,貼在患處。
  21、處腎生瘡。用蚯蚓泥二分、綠豆粉一分,加水研成膏狀塗搽,隨干隨換。
  22、赤白痢。用蚯蚓泥炒干,傾入溫水裏,澄清後取上層水飲之。
  23、蛇犬咬傷,包括狂犬咬傷。用蚯蚓泥加鹽研細,敷傷口。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烏爹泥

【釋名】孩兒茶、烏壘泥。製法:用細茶末裝入竹筒中,堅塞兩頭,埋污泥溝中,日久取出,搗出,搗汁熬製,即成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1、鼻淵(鼻孔裏常流清涕)。用烏爹泥末吹進鼻孔。
  2、牙疳口瘡。用烏爹泥、硼砂等分,研末搽患處。又法:用烏爹泥、雄黃、貝母等分,研末,米泔洗淨患處後塗搽。
  3、下疳陰瘡。用烏爹泥末,米泔洗淨患處後,塗搽。又方:烏爹泥一錢,真珠一分,片腦半分,共研為末,塗搽。
  4、痔瘡腫痛。用烏爹泥、麝香,共研為末,和唾液塗搽。
  5、脫肛氣熱。用烏爹泥二分、熊膽五分、片腦一分,共研為末,調人乳搽肛上。此方亦可治痔瘡。
【附方】此外,烏爹泥還有化痰生津、生肌定痛、止血收濕等作用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伏龍肝

【釋名】灶心土
【集解】指灶裏正對鍋底的黃土。
【氣味】味辛、微濕、無毒。
【主治】1、突然昏倒。用伏龍肝研末,一雞蛋大的分量沖水服,引起嘔吐。
  2、中風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隨意運動;或腹中痛滿,時而暈絕)。用伏龍肝五升,加水八升,攪清後取上層飲之。
  3、神智狂亂,不能識人。用伏龍肝研末,水沖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4、小兒夜啼水止。用伏龍肝二錢、硃砂一錢、麝香少量,共研為末,加蜜,做成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五丸,桃符湯送下。
  5、舌頭變硬,不能轉動。用伏龍肝調牛蒡汁塗搽。
  6、冷熱心痛。用伏龍肝末一茶匙,是熱痛則以熱水濕燙後服,是冷痛則用酒沖服。
  7、反胃。用陳年的伏龍肝,研末,米湯送下。每次服三錢。
  8、突然咳嗽不止。用伏龍肝一分,加豆豉七分,搗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四十丸。
  9、吐血血,心腹疼痛。用伏龍肝與多年煙壁土等分。每次取五錢,加兩碗開水煮,煮成一碗時,等澄清,飲上層清水,空心服。另吃些白粥補身體。
  10、婦女血漏,淋漓不止。用伏龍肝半兩,阿膠、炒蠶沙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次服兩三錢,酒送下,直到病痊癒為止。
  11、婦女赤白帶,日久黃瘁。用伏龍肝、棕櫚灰、屋樑上塵,等分,各炒到煙盡,共研為末,加龍腦、麝香各少許。每服三錢,濕酒或淡醋湯送下。患赤白帶有一年之久者,照此法治療,半月可愈。
  12、產後血氣攻心,惡物不下。用伏龍肝研末和酒服,每服二錢,瀉出惡物即愈。13、子死腹中,母氣欲絕。用伏龍肝末三錢,水調服。
  14、橫生逆產。用伏龍肝末,酒調服,每服一錢。同時,用灶土搽母臍。
  15、胞衣不下。用伏龍肝,加醋調成小團,塞入產婦臍中。內服甘草湯三四合。
  16、食物中毒。用伏龍肝末,如雞蛋大小,水沖服,吐出便愈。
  17、冷氣入腹,腫滿難當,以及男子陰部突然腫痛等。用伏龍肝調雞蛋白塗搽。
  18、耳內流膿。用棉花裹伏龍肝末塞耳內,一天換三次。
  19、小兒臍瘡。用伏龍肝末敷上。
  20、小兒丹毒。用陳年伏龍肝末和屋漏水(亦可用新汲水、雞蛋白或油)調敷。藥干即換。
  21、小兒熱癤。用伏龍肝末、生椒末等分,和醋調敷。
  22、臁瘡久爛。用陳年伏龍肝末、黃、黃丹、赤石脂、輕粉等分,調清油,敷布上,貼患處。如發癢,須忍住,數日可愈。
  23、一切癰腫。用伏龍肝加蒜搗粒成泥(加雞蛋黃亦可)貼患處。幹了就換。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土墼

【釋名】亦名煤赭
【集解】這是燒石灰窯中流結的土渣。質輕,色赭。
【主治】
  1、治婦女鱉瘕(腫起如盤,不能躺臥,好象有鱉伏在身上一般),頭上諸瘡,紅腫痰核等。用土研成細末,調菜油塗搽。腫漸消去,或破口流膿,病自痊癒。
  2、治頭上白禿瘌痢。用土四兩、百草霜一兩、雄黃一兩、膽礬六錢、榆皮三錢、輕粉一錢,共研為末,豬膽汁調勻,剃頭後塗搽。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白瓷器

【氣味】平、無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定州白瓷細末,吹少計入鼻,血立止。
  2、吐血不止。用上等白瓷研末二錢,皂莢子仁煎湯送下。三付即愈。
  3、小便淋痛。用真定白瓷,煆過,研末二兩,生、熟地黃末各一兩,每服二錢,木通煎湯送下。
  4、目生翳膜。用細料白瓷鍾一個,放入大火中煆過,研末,紙篩篩過後,只留篩下極細的粉子,加雄黃二分共為末,早晚各點少計,不可多用。能用牛角簪撥出翳膜最好。如眼發紅,可將人退(頭髮)末點眼角即愈。
  5、身上和臉上出白丹。用白瓷末和豬油塗搽。
  6、赤黑丹疥,或癢或燥,不急治療,遍身傳播,可以引起死亡。用白瓷末和豬油塗搽。
  7、湯火灼傷。用青瓷碗片為末,水飛過,和桐油塗搽。或用景德鎮瓷器打碎,埋灶內,炭火鋪上,一夜取出,去火毒,研末,加黃丹少許塗搽。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9 | 顯示全部樓層
烏古瓦

【集解】烏古瓦,指古屋上的瓦,因已陳舊帶烏黑色,故有『烏古瓦』之稱。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1、中暑驟死。急取兩塊古瓦,燒熱慰心頭,冷了就換熱瓦。
  2、跌打損傷,骨折筋斷,痛不可忍。在牆角人常便溺處,尋找碎瓦一片,洗淨,火煆過,用醋浸漬五次,使瓦變黃色,刀刮細末,每服三錢,好酒送下。傷在上部食前部,傷在下部食後服。這裏理傷續斷的要方,不能賤視。
  3、湯火灼傷。取多年房頂上的吻獸刮取細末,調油搽傷處。 
【正訛】『吻獸』是一種獸形雕飾的瓦器。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9 | 顯示全部樓層
古磚

【釋名】無
【主治】1、寒濕腳氣。用燒紅的磚放入陳臭的淘米水中漬過,趁熱布包,兩膝夾住,上蓋棉被,三、五次可愈。
  2、眼睛紅、腫、痛。取浸在糞池中為時很久的新磚,放在陰濕處,等磚面生花,把花刷下,加入腦子和勻,點患處。
  3、臀部濕瘡。每天坐新磚上,能去濕氣。
  4、白痢久不愈,燒磚,布包,坐磚上,令熱氣入腹,有效。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2-15 22:09 | 顯示全部樓層
煙膠

【釋名】膠是熏消牛皮的灶上黑土及燒瓦窯上的黑土。
【主治】1、牛皮血癬。用煙膠三錢、寒水石三錢、白礬三錢、花椒一錢半,共研為末,臘豬油調搽。
  2、消渴引飲。用瓦窯突上的干煙膠半斤研末,加生薑四兩,共搗碎,裝入絹袋,放進五升水裏浸汁,日取水飲,每飲五合。
  3、胞衣不下。煙膠三指撮,五更時和酒沖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