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麝香
【釋名】射父,香獐。
【集解】鹿科(Cervidae)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wa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的成熟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獵取,割取囊殼,習稱『毛殼麝香』;剖開香囊,除去囊殼,習稱『麝香仁』。人工養麝一般直接從香囊中取出麝香仁,可以多次獲取,陰乾或用乾燥器密閉乾燥。
【氣味】麝臍香:辛、溫、無毒。
【產地】主產西藏、四川、雲南等省區。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以及東北等省區亦產。
【植物形態】毛殼麝香 為扁圓形或橢圓形的囊狀體,直徑3~7cm,厚2~4cm 。開口面的皮革質,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從兩側圍繞中心排列,中間有一小囊孔。另一面(即割下的一面)為棕褐色略帶紫色的皮膜,微皺縮,偶顯肌肉纖維,略有彈性。剖開後可見中層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內層皮膜呈棕色;內含顆粒狀、粉末狀的麝香仁和少量細毛及脫落的內層皮膜,習稱『銀皮』。
麝香仁 野生者質軟,油潤,疏鬆。其中顆粒狀者習稱『當門子』,呈不規則圓球形或顆粒狀,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潤光亮,微有麻紋;斷面深棕或黃棕色。粉末狀者多呈棕褐或黃棕色,並有少量脫落的內層皮膜和細毛。人工飼養所取麝香仁呈顆粒狀、短條形或不規則團塊,表面不平,紫黑或深棕色,顯油性,微有光澤,並有少量毛和脫落的內層皮膜。氣香濃烈而特異,味微辣、微苦帶咸。
【主要成分】主含麝香酮(Muscone)0.5~5%,尚含雄素酮(Muscopyridine)、5β-雄素酮、膽甾醇物質、氨基酸、脂肪、蛋白質等。
【功能主治】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症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鬁,咽喉腫痛,跌扑傷痛,痹痛麻木。0.01~0.1g。多入丸散。外用適量。
【附方】1、中風不省。用麝香二錢,研為末,加清油二兩,和勻灌下,自蘇。
2、瓜果食積(脾脹氣急)。用麝香一錢,生桂朱一兩,加飯和成丸子,如綠豆大。大人服十五丸,小兒服七丸,開水送下。
3、偏正頭痛。和麝香五分、皂角末一錢,包在薄紙中,放頭痛部位一發中,外用布包炒鹽乘熱熨貼。鹽冷則換。如此幾次,不再發病。
4、催生易產。用麝香一錢,水研服,立下。又方:用麝香殘、鹽豉一兩,燒紅為末,以秤錘淬過一酒送服二錢即下,此方名『勝金散』。
5、痔瘡腫毒。用麝香、當門子、印城(按:原文如此)鹽等分塗搽。不過三次即消。
6、山崗瘴氣,用水送服麝香三分即解。
【發明】麝香氣味芳香,善於起家竄,是一味治療神志昏迷的要藥,李時珍認為許多風病、氣病、血病、驚症瘕等病,經絡閉、孔竅不利,也須用麝香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