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与勇――缺少羞耻感的社会也一定是缺少正义感的社会
记者:古人说:知耻近乎勇。为什么把耻与勇放在一起?见义勇为需要勇敢,公众场合需要有羞耻之心,这二者是什么关系? 鲍鹏山:“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仁、智、勇被传统文化称为“三达德”。 “知耻近乎勇”,做,需要勇敢;停,也需要勇敢。把正在做的错误的事停止下来,不仅需要抉择,还需要决断,这种否定自己,否定过去,就是勇敢。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否定“文革”,否定“两个凡是”,不就体现出一个政党的勇敢?有所为,是勇敢,有所不为,也是勇敢。为什么有所不为?因为知道有些事是可耻的,不能做。 孔子和孟子都特别强调人的“耻感”,都特别斥责“无耻”。孟子说:“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就是说,一个人一旦无耻――简直没有比它更可耻了!孟子接着说:“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耻感对于人来说,太重要了!不以不如别人为耻,他怎么会奋起直追,赶上别人呢?可见,无耻之人,就会失去道德上的自我反省,从而永远甘居下流而不以为耻。这就是“知耻”和“勇敢”的内在逻辑联系。 记者:羞耻感对于文明社会有多么重要?为什么有时我们觉得,人们受教育程度高了,羞耻感反而降低了? 鲍鹏山:羞耻心是孟子讲到的人之为人所必备的“四心”或“四端”之一,《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义也。”何为义?义就是“宜”,就是行为的正当性。所以,没有羞耻心的人,是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不知好歹的人,是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约束自己的人;缺少羞耻感的社会,也一定是缺少正义的社会。 在中国的今天,我们确实看到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者甚至某些学者的表现,比起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更加粗鄙。但是,这种奇怪的非正常情况的出现,不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更多的教育”,而是他们受到的“教育”中,只有知识传授和专业技术训练,缺乏诸如孟子“四心”之类的良知教育,缺乏价值观和羞耻感的教育。 来源:光明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