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莫言拒绝修缮故居难能可贵,展现文人风骨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10-23 18:30| 發佈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737| 評論: 0|來自: 长沙晚报

摘要: 日前,有游客去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看莫言旧居,山东省旅游局的调研组也前来考察将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修缮旧居。村民说,此前,莫言觉得这样做劳民伤财,曾屡次拒绝当地政府的修缮请求。(10月2 ...
日前,有游客去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看莫言旧居,山东省旅游局的调研组也前来考察将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修缮旧居。村民说,此前,莫言觉得这样做劳民伤财,曾屡次拒绝当地政府的修缮请求。(10月22日《新京报》)


  如果说生存是一种状态,那么莫言的获奖绝对是一件坏事。每天接待采访疲惫不说,还要考虑如何婉拒这样或那样的馈赠,这对一个曾经浸润在寂寞与饥饿里太久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遭罪。


  当然,拒绝人需要艺术,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勇气。尤其是这一次,莫言所面对的是故乡的政府,他不仅不止一次拒绝,还称这样做只会劳民伤财。这样有态度的拒绝,绝对是需要勇气的。 


  笔者以为,这样的拒绝也展现了文人的风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不媚权、不媚俗”等文人风骨的人并不少见。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曾在文人身上闪烁着光芒的高洁风标,却悄然丧失了。一些文人失去了基本的为文原则;一些文人有点名气,就浮躁不堪,处处摆谱,借机削尖脑袋往金钱和权势里钻,对别人的馈赠更是来者不拒,把文人的尊严、廉耻都丢尽了。


  如今文学边缘化,文人的日子不好过,这是事实。但是,文人尤其是作家多是业余的,另外还有一份维持正常生活的收入。日子再清苦,也不至于清苦到《红楼梦》作者在民间写作时那样艰苦窘困的地步。此种情形下,文人风骨丧失了,难道不值得惋惜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言的善意拒绝,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为今天的文人树立起一个标杆,让人看到真正大家的胸襟气概,懂得如何去对待自己真实的人生。当然,这样的文人风骨,更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同与理解、尊重。让文学的归文学,让经济的归经济,这也更符合社会发展常态。


    贺成
来源:长沙晚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