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 对整个地区老百姓有利 有人质疑:投资26亿元打造风景区,为何不在两位主角在世的时候?打造一个景区,需要26亿元?这些超出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的行为,如何能够掩饰其赚钱的目的?问得好!以前是只顾发展经济,现在经济发展了,倒是文化缺失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就越来越成为一种需要。 “爱情天梯”已经成为中山镇的一个亮丽名片。借助这张名片,26亿元打造“爱情天梯”景区,虽然存在“经济第一”迹象,但对于优秀文化的打捞和传承也不无裨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虽然把式老点,但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江津,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围绕“爱情天梯”,四面山风景区打造的“中华第一爱情山”的品牌效应已日益彰显,旅游综合收入从2007年的3.1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15亿元。文化虽然属于上层建筑,但很难“独善其身”,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千丝万缕”。 再说,投资26亿元,不止是单单打造一个景区,还有通向景区的双向四车道公路,还有景区内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而这些,对于江津区、中山镇及“爱情天梯”下的老百姓,都是有利的――山里人已经在享受着其中的惠泽,包括二位老人的儿子。若因为这个景区,通往“爱情天梯”的大道好了,村民的生活好了,岂不一举多得。更重要的,随着景区的繁华,“爱情”的宗旨进一步深入人心,我想天堂里的两位老人也会高兴的。 用文化推动经济,然后用经济反哺文化,就会促进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当然,文化资源开发,终究还是需要坚持科学、务实、理性的原则。 王文武 传递正能量需持续符号 曾经无数次反对过一些地方政府动辄斥资多少亿打造这之都、那之都,唯独看到重庆江津要用26亿元围绕爱情天梯打造旅游景点的时候,心里是由衷的赞成。因为爱情天梯的故事实在太感人了,而且又是活生生的。有人说这是消费爱情天梯,这的确是,但反过来看,把这个爱情故事写成新闻、编成歌曲、拍成电影,哪一个不是在消费呢?消费没问题,问题是能否传递正能量。我觉得,爱情天梯有着太多的正能量。 爱情天梯需要留下一个持续感动的记忆符号。这个感人、伟大、干净、纯粹的爱情故事,是2001年被驴友发现的,而之前,虽然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存在,但我们都不知道。人是容易遗忘的动物,由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一样。爱情天梯中的两位老人过世之后,很难再找到激发人们记忆的符号;而且这6000多阶爱情天梯如果没有维护,没有护栏,不仅影响慕名朝圣者的安全,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废弃;爱情天梯中的老屋,现在破烂不堪,硕鼠成群,假如没及时维护也会消于无形……而这些持续感动的符号,假如不能保留,那么她的正能量会大大减弱;而一旦错过这个时机,未来再想保存,再想让她发挥持续的感动,那几乎成为不可能。所以,爱情天梯不仅需要保留一个持续记忆、持续感动的符号,也需要为来此朝圣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当然,打造爱情天梯这一爱情圣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规避,一是作为一个政府项目,需要征求民意;二是要科学规划,让爱情天梯真正成为一块爱情圣地,而不是浮光掠影、花里胡哨的景区。正像当地人所说的那样,爱情天梯其实一点都不浪漫,深山老林中讨生活不仅有野兽争食的危险,更是柴米盐油的平淡和艰辛,假如景区背离了这些,那么就会偏离爱情天梯的真正意义;三,爱情天梯是一块爱情圣地,既然是圣地,就不要污染她,就需要呵护她。政府想发展旅游未尝不可;给当地山民增是否加一点收入也是好事,但这一切,都要有着敬畏的心态,把它当成圣地,而不只是景区。 王攀 来源:北京晨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