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华文化怎样走出去(1)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11-13 00:09|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874| 評論: 0|來自: 京华时报

摘要: 文化决定软实力,软实力既是对硬实力的补充,更是硬实力的支撑力。十八大报告就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出一系列要求。昨天,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啃老族等引发网络热议,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对文化建设的急切呼唤。 ...

文化决定软实力,软实力既是对硬实力的补充,更是硬实力的支撑力。十八大报告就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出一系列要求。昨天,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啃老族等引发网络热议,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对文化建设的急切呼唤。

焦点热评

“走出去”要有新东西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近几年来我国关于文化发展最突出的主题之一。北京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建盛认为,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首先要思考的是拿什么走出去,给人家什么东西,人家会接受;怎么给人家,人家能受到影响。他说,中国文化年、孔子学院,主要讲的还是传统文化,我们想让西方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首先一点是我们自己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有多少,我们自己的人接受多少,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得并不多。另外,走出去还应该有现代文化的内容,我国的现代文化历史还比较短,因此还需要在创新方面多下工夫,包括表现形式的创新、创意设计创新、表达内容的创新,从而实现真正的文化创新。

文化走出去要靠综合实力

从文化走出去的形式来看,我们现在的走出去多是把产品“送出去”。李建盛说,文化走出去可以通过很多的途径和方式,“送出去”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别人还不了解的时候,我们送出去让别人了解也是一种途径。当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文化话语格局中不够突出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产业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的产品还没有足够的竞争力的时候,甚至当世界文化话语权仍然以西方价值为基础和导向的时候,适当的、恰当的政府行为、政府买单也是一种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措施,关键是不能老靠政府行为和政府买单。重要的是从这种行为和买单中总结经验教训,加快创新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慢慢从文化走出去的“输血”转变为“造血”功能,使“送出去”的状态转变为“走进去”的功能。

李建盛说,当前,中国在世界上虽然叫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从人均GDP来说,我们还是比较少。文化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化的问题,还与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有很大关系。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去,需要考虑很多综合因素,比如你的价值观是否是人家能接受的,你的经济、生态、技术等等各方面,都够不够强大。“我们的文化要想真正成为一种强势,去影响别人,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来源:京华时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