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傳統手工藝市場冰火兩重天 發展不均衡令人擔憂(1)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11-14 19:02|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714| 評論: 0|來自: 齊魯晚報

摘要: 一把普通剪刀到了剪紙藝人的手裡,仿佛被注入了神奇的魔力,頃刻間就能裁剪出無比精美的圖案,剪紙藝人精湛的技藝令人拍案叫絕。 雖然手工技藝讓人叫絕,但其發展不均衡的狀況令人堪憂。 小手藝也能帶來大效益。山 ...

一把普通剪刀到了剪紙藝人的手裡,仿佛被注入了神奇的魔力,頃刻間就能裁剪出無比精美的圖案,剪紙藝人精湛的技藝令人拍案叫絕。

雖然手工技藝讓人叫絕,但其發展不均衡的狀況令人堪憂。

小手藝也能帶來大效益。山東省嘉祥縣有2萬人從事石雕文化產業,石雕行業年產值達6億元;曲阜孔府琉璃瓦製品公司,年產琉璃件1000餘萬件,產品遠銷海內外。

與此相反,儘管有的手工技藝頗具藝術欣賞價值,且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然而這些手工技藝仍然靠個人單打獨鬥,既沒有形成規模化生產,很多人也不願意跨入這個行業。

9日至11日,濟寧市文廣新局舉辦了『慶祝十八大、喜迎十藝節』孔孟之鄉特色文化產品展示會。其間,不少民間手工藝人發出這樣的疑問,都是傳統手工技藝,但是發展冰火兩重天,這些民間瑰寶何時插上市場的『翅膀』?

這手藝專研50多年 現在仍靠一人維持

『專研了50多年的絲絹烙畫手藝,現在還是一個人單幹。』山東省鄒城市的絲絹烙畫藝人董樹青感嘆到。

他在鄒城、曲阜有兩家門面銷售作品,可銷量始終提不上去。『收不來學生是個大問題。』董樹青說,傳統手藝戰線拉的長,短時間不見成效,對於當下喜歡快節奏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根本不願意踏進這個圈。70歲的董樹青,年紀大了,眼神也不好了,他製作絲絹烙畫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一個月能制出一幅。

『市場需求是有的,但烙畫的產能受到限制,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在展示會現場,劉娟坐在繡桌前,獨自做着繡活,她的腳邊擺着幾幅完工的聖繡作品,包括一幅長近兩米的山水聖繡圖。

劉娟介紹,她從事刺繡有20餘年了,最早從蘇州跟着學刺繡,後來發現蘇繡的顏色比較單一,在繡一些山水畫的時,不注重細節,因此她決定逐步在刺繡中加入自己的特點,『比如這些草,在蘇繡中是直直向上的,但我的聖繡是把草繡出了風吹的效果,會彎向一邊。

『「聖繡」這個名字,寓意着孔孟之鄉、聖人故里的含義。』劉娟有點納悶地說,濟寧市民對這種刺繡並不認同,因此它的銷量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劉娟在山東濟寧城西的一家超市裡租了間門面,專門銷售她的聖繡,可銷量一直不樂觀。『一月能賣出去一幅吧。』劉娟面帶愁容地說,前幾年,她把自己的一套房子賣了6萬多塊錢用於投入經營,可到如今,這6萬塊錢幾乎沒產出過利潤。

『不賠不賺,這多虧濟寧市的文化產業扶持政策,給我的房租減半,不然我的經濟狀況可能會更糟糕。』劉娟說。


來源:齊魯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