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學者解璽璋攜新作【梁啓超傳】在廣州購書中心6樓尚文館舉行讀者見面會,並在會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這部60萬字的【梁啓超傳】是以梁啓超的生平經歷為縱軸,以梁啓超與康有為、袁世凱、孫中山等14人的交往橫向鋪展開來,重新評估了梁啓超及其思想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意義。
說起當初為什麼會對梁啓超感興趣以及確定選擇梁啓超與14人的關係來描繪梁啓超的一生,解璽璋解釋說,他寫作【梁啓超傳】這部書歷時4年,但準備材料卻有30年。在人大新聞系讀書時,他的本科畢業論文就是從新聞史的角度來解讀梁啓超。從那時起梁啓超一直是他主要關注的一個方向。隨着閱讀的深入,他發現梁啓超的成就不僅僅在於新聞、文藝理論方面,更重要的是其在政治、文化、學術上的貢獻。 為保證傳記的客觀性,解璽璋表示,他使用了大量當時人的書信、筆記、日記、檔案等,但基本沒有用當時的報刊,主要是民國前後的報紙八卦太多,不可靠,他們經常相互攻擊、毫無根據地謾罵。他還採用了多角度的寫作方式,通過梁啓超與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等人的關係來烘托傳主。 在隨後的讀者見面會上,解璽璋與廣東作家葉曙明一起圍繞『嶺南人梁啓超』這個話題展開討論。解璽璋說,為更深度了解梁啓超,24日他還專門趕往新會梁啓超故居紀念館,親身感受了梁啓超當年生活的氛圍。有讀者提出如何理解梁啓超的當代意義性,解璽璋與葉曙明都認為:梁啓超的一生,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始終沒有放棄對國家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的追求和努力;還有很多人說他善變,其實,他是變中亦有不變,像家國情懷、包容一切的胸襟,就是終其一生不曾改變的,這是當代人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解璽璋坦承,這部書目前還有兩處遺憾:一是『梁啓超與王國維』這部分沒有寫出來,這使得本書中梁啓超晚年,尤其是在清華國學院這部分的經歷寫得比較少;二是本來還想寫梁啓超與兄弟之間的關係(這本書里梁啓超與父母、子女的關係都寫得比較詳細),但由於材料缺乏這部分就沒能寫。最近北京匡時拍賣了近300封以梁啓超與胞弟梁啟勛的信札,裡面透露了諸多梁氏兄弟交往的細節,下次再出新版,他會把這部分增補進去。 (潘小嫻) 來源:信息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