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漢陽百歲老井行將消失 居民:留住這份城市記憶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12-6 17:49|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902| 評論: 0|來自: 長江日報

摘要: 『漢陽青石橋地區進行舊城改造拆遷,轄區內段湖二巷一口百年老井面臨填埋!』昨日,網友『徐家棚』在漢網論壇發帖爆料。『老井』的命運引來多位網友圍觀、跟帖疾呼:作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希望這口老井能被保留,並 ...

『漢陽青石橋地區進行舊城改造拆遷,轄區內段湖二巷一口百年老井面臨填埋!』昨日,網友『徐家棚』在漢網論壇發帖爆料。『老井』的命運引來多位網友圍觀、跟帖疾呼:作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希望這口老井能被保留,並加以保護。

這口老井究竟有着怎樣的身世和故事?昨日下午,記者專程來到漢陽南城巷附近的青石橋段湖二巷3號這戶人家大門前,果然見到一口老井。掀開水泥蓋板,暴露一個直徑約60厘米的井口,井口高出地面約二三十厘米,外壁由水泥所砌。俯視井下,可見清澈的井水,光滑的井壁則由紅磚砌成。老井旁邊一六柱亭,據了解為20多年前所建,供人乘涼閒憩所用,與此井無關。

年屆六旬的張啟貴師傅自稱是這口老井的主人。他說,此井是祖父於清末所『打』,距今至少有110年的歷史。有街坊插話道,張家曾世代以賣豆芽為生,豆芽品質在當地頗有口碑,澆灌豆芽的優質水源正是來自於這口老井,因此不少街坊戲稱其為『豆芽井』。張師傅回憶,一二十年前,他家一直喝的是這口井的水。為防止井水受污染,他還專門給井口『配』了一個水泥蓋。

一位居民向記者反映,整個青石橋片區已被納入舊城改造範圍,面臨拆遷,這口當地僅存的古井也將與其他建築一起被拆除。當地『舊房子可以拆,但這口百年老井被填實在可惜』。聞訊有記者採訪,一些居民紛紛圍上來,爭先恐後表達自己的想法。

居民們的想法與網友在網上的呼聲不謀而合。網友『臉烙金印』回憶:『上世紀60年代,小孩姥姥家住青石橋,老人家經常在此井用水洗菜淘米,水質較好,冬暖夏涼,我也曾用過此井之水,當時井邊很是熱鬧,-番風景令人回憶。』他真心希望能『保留此井!』

『老漢陽』、市人大代表麻建雄昨日向記者透露,漢陽古城街巷曾遍佈老井。漢陽地區使用自來水比漢口晚,直到解放初的很長一段時間,許多老漢陽人仍在使用井水。這樣的百年老井,在當年的青石橋也不止一處。近二三十年來,隨着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這些曾經與漢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老井被相繼填埋、消失。

漢陽古井今何在?『翠微』『元妙』尚存 『鳳凰』『白鶴』無蹤

漢陽古城目前還有多少這樣的『百歲老井』?記者昨日在踏訪中了解到:曾經遍佈漢陽古城的老井,如今留存下來的屈指可數,如『翠微』、『元妙』。而白鶴井、鳳凰井這些曾以豐富的人文積澱而聞名的一批古井,均在近年的舊城改造中消失。

【武漢往事】作者羅時漢先生向記者介紹,漢陽最有名的古井有3個,分別是『翠微』、『鳳凰』和『白鶴』。昨日記者隨同羅先生一同踏訪發現:三口古井中,除歸元寺內的那口具有500年歷史的『翠微』古井存世外,另兩口古井已不見蹤跡。翠微路附近的白鶴村,因此處的『白鶴井』而得名。老居民、82歲的何爹爹回憶:二三十年前,他就是從這口井裏取水喝,但多年前此井因建高樓被埋。

羅時漢透露,9年前,他曾在漢陽鳳凰巷10號一家深宅大院裏,意外發現了一口百年老井。從井口探頭,清亮的水映着面影,其妙無窮。這座天井式老宅,據說是以前一位開錢莊的張姓人家留下的。一牆之隔,即是那棵江城最古老的銀杏樹――『古漢陽樹』。古井古樹相得益彰,令人浮想聯翩。遺憾的是,記者這次踏訪才得知,此井已於幾年前被埋。

昨日,記者還跟隨『老漢陽』麻建雄先生『探望』了另一口尚存的古井――位於漢陽武漢三中四新分校院內的『元妙井』。記者在現場看到,保存完好的花崗岩外井壁上刻有昌明大師親筆題字『元妙井』,井旁文字介紹:『此井修鑿於明朝時期,位於當時元妙觀內,井深兩丈有餘,井壁由青石砌成,常年沁水不斷,訓女中學時期為師生提供飲用水。』麻先生介紹,此地原為民國時期的訓女中學舊址,最早這裏有一座元妙觀。

(姜太旭 )


來源:長江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