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评夸张“励志操”:我们内心的物质化又相差多远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3-1-18 17:47|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491| 評論: 0|來自: 北京晨报

摘要: 原题:夸张“励志操”励的什么志    人的身体变化会改变其情绪和感觉,即使是被强迫做的,持续一段时间,也能让人情绪高昂,甚至迷恋上这种感觉。   近日,一段被称为“丹东某饭店员工培训”的视频风靡网络 ...
原题:夸张“励志操”励的什么志 
  人的身体变化会改变其情绪和感觉,即使是被强迫做的,持续一段时间,也能让人情绪高昂,甚至迷恋上这种感觉。
  近日,一段被称为“丹东某饭店员工培训”的视频风靡网络,画面中,伴随着管理者的口令,美女员工们如机器人般大跳“励志操”,不辞劳苦,网友们惊呼:妹子们太剽悍了!
  身处事外的人们也许不以为然,但其中却有玄机。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说过,人的身体变化会改变其情绪和感觉,即使是被强迫做的,持续一段时间,也能让人情绪高昂,甚至迷恋上这种感觉。于是,管理者往往利用人性的这一缺陷,来掌控员工们的大脑。 
  这就是为什么,传销这样低劣的把戏总能骗到很多人,而每个理智者心中,也有挥之不去的“斯德哥尔摩情结”。
  情绪欺骗理智,能暂时增加决心,可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判断力的缺失。“励志操”提供的信息是被精心遮蔽的,很容易让我们失去对真相的敏感。
  “励志操”的泛滥,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而来的,它诱导人们通过最直接、最轻松的路径来满足消费欲望,在钱和脸的博弈中,“励志操”以向上的名义,鼓励年轻人突破底线,去做赤裸裸的经济动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成功者”。
  这,是现代化带来的困境,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要抵御它的侵袭,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教育,二是传统。前者给我们反省的智慧,后者给我们敬畏的能力。
  遗憾的是,在过去的百年中,这两种力量在我们的社会被大大削弱,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分数,模糊了培养人、塑造人的本分,而我们的传统又被认为是导致落后的罪魁,饱受批评和“改造”。
  于是,在消费主义大潮面前,心灵很难找到博弈的资源。当昨天的“励志操”舞者,今天真的走向发达,那么,坚持不肯下场的人就会被淘汰出局。可一个人人都剽悍的社会,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嘲笑他人容易,反省自己却很难。虽然没有亲自跳“励志操”,可我们内心的物质化,与之相差多远呢?在义与利的抉择前,我们真能坚守一份清醒的自我,做出正确的抉择吗?
  遏制夸张“励志操”,只能靠价值醒觉,而这,要从每个人的主动反省与思考开始。
  蔡辉
来源:北京晨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