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福
不久前,我在《怎样知道自己正在做梦》一文中提到:“当一个人死之后,他(她)在人世间拥有的一切东西都丝毫不能带走,正如人做梦醒来之后,梦中的一切东西都不能带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死如灯灭”。事实上,当一个人死之后,虽然他(她)不能带走物质性的东西,但他(她)的灵性(或“灵魂”)是可以带走的,只不过灵性不属于世间一般人所说的“东西”。
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说过:“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稻盛和夫创办过两家公司:京瓷株式会社和第二电电企画株式会社,这两家公司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他还出版了《干法》、《活法》、《稻盛和夫自传》、《人为什么活着》等著作。稻盛和夫还是虔诚的佛教徒,1997年(那一年他65岁),他曾剃度出家专心修行了一段时间。“人生是一次灵魂的修炼”,稻盛和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如果你把人生当作灵性的修行过程,那么,你就不会干坏事。例如,即使你知道你偷某一件东西,别人不会发现,你也不会去偷这件东西。因为你知道,虽然你偷这件东西会获得物质利益,但会损害你的灵性。既然人死之后,一切物质都不能带走,只有灵性可以带走,那么,灵性比物质利益更重要,所以不能因为获得物质利益而损害灵性。
如果你把人生当作灵性的修行过程,那么,当你遇到苦难时,你会把苦难当作一种修行(或修炼)作业,你就不会感到烦恼。我曾看过一条微博说:“文革时,一女士被剃了阴阳头,公众批斗,当众羞辱,该女士是当时一位有身份的人,虽说学佛多年,仍难忍如此侮辱,当时死的念头都有了。禅门大师贾题韬当时递上一纸条,女士即豁然开朗,破涕为笑,安然度过此劫。纸条只有七个字:‘此时正当修行时’。”
唐朝药山禅师说过一句话:“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说的是:禅修者见地要高远,但又要脚踏实地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但修行要脚踏实地,从事任何工作(例如企业经营)都要脚踏实地。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讲了自己经历的一个故事:
【创办公司不久,我去参加一个经营研讨会。讲师中有本田技研工业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大名,我很想听一听这位著名企业家的高见,研讨会借用某温泉旅馆,三天两夜,参会费达数万日元,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无论如何想见见本田先生,听听他的讲话,于是不顾周围的反对去参加了。当天,参会者在一个大房间坐下,等候本田先生到来。不一会儿,本田先生露面了,他从滨松工厂直接赶来,穿着油渍斑斑的工作服,一开口,就给了众人一个下马威:“各位,你们究竟是干什么来的?据说是来学企业经营的。如果有这闲工夫,不如赶快回公司干活去。泡泡温泉,吃吃喝喝,哪能学什么经营。我就是证据,我没向任何人学过经营,我这样的人不也能经营企业吗?所以,你们该做的事只有一件:立刻回公司上班去!”】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都可以修行(但不能从事“计生”以及其他有损灵性的工作)。如果你把人生当作灵性的修行过程,那么,你就不会把工作当作一件苦差事。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虽然我有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从事翻译工作,以科技资料为主),但我并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一个人如果真的想修行,他决不会说“我没有时间修行”,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修行,甚至在做梦时也可以修行(参看《怎样知道自己正在做梦》一文)。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