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级文保单位、无锡文化名片钱钟书故居(以下简称故居)部分建筑出现墙体倾斜开裂、房屋木结构损坏严重,面临坍塌危险。文管部门在巡查中发现险情后,迅即展开排险抢修工作,预计春节前即可修复。 故居部分建筑出险 位于新街巷的钱钟书故居分为30号和32号两个部分,其中30号是钱钟书年少时居住和学习的地方,已于2002年修复开放;32号为钱钟书叔父钱基厚所建,目前仍由钱氏后人居住。1948年夏,钱钟书和杨绛回锡省亲时住在二层楼的最东侧一间。杨绛写的《我们仨》一书对此做了记载。 钱钟书故居管理中心主任梁溪清介绍说,近日,无锡市文管部门在文物巡查中发现故居32号的部分房屋出现险情,遂开展抢修,预计春节前可修复。尽管32号的产权归钱氏后人,本应由居住在其中的钱氏后人出资修缮,但是由于此次排险式抢修需要几十万元,个人承担比较大,政府决定出资保护古建筑。 屋顶四次局部坍塌 新街巷32号故居有平房一间,独成小院,称“梅花书屋”,砖雕门额仍保存完好。在维修现场记者看到,70多岁的拓碑技艺人黄稚圭和他的老伴登上数米高的阶梯,正在对由高攀龙后代书写的“梅花书屋”四个字做拓片。 74岁的钱静汝是钱钟书的堂侄女,她告诉记者,32号共有600多平方,产权归其父辈的七兄妹共有。如今老人们大多已过世,留下她和老伴、子女六人住在老宅看房子。 记者看到,故居的墙上竟然还有一个“拆”字。“我们的房子早就是危房了!1996年这里拆迁,把我们的墙、窗户、地板都敲坏了,真是一片狼藉。最近几年,一到下雨下雪我们就担心,因为屋顶已经塌了四次,都是我们自己修的。”钱静汝老人说,直到2000年故居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房子不拆了,但是关于故居产权转让的问题,我们和相关部门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还没搬走。” 钱静汝老人称,十多年来,曾有人找过他们,想在这里开棋牌室等,“我们也考虑过以房养房,但是开棋牌室肯定不行,必须是文化项目。”通过政协委员提案等多次呼吁,故居终于迎来了政府出资的较大规模的修缮,钱静汝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建筑的保护问题。“我们愿意把故居交给政府,也希望可以尽快妥善解决十几年来的顽疾。” 陆媛 文/摄 来源:现代快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