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人才瓶頸 中國文化產業人才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差異。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有1200萬,不到全部中國人口數量的1%。而美國和歐盟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比例粗略統計有10%到12%。文化產業僅以電影爲例,2012年幾百部中國電影的票房加在一起還不如34部美國大片。 電影體制最大的問題是對人才太急於求成。范周說,不僅要允許人失敗,還要允許人在成功和失敗中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中共十八大對文化產業提出的期望,其要義是讓全民的創業創意的積極性得到發揮。 在上海世博會上,中國館展出的【清明上河圖】是國內可以製作出的最大數字動畫。2012年水晶石公司還爲倫敦奧運會提供了數字視覺總包服務。這家公司的副總裁於朝宗說,水晶石並不是人們以爲的純粹高科技公司,比水晶石科技水平高的有很多。水晶石的特點是『文化加科技』,這像一個啞鈴的造型,兩頭圓圓的,中間是一個槓。誰去推動這個槓?還是對文化科技都有深入理解的創意人才。水晶石急需的人才即使在國內最著名的大學也找不到。水晶石主要是通過實踐平台來培養和提升人才。如果科技與文化的複合型人才產生,大概30歲會升到總監和主管的地位,這是水晶石17年來的經驗。 范周說,『有些人才使用起來是很麻煩的。有些人才由於有特殊才能,所以在管理上不會讓別人成爲主宰。企業對這種人才的涵養、對失敗的容忍度,往往成爲企業成敗的關鍵。』 2012年度創意領軍人物中的一位是來自傳統的國有文藝院團,這是中國木偶劇院的經營者趙永莊女士,木偶劇院從封閉發展到走向市場,其成功不在於背景、財力,其經營模式也沒有新奇之處,關鍵是原有人才得到了最大可能的調動,發揮出人才的作用。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花建說,『如果不懂文化,只懂單純的投資,他就無法理解爲什麼【阿凡達】【花木蘭】能夠採用多個國家的元素,而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同。這就是文化產業的奧秘。它既是產業,又包含深邃的人文精神、人文修養和人文膽識。所以它依託於文化,落點在產業,但又在更高的意義上表現文化。』 人們有理由相信:在各種各樣的泡沫、挫折和失誤中,中國仍然會有一批富有遠見的企業家能夠沉下身心來高瞻遠矚,能夠在看似冷淡的氛圍里率先做出具有長遠意義的文化項目投資與文化產業集群的建設。(劉巍) 來源: t望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