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控诉拜年短信七宗罪 它让社会变得冷冰冰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3-2-6 18:03|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1817| 評論: 0|來自: 山西日报

摘要: 短信拜年,从前卫、时尚、流行到如今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鸡肋。发吧,千篇一律的吉祥话转来转去也没了味道;不发吧,别人发过来了不回一条,似乎有失礼节。大过年的,谁不图个心气顺、好寓意?所以郑重决定:发吧! ...

短信拜年,从前卫、时尚、流行到如今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鸡肋。发吧,千篇一律的吉祥话转来转去也没了味道;不发吧,别人发过来了不回一条,似乎有失礼节。大过年的,谁不图个心气顺、好寓意?所以郑重决定:发吧!把所有通讯录上的名字全发一遍!或许这是很多人共同的心理,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记住谁给自己发了信息,自己又给谁发了。

其实,短信拜年之所以成了鸡肋,过错并不在短信本身。快捷方便,辞能达意,省事省心,短信实在是一个不错的表达祝福的方式,尤其是对一些不很擅长口头表达的人来说更是福音。关键是短信内容的同质化使人们厌烦。群发短信多,原创短信少,这样的短信全无真诚可言,有些粗心的人甚至没有进行编辑,把别人发给自己的短信连同别人的名字一起发给了朋友,令人反感。

有网友列举了短信拜年的七宗罪:造成尴尬、稀释人情、帮运营商赚钱、网络堵塞、审美疲劳、容易受骗、让社会冷冰。其实不止这些,还有人在发短信的过程中,因按击手机键盘过多而导致拇指受伤。

说归说,2013年的拜年短信肯定也不会少。窃以为,发短信拜年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对长辈不能因为发了短信,就不再登门探望;对朋友不能因为发了短信,就取消打电话或者见面相聚;如果一定要发短信,那也最好讲究一点,发原创的、发自内心的短信。比如,可根据发短信的对象,有针对性地编写一下祝福内容,加入自己的感情,增加祝福的“含金量”和温暖感。总之,不要让准备增进感情的短信反而疏远了彼此之间的情谊。


来源:山西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