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程嬰第90代後人:家譜記載他救孤並非親子調包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4-3 17:51| 發布者: 開元之治| 查看: 2003| 評論: 0|來自: 揚子晚報

摘要: 程尚龍先生在向記者介紹宗譜。       趙氏孤兒是我國春秋時期發生的傳奇故事,相傳晉國義士程嬰在好友趙朔被滅族時用自己的兒子換得趙家唯一的兒子,並忍辱復仇,被傳為佳話。近日記者了解到,南京有一位程 ...


程尚龍先生在向記者介紹宗譜。

 
    趙氏孤兒是我國春秋時期發生的傳奇故事,相傳晉國義士程嬰在好友趙朔被滅族時用自己的兒子換得趙家唯一的兒子,並忍辱復仇,被傳為佳話。近日記者了解到,南京有一位程嬰的第90代後人還保留着於1915年左右編修的程氏家譜,而在這本家譜中記載着不少程嬰的故事,譜上記載程嬰育有四子,並沒有失子的說法,與歷史傳言也有着不小的出入,也對史實有了一定的印證。揚子晚報記者 劉瀏 文/攝


    程嬰第90代後人在南京,高祖父百年前遷來


    近日【趙氏孤兒案】連續劇在央視熱播,這一段傳奇歷史也再次成為人們的話題。昨天市民程尚龍先生找到揚子晚報記者表示,他是程嬰的第90代子孫,現在還保留有一本百年前的家譜,這裡面記載了不少當時的信息,而對於趙氏孤兒是如何被調包的,與歷史傳言也有着不小的出入。


    在程先生家中記者看到了這本程氏宗譜,據他介紹這套宗譜修立於民國時期1915年左右,現在差不多有一百年歷史。原本有幾十本之多,囊括了程姓從開宗以來各系後人,一些侯爵和名人還寫有人物傳。『在文化大革命時燒掉了不少,最後保留下來的有三本,除了最重要的一本開宗譜之外,還保留了記錄南京這一系往上七代的兩本宗譜。』程先生告訴記者,根據譜上記載,程嬰是程姓第十四世先祖,而程先生自己是第一百零四代,也就是程嬰的第九十代傳人。『據記載到戰國時,程嬰後人多居住在趙國,後經歷數次遷徙,在歙縣附近的篁墩、江西鄱陽等地都有不少程姓後人。』程先生介紹說,他的高祖父是從安徽懷寧輾轉遷至南京的。『當時我的高祖父官至清朝都司,大概相當於四品官,後來到了抗戰時期家道就大不如前了。』


    家譜中程嬰育有四子,救孤並非親子調包


    揚子晚報記者翻看家譜,找到了關於程嬰的記載。其中寫道『居廣平肥鄉縣入晉立趙孤號節士』,他死後葬於古地絳州太平縣德晉鄉大趙村西南四里。北宋元豐年間朝廷為他在絳州建廟祭祀,累封『忠節誠信侯』。南宋遷都後又為他在現在的杭州建了廟,加封『光烈公』、『忠濟王』,可見中國歷史上各朝代人們都對他的義舉十分欽佩。


    當年程嬰為了救趙氏孤兒,是否痛舍自己的親子來調包,一直是人們討論的話題,而歷史上沿傳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程先生給記者翻看家譜中寫道,程嬰夫人游氏(安定游忠公之女)與程嬰生有四個兒子,譜上寫為『伯丕(為另遷脈祖),伯先,伯桃(早卒),伯恭』。程先生介紹說『其中伯先便是我這一支的譜祖,而從這裡面可以看出,除了伯桃年紀輕輕便去世之外,其他三兄弟都世襲成為「誠信侯」。另外寫有程嬰的二夫人晉氏,所生沒有詳細記載,只寫了另遷別處的程氏脈派。』程先生表示,從他對自己祖先的研究來看,程嬰並沒有失子的記載。他還找出司馬遷的史記來加以證明,其中大意是『為救趙孤,二人謀計得他人兒嬰,配以衣裝,由公孫杵臼負其假匿山中。』這裡便可以看出當時程嬰和公孫杵臼是從別人處得到的嬰兒而不是程嬰自己的親生兒子。


    『用親子調包的版本,我的理解是為完美程嬰忠義之舉的渲染和點睛。』程先生認為,根據自己手中的宗譜記載和史記中的記載,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那就是程嬰並非是用親生的長子來換的趙氏孤兒,那些版本應該是後人對這一故事的演繹。


    還有發現,司馬姓氏也是由程姓演變來的


    除了趙氏孤兒這一傳奇故事的記載,這本程氏宗譜中記者還發現兩個比較有趣的淵源。據其中記載司馬的姓氏也是由程姓變來的。宗譜的程姓首位授姓始祖為西周時期的『伯符公』,當時被封為名為程國的諸侯國國王,也因此改為國姓,有了『程』這個姓氏。隨後在程氏的第五世,周宣王時期的『休父公』被封為大司馬,也因此休父公將長子『仲庚』改姓司馬,也就成為了司馬這個姓的授姓始祖。『所以我們還有祖訓,程姓和司馬姓不能同婚,不過這也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程先生告訴記者。


  另外,宋朝著名的『程朱理學』代表人物程顥、程頤也在這本宗譜上。程顥、程頤是同胞兄弟,俗稱『二程』,他們的理學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南宋朱熹正是繼承和發展了他們的學說。


來源:揚子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