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西方中心主義語境下 請愛護我們的民族品牌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4-3 18:13| 發布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223| 評論: 0|來自: 中國文化報

摘要: ――關於莫言、茅台及其他 最近,文學評論家李建軍關於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深度解讀,在文學圈引起格外關注。莫言獲諾獎,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本來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媒體對莫言的熱炒也大大降溫了。這個 ...

――關於莫言、茅台及其他

最近,文學評論家李建軍關於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辭深度解讀,在文學圈引起格外關注。莫言獲諾獎,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本來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媒體對莫言的熱炒也大大降溫了。這個時候,李建軍專門把莫言授獎辭拿出來解讀,確實有些意味。眾所周知,莫言獲獎後,關於瑞典文學院諾獎評委給他的授獎辭,權威媒體從來沒有完整的發表過,只是從中揀出有代表性的話加以摘要報道,這就給讀者留下一個懸念――即諾獎評委對莫言究竟說了些什麼。其實,一般讀者當時只是被莫言獲獎給驚住了,哪裡還會管它什麼具體的內容和細節,在人們心目中莫言獲獎就行了。但有心的文化人,特別是文學評論家,尤其是李建軍則不行。熟悉當下文壇的人都知道,評論家李建軍博士知識淵博,在文壇以文字犀利生猛而獨樹一幟,近些年其針對賈平凹、莫言的激烈批評多次成為文壇的關注對象。這次莫言獲諾獎,我一直期待李建軍要發出怎樣的聲音。因為,他不可能不發出聲音。等了幾個月,李建軍始終沒有任何動靜,心想李博士這回學聰明了,知道沉默是金了。人家莫言畢竟獲獎了,你再站出來說人家,一是不合當下的頂莫潮流,二是也顯得太不厚道了。然而,李建軍畢竟是李建軍,經過幾個多月的準備後,他還是理直氣壯的以授獎辭為突破口對諾獎提出了質疑――

在二一二年度的諾獎授獎辭里,我們看到的,卻仍然是一百年前『西方中心主義』的傲慢話語,是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生活的極為嚴重的『偏見』:『他比那些喜歡模仿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馬爾克斯的多數作家都要滑稽和令人震撼。他的語言屬於辛辣的那種。在他對於中國過去一百年的描述中,我們找不到西方幻夢般跳舞的獨角獸,也看不到在門前跳方格的天真小女孩。但是他筆下中國人的豬圈式生活,讓我們覺得非常熟悉。意識形態和改革有來有去,但是人類的自我和貪婪卻一直存在。莫言為那些不公正社會下生存的眾多小人物而辯護――這種社會不公經歷了日本占領、毛時代的獷戾和當今的物慾橫流時期。』通過明顯的意指與朦朧的暗示,諾獎評委們處處將『中國』與『西方』作比較,『西方』的高級文化和西方人『幻夢般』的生活,那麼優雅高級,那麼富有詩意,中國的文化與中國人的生活,卻仍然停留在『豬圈式生活』的原始狀態。中國的確仍然處於現代文明建構的滯後狀態,但是,用如此傲慢的『東方學』態度來審視中國,用如此充滿偏見的語言來『闡釋』中國,卻很難說是一種積極的對話態度和有效的言說策略。(原載三月七日【文學報】新批評專刊)

說實話,作為新聞媒體同行,我挺佩服上海【文學報】新批評專刊如此大膽。在這之前,他們針對賈平凹、遲子建等名家的新作也曾拿出大量的版面進行解讀。我能理解,對於當下好好先生的文壇,【文學報】的同仁們能冒着膽子這麼做,確實是需要膽略和勇氣的。好在他們堅持了下來,上海市委宣傳部還撥了專款,以此支持他們『加強文藝批評』的舉措。作為【文學報】多年的老讀者、老朋友,我在為新批評專刊鼓掌叫好的同時,也有一些擔心和憂慮:如果是健康的合理的文藝批評,於哪方面都好接受。如果是刻意以攻擊性和否定性評論以引起文壇的轟動,贏得一時的名聲和賣點就是個問題了。前幾年,有人提出要警惕文壇的『酷評』――即抓住作者或作品的致命一點,不是從建設性出發,而以挖苦人、打擊人,將人置於死地的做法評論。這種酷評的結果,使酷評者一夜成名,而被酷評者卻痛苦萬狀,以至於在相當長的時間不能恢復到常態。當然,被酷評者大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由於相當『著名』,往往被社會寵壞了,慣出了毛病,因此遭到別人的妒忌與痛恨就在所難免。所以,挨一板磚、受一悶棍,也並非無緣無故。在莫言之前,賈平凹、王蒙、浩然,甚至連魯迅都遭受過酷評。遺憾的是,大多數讀者往往不是從理性去思考,而是像魯迅當年寫小說【藥】那樣,圍觀的人只是看熱鬧,以搶到蘸血的饅頭為快事,而根本不知道死難者恰恰是為了他們而死。  無獨有偶。發生在文壇上的事,近來在經濟領域也時有發生。

以茅台酒為例。國人都知道,自一九一五年茅台酒在美國巴拿馬一舉奪得萬國博覽會金獎後,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這百年當中,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的重點扶持下,茅台酒已經成為代表國家形象的國酒,見證了共和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諸多方面所走過的曲折歷程。關於茅台酒的故事,人們知道的很多,如一九五四年,周恩來總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用茅台酒成功地打破了帝國主義的外交封鎖,建立了新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係。周總理曾激動地說:『在日內瓦助我成功的有「兩台」,一是貴州茅台,二是戲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無疑,茅台和同仁堂一樣,是銘刻在每一個中國人記憶中的重要的民族工業品牌,也是一張無須驗證的國家名片。透過它,世界看到的是具有千年歷史沉澱的中國文化表達;透過它,世界看到的是崛起的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自信;透過它,世界感受到的是中國名牌挺進國際化的強大磁場。

十幾年前,我曾到過茅台。貴州茅台酒廠是一九五一年以茅台鎮原有的三家私營釀酒作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自一九九七年來,經過不斷發展壯大,現已成為擁有全資、控股和參股公司近百家,涉足白酒、啤酒、葡萄酒、保險、銀行、旅遊、地產等多種行業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三月底,趁隨作家採風團赴貴州採風之際,我們一行到茅台酒廠進行參觀。說實話,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茅台酒廠的變化,我的印象一直認為茅台酒廠只生產國酒茅台,哪裡會知道昔日的『酒廠』已經變成了今日的『集團』。我們這次之所以要去茅台參觀,當然與二一一年以來茅台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有關,如『茅台酒與腐敗』『國酒商標』『茅台酒價格』『茅台酒有機原料認證』『赤水河水質』等。我知道,以我有限的知識,要做到對茅台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本是不可能的。不過,我懂得由表及里,透過現象看本質,或許這正是我認識茅台的一種有效的通道呢。在此,我只選擇一個角度,來說明茅台是負責任的『國家隊』。從二年開始,茅台開始推動有機高粱基地建設,着力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三級管理模式,累計投資八千六百多萬元支持基地建設,二一二年其所在的仁懷市及毗鄰地區有機高粱基地認證面積達到六十二萬畝,產量達到十萬餘噸,使十一萬七千五百六十七戶農民成為直接受益者。二一二年,種植高粱的農戶戶均增收六千四百三十元,形成了當地優勢特色農業,促進了有機高粱基地的良性發展。

我這樣寫,似乎並不能對媒體關注的問題說明什麼。但我總覺得,不論是對魯迅、莫言、賈平凹,還是茅台、五糧液等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和產品,我們的媒體同仁、寫作同行,包括社會公眾,應該以理性的思維去友善的愛護他(它)、保護他(它),包括善意的批評和建議。當然,也不論什麼樣的大牌企業和個人,必須保持謙虛謹慎的品格和態度,不斷提高自我產品質量,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與批評,維護社會公平,也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最終才能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個沒有了孔子、屈原、李白、魯迅以及龍井(茶葉)、景德鎮(瓷器)、茅台(白酒)、同仁堂(中藥)等名人和品牌的民族,肯定是被世界遺忘看不起的民族。品牌就是名片,國品就是民品,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當自尊,自愛,自強!(文/紅 孩)


來源:中國文化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