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电影业已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有数字显示:2011年,数字银幕以及数字票房均占到其市场总量的90%。2012年,随着全球首台S2K数字电影机NC900C-A+影院正式商业启动,数字化放映成本进一步降低。在数字院线和视频网站的双重夹击下,曾经服务过几代人的老电影院,逐渐褪去昔日的光影,在城市里的位置越来越模糊。是集体失语、苦守既有的经营模式,还是整顿转型、寻求新出路? 渐远的朴素理想 1905年,北京马思远茶楼改称为大观楼,是南城最早的放映电影场所之一。同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由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担纲演出。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老北京见证了这一刻。 老电影院给几代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隔夜排队买票、观众聚集在门口等开场、场场座无虚席、电影散场人潮涌动……散落在现代都市里的各个老电影院,在那个文化贫瘠的时代,用光与影为人们演绎着梦想与现实的碰撞。多少老一辈的电影人心怀对老电影的不解情结。“我十五六岁就来,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紫光影城的负责人曹先生对记者说。 根据中国行业研究院公布的《2012年中国影院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探析》,当前影院经营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影院服务的可替代品竞争力上升,电视剧分流中老年观众,网络影视剧分流年轻观众已经成为很突出的现象。二是租金非理性高涨,票房分账比例正逐步向制片方倾斜,影院经营的投资回收期延长,微利化将成为常态。三是同质化竞争导致不少影院之间存在票价的恶性竞争,有的甚至不惜亏本经营。而在这场院线硝烟战中,传统影院更是步履蹒跚,衰颓之势显现。老影院,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 北京紫光影城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品牌影院,在北京的电影院中,有过骄人的业绩。但影院负责人曹先生对市场的开拓却不无担忧,“现在的影院市场发展比较无序,缺少足够区域规划,中关村、朝阳CBD等商业中心影院数量扎堆。这样下去,会有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估计几年之内会有较大的洗牌。”曹先生表示。无疑,单一的影片放映已然成为老电影院渐行渐远的朴素理想,泯灭在新潮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