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账簿,记录了当时过清明节的出纳明细。 清明节刚过,记者从长沙市博物馆了解到,该馆征集文物办公室近日征集到了一本1899年至1931年的清明账簿,距今已有113年。从账簿中可以窥见当时人们过清明节时的许多细节,这样珍 贵的手抄本,保存至今颇为罕见。 百年前的账簿都记录啥 4月5日, 记者在长沙市博物馆看到,该账簿毛边纸,套红,木刻印刷,线装,纸张为泰华堂出品,泰华堂是晚清纸品名店,封面用桐油涂过,已脆化。除封底脱落、封面上少了几个字外,该账簿保存完整。 账簿征集人、原长沙市博物馆党委书记杜鼎华介绍:“这本长沙乐善宗祠清明账簿来自长沙县,是晚清、民国初常见的民间流水账账本,详细记录了从1899年至1931年共32年里每年宗祠清明祭祀的开支,以及粮钱出入,田土山林租佃变更,田亩、山川产权范围、户主等情况。” 看看百年前怎么过清明 从账薄上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清明祭祖时的各项流水账信息。比如,每年主持清明祭祖仪式的人是通过选举公推出来的;清明节时除了祭祀扫墓用品外,还要买火药在祭祖时放铳;人们还要为了清明祭祖仪式后的聚餐上山挖笋、杀猪。清明时节除了祭祖,还要修葺房屋、田埂等。 另外,捐税支出也是该账簿记录的项目之一。据查,支出中有自卫团、挨户团、清乡团、总团等捐款、粮饷等项目,苛捐杂税可见一斑。 杜鼎华说:“这本账簿32年无间断反映我国民间宗族、民俗节日活动,保存至今极为罕见。到目前为止,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 来源:三湘都市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