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四川华蓥渠江边现三千余年碳化乌木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3-28 10:06| 發佈者: 顺天道化| 查看: 1396|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 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3月27日,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 据发现者吴江、李瑞颖夫妇介绍 ...

躺在江中的碳化乌木 杨天军 摄

中新网广安3月27日电(苏坤明 祝科 杨天军)3月27日,记者在四川广安华蓥市明月镇明月村的渠江边,见到一筒长十余米的碳化乌木躺在江边的水中。

据发现者吴江、李瑞颖夫妇介绍, 3月20日傍晚,李瑞颖在清理收拾渔网时,发现渔网被挂住了,怎么也拉不动。于是,她叫来丈夫下江去看个究竟。吴江冒着初春的低温,第一次潜入江中,发现渔网被一筒大木头挂住了。他上船休息了一会儿后,第二次潜入江中,经仔细查看,发现是一筒硕大的乌木,夫妇俩激动不已。3月21日,夫妇俩在村民的帮助下,共同打捞起乌木,用大拖船将乌木拖到了江边。随后及时报告镇政府,镇政府赓即报告文管部门。华蓥市文体局、华蓥市文物管理所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对此乌木采取了保护措施。

华蓥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苏珂介绍说,这筒乌木长10.1米,大头直径1.46米。小头直径0.901米;乌木已经碳化,至少也有3000年了,文物价值较高,具体年限及价值要等专家鉴定后才知道。

乌木,俗称阴沉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其形千奇百怪,其状多姿多彩。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更是宝中之宝。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