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通讯:闽东深山奇村探秘“明史第一谜案”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5-3 00:10|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1269| 評論: 0|來自: 中新社

摘要: 中新社宁德5月2日电 题:闽东深山奇村探秘“明史第一谜案”    作者 吕巧琴 叶茂   古墓葬、地宫秘道、古祠堂、先祖画……福建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的古老小山村――钟洋村里,各种奇特现象齐集于此,考古 ...
中新社宁德5月2日电 题:闽东深山奇村探秘“明史第一谜案” 
  作者 吕巧琴 叶茂
  古墓葬、地宫秘道、古祠堂、先祖画……福建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的古老小山村――钟洋村里,各种奇特现象齐集于此,考古研究者疑与中国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之死”有关。
  中新社记者近日跟随宁德建文帝研究小组人员走进古村探秘。钟洋村位于海拔800余米的深山中,距离发现疑为“建文帝陵寝”古墓的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仅不到50分钟车程。 
  村民围墓而居
  村子中间,一座墓为官帽造型,鹅卵石筑就,被民居团团包围。墓碑上有“考君余公”字迹,可见墓主为余姓,但没有年号。
  村中人皆姓余,族人家谱上书“来自南京凤阳府的月半池”。村中长者余老先生指着古墓对中新社记者说,族人相传此墓是“建文朝武将余六府墓葬”,村民世代环墓而居就是为了守护它。
  在村民眼里,这座墓已不再只是墓。村中逢大事必祭拜此墓,村民办喜事前也要穿孝衣先行祭拜。
  宁德建文帝研究小组组长王道亨说“按墓葬风俗,墓葬地应与民居分开,而该墓葬却位于民居中心,且向阳。”该墓葬与南京、江苏一带古墓葬用料相同,与蕉城上金贝疑似建文帝陵的古墓也属同一风格、同一时期。
  王道亨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墓葬在宁德已发现10座,其中6座有名有姓,皆疑与建文帝有关。
  先祖画暗藏玄机
  “须知祖宗在,莫作画图看。”在当地余氏族人向记者展示的一幅世代相传的先祖画下方,这幅楹联暗藏玄机,似在提醒其子孙后代不能仅将此图作为一张图画来对待。
  画卷正中,“国族聚于斯相府芳声未艾,宗p藏之久后贤俊烈重兴”的对联特别突出,“如在其上”的横批也格外显眼。该对联正是余氏宗祠里镌刻在正中两根木柱上的那副对联,落款为“万象新”题。王道亨说,“国族”、“宗p”均透着表彰和显赫之气。
  “如在其上”横批之上,也就是整幅图画的最上部,所画人物着明朝服饰,还配有对联“春夏频繁处祀典,庙堂拜跪表诚心”,也传递着提醒子孙后代的信息。
  宁德建文帝研究小组人士认为,这幅画的布局像一个大大的篆书“帝”字。这幅要子孙后代“莫作画图看”的古画,是否暗示着余氏祖先与建文帝的特殊关系,有待进一步考证。
  “600多年来,我余氏族人都要日夜驻守这个祠堂,平常都是大门紧闭,一年只开两次供族人跪拜。”随着余老先生走进余氏宗祠,只见宗祠里每根柱子上都有楹联。落款为明朝帝师周斌所题写的楹联挂在“万象新”题写的楹联旁,可见“万象新”此人地位非同一般;而周斌题写的楹联“接武龙墀台谏勋名香御墨,恹猷翰苑校书门第焕文章”中,“御墨”又是何指?
  当地研究人士认为,建文帝的老师周斌家乡在洋中镇,疑为建文帝身边武将的余六府也出于洋中镇钟洋村,因而建文帝出逃地极有可能就在宁德。
  神秘地宫秘道
  在距离余氏宗祠约600米的山坡上,一处神秘地宫秘道新近被发现。记者在村民带领下来到地宫秘道处,看到其洞口可容纳一人弯腰进入,洞口边的山壁皆由巨大条石垒砌而成,现已铺满青苔;洞口前方散落的一块块石构件,已被村民堆砌成石棺状。
  “老人以前都说这是‘鬼洞’,很少有人来这里,我七八岁来这玩时进去过一次。里面有很多延伸密道,但因为太黑,没敢再往里进去。”49岁的村民余承曲指着洞口说,下面有几米深,墙壁都是用条石砌成,好像和房间一样四四方方。
  王道亨认为,这似墓穴又似地宫,极像传说中的建文抗燕据点。类似这样的秘道已在宁德境内发现17处,皆有类似的碑身构件,疑与建文帝在闽行踪有关。
  2008年宁德蕉城区上金贝村修路偶然发现一个颇有规模、形制奇特的神秘古墓葬,疑为建文帝陵寝。消息传出,专家学者蜂拥前往考察研究,引发“建文帝出亡福建宁德”之说。此后,五爪金龙紫衣袈裟、“建文帝随从墓”、“国母亭”等相继被发现,进一步佐证上述说法。但这一切仍有待进一步发掘和考证。(完)
来源:中新社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