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光明日报社和上海世纪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办,张木生、马勇、马立诚、纪坡民、时殷弘、田辰山、景跃进、王文、李春林、王保纯、陈昕、施宏俊等人就“中国原生文明”概念与孙皓晖进行探讨。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谈到,“孙皓晖先生所著的《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就是因为触及到了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所以一出版就广受关注,广有影响。”因契合“光明书榜”长期以来所遵循的“强调主流价值和影响力”选书标准,在今年2月14日见报的“2月光明书榜”中被列为榜首进行推介,并得到很多热心读者的回应。 孙皓晖是共和国同龄人,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是获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历时16年创作了长篇史诗性力作《大秦帝国》,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并被拍成热播影视剧。《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是他的最新著作,堪称《大秦帝国》的理论读本。在这部近70万字的作品中,孙皓晖明确提出:“文明的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永恒的安全底线,中国社会应该告别’不争论’的特殊时期了。”出版方世纪文景也表示,出版这样一本书,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甚至争论,以共同思索中国文明的本质问题。 孙皓晖从中国为何文明意识苍白、为何没有自己的文明话语权等问题出发,经十数年研究思索,在创作《大秦帝国》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集结为三卷本《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该书首次提出中国原生文明的概念,重新书写中国前3000年文明史,细致梳理了秦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的7大历史性跨越,总结出中国民族5大生存经验。在这3000年中,华夏族群历经了7大时代―――五帝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帝国。其中的每一个时代,中华民族都曾经实现了一次巨大的文明跨越。经过这7次大的历史跨越,中华民族终于登上了中国古典文明高原的最高顶峰―――秦帝国时代,成功地实现了中国疆域的统一,创造了中国文明的统一,给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奠定了永恒不朽的历史生存范式。上海世纪集团总裁陈昕读完后对此深有体会,“孙皓晖先生这两本书,包括他的《大秦帝国》,其实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从原生文明角度看待我们的文明,看待我们的文化,好像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解释。这本书值得我们重视和讨论的就是,中国的根基究竟在哪里,究竟应该怎么看待”。 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孙皓晖说:“《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是《大秦帝国》的思想延续与思想扩展,但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重复。历史小说的《大秦帝国》,是形象地再现中国原生文明最高峰――秦帝国时代的鲜活生命,它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中国原生文明的一个时期,而不是全部原生文明时期。再者,历史文学毕竟不是直接诉诸理论形式的研究成果,许多更为深入的思索无法表达出来。所以,作为对中国原生文明的深入透视,仅仅有《大秦帝国》是不够的,还需要全面研究中国原生文明七大时代,对其进行更为系统地理论说明,最终明确我们的文明根基。”他认为:“《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是一本力图理清中国前三千年文明史的书,是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全部解说文字”。这本书的理论观点与《大秦帝国》一脉相承――自远古至秦帝国的中国原生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根基。为中华文明正源,梳理与借鉴古老的原生文明精粹对中国社会的文明变革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普遍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孙皓晖认为,1949年以后,我们曾经短暂地恢复了重建中国文明的自信心。但是,历经改革开放数十年,随着日渐融入世界潮流,我们的社会思潮又弥漫出浓厚的“西方理想”,许多人企图以放弃中国文明根基为基础,以西方文明为模式“深度改造”中国。应该警觉的是,这种思潮正在西方世界的支持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渗透于我们的社会。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揭示中国原生文明的强势生存本质,揭示中国原生文明在前三千年历史实践中的强大生命力,以使我们的社会意识越过两千年萎顿期,直接与前三千年实现精神对接,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具有着再造生命状态的深远意义,是我们实现新文明跨越的最基本的条件。 当晚7点,孙皓晖还在清华大学举行演讲,17日下午在三联书店与北京读者见面。此外,孙皓晖还将赴上海与史正富、姜义华、王家范、罗岗等专家学者就中国原生文明概念进行探讨,并在文汇讲堂、复兴论坛与上海读者交流。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