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出版家郝明义:读书犹如吃饭 曾抄袭鲁迅的文章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5-10 18:30| 發佈者: 真衣| 查看: 1525| 評論: 0|來自: 北京晨报

摘要: 郝明义,被人们尊称为“台湾文化教父”、“轮椅上的出版家”。    他1岁时得了小儿麻痹,书籍引他走上成功之路,他最早将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卡尔维诺等大师的作品引进台湾,最早把几米、蔡志忠、朱德庸等 ...
郝明义,被人们尊称为“台湾文化教父”、“轮椅上的出版家”。 
  他1岁时得了小儿麻痹,书籍引他走上成功之路,他最早将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卡尔维诺等大师的作品引进台湾,最早把几米、蔡志忠、朱德庸等画家推介到大陆。
  近日,他在大陆推出了自己创作的《他们说》、《故事》。《他们说》讲的是书与人的故事,《故事》是一本以回忆为主题的随笔集。
  在郝明义看来,阅读狭义的定义是读一本书,广义的定义应该是读整个世界。无论是一本书,还是一个人,每一个相遇,都隐藏着祝福。时间早晚会揭开人生的意义。
  从武侠小说开始阅读
  这两本书好像没有关系,但是又有关系,这要从《故事》讲起来。
  我在韩国釜山出生,那时韩国的华侨将近10万人。我1岁左右患了小儿麻痹,没有什么玩伴。那时韩国人歧视中国人,走在路上,他们都笑我们,说是大国奴,意思是你们国家很大,干吗来我们这里。
  有个好朋友,他比我大6岁左右,每天在放学后到我家来,讲各种故事给我听。但到他上初中后就变了,他进入了青春期,他要打篮球,他要交女朋友,来我家的次数逐渐减少了,再后来就不来了。
  我听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所以一些书已经满足不了我。我就央求妈妈借很多武侠小说,我的阅读是这样开始的。
  抄袭过鲁迅、胡适的文章
  到小学三年级,我遇到一个关键的人物,就是我的老师,他说你每天要写一篇日记给我,全班只有我有这个作业。怎么办呢?急中生智,就去我爸爸书桌上找,突然看到了这一本书,里面有长有短的小说,我每天临摹。
  抄了一整年,最后老师还给我鼓励,送我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当时不知道抄的这些文章是什么人写的,长大之后知道这些名字是胡适、鲁迅、冰心等。
  看到了读书人的力量
  初一时认识了池老师,她个子很小,大概只有一米四几,非常和蔼可亲。她从小在中国长大,讲一口京片子。我的韩文是跟她学的,但这并不是我最感谢她的。
  最感谢她的是一次在海滩上郊游,大家去嬉水,天黑大家要回家了,鞋子却找不到了,一个韩国醉汉手里拿着鞋子,老师去要,他不给,还胡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我看个子那么小的老师走过去,一下子给他一个耳光,那个人没什么动作,乖乖把鞋子还给她了。
  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到现在我还经常喜欢管一些闲事,坏处是给自己找很多麻烦。
  39岁才发现自己不会读书
  回想起来,影响我的关键是阅读,阅读会发生两件事。一是可以把眼睛打开,阅读打开了我的窗户,所以我要前进,我要往我自己希望的目标前进。第二个会帮助你充实旅途上需要准备的精神。
  我很幸运,大学毕业后进了出版界,与书打交道,我也很爱书。我进出版社时是23岁,一直到39岁,从特约编辑做到了总编辑。
  可到39岁时,才发现自己不会读书,那时我读了一本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才知道读书是怎么回事。在那之后就很好奇,碰到人就问人家是怎么阅读的,《他们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读书犹如吃饭
  读书就是给自己头脑的饮食,怎么吃才健康,这个很难说。每个人体质不同,口味也不同。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甜,很难讲有一定的方法。
  如果非要归纳的话,我想,饮食一定要吃主食,而且要吃饱,大闸蟹来了也要吃吃,情人节了要吃牛排等等,一定要有水果、蔬菜,也要有甜点。维持均衡的饮食是很重要的,基本的饮食维持好了以后,再看自己要发展成什么样,从而培养特别的饮食习惯。
  阅读要真的跟自己人生想寻找的问题扣在一起,一定是真正在思考,透过书让自己找到一个方向。
  碎片化阅读无法认识人
  现在网络、手机这么方便,随时都可以阅读。但为什么书的阅读特别重要?我觉得,读书是在认识人和作者,人生不一定要读书,书从来不是人类唯一的表达方式,但没有一个方法,像书这样,用相对便利和完整的方式,把一个人要说的完整地表达出来。
  人要成长,失恋是一个途径,但你找到一本影响你人生的书,你就不用花失恋的代价了。让作者带给你启发,通过他的眼睛,你的人生开始变化,书最重要的是在这里。
  网络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没有办法像书那样,作者在讲,你在听。你读的时候,会产生疑问,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谈,你可以完整地看到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这是碎片化、零碎化的阅读没法打造的。
  当然,今天读书最大的成本是价格,还有时间成本。但你读了一百个一分钟的东西,与你花一百分钟好好读一本书,效果完全不一样。
  图书折扣别随便打
  前几年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谈书的定价折扣到底该不该打。全世界一直有两个说法:一个认为打不打折扣应完全由市场决定,谁能熬过折扣战谁剩下来;另外一个认为书与别的商品不一样,别的商品可以通过品牌化,用大量生产来降低成本,而很多书的印刷才几千册,成本降不下来,应该维持定价销售,定价销售可以让最热闹区域的人,买书的价格与在最偏远地区买书的价格一样。这两派一直在打来打去,吵个不停。
  打折好比迷你裙,肯定是越短越好。但是我自己的感觉,还是不要随便打折扣。
  我今年碰到英国一个作家,他讲英国打折最凶的是大卖场,卖得最好的是小说,所以英国非小说的书出版量大幅度下降,这就影响了整个出版业的生态。英国的例子让我大开眼界,中国也是一样的。
  数字出版就像开汽车
  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犹如步行跟汽车的关系,没有数字出版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步行走路,找一本书必须去图书馆。数字出版就像汽车,可以很快带你到要去的地方。
  人有了汽车,就要思考怎么使用它,任何地方都要步行去,那是自找麻烦,可有了汽车就不走路,买一个方便面也要开汽车,旅游也是开车去转一圈,不去实际踩一踩土地,这和没有汽车有什么差别呢?
  用数字化出版,搜寻比较方便,但还是要有基本的手动工夫,尤其是读书,必须要有一些训练的方法。观察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你需要适当的工具、适当的方法,这需要基本的阅读。
  陈辉/整理
来源:北京晨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