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出版家郝明義:讀書猶如吃飯 曾抄襲魯迅的文章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5-10 18:30| 發佈者: 真衣| 查看: 1143| 評論: 0|來自: 北京晨報

摘要: 郝明義,被人們尊稱為『台灣文化教父』、『輪椅上的出版家』。    他1歲時得了小兒麻痹,書籍引他走上成功之路,他最早將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卡爾維諾等大師的作品引進台灣,最早把幾米、蔡志忠、朱德庸等 ...
郝明義,被人們尊稱為『台灣文化教父』、『輪椅上的出版家』。 
  他1歲時得了小兒麻痹,書籍引他走上成功之路,他最早將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卡爾維諾等大師的作品引進台灣,最早把幾米、蔡志忠、朱德庸等畫家推介到大陸。
  近日,他在大陸推出了自己創作的【他們說】、【故事】。【他們說】講的是書與人的故事,【故事】是一本以回憶為主題的隨筆集。
  在郝明義看來,閱讀狹義的定義是讀一本書,廣義的定義應該是讀整個世界。無論是一本書,還是一個人,每一個相遇,都隱藏着祝福。時間早晚會揭開人生的意義。
  從武俠小說開始閱讀
  這兩本書好像沒有關係,但是又有關係,這要從【故事】講起來。
  我在韓國釜山出生,那時韓國的華僑將近10萬人。我1歲左右患了小兒麻痹,沒有什麼玩伴。那時韓國人歧視中國人,走在路上,他們都笑我們,說是大國奴,意思是你們國家很大,幹嗎來我們這裏。
  有個好朋友,他比我大6歲左右,每天在放學後到我家來,講各種故事給我聽。但到他上初中後就變了,他進入了青春期,他要打籃球,他要交女朋友,來我家的次數逐漸減少了,再後來就不來了。
  我聽了那麼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所以一些書已經滿足不了我。我就央求媽媽借很多武俠小說,我的閱讀是這樣開始的。
  抄襲過魯迅、胡適的文章
  到小學三年級,我遇到一個關鍵的人物,就是我的老師,他說你每天要寫一篇日記給我,全班只有我有這個作業。怎麼辦呢?急中生智,就去我爸爸書桌上找,突然看到了這一本書,裏面有長有短的小說,我每天臨摹。
  抄了一整年,最後老師還給我鼓勵,送我一本【十萬個為什麼】。當時不知道抄的這些文章是什麼人寫的,長大之後知道這些名字是胡適、魯迅、冰心等。
  看到了讀書人的力量
  初一時認識了池老師,她個子很小,大概只有一米四幾,非常和藹可親。她從小在中國長大,講一口京片子。我的韓文是跟她學的,但這並不是我最感謝她的。
  最感謝她的是一次在海灘上郊遊,大家去嬉水,天黑大家要回家了,鞋子卻找不到了,一個韓國醉漢手裏拿着鞋子,老師去要,他不給,還胡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我看個子那麼小的老師走過去,一下子給他一個耳光,那個人沒什麼動作,乖乖把鞋子還給她了。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所以到現在我還經常喜歡管一些閒事,壞處是給自己找很多麻煩。
  39歲才發現自己不會讀書
  回想起來,影響我的關鍵是閱讀,閱讀會發生兩件事。一是可以把眼睛打開,閱讀打開了我的窗戶,所以我要前進,我要往我自己希望的目標前進。第二個會幫助你充實旅途上需要準備的精神。
  我很幸運,大學畢業後進了出版界,與書打交道,我也很愛書。我進出版社時是23歲,一直到39歲,從特約編輯做到了總編輯。
  可到39歲時,才發現自己不會讀書,那時我讀了一本叫【如何閱讀一本書】,才知道讀書是怎麼回事。在那之後就很好奇,碰到人就問人家是怎麼閱讀的,【他們說】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
  讀書猶如吃飯
  讀書就是給自己頭腦的飲食,怎麼吃才健康,這個很難說。每個人體質不同,口味也不同。有人愛吃辣,有人愛吃甜,很難講有一定的方法。
  如果非要歸納的話,我想,飲食一定要吃主食,而且要吃飽,大閘蟹來了也要吃吃,情人節了要吃牛排等等,一定要有水果、蔬菜,也要有甜點。維持均衡的飲食是很重要的,基本的飲食維持好了以後,再看自己要發展成什麼樣,從而培養特別的飲食習慣。
  閱讀要真的跟自己人生想尋找的問題扣在一起,一定是真正在思考,透過書讓自己找到一個方向。
  碎片化閱讀無法認識人
  現在網絡、手機這麼方便,隨時都可以閱讀。但為什麼書的閱讀特別重要?我覺得,讀書是在認識人和作者,人生不一定要讀書,書從來不是人類唯一的表達方式,但沒有一個方法,像書這樣,用相對便利和完整的方式,把一個人要說的完整地表達出來。
  人要成長,失戀是一個途徑,但你找到一本影響你人生的書,你就不用花失戀的代價了。讓作者帶給你啟發,通過他的眼睛,你的人生開始變化,書最重要的是在這裏。
  網絡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沒有辦法像書那樣,作者在講,你在聽。你讀的時候,會產生疑問,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交談,你可以完整地看到他為什麼要寫這本書,這是碎片化、零碎化的閱讀沒法打造的。
  當然,今天讀書最大的成本是價格,還有時間成本。但你讀了一百個一分鐘的東西,與你花一百分鐘好好讀一本書,效果完全不一樣。
  圖書折扣別隨便打
  前幾年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談書的定價折扣到底該不該打。全世界一直有兩個說法:一個認為打不打折扣應完全由市場決定,誰能熬過折扣戰誰剩下來;另外一個認為書與別的商品不一樣,別的商品可以通過品牌化,用大量生產來降低成本,而很多書的印刷才幾千冊,成本降不下來,應該維持定價銷售,定價銷售可以讓最熱鬧區域的人,買書的價格與在最偏遠地區買書的價格一樣。這兩派一直在打來打去,吵個不停。
  打折好比迷你裙,肯定是越短越好。但是我自己的感覺,還是不要隨便打折扣。
  我今年碰到英國一個作家,他講英國打折最凶的是大賣場,賣得最好的是小說,所以英國非小說的書出版量大幅度下降,這就影響了整個出版業的生態。英國的例子讓我大開眼界,中國也是一樣的。
  數字出版就像開汽車
  數字出版與紙質出版,猶如步行跟汽車的關係,沒有數字出版之前,我們每個人都要步行走路,找一本書必須去圖書館。數字出版就像汽車,可以很快帶你到要去的地方。
  人有了汽車,就要思考怎麼使用它,任何地方都要步行去,那是自找麻煩,可有了汽車就不走路,買一個方便麵也要開汽車,旅遊也是開車去轉一圈,不去實際踩一踩土地,這和沒有汽車有什麼差別呢?
  用數碼化出版,搜尋比較方便,但還是要有基本的手動工夫,尤其是讀書,必須要有一些訓練的方法。觀察一個地方,了解一個地方,你需要適當的工具、適當的方法,這需要基本的閱讀。
  陳輝/整理
來源:北京晨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