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初,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出炉,湖南新增123处,可谓“大丰收”。它们中的许多,我们都曾仔细探究过。比如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在浏阳的锦绶堂;周家大院古建筑群、绣衣坊、汝城古祠堂群、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还有上期我们刚看到的南县厂窖惨案遗址,等等。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解读9栋湖大早期建筑:技术派,以及时间美学派”,2012年5月15日的这篇文章里,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称它们是“近代湖南建筑史上各个时期建筑风格的代表”。这风格,有刘敦桢的质朴、规整和工业的厚重美,柳士英的灵动、不拘一格和浪漫气息,也有在上世纪50年代民族形式的潮流下,那像宫殿一样的明快色彩。尽管有些风格如宫殿式可能是他的作者不情愿的、觉得后悔的作品,但它们依然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斯人已逝,它们能永存,也是一桩幸事。 禹王碑 禹王碑的故事流传已久,岳麓山的禹王碑属于最初摹刻本。1212年,学者何致在祝融峰下,拨开覆盖在碑上的苔藓,将禹王碑上的蝌蚪文拓印下来,随后请人把碑文翻刻到岳麓书院后面的巨石上。三百多年后的明嘉靖年间,禹王碑成为岳麓山上的一道景点。 2012年4月,湖湘地理随顾问谢武经一道,由长沙岳麓山至衡山县碧云峰,通过文献与现场及口碑资料印证,追寻禹王碑原碑遗址。 慈氏塔 这座北与岳阳楼遥相呼应,东临浩荡洞庭湖水的传世古塔,已寂静矗立770年之久。2011年12月份,岳阳市文物管理处从慈氏塔稍高的几层佛龛里,“请”下了5尊弥勒佛像及残片,这些佛像的预计年代不晚于明代。由于湖南的佛塔数目稀少,慈氏塔因此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同时,塔的第3、第4级之间发生顺时针旋转,亦是湘江断裂活动的遗迹,反映了洞庭湖区的地质变化。 鬼崽岭 位于道县、江华、江永交界之地的鬼崽岭,因1954年发现大量石像而出名。这些被当地人称为“鬼崽崽”的石像,高者不过1米,且数量较少,最多的是50公分以下,最小者仅几厘米高。石像的统计数目约为5000尊,但工作人员推测其“比兵马俑还多”。 2010年8月,我们隔着铁丝网,看到它们。这些不说话的石头,吸引了历史、地质、文物等一拨拨专家,却始终未曾揭开真正的谜底。 古城墙 新被列入国保的,还有这多处古城墙。茶陵古城墙,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竣工,现存600余米,以及迎湘门。这样的小宋砖,在永州残存的城门洞里也看得到。武冈古城墙,则建于洪武年间,现残存480米,存四城门。澧州古城墙,属明清砖石城墙,东起敌楼拐,西至澧县一中,长约千米。最近很红的凤凰,沱江边也有一段古城墙,流浪歌手在北门门洞里每天唱着歌。 (整理/刘海波、刘见华) 来源:潇湘晨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