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兒童廣播變繪本
『嗒嘀嗒……嗒嘀嗒……小喇叭開始廣播啦……』不少60後、70後、80後,還記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小喇叭】開播時的旋律,作為全國第一個面向低幼兒童廣播的節目,自1956年9月4日開播以來,它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近日,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攜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江通動畫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跨媒體全介質出版物【小喇叭全介質繪本系列】正式上市。昨日,記者在武昌一家書店看到,其中不少故事,如【九色鹿的故事】、【牙齒仙女的禮物】、【木偶奇遇記】、【小紅帽】……不僅可以閱讀繪本,也可以將二維碼掃一掃,就有動畫、音頻可以視聽,有不少家長和孩子圍觀。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藝術編輯室主任姜曉鵬告訴記者,該系列整體規劃為360本,如今已出第一批共20本,大部分是根據【小喇叭】廣播的音頻庫內容,由插畫和繪本作家進行再創作,推出系列動畫、繪本及故事書產品,音頻有當年孫敬修、康瑛、曹燦等著名播音藝術家以及廣受小聽眾歡迎的主持人的經典聲音,也有新一代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小喇叭】廣播裡的主持人配音。 七嘴八舌話『懷舊』 對於【小喇叭】的華麗轉身,不少人提出質疑。一名吳姓人士說,【小喇叭】試圖重煥青春,背後是懷舊在支撐,而兒童文化的繁榮,不能依賴懷舊。 但姜曉鵬認為,懷舊只是一個元素,因為每個人都有童年情結,但從深層次來看,縱觀國內幼兒繪本市場,國外繪本占據市場大半壁江山,長此以往,也許會影響孩子們對民族文化的認知。 武漢少年兒童圖書館借閱部主任林翔也有同感。他說,近年來,國內繪本市場上存在着『外國引進的多,本土傳承的少;兒童閱讀推廣中西方的多,樂於推廣本土原創的少』的問題。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看日本、美國、韓國的動漫、書籍長大的,而本土原創、有特色的東西卻被遺忘。比如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廣泛影響、民族文化元素非常強烈的水墨片、剪紙片、木偶片等動畫影片,現已被國外動漫所代替;再就是,連環畫傳統也丟失了。 對此,兒童文學研究專家認為,古今中外一切優秀的兒童文學讀物,都應成為兒童成長的養料,否則,青少年的文化視野就會有缺陷。 繪本品質最重要 國產幼兒讀物該不該打懷舊牌?昨日,關注幼兒繪本市場多年的林翔,在接受採訪時說,即使把【小喇叭】重新利用,也不要貼太多『懷舊』標籤,重新包裝經典,一定要對孩子有益,太商業化的、投機取巧的,就算了,家長對這些要增加辨識度。 他還說,聽錄音和看書不一樣,不能以聽錄音代替閱讀圖書,聽時不會那麼專注,看書印象會更深刻些,但兩者可以相輔相成。□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韓琳婕 來源:楚天都市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