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欠傳統文化的賬不能只由下一代去還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3-5-31 23:11|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238| 評論: 0|來自: 晶報

摘要: 這些年,中國人對學國學,似乎越來越有勁。國學『要從娃娃抓起』,也越來越成為共識。前段時間,連我上二年級的女兒在臨睡前,都要給我誦讀一篇【弟子規】。在小姑娘搖頭晃腦之後,我也努力用語言去給她鋪陳其中包裹 ...
這些年,中國人對學國學,似乎越來越有勁。國學『要從娃娃抓起』,也越來越成為共識。前段時間,連我上二年級的女兒在臨睡前,都要給我誦讀一篇【弟子規】。在小姑娘搖頭晃腦之後,我也努力用語言去給她鋪陳其中包裹的文化氛圍,試圖講清包含的價值要義。

最近有消息說,到新學期,台灣高中國學教材將首次走進大陸的課堂,到時將有近30所中學開展試點教學。一時間,很多人都對台灣地區的國學教材充滿期待。

國學是好東西,問題是,怎樣才能讓這種好東西成為現代人的精神養分呢?不得不承認,這些年所謂的『國學熱』,更多的還是一種幻象。學國學,也更多的只是學生們的事。國學也成了語文教學的附帶品,被納入到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在工具化、標準化、功利化的捆綁之中,很快就擠幹了其中人文的水分,剩下的除了空洞的道德口號,也就是學生數碼化生存的分數存在。

這樣學國學,當然很不開心。記得以前電視上王小丫在【開心辭典】節目中,還搞過『開心學國學』,只不過,那也只是極少數人一時間的開心。『國學娛樂化』也沒有承載起學國學的重擔。學國學讓很多學生感覺到很苦很無趣,這種現象其實根本就不只是教育的事,更多的還是因為今天的中國人沒有完成對傳統文化斷裂的續接,無法為學國學創造一個整體系統的環境氛圍。

必須承認,台灣地區在這方面是不一樣的。太多事實說明,在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現在普通的台灣人是強過大陸公民的。這背後當然有原因,比如,繁體字這樣的文字基礎在台灣保留較好,這無疑可以充當對傳統認知的日常工具。現在很多人家裏也都擺着儒家經典【四書】,很多還是線裝古籍版,只不過,那不是用來閱讀認知的,而是拿來當擺設的。在一些文化景點,大多的大陸遊客看到那些刻錄古代經典詩文的牌匾,就會一臉茫然地走開,而很多台灣遊客卻能讀得津津有味。

能夠形成這種文化親近感與共鳴性,當然就與歷史有關。當大陸在經受文革這種毀損文化的不堪歲月時,很多台灣的年輕人接受的教育,就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聯繫在一起。與很多熟讀【四書】的上代台灣人相比,同輩的大陸人有太多都不知道『老子』是誰,不知道『詩禮樂』的意味。這樣一來,讓我們的年輕一代在學國學的時候,他們又怎麼能不感覺到強烈的孤獨感呢?

學國學是需要文化背景的,傳統文化是需要現實生活接軌的。文化要高級階段發展,也必須在那些接觸文化的人們面前擺放起足夠多的文明梯子。現在,當台灣地區的國學教材走進大陸課堂,我們必須要清醒,這絕不代表學國學就可以迎來重大轉身。國人欠傳統文化的這筆賬,肯定不能只由未來一代去還,而是需要整體社會來補齊這些短板。就像在我女兒讀【弟子規】的時候,我就會檢測到自己曾經對國學有太多的認知偏失,也深感還有太多功課要做。


來源:晶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