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人与自然关系六问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0-3-27 09:46|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839| 評論: 0|來自: 《求是》

摘要: 一个多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科技进步,显著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导致了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加剧,发展难以持续。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污染、水资源 ...
一个多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科技进步,显著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导致了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加剧,发展难以持续。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等由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逆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据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气候变化不仅对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加剧疾病传播,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发布的一则消息称,全球每年平均有约200万未成年人死于空气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导致哮喘、心脏病、肺癌及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日趋加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从现在起到208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4℃(对此,相关机构和专家有不同的预测),有11亿―32亿人的饮用水可能遇到问题,2亿―6亿人将面临饥饿威胁,沿海地区每年2亿―7亿居民可能遭受洪涝灾害。
 

  为什么全球环境问题延续了近一个世纪,不仅没有根本好转,而且还在日益加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大自然,在理念和行为上陷入了“惟我主义”、“狂妄自大”、“为所欲为”的泥潭,难以自拔。所以,有必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对种种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加以澄清和匡正。我想,至少有以下6个问题需要人们做出公正而明确的回答。


  1.人类注定是自然界的主宰、统治者吗?当然不是!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特别是人类中心主义者的眼中,人类是自然界至高无上的主宰者、统治者,而其它一切动物、植物和物质资源,都是人类的附属物,是为人类生存而存在的,人类对它们可以“生杀予夺”、为所欲为。正是这种“人类主宰论”、“统治论”,导致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诚然,那种不准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中心主义”,是非理性、站不住脚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从自然界获取所必需的资源无可非议。然而,这种获取必须以不超过自然生态和环境承载力为限。必须明确,在自然界中,人类只是其中的一员,同其他千百万物种成员是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关系。人类虽然有高于其他生物的智商和思想,但这绝不应成为任意宰割、伤害以至灭绝其他生物群体的理由。相反,人类应当凭借其思想和智商,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作出应有的贡献。


  2.人类发展一定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吗?回答是否定的!在工业化进程中,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不同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结果:一种是合理安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提升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升级换代;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道路。其结果,不但经济增长质量高、效益好,就业率高,而且生态环境好,步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良性循环。我国一些生态环境模范城市、企业和乡村就是如此。另一种就是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老路,以过高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较低的经济效益,导致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目前,这种发展模式在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仍占主导地位。实践表明,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只要加快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全能够摆脱生态退化、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困境。


  3.人类欠了生态、环境债,可以不还吗?当然不可以!过大的生态赤字、环境欠债,是导致全球生态失衡、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2008地球生命力报告》,2005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量(自然资源消耗量)已达2.7全球公顷,生态赤字为0.6全球公顷。中国人均生态足迹量为2.1全球公顷,低于世界平均值。但由于中国人口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偏低,人均生态赤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倍,达到1.2全球公顷。在所排序的117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分别位居第40位和第98位。专家测算显示,仅“十五”期间我国生态赤字就达5万亿元之多。实践证明,欠了生态、环境债不还,甚至“旧债不还,又欠新债”,环境危机不可能根本扭转,而且还债愈迟,代价愈大。英国泰晤士河、日本琵琶湖的污染与治理,中国的太湖、巢湖和滇池水污染的治理,都充分证实这一点。偿还生态欠债,首先要增加生态、环境投入,增加幅度应达到足以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并使之能够步入良性循环。其次要给自然生态“减载降压”,让其适当休养生息。三要“偿还旧债,不欠新债”。偿还生态、环境欠债,是所有享受发展成果并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者――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和全体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4.靠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维持生存、发展,这道德吗?回答是否定的。地球上的资源,特别是一次性资源,是大自然亿万年形成的、数量有限、非常珍贵的财富。这些资源应当由人类世世代代享用。可惜,自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人急功近利,开发消耗自然资源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上下百年间,不光吃掉了祖宗们的那一份,还鲸吞子孙后代那一份。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已探明储量50%以上的主要矿产资源。我们不禁要问,其余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要实现工业化,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对现有资源的过度开发,实际上是向子孙后代借债。“代际平等”是生态文明的三大道德准则之一。当代人为了自己享用,竟然向后代伸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道德低下的行为,应当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我们党和国家倡导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实在太重要了。难道我们当代人不该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想一想吗?“抢子孙后代饭碗,断子孙后代的路”,这种缺德的事,难道不应当休止?


  5.战争所伤害的仅仅是人类社会吗?不完全!人类自有史以来,可谓战乱不断。战争所伤害的不仅是人类社会,还包括自然生态和环境。2003年4月,美国《自然》杂志刊登的由美国专家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军当年在越南战场上使用的被称为“橙剂”的除草剂,因含有剧毒的化学物质二恶英而对人体造成了巨大伤害。战争结束后越南出生的许多畸形婴儿以及出现的许多怪病都与此有关。调查报告指出,当年遭到“橙剂”喷洒的越南村庄达到3181个,而受到污染的越南百姓可能多达480万人。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二恶英依然存在于越南的自然环境中并且进入了越南人的食物链。在“橙剂”喷洒地区的越南居民的血液中,二恶英的含量比没有受到“橙剂”污染地区的居民高135倍。世界历史表明,战争爆发大都是为了争夺资源、攫取利益。无论孰胜孰败,无一不造成难以估量的人员伤亡、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可谓“几败俱伤”。对此,人类难道不应当彻底反思、吸取惨痛教训吗?各国应当停止军备竞赛,普遍压缩军费,将其中的大部分转向环境投资、民生投资。果真如此,环境危机就有救了,全球10亿饥民就有救了。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6.科学技术是否到了该向生态产业、环保领域倾斜的时候?回答是肯定的。100多年来,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大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而今,生态的修复、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迫切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持。可以肯定,科学技术是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因素。一旦现代科学技术的主攻方向定位于助推生态文明和环保产业,其作用及效果将远胜于创造工业文明。目前,国内外有关低碳、高效、绿色技术的开发、应用,已初露端倪。以我国为例,截至2008年底,水电年发电量5633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6.3%。风电规模连续3年成倍增长,风电装机总量达到1217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累计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15万千瓦,其中55%来自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累计达到1.25亿平方米,占世界太阳能热水器总使用量的60%以上,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生物质能开发也有较大进展,沼气用户达到3050多万,沼气年利用量120亿立方米;建成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2500处,年产沼气约20亿立方米;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315万千瓦;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超过160万吨。水生物净化技术已在部分污染水域试验成功,取得良好效果。“三废”利用技术实验有突破性进展,“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由2001年的344.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51.3亿元。虽然这些新技术、新成果还处于起始阶段,但实践已经证明,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领域进行技术开发,潜力非常巨大,前景非常广阔,可以大有作为。关键在于各级各行各业要认识到位、投入到位、相关措施到位;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现在应当是让科学技术在生态、环保领域和新兴产业领域唱主角、显身手的时候了。


  金融危机、环境危机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经过各国近一两年的努力,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得到逐步缓解,经济已开始出现复苏势头。而环境危机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解难度要大得多,需要坚持不懈的奋斗。我们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化解环境危机这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如果说20世纪是全球创造工业文明的时代,那么21世纪应当是人类创建生态文明的时代。让我们为这个光辉灿烂的新时代的早日到来,奉献全部力量和智慧!


   作者:姜春云

来源:《求是》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