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现在的幼儿读物延续了黑暗的传统!”14日,网友“lemurben”在微博中晒出一组丑小鸭童话故事:丑小鸭并没有变成美丽的天鹅,而是在离家出走后被宰杀,成为了“烤鸭”。
童话,虽然用离奇的手法表现故事,却能给孩子带来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而,最近出现的“黑暗童话”,擅改故事情节,颠覆了纯真童话表现出的“真、善、美”,成为名副其实的反社会作品。 那么,谁给“黑暗童话”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现在是个开放和包容的社会,大家容易接受所谓标新立异的恶搞,也容易被一些爆眼球的恶搞所吸引,明知道这样的恶搞会冲击文化道德、思想认知、主流价值观等诸多内涵的底线,我们也能用“宽阔”的胸怀接受它们。 肩负着塑造童真、童心的童话故事,服务的对象是没有辨别能力和思辨意识的少年儿童,其内容和主题思想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一些不负责任的改编者,连同黑心的出版商一起,为了吸引眼球,肆意篡改童话的内容,无视“黑暗童话”带给孩子的思想荼毒,殊不知,这会毁了孩子们的“三观”。因此,传统童话被恶搞成“黑暗童话”,这就需要公众慎重对待了。 事实上,每一个家长都非常反感这类童话,并担忧它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黑暗童话”源自于对恶搞文化的容忍,我们在谴责那些不负责任的改编者和黑心出版商的同时,也应反思一下我们自己。黄齐超 来源:大河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