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藏家极其低调家中不挂字画
老杨已经在收藏圈里摸爬滚打了14个年头。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族,他不敢去那种动辄百万的拍卖场,手中的每一件宝贝都是自己凭眼力淘来。其中让老杨最为得意的,是多封康有为在1903年至1914年间的手札。嬉笑怒骂的字句,让老杨重新认识了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人物。 而在许多人把收藏看成谋利手段或者炫耀资本时,老杨并不打算出卖,甚至不愿意让周围人知道。他说这些宝贝是自己的精神财富,生活不如意时,就翻翻故纸堆,心里会充实知足很多。(为尊重受访者意愿,主人公为化名) 当年: 家人指“不务正业” 老杨是江苏人,19岁参军,被分到广州军区空军部队,一直到40岁出头退伍。以后,不打麻将不抽烟的他没有别的爱好,因为一直喜欢研究艺术品,家又住诗书路附近,老杨没事就常去海珠中路的“天光墟”逛逛,这一转,便迷上了收藏。 如今谈起来很洒脱,但老杨的收藏从来不缺艰难,最典型的是当初妻子、岳父、岳母都不支持他。“我也就是工薪阶层,好不容易攒点钱,一下子就砸进去了,他们说我不务正业。”而老杨性子比较倔,“家里人看我整天乐在其中,慢慢得也就不说什么了。”采访中,他的妻子也勤快地和老伴一起收拾这些手札。 未来: 不到万不得已不卖 从康有为笔下滑落的字句,不知历经多少辗转,才落到老杨手里。“就像谈恋爱一样讲缘分,我觉得它们跟我有缘。”如果有人出高价要买康有为的手札,会不会出手?“不到万不得已怎么舍得卖。”老杨希望退休后,可以专心研究这些宝贝。“开个展览、借别人研究都是可以的,另外,这本来不是给我一个人的,即使我想留给我子孙,那也要他们懂才行。” 有意思的是,老杨身上有一股文人味,怕别人认为自己搞收藏就是为了钱,所以家中一幅字画都不挂,也算是真正做到了“藏家”二字。这么多年,因为这个爱好,和他能聊得上的朋友并不多,“他们不理解。”手里的藏品已然成了自己的精神财富,有时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不顺利,他就一个人翻翻故纸堆,心里便感充实和知足。 收藏故事 十几万“捡”到这么大的漏 2010年,老杨在朋友的引荐下认识了一位急于周转资金的卖家,康有为的手札(上图为手札之一)就被混在这一批藏品之中。“其实已经有人在我之前去看过这批手札了,但是他没有买,也许是不知道这个落款为‘更生’的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康有为吧。”老杨庆幸自己肚里还有点“货”,被他用十几万“捡”到这么大的一个漏,买回那些手札以后,他兴奋得一连几个晚上没睡着觉。 即便如此珍惜,老杨并没有在手札上印自己的收藏章,也不主张去修复那些破损的信札,“我收藏的大部分品相还不错,既然不能‘修旧如旧’,修复反而有点画蛇添足。”虽说是难得的宝贝,他也仅用透明文件夹将其平铺放入,比起收藏家们动辄装裱起来的做法,老杨觉得这样保存也足够了。 珍品描述 说不准哪封手札就可以填补历史空白 随着对书信内容的断句、解字,老杨渐渐明白了:戊戌变法后康有为的态度是如何发生变化?口口声声要“求新求变”的他为什么给被扣上了愚忠的帽子?“抛开主流的历史阐述,手札能够真实地反映写信者当时所想,近现代史总是留下了许多空白,说不准哪封手札里的内容就可以把它填补起来。”他说。 “康有为其实是挺有故事的一个人。”老杨拿起一封提到康有为在墨西哥炒地皮的手札。1905年底,墨西哥经济飞速发展但“泡沫”遍地。康有为刚好在这时来到了这块投资热土,看到地价上涨,便想着大赚一笔。在这封给弟子伍宪子的信中,康有为提到,“吾以六千元在墨购地,其一地购之两千四百金,首三日而售得四千……任(梁启超)、勉(徐勤)二子久共患难,各分以地价千元,此后增长,即照此分之”。可惜好景不长,康有为后来赔得血本无归。 知多 识别手札真伪,笔墨最关键 老杨还教了我们识别手札真伪的方法。笔墨是关键所在。首先,名家写字都有其用笔风格,书写流畅。而制假者会纠结于个别字的模仿,不可能行笔十分畅快,所以要观察手札是否有韵味。而随着年代的推移,墨色会变得越来越深沉,有明显的陈旧感。而仿品墨气浮,有明显的光泽,甚至还带有墨香味。 其次,古人用纸一般都比较讲究,在制作材料上有宣纸、机制纸(洋纸)、新闻纸等。民国时期多用宣纸制作信笺,最为普通的是八行笺。建国后,信笺多用机制纸制作,并由竖格改为横格。文人墨客中,也有用各种图案的花笺和私用特制笺。 再次是内容。不过读懂名家手札并非易事,因为信札一般不盖印章,也较少有名人题跋,落款有时不署全名,只取名字中末尾一字,有时干脆省略,若写信双方使用暗语,难度则更大。 最后是信札的来源。若是来自收藏大家,或者某文化事业单位大清理时处理的文牍,或文化名人晚辈之手等,可信度会高不少。而信封、邮票、邮戳以及收寄双方的落款,可以同信件本身配套印证。 来源:广州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