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做客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方都市报举办的“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讲述文学启蒙和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王彬彬表示,对官场文学的评价并不高,有时候官场文学成为了腐败教科书。
“怀念‘文革’很可怕” 在当天的论坛上,王彬彬畅谈己见,现场掌声连连。“启蒙是一个老话题,在今天虽然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是我始终认为它是远没有过时的话题,其实也是很新的话题。”王彬彬说,他随即以文革为例阐述。 90年代以来有一些对“文革”歌颂赞美的文章,王彬彬说,80后的年轻人看这些人对“文革”的歌颂和美化,就会觉得“文革”真好。如果在“文革”当中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呢,如果在“文革”中可能就是香车宝马,住豪宅了,“你看网上的言论,无限怀念‘文革’,这是很可怕的”。 “今天对‘文革’越来越无知的同时,是对‘文革’越来越美化。在电视网络上这种潮流表现得非常明显,说‘文革’是有真正民主、“文革”是有真正人权的,特别荒谬的是说文革时没有腐败、‘文革’时官员都是清廉的、都是一身正气的。” 官场文学成为腐败教科书 有观众询问官场文学对反腐败文学启蒙作用?王彬彬表示,我对官场文学的评价并不高。为了市场,官场文学和商业结合非常紧,官场文学写反腐败,里面各种权谋、各种阴谋诡计极尽渲染,有时候成为腐败的教科书。 他解释道,如果不能站在很高的角度,以评判、审视的角度,让老百姓知道怎样反腐败,那么就有可能成为腐败的教科书。也不能说完全一点用也没有,因为很多人看了之后才明白原来是这样腐败、腐败到了这样的程度。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