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传媒扮演着“社会教师”的角色,应当传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不应沉湎于迎合某些人口味而带来的利益中
暑假到了,翻遍家里100多个电视频道,能给孩子正能量的节目,寥寥无几。 “神马情况?西游记、喜羊羊呢?暑期‘神剧’怎么不播了?”――网友的调侃,道出大家对多年来暑期节目千篇一律的厌烦,但仔细琢磨也另有一番滋味:暑期“神剧”虽然乏味,毕竟是电视台对孩子们聊表心意,现在,或许由于孩子们很难创造广告利润,所以一些电视台连这种“乏味的心意”也省了。 打开电视,多少能闻到一股功利与浮躁的气息。 这种功利,体现为一窝蜂地模仿:一档谈话节目收视大涨,广告大增,就有多家跟进。主持人居高临下咄咄提问,参与者丢掉尊严崩溃痛哭,专家团现场分析当众发难……却少有人关注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探讨解决之道。 刚被广电总局“亮黄灯”的选秀节目,也一度占领电视台黄金时段,各方大赚。草根英雄固然需要励志,但如此遍地开花,观众也会觉得“红烧肉天天吃没了滋味”。 这种功利,还体现为对观众的“煎熬”:多年前,电影佳作均在黄金时段播出,而今,多半将好片子延至夜里10点半以后播出并数次插播广告。熬红观众双眼,只为让“垃圾时段”也赚来利润。 而浮躁之风,体现为制作粗劣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铺天盖地。“雷剧”频现,混淆历史;一些综艺节目以艺人嬉闹互讽和拙劣模仿为主要内容,垢染世风。 许多人开始怀念只有黑白电视、只有两三个频道的岁月。 ――30年前,笔者是《跟我学》、《星期日日语》的忠实观众,虽听不太懂人家说啥,但节目呈现出来的异域文化、风俗习惯、自然地理,深深地吸引了我。如今,有哪家电视台舍得花大价钱引进并播放这类语言学习节目? ――20年前开播、每周一次的《正大剧场》,用《简爱》、《基督山伯爵》、《雾都孤儿》、《老人与海》那深厚的文化积淀,滋养了一代人的成长。上世纪80年代的《红楼梦》等电视剧,曾被嘲“化妆土、节奏慢”,抚今追昔,若非有定力,怎能拍出这种经得起时间检验、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公共传媒身负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扮演着“社会教师”的角色,应当传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不应沉湎于迎合某些人口味而带来的利益中。更何况,我国的电视台不是私企,什么来钱干什么,作为事业单位,其日常运营享受财政拨款,其传播渠道占据社会资源,观众对其播什么、怎么播,还是有话语权的。 打个比方,电视节目是商品,电视台是商店,咱们观众是消费者。不是买方没眼光没品位,近年来,好节目仍然深受观众喜爱。劣质节目横行的症结,在于电视台这一“商店”已结成同盟,垄断了流通渠道,于是商品即节目虽劣质咱却没的选,让烂片有了收视率;价格即广告占据的不可再生的时间成本虽高,咱也得忍。忍着忍着大家居然忘了:电视台能开张,咱也是纳过税的! 让电视台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光叫停个别选秀节目还不够。在这个“流通渠道”还不具备放开条件的当下,管理部门应当从百姓利益出发,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如采取适当量化广告时段、时长,限制选秀、谈话节目总量等措施,破除这一行业“产品差、价格高、利润厚”的发展怪圈,让更多的“优质商品”上架。 (曲哲涵) 来源:人民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