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化苦旅:我们唐诗之路(5)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2-5-15 22:59| 發佈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635| 評論: 0|來自: 中国经济网

摘要: 最近一期的《中华遗产》“唐诗之路特刊”,把唐诗之路写成是“中国文人的山水走廊”。     所有这些,其实可以用一句话串起来:山水秀美、东南形胜的唐诗之路是一条诗歌之路,但不仅仅是唐人的诗歌,期间还积淀 ...
最近一期的《中华遗产》“唐诗之路特刊”,把唐诗之路写成是“中国文人的山水走廊”。

    所有这些,其实可以用一句话串起来:山水秀美、东南形胜的唐诗之路是一条诗歌之路,但不仅仅是唐人的诗歌,期间还积淀了很多的文化元素,如宗教、绘画、书法、山水诗等等。而唐人的歌咏对象除了山水等自然景观,还取材于这些文化积淀,并且使它们得以诗意地传播。

    这些元素,在重走系列报道中已零散提及。在此终结之篇,不妨作一归结。按照一路行程,首先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因为这条路上曾经生活过王羲之这位爱鹅的书圣,引得包括李白在内的一朝唐人顶礼膜拜,前来朝圣。随后的以谢安为代表的东山文化,谢太傅的进则建功立业,退则归隐山林,被李白等众多在现实中遭际不堪的唐代文人视为人生至高境界,而纷至沓来,徘徊难离。到了南岩和石城,以“江南第一大佛”为标志,这里是佛教中国化时期的中心地。赶来喝腊八粥的唐朝文人如孟浩然、刘长卿等,在梵音声声,香烟缭绕中写出篇篇佳作。沃洲湖,除了逗留过“佛学超男”支遁、王室出身竺潜等的身影,还因为东晋士人趋之若鹜,而造就了这方中国士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天姥山上,王母的传说使其成为李白向往的道家名山;最后是“一行到此水西流”的国清寺,隋朝智者大师创立的天台宗,象征着中国佛教鼎盛期的到来。

    唐诗之路就像文化的叠层岩,在190公里的绵长线路上闪烁着五彩的光辉;她又像是一串珍珠,颗颗人文的珠玉经过时间痛苦的孕育,在2万多平方公里的广阔流域内散发出恒久的光泽。

    这一方山水,慰藉了无数天涯孤旅的心灵,而他们身后留下的灿烂文化,曾经并将继续滋润这一方灵秀之地。(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