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彬7月31日从北京市中医药基层科研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工作会上了解到,北京市将吸引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和优秀人才下基层,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适宜基层条件和基层优势的科研项目,健全科研和人才对口支援机制,充分发挥三级中医医院对基层的辐射作用。 从今年起,北京市加大对基层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区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了15个“北京基层中医药学科团队基地”。预计3年内,培育一批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基层中医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造就一批基层中医药科技创新团队。将新建成基层老中医工作室和市级老中医基层服务点不少于74个,预计总数不低于100个;利用125中医药人才计划培养市级临床骨干和科研骨干新增不低于50名。 北京还将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成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专科委员会,未来两年培养中医全科医师100多名;为农村山区定向培养中医专业大专和本科生不低于60名;在社区对全科医师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5000人,促进西医合理使用中成药;在大学开设乡村医生轮训班,预计培养300名,提升乡村医生学历层次。 今年将在原有的39个基层老中医工作室站基础上,启动2013年度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工作。拟在公立医疗机构立项资助再建工作室27个,在民营医疗机构立项若干个。 同时,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60个“北京市中医药社区科普团队”,促进社区中医科普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探索构建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运行机制,培养一批基层中医科普专家和工作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能力。 近年来,北京市完善中医药科技管理机制,搭建中西医结合科研平台。科研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基层中医药学科团队基地。通过倾斜政策,近几年基层共获得北京市中医药科技资金支持项目70多个,资金300余万元。该市分类开展中医药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第二批和第三批“125人才”培养计划共为基层培养市级科研骨干和临床骨干100余人。为北京地区名老中医建立了103个“两室一站”和39个基层老中医工作室站,加快了对首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抢救、整理和挖掘,基本形成了北京中医药学术传承体系和继承平台。在2011年开始的第四批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要求指导老师至少带教1名基层医疗机构继承人,共有83名社区中医全科医生成为市级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同时大部分老中医到继承人所在的基层医疗机构出诊、带教,将中医药传承平台切实延伸到基层。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了传承效率,扩大了继承队伍,加快了高水平临床人才队伍培养,培育了更多群众欢迎的中青年“名中医”。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