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梁啓超北京故居變大雜院 多處名人故居境地尷尬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8-16 18:16| 發布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520| 評論: 0|來自: 京華時報

摘要: 截至昨天,在網上搜索『梁啓超北京故居』,仍可以查詢到位於北溝沿胡同23號的一座四合院。這裡在1986年6月被列爲『北京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梁啓超故居』,成爲梁啓超在北京唯一被認定的故居。但有參觀市民發現, ...
截至昨天,在網上搜索『梁啓超北京故居』,仍可以查詢到位於北溝沿胡同23號的一座四合院。這裡在1986年6月被列爲『北京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梁啓超故居』,成爲梁啓超在北京唯一被認定的故居。但有參觀市民發現,這座四合院門前的文保單位名稱已由『梁啓超故居』變更成了『四合院』。東城區文委確認,該處已不再屬於名人故居。 
  換牌時間在一年前
  昨天上午,北溝沿胡同23號大門旁,一塊牌子寫有『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四合院』字樣,牌子右側有一塊面積稍小的深色印跡,顯示曾有另一塊標牌常年掛在此處。
  北溝沿胡同不斷有居民往來,對於四合院門前石牌的內容,他們多表示並不清楚何時進行了更換。
  據此前媒體報導稱,去年3月16日,梁啓超的後人,外孫女吳荔明、孫女梁柏有、梁憶冰前往東城區文物管理所,遞交了一份由梁啓超當時唯一在世的兒子梁思禮帶頭簽署的聲明:『我們是梁啓超直系兒孫,我們鄭重聲明:東直門內南小街北溝沿胡同23號,不是梁啓超故居。』
  昨天上午,小菊居委會周主任確認此事。她介紹,去年夏末初秋時,她接到街道的通知,稱文物部門重新對該四合院進行了鑑定,梁啓超並未在此處居住過。『通知了居委會沒幾天,就有工人來,將文保的牌子從故居變成四合院了』,周主任介紹,文保石牌旁原本有一塊牌子寫著梁啓超故居的簡介,簡介標牌於今年三四月份摘除。
  昨天,東城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科工作人員確認,該處已不再屬於名人故居類的文物保護單位。
  1500平米建築已成大雜院
  據1951年房屋調查登記顯示,該院是東、西並列的兩個三進院落,東部爲住宅,西部是花廳;北半部是花園式的後院,院內樹木繁盛,有假山,有涼亭;後院開有朝東的穿牆門,是整個院落的後門。該院共有房屋和亭、軒等建築129間,建築面積爲1535平方米。
  提起當年四合院雅致的樣子,新中國成立後此處的最早一批住戶郝女士仍覺得可惜。郝女士介紹,該院早年間爲交通部下屬的一家幼兒園,1972年後被作爲鐵道部家屬院使用。『一開始來還有假山、水榭、後花園裡草木繁茂,孩子們可以在石條上玩兒滑梯』,郝女士稱,最初有近50戶人家居住於此,但1976年後就有越來越多的房屋加蓋起來。40多年過去,四合院內房屋密集。郝女士說,至少有七八十戶人家目前居住在此。
  而現在,人們僅能通過被加蓋的房屋遮住了一半的影壁、常年被風雨損傷的垂花門依稀看到這座院落的昔日風采。四合院已被隔成縱橫交錯的巷子,有些通道窄得只容得下一個人通過。院裡見縫插針地擠滿了低矮的平房,有些已殘破不堪,用木板充當牆壁圍擋。過道里、角落裡、房頂上都隨意堆放著雜物,讓密集的房屋顯得更加擁擠。
  老住戶盼妥善保護
  昨天,多名住在該院的居民表示,期盼著針對北溝沿胡同23號更妥善的文物保護工作。『我們這裡雖然不再是梁啓超故居了,但仍是區級的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流傳下來的好東西不能好好保留,我們也很心疼。』居民唐女士稱。
  唐女士介紹,多年前,四合院大門左右還有兩隻石獅子、上馬石和下馬石,但不知何時已被人拉走。『我是旗人,看見院子裡垂花門、鎮石、進轎子的大門,知道這都是原來當大官才能住的地方,不能好好保護,更是不忍。』
  除了文物保護問題,小菊居委會周主任也擔心,高居住密度給四合院帶來了安全隱患。『院裡有居民將房屋租了出去,會有群租的情況出現,這麼大的用電量會有火災隱患』,周主任稱,經過不斷做工作,前不久剛有近20人的群租戶離開。
  這裡目前仍是鐵路系統的宿舍。對於是否會騰退以及以後如何保護的問題,東城區文委暫未回應。
  當年憑口述記錄掛牌
  據媒體報導,1985年認定此處爲梁啓超故居,也是基於對梁氏後人的口述筆錄。據報導,時任東城區文管所所長的譚伊孝找到了這位梁氏後人並做了口述記錄。現在譚伊孝已故,有關北溝沿胡同23號掛牌的檔案,文管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已交給東城區檔案館。
  文管所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時調查時,資訊不像今天這樣發達,信息非常有限,調查確實存在著實際的困難。
  對於認定出現偏差的歷史原因,東城區文委昨天未予回應。
  □相關新聞
  多處名人故居境地尷尬
  北京文物部門相關資料顯示,北京目前存有元代以來的名人故居1500餘處,其中絕大多數尚未認定爲文物保護單位。城內現有的308處較爲知名的名人故居中,保護較好的只有74處,不到總數的四分之一。北京現有掛牌保護的國家級、市級、區級名人故居31處。它們中有10座對社會開放,有20座保存狀況較好,但仍有11座爲不合理使用,保存狀況堪憂,有的已成爲建築格局面目全非的居民大雜院。
  侯寶林故居
  無工人看護暫停開放
  8月13日下午,侯寶林故居的防盜門大門緊閉,門口寫有『內部裝修,停止參觀』的告示。東四頭條的居民表示,侯寶林故居已經很久沒有開放參觀了。
  東四二條社區負責人王書記介紹,侯寶林故居爲面積三四十平米的南房,裡面有一尊侯先生的坐像,牆上掛有演出照片。此前裡面曾擺放有鄰居的家具,但目前已被拉走。『街道將故居的鑰匙給社區,社區委託了一名低保戶負責衛生、開門,有人來參觀,就由他帶著』,王書記稱,去年底,這名低保老人不幸離世,社區便將鑰匙交還給了街道。
  13日下午,東四街道李正鳴書記帶領施工工人前往故居。他介紹,故居的產權仍爲侯家所有,但免費供市民參觀,相關的修繕則由街道負責。『去年7・21大雨,故居的房頂都塌了,後來斷斷續續供人參觀,目前,我們準備進行招標,整體大修。』李書記稱。
  宋慶齡故居
  無經費整體大修
  宋慶齡故居位於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築風格古樸,環境優美。下午5點多,已近閉館時間,但仍有不少遊客流連忘返。工作人員介紹,該處旺季時有千餘遊客前來參觀,日常則穩定在兩三百人。
  故居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這裡不僅僅是名人故居,還有很多明清時期的寶貴建築』。他稱,故居內的明清建築需要每年進行修繕,每四五年則至少應進行一次『中修』。但因經費問題,故居申請的維修專項經費常常得不到審批,建築牆面、長廊房頂、水邊基石等受損後,只能使用日常運營的經費。
  他稱,故居已有多年未進行整體大修,而目前十分需要進行大修。爲此,他們已多次申請2000餘萬的資金。
  蔡元培故居
  企業資助盼大力宣傳
  位於東城區東堂子胡同75號的蔡元培故居,2011年被評定爲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作爲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遊客登記信息後就可以免費參觀。在蔡元培生平展室里,牆上的展板通過圖文展示了蔡元培的生平事跡,而蔡元培的著作以及其他展品則被陳列在幾個玻璃櫃中。展室內還爲遊客安裝了空調和電扇。生平展室隔壁是蔡元培的書房和臥室,門均上鎖,需隔玻璃觀看。工作人員介紹,書房和臥室的擺設並非原貌,而是工作人員找到同時期的家具物件布置而成。臥室外,有一尊蔡元培的等身雕像。
  在記者參觀的一個半小時內,不斷有三三兩兩的遊客前來參觀,工作人員介紹,每天參觀的散客有80名左右。作爲東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前來參觀的多爲學生、老年人。
  1998年,香港富華國際集團在香港與東城區簽約,負責投資開發建設金寶街,出資修繕維護蔡元培故居。蔡元培故居目前由5名工作人員輪值管理,他們也都是該集團員工。
  因有企業資助,蔡元培故居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並不擔心經費問題。『雖然是免費對外開放,但是我們這裡不存在錢的問題,政府對我們也非常關注。』工作人員介紹,『只是希望政府可以幫我們擴大宣傳力度,比如在附近路口加上指示路牌等。』
  京華時報記者龔棉實習記者張瑞波
來源:京華時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