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利拍卖推出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后,郭庆祥4月18日在微博上发言:“现在我是不会买《万山红遍》了!”昨天,郭庆祥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采访,在谈到收藏话题时,他劝藏友收藏应多与艺术家交流长知识,收藏最大的忌讳是贪便宜。 谈藏品方向 爱藏有创新性的作品 继上一条微博后,郭庆祥4月19日在微博上发言:“商品画家为了赚钱可以迎合商家重复自己。要做大师一定要有创新精神,学术要严谨。”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一定要保持原创性和唯一性,同一件作品的复制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懂得创新的画家,才能真正继承传统。 郭庆祥主张“借古以开今”,当代艺术家不能临摹传统的皮毛,应该去继承创新精神。 因为对创新的钟爱,吴冠中《苏醒》中独到的创新手法,让郭庆祥回味无穷。这幅作品是吴冠中创作于1998年的一张巨幅抽象水墨,第一次见到它,郭庆祥用两个字来表达当时心情:震撼!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下能感受到生命勃发的意境。郭庆祥说,吴冠中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的艺术家,总是用绘画语言持续地创造新的艺术生命。 郭庆祥认为这种心灵震撼更多源自艺术家本人真情实感的创作态度。他评价现在很多艺术家功夫在画外, 迎合和讨好普通大众的审美并不是对美术真正的理解,顶多称为画匠。 谈收藏心得 与画家交流提升审美 郭庆祥认为,与艺术家多交流是深刻理解艺术家作品的捷径之一。他说,和艺术家在一起只谈艺术,不谈其他,纯粹的对话让郭庆祥更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理解艺术家们的创作态度。 对于郭庆祥来说,1999年认识吴冠中是他的莫大幸运,正是吴冠中让他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发生了重大的转折。郭庆祥回忆,吴冠中是一个敢讲真话的艺术家,这是艺术创作最基本也是最难得的精神。这也是郭庆祥在收藏时尤其钟爱吴冠中作品的重要原因。 和好朋友石齐的交流,让郭庆祥开始走进赵无极的世界。2005年,石齐告诉郭庆祥,作为一个好的藏家,一定要关注赵无极,石齐评价赵无极是用西方艺术创作态度结合东方绘画意境,是艺术史上了不起的艺术家。自此,郭庆祥开始注意并研究赵无极绘画作品,等到自认为成熟时,就开始收藏。 收藏的过程对于郭庆祥来讲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一方面来自与艺术家的直接对话,另一方面便是来自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这两者的结合使他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更高层面的理解,是提高审美的一种途径。 来源:文化中国-中国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