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逢佳节,到处都是欢乐的气氛。但我的性格比较轻松、幽默,尤其喜欢这种欢乐的氛围,因此笔下也画过无数少数民族的节日盛会。
关山月说过:“不走就没有画。”在多次走访少数民族的经历中,我参与了不同盛会,泼水节、赶摆盛会等,走到哪里画到哪里。艺术家不能截然分成人物画家、山水画家或花鸟画家,当我们面对不同场景不同对象,有不同感受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技法去表现,采取什么题材以能打动艺术家为准。随性、快乐地作画,才是真正的画者。 少数民族的节日多种多样,我记忆最深的是西双版纳的赶摆盛会。这是一个祈求来年丰收的节日,妇女和孩子们拿着谷子往天上撒,男人们打着拍子、敲锣打鼓,还有一些人推着木象游走,寓意吉祥如意,往往一闹就是一整天,一直到篝火燃起。这种单纯的快乐打动了我。 有一次,我赶到盛会现场,刚坐定两分钟,就被学生们拉去跟地方上的老师一起喝酒。因为当下没有笔纸可以画下场景,我只能拼命用眼睛观察,记下现场的细节。喝完酒后,我回去立即作画,学生看后吃惊地问我:“老师你是不是带了照相机拍下现场了,怎么可能把现场的人物关系、各种乐器记得那么清楚。”为了记下这些细节,我把不同的人物分成组,一组组地记起来,这样就能把现场全部描绘下来。 还有我很喜欢的一幅画《盛会男童》,画的是藏族一个节日的场景。虽然现场很热闹,但我并没有画下全景,画面很简单,几条彩旗代表了盛会,一个漂亮的男童蹲在地上玩耍。艺术家在创作时,也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做一些取舍,而不是纯粹的写生。我们画下的往往是那一瞬间的情感。 这些作品刊登出来后,很多人告诉我他们非常喜欢这种题材,因为画面上的欢乐、激情打动了他们的心。而对于艺术家来说,要拼命表现真实的生活中的美,而不是假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艺术家花上一辈子的精力。(记者 林琳) 来源:广州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