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大連一塊貞節牌坊歷經170年風雨屹立不倒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9-24 19:39| 發布者: 南丘| 查看: 1669| 評論: 0|來自: 大連晚報

摘要: 提到貞節牌坊,您也許在小說或者電視劇中看過;我們大連也有一塊貞節牌坊,建於清道光二十一年,經歷170多年風雨屹立不倒,仍較完整地保存在瓦房店許屯鎮老爺廟村;而且村中至今還有牌坊建造者――劉振興的後人。近 ...
提到貞節牌坊,您也許在小說或者電視劇中看過;我們大連也有一塊貞節牌坊,建於清道光二十一年,經歷170多年風雨屹立不倒,仍較完整地保存在瓦房店許屯鎮老爺廟村;而且村中至今還有牌坊建造者――劉振興的後人。近現代以來,人們對貞節牌坊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無論怎樣,這塊牌坊都是一部劉氏家族的變遷史,更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記憶。 
  牌坊建於道光二十一年 是遼南現存唯一一塊
  出了許屯鎮,繼續沿着龍李線向東南方向行進,在龍門湯附近併入熊萬線(熊岳城―萬家嶺),走到老爺廟村就能看到公路東側有一座花崗岩石製成的牌坊,它就是張氏節孝牌坊。
  整座牌坊高5米,寬4.8米,正面橫額和四根柱子上均有陰刻文字。柱子上所刻對聯,都是建牌坊時的鄉紳名流所題寫。中間兩根柱子橫額的上方刻着『聖旨』二字,橫額左右分別刻有『松筠』、『竹節』二字,中央除了寫着『旌表劉g之妻張氏節孝』幾個大字,還刻有100多個小字,向世人講述着它的由來。
  清代,村中村民劉g早逝,只剩下妻子張氏帶着兒子劉振興艱難生活,張氏年輕守寡,侍養公婆,教育孤兒,博得讚譽,兒子成才,奏請建坊。牌坊的表面雖已風化,但難掩其雕工精美,選料考究。記者從瓦房店博物館了解到,張氏節孝牌坊建於道光二十一年,是遼南僅存的一座貞節牌坊。
  張氏節孝牌坊,可謂老爺廟村的標誌,牌坊附近的一個小屯還以它命名,叫牌坊店屯。如今牌坊店屯雖已更名,但在牌坊附近,仍居住着不少牌坊建造者――劉振興的後人。
  貞節牌坊石材從天津拉回來
  套院被後人輸掉
  今年76歲的劉文博老人,是劉振興的第六代後人,他的家距離牌坊只有100多米遠。『我就是在牌坊底下玩到大的!』劉文博對這座牌坊有着特殊的感情。從老人口中,記者獲知了更多關於這座牌坊的故事。
  劉振興的父親劉g本是一位普通農民。在他成年後,娶了妻子張氏,婚後不久張氏懷有身孕,這原本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有一天,劉g駕馬車出門時發生意外,所駕大黑馬突然受驚,劉g被馬車夾死在大門洞裡。劉g慘死時,妻子張氏只有20歲,年輕守寡的她誕下遺腹子劉振興,不但盡心盡力侍奉公公婆婆,還不忘教育兒子。劉振興長大後考取了功名,升任類似於現在省交通廳廳長的官職。為牢記守寡母親的養育之恩、教育後人,劉振興奏請道光皇帝下旨,建造了這座貞節牌坊。
  張氏節孝牌坊的建造過程並不容易。建造牌坊的石材十分沉重,工人要先在石材上雕刻花紋、文字。然後在建造地點壘積土堆,工人抬着石材走上土堆,一塊塊地拼接成了這塊牌坊。劉文博說,劉振興在建牌坊的同時,還在牌坊西側建了三道院的起脊瓦房供母親居住。『據說當時建房的木材和石料都很貴重,特地從天津拉回來的!』從材料的昂貴程度可見劉氏家族當時的輝煌。令人惋惜的是,這套房子後來成了劉振興兩個兒子的賭本,在一夜之間輸給了蓋縣(今蓋州)一位姓焦的舉人。隨後,焦舉人將房子化整為零,拆下貴重材料搬到蓋縣自己建大宅,只留下了這座御賜的牌坊。
  牌坊上大鐘被侵略者『拿走』
  『文革』中鎮領導力保牌坊
  之後,劉氏家族新老更替數代,張氏節孝牌坊則一直矗立在那裡。『以前這座牌坊更漂亮,那兩邊曾掛着鈴鐺,中間還有一口大鐘!可惜後來都被侵略者拿走了!』劉文博老人一邊細細撫摸牌坊,一邊回憶着往事,『「文革」期間,還有人要砸倒它。要不是當時的鎮領導力保,這牌坊就沒了!』據介紹,當時的許屯鎮有一位姓潘的黨委書記,他以前曾在瓦房店主管過文化,深知張氏節孝牌坊的歷史價值。當有人拿着錘子要拆牌坊時,潘書記攔在牌坊前說,『這是古蹟,是文物,不能拆!』就這樣牌坊才得以保全。
  劉文博說,劉氏族人很重視這塊牌坊,每逢年節,都有劉氏族人在牌坊前拜祭。後來,劉氏族人紛紛搬離了這裡。在劉文博這一代,只有他一個人留在這裡,守護牌坊的責任自然落在了他的肩上。逢年過節時,劉文博就到牌坊附近鋤雜草,擦洗牌坊;如今老人年歲大了,他還不忘吩咐兒女繼續完成這項工作。
  平日裡,還經常有遊客和考古人士來牌坊這裡考察,每次遇到這些人,劉文博都會一遍遍地給他們講述牌坊和劉氏家族的故事。採訪臨結束時,老人還為牌坊的安全牽腸掛肚,他說,現在牌坊地處低洼,每次下雨都被泡,長此下去,基礎就會鬆動;還有牌坊緊靠路邊,一旦司機操作失誤,一次交通事故就會造成這座文物的損毀與消亡。
來源:大連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